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2015-02-26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24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当事人群众

周 莹

(作者单位:儋州市广播电视台)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周 莹

(作者单位:儋州市广播电视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具体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人们的意识,以缓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为制定一切政策的基础。在广播电视的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本文通过对以人为本与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关系,以及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的体现,针对制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发展的因素,提出发展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策略。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以人为本

广播电视节目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主要目的就是传播信息,满足人们的日常娱乐目的。在新闻采访节目中对人物的采访涉及采访人物的诸多方面,包括家庭、财产、个人状况,等等。由此可见,在新闻采访中注重以人为本的采访思想的重要性,既充分体现了对被采访人员的尊重,又能充分体现记者的职业素养。因此,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1 以人为本与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关系

1.1以人为本是大众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关注点

制定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内容的主要依据是人民大众的关注点,因而整个节目内容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在节目播放过程中,这样的节目内容对人民群众的思想具有引导作用,这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1.2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性质决定以人为本的思想

广播电视新闻的采访对象多数是人民大众,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必须秉持以人为本的采访思想,使人民大众成为节目的收听者和新闻采访的主要参与者。

1.3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要求在采访时注重新闻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在节目播送时注重客观事实,从而满足人们对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的需求。

2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的体现

2.1文字、视角上的体现

电视广播节目的内容多数运用各种新型媒体进行节目内容传播,并不单纯使用语言、文字、视角。在具体采访过程中有效转换采访视角,可以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加轻松、和谐,从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

2.2被采访人员与采访者亲和力上的体现

现今,在电视广播节目中采访者要充分掌控整个采访环境,在采访中使声音更具亲和力,增加被采访者的说话时间,为被采访者搭建一个良好的谈话平台,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具亲和力。

3 制约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发展的因素

3.1重视领导层忽视人们群众

在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注重对领导层的采访,忽视对人们群众意见的采访[1]。例如,在报道危害巨大的自然灾害时,注重领导层的讲话和后期采访,无法满足人们群众了解自然灾害的现状的需求,导致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产生厌倦感。另外,我国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对民生问题的采访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许多观众不再关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

3.2以事件为重,缺少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国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重视对事件本身的采访,忽视对事件本身涉及的人民群众的关怀。在播放节目预告时,采用过分渲染事件本身的事实,构建与事实背离的、博取观众眼球的标题,使新闻失去应有的客观反映事实以及深度剖析事实的功能,进而使新闻渐渐脱离人们生活,难以满足人们对新闻事实的需要。例如,在报道社会新闻时,抓住人民群众的猎奇心理,对标题进行加工,形成的“标题党”标题与新闻事件本身偏离,使新闻事件当事人受到社会谴责,形成舆论压力。若新闻当事人的心理承压能力弱,便会造成严重后果。

3.3对弱势群体存在歧视思想

弱势群体应是受到全社会共同保护的群体,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中,众多电视节目对弱势群体采用不正当的语言进行描绘,刻意拍摄弱势群体“脏”“乱”“差”的镜头,使弱势群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进一步恶化,使公众渐渐失去对弱势群体的怜悯之心,甚至造成对弱势群体的歧视。另外,电视节目中对弱势群体的遭遇进行不同时段地大量重复播放,使弱势群体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日趋丑化,进而使弱势群体的生活无法得到应有救助,进一步导致社会冷漠情感的传播。例如,在对乡村儿童的报道中,镜头过分拍摄乡村儿童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导致社会公众对乡村儿童产生反感心理,帮助意识减弱,使乡村儿童的生活现状难以得到改善。

3.4盲目渲染事件,忽视对当事人的关注

在诸多电视新闻采访节目中由于对收视率的过分关注,使节目在内容制作方面的目的性发生改变,从传统的客观阐述事实真相转变为过度描绘事实基调,吸引观众视线。这种节目内容制作方式在短时间可能提高节目收视率,但长期对事实的不尊重,会导致观众产生腻烦心理,使收视率下滑。另外,由于过度追求节目效果,对事件进行过度渲染,使事件当事人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给其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

4 发展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以人为本思想的策略

4.1采访的重点从领导层转变为人民大众

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要时刻保持节目紧贴人民生活,尽量反应民生问题[2]。采访的重点从领导层转变为人民大众,使新闻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促进新闻事件中正确观点的形成,从而使其观点对人们群众的导向作用日趋明显,使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以人为本思想得以充分体现。

4.2正确对待弱势群体

对待弱势群体的新闻采访,要充分体现人文精神[3]。改变传统的大肆渲染弱势群体的困境,对其形象进行丑化宣传的做法,对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尽量减少重复播放的频率,从而唤醒社会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怀,通过社会群众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改变其原有生活方式、生活状态,从而达到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目的。

4.3尊重新闻事实和加强对当事人的关注度

多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节目以满足公众对事实的需求为目的[4]。片面追求新闻事实,给造成事件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5]。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加强对当事人的关注。注重对新闻当事人的人文关怀,在采访中尽量避免出现敏感词汇,运用关切的语言形式,对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达到获取新闻事实的目的,尽量减少新闻当事人的悲伤情绪,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5 结论

以人为本是当今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因而各领域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和价值导向,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能够和谐共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的以人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采访内容制作、尊重新闻事实和加强对当事人的关注度等方面;也体现在正确对待弱势群体上,正确报道弱势群体的现状,达到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的目的;还体现在注重民生新闻的报道上,通过民生新闻的报道,满足人民的新闻需求。

[1]张晓宁.基于“以人为本”思想下的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工作研究[J].新闻传播,2014(1).

[2]何东泽.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应把握的要点[J].新闻传播,2014(2).

[3]赵小刚.广播新闻采访中怎样体现人本思想[J].西部广播电视,2015(3).

[4]尹香芬.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做好广播电视新闻工作[J].西部广播电视,2015(4).

[5]张鹤,王巨臣.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J].现代视听,2011(1).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当事人群众
我不喜欢你
多让群众咧嘴笑
什么是当事人质证?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