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类电视栏目应注意的几个心理问题
2015-02-26韩雪飞
韩雪飞
(作者单位:普洱市电视台)
问政类电视栏目应注意的几个心理问题
韩雪飞
(作者单位:普洱市电视台)
问政类电视对话栏目的采访要重视受众心理,从受众角度确定选题,把握受访者情况,使用暗示和其他有效方法,使受访者积极回应选题。要做到这些,要求采访者从习惯、形象、倾听、寻找同构和适时回应等方面,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以更好地主持问政类节目。
问政类电视栏目;受众心理;受访者
问政类电视对话栏目的采访是一项技巧性工作,与观众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单纯作品相比,其策划、访谈、制作过程更加复杂和富于挑战。由于采访对象的特殊性,对话采访不是简单的互读策划提纲,也不是随意的你问我答,而是采访过程中双方思想的交流,通过交流表达出受访者真实想法。这个过程不仅通过语言表述,还包括心理、肢体、情绪等多方面的表达。所以,采访过程是一项不亚于棋盘博弈的智慧角力。因而,采访者自身的素养,特别是对自己、采访对象和受众的心理把握,是决定采访品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其主导采访方向的关键。笔者基于自身在《对话普洱》栏目中遇到的问题,谈几点对心理把握的粗浅认识。
1 了解重视受众心理
美国CBS《60分钟》栏目的制片人斯蒂夫·谢帕德说:“在采访的现场,提问的不是采访者,而是观众”。就是说,我们从策划开始就要从受众角度来选择话题。
节目策划是策划者和受众心理交流的媒体表现,受众的心理追求是策划的路标和灯塔。特别是问政类节目,如果只用不大不小的成绩来哗众取宠,或是找些不疼不痒的话题来应景搪塞,是得不到观众认可的,甚至会被鄙夷。策划者应重视受众心理的分析,特别需要基于自媒体信息影响的判断心理和反应心理的分析,确定选题策略,寻找传受双方的心理共同点,指向目标受众的心理需求,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也就是说,策划在话题选择时首先应注意内容是否指向受众心理,能否与受众的心理期待相吻合。按上述要求,选题无论是讨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产业发展,是直击民生具体案例还是对准社会热点焦点,都应与受众关注心理一致,要公开、展示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具有可议论性的选题,可以通过节目讨论交流,甚至现场质询,答疑释惑,引发受众关注节目的欲望,满足受众倾诉或行使主人翁权利的心理需求。
然而,问政类栏目的访谈对象都是一定级别的官员,他们对话题的选择很敏感,因此,他们希望谈的问题和受众想听的话题有时是不一致的。群众希望在屏幕上看到、听到的是当地党委政府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并对一些事项做出承诺。而一部分官员不大喜欢谈论这个话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当然是遵循从受众心理选题的原则。笔者所属团队在《对话普洱》中采取了以下做法,通过收集、汇总信息,了解群众关心的问题;抓住年初人代会采访的机会,倾听基层声音,读懂党委政府的部署。然后,总结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县(区)和部门领导是否在工作中践行“三严三实”,以及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上能否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的舆论监督选题报宣传部,由市纪委、宣传部、组织部联合发文,要求县(区)、部门官员参加对话,在栏目中回应问题,做出承诺。
2 了解把握受访者心理
《对话普洱》的访谈对象是当前县(区)部门的重要领导,或者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这些人或久经基层磨练,阅历丰富;或学术有成,著作等身。在访谈中,要做到尊重他们,同时把握他们的心理,至少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第一,要尽力全面掌握访谈话题材料。所谓尊重访谈对象、把握其心理,从而把握话语权,首先要能与访谈对象平等对话。如果自己不全面掌握话题涉及的资料,要么被牵着鼻子,亦步亦趋;要么,话语浅薄,隔靴搔痒,既做不到代群众(受众)提问,又不能激发受访者有价值的思想和措施,节目效果必然平平淡淡。因此,是否为公众所关注,是否善于、乐于表达是非常重要的标准。只有全面掌握吃透话题材料,明确问题关键,了解群众心声,才能在对话中直击本质,落地有声。访谈双方在平等交谈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第二,要了解访谈对象的相应情况(但不涉个人隐私),便于在对话中有效沟通,消除岐义和误解,寻找心理共振。要做到这点,既要考虑访谈对象对话题的接受程度,又要考虑其语言表达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等因素。因而,要尽可能了解其文化水平、成长环境、职业背景、社会经历等情况。
