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分类探究
2015-02-26陈伟宏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
陈伟宏(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
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与分类探究
陈伟宏
(作者单位:厦门广播电视集团广播中心)
摘 要:在文化、经济日新月异的21世纪,播音主持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环节,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作为一门艺术的播音主持的发展也受到时代发展步伐的影响: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变革、科技信息的大力发展一方面为播音主持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播音主持艺术;创作;发展趋势;创新
时代的进步,信息科技的发展,思想观念、文化艺术的变革等影响播音主持艺术发展的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它们促使播音主持艺术的环节要素实现了更好的优化。科技、经济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播音主持工具得到了更新、传播条件得到了改善、传播方式得到了变革,呈现出播音人员专业化、媒体经营市场化、媒体运作产业化、信息传播全球化、信息传播数字化、大众需求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播音主持艺术要与时代发展潮流相吻合,以积极的自我创新推动自我发展,通过创新的手段提高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自身优势。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发展,信息的来源变得更加丰富,受众群体变得更加主动,节目风格变得相对独立,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这一切都会在不经意间影响播音主持艺术的未来创作模式,都在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我们研究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要全方位、多视角地探究其表现形态。
1 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922年,上海国内第一座无线电台的建立与使用开启了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历程。直到1958年,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广播电视台,也就是北京电视台。直到20年以后,它正式改名为“中国中央电视台”[1]。随着广播电视行业的兴起与日渐发展,播音主持也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同时,现在我国很多高校也都已经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性人才。
事实上,播音主持同样也是一门艺术,学习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情感交流能力和完善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较高的形态美要求,然而,我国的播音主持艺术其实是新兴的领域,其发展的历程并不长,即使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播音主持艺术也面临着很大的发展和创新压力。比如说,有些较为年轻的、缺乏经验的播音主持人缺乏深厚文字功底作为知识依托,导致其播音效果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尤其是在面对比较隆重且盛大的场面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甚至还会出现口误、忘词等不应该有的失误,然而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的有效创新和发展。
2 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创作模式及分类探究
电视台、电台、通讯、网络等电子媒介的相互融合和发展,使得播音员、主持人不光是单一出现在一种媒介上,而且有可能会出现在多种媒介中。节目主持种类越来越多,节目的内容分化也越来越细,比如,一个文艺节目又可以细分为语言类、娱乐类、综艺类等[2]。从播音主持艺术的未来发展来看,主持人和播音员所从事的创作活动渐渐趋于一致。采访、编导、播音一体化逐渐成为一种大的趋势。现在,媒体广播行业中出现了一部分制作播音分离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随着媒体的增多随之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同时,媒体越来越倾向于管理产业化、运作市场化、传播集团化、节目制作中心化,这就使得一些非新闻类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等逐渐脱离某个大媒体,去开个人工作室,同时逐步转型,并且可以随着节目一起独立走向市场,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更多的媒体。
随着播音技术的现代化,人们对主持人的专业水平、艺术风格等都提出了更高的、更专业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主持人、播音员队伍的规范化,这就决定了主持人、播音员的高度职业化。因为规范化程度越高,对其职业化要求也就相应越高,高水平、职业化、规范化的播音主持队伍才能在现代化大潮中激流勇进,才会更有竞争力、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播音主持艺术创作主体的知识结构、技术含量、能力增强。创作主体依然保持着创作的主导地位没有变,播音主持的工作性质没有变,相信播音主持的创造性将会在新的条件和新的形势下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示和发挥。
3 我国播音主持艺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不远的将来,播音员和主持人这两个角色可能会渐渐融合在一起,从业人员也越来越需要复合型的人才,需要具备多项专业技能。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工作也变得更加专业化和职业化。随着媒体传播技术的科学化、现代化,运作模式的市场化需要更专业的管理方式,所以,播音主持事业就要求更高的职业化。播音主持工作是电视广播事业的一个重要分支,所以,播音主持的发展与电视广播事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随着数字技术的来临,当今世界正
(下转第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