问政类栏目电视访谈涉及话题大多敏感性较强,问和答都是对采访和受访双方各自政策水平、熟悉情况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验。因此,通过各种方式形成有效沟通,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找到心理同构是建立平等正常的交谈环境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在访谈过程中,采访者和受访者找到心理同构是访谈过程交流的关键,也是使访谈紧扣问题和问题解决办法的最大推动力。一般来说,受访者表现不配合,甚至抵触毕竟只是少数。作为政府官员的受访者,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和形象塑造,因此,更多的人会认真参与。然而,因为节目访谈与官员平时开会时的环境大不相同,从一个提问者的角色,一下子转变为答题者的角色,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反应。有的人会因为讲不好普通话紧张;有的人平时侃侃而谈,但镜头一架,就紧张惶恐,言行表现不尽如人意;有的人则因为怕表述不当引起岐义,不利于解决问题而照本宣科。针对上述种种情况,采访者要以调整受访者心理为首要任务。以先看小片,先谈受访者熟悉的情况等方式开头,待受访者心理回到轻松自然的状态才开始触及正题。也就是说,要根据受访者的心理状况适时调整、把握话题。这种平等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访谈交流,可以让双方尽快找到语言同构,让访谈向解决话题中所涉及问题的方向发展。
第三,要巧妙利用心理“激励”或“暗示”,来唤起受访者言说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对于屏幕上呈现的话题,采访对象对其成因、难点和解决措施必定是有一番研究的,纵使经年沉疴,一时难以解决,也必定能提出几条可行办法。因此,在访谈中使用或“激励”或“激将”的心理暗示,往往能使对话出现意想不到的高潮。
心理暗示是寻找心理共振的一个柔软方式。心理暗示从理论上讲似乎很神秘、很复杂,其实,在访谈现场就是采访者利用环境、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使受访者的思维与预设采访走向高度吻合。比如,对一看到摄像机就紧张的访谈对象,采访者要熟练使用心理暗示技巧,以轻松恢谐的言谈和自然生动的神态,在短时间内稳定访谈对象的情绪,使之进入状态。在访谈中,采访者无论使用直接暗示,直接说明内容和目的,还是使用间接暗示,使受访者无意识而自愿的接过话题,顺理成章的得出预期结论,都要充分考虑受访者心理。对于反暗示,即采访者向受访者发出隐性质疑(或刁难),有意激起受访者的“斗志”。例如,在提及访谈对象分管工作中出现问题,产生社会负面效应,群众意见大时,受访者一般会产生反驳心理。采访者要善于利用这种心理,在把握适度原则的前提下使用反暗示,讲些偏激的话或反话,从而达到“遣将不如激将”的心理目的。使受访者以自愿立军令状的工作状态在屏幕上承诺解决问题。采访者在节目中能根据情况适时使用暗示手法,可以在无形中把握受访者心理,消除受访者不利心理因素,与受访者在心理同构的默契状态下展开访谈,使对话生动、真实,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3 提升采访者自我心理涵养
第一,形成守时的习惯,在细节上体现以诚待人的心理素养。守时严谨,用行动向受访者展示职业精神,这无疑会对谈话起到有益的助推作用。
第二,注重形象礼仪,做到落落大方,不卑不亢。穿着打扮上要简洁典雅,符合自身气质。既不能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也不能花枝招展、奇装异服,要准确把握职业风格,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访谈中,落座、举止都要注意细节、礼节,与访谈者建立一种和谐相处的关系。语言上要根据话题确定风格,既不能阿谀奉承,自轻自贱;也不能“摆出为天代言的花架子”和为民请命的“高大上”姿态。这些对访谈只会起到负作用,无益于双方对话题的沟通交流。
第三,要着力寻找与受访者的心理同构点。由于问政类访谈的对象大多是官员,同他们谈话,要有“自来熟”的本事,也就是找出与受访者的心理同构点,通俗说就是要会套近乎。进入正式访谈阶段,采访者要会营造轻松自然,而又不浮躁轻佻的环境氛围,使受访者能很快融入话题。
第四,要不断提高善于倾听的能力。采访者在采访中,首先要认真倾听受访者如何说,从中找到将受访者思维引向话题核心的机会。对采访者来说,倾听是一种素养也是一种必备素质,必须勤于修练。
第五,要提升适时反馈、沟通的心理素养。金庸《射雕英雄传》里老顽童周伯通的一个观点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即周伯通在给郭靖讲故事的过程中,一直提醒郭靖要主动询问故事后面的发展情况,以便自己讲故事的劲头更足。也就是说,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要注意,不能只是闷闷地听,或埋着头记,要随时保持与受访者的语言沟通,适时回应,表示震惊或赞赏等,让受访者保持谈话的良好情绪。另外,还要注意插话时间,不要在受访者谈得兴起时打断他,以免影响其情绪。同时,要注意用点头、微笑等肢体语言方式保持与受访者的心理交流,从方方面面让受访者体会到自己就是这次谈话的主角和中心,从而提高访谈质量。
当然,采访中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需要把握的心理问题还有很多。只有从受众心理出发恰当选题,熟练使用采访方法,有效引导并激发受访者的“解题”心理,问政类电视访谈节目才会出彩,才能解决实际问题。
[1]丽萍.尊重与换位思考-谈如何把握访谈对象的心理[J].新闻论坛,2014(4).
[2]孙静.浅谈新闻采访中主体对客体的心理把握[J].新闻研究导刊,2015(11).
[3]袁剑.深度报道中的采访心理研究——以《新闻调查》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08(9).
[4]牛丽红.采访心理学在新闻实践中的运用[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
韩雪飞(1971-),女,河南平顶山人,本科,编辑,研究方向:舆论与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