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娱乐化

2015-02-26李倩儒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平民化娱乐性新闻节目

李倩儒

(作者单位: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

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娱乐化

李倩儒

(作者单位:石嘴山市广播电视台)

电视新闻节目以其具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深得受众的喜爱和关注,电视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形式,以其平民化的风格和贴近民生等特点,在受众对电视新闻的价值和娱乐诉求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电视民生新闻;娱乐化;平衡

民生新闻,一种近几年出现的平民化风格的新闻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了一致好评,进而带来了收视率、广告销售等方面的成功。新奇的元素、独特的叙事方法以及娱乐化的特征在民生新闻中得以运用,这种娱乐性是在大众文化的要求下出现的,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地方也很多。

1 民生新闻的娱乐化特征

民生新闻以体现民众日常生活为主,为方便市民提供指导和帮助。市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娱乐,所以缺少了娱乐成分也就脱离了民生新闻。但是,娱乐成分所占比例要有一个限度,不能无限放大,在新闻娱乐化的大趋势下,促使民生新闻内容的娱乐化。

1.1民生新闻的题材倾向娱乐化

由于民生新闻平民化的特点,从题材的选择来看大都是市井新闻,离不开百姓身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事,在内容上偏重软新闻,其节目定位于民生问题上,贴近百姓的实际生活,关注普通百姓的故事,将百姓的喜怒哀乐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无论从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上,还是从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上看,民生新闻娱乐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1.2民生新闻的表达方式故事化

娱乐化是大多数民生类新闻栏目的发展趋势之一,民生新闻娱乐化在经历了一轮变革之后,涌现出一批广受观众喜爱的精品栏目,如北京电视台《元元说话》、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等。对于电视栏目最大的肯定莫过于观众的喜爱,无形中从某种程度上加大了民生新闻娱乐化的力度。将新闻故事化成为这些娱乐化之后的民生栏目的共同表达方式。

2 民生新闻娱乐化存在的问题

2.1盲目克隆,节目内容同质化现象明显

现在新闻传播时常出现跟风现象,主要表现在一个节目成功之后,会有大量风格近似、形式类似、内容雷同的节目出现,这就是传播的同质化。在我国,《南京零距离》是最早的电视民生娱乐新闻,由于节目独特性和贴近性,节目一炮而红成为当时我国收视率榜首的电视新闻节目;之后,其他电视台人云亦云,模仿出现了大量相同的节目。大量的近似节目在同一时间段和区域内播出,争夺民生新闻这一块蛋糕,必然会出现竞争激烈甚至恶化的情形,造成节目市场混乱。

2.2娱乐化程度无尺度

电视民生新闻要把握好娱乐化的标准和尺度,过犹不及,会使新闻流于表面。比如,如果过多地利用电视的各种技术效果加工渲染灾难新闻,人们在观看时会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于一期节目来说,这类新闻时间比例不得超过30%。否则,不但起不了娱乐的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

2.3无视新闻时效性和真实性

在某些新闻报道中我们常常听到“近日”“前段时间”等非常模糊地表示时间的词语,甚至一些新闻报道完全不提时间地点这些新闻的基本构成要素,而只是选取新闻事件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做成节目。在报道新闻时,利用电视特效渲染故事氛围,只重视某些细节的描写,重现当时的情景,甚至会将报道者的想法加入到事件中,使应该客观表述的新闻带有强烈的主观因素。所以,在电视民生新闻不断娱乐化的过程中,记者编辑更应该关注新闻的本质而非娱乐性,确保新闻的时效性与真实性,还原其真实的本性,而不只是故事。

3 正确提高民生新闻娱乐化的对策

3.1强调民生新闻的新闻传播规律,增强互动性,突出娱乐性

在民生新闻平民化传播规律的前提和基础下,保证民生新闻重要且新奇有趣采用故事化、情景化的表达方式。充分调动百姓的收视热情,让受众走进节目积极参与互动,与节目组一起策划,使民生新闻节目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真正的大众信赖的节目。民生新闻节目也不能盲目突出娱乐性,要杜绝一切破坏民生新闻传播规律的报道。

3.2提高主持人淳朴、亲切、风趣的主持风格

民生新闻的主持人要深入了解群众生活,做到与观众感同身受。民生新闻的新闻传播方式与娱乐化占据着一定的先天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平民化并不意味着低俗化、庸俗化,只有坚持平民化视角,做到取其精华,尊重和遵循民生新闻传播规律,才能在新闻媒体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从而有效地避免民生新闻的低俗化、庸俗化。

3.3把握好新闻的播报尺度

将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是娱乐化的一个常见手段,但是“软化”一定要把握好尺度,把握不好尺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使新闻变得琐碎、庸俗。突显新闻价值要素中的相关性、贴近性和趣味性,使报道中原本的“硬”新闻事实变“软”,成为广受大众喜爱的新闻作品,增加其亲和力。

4 结语

民生新闻经过多年来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无论民生新闻发展为哪种形态,娱乐性是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这是由节目定位和受众群共同决定的。如今民生新闻的形态已深入人心,我们也期待着民生新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

[1]康应祥.编制电视新闻提要需掌握的几种方式[J].发展,2014(1).

李倩儒,女,(1984-),陕西渭南人,本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学。

猜你喜欢

平民化娱乐性新闻节目
纸媒是怎么做起一档新媒体音频新闻节目的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编辑技术与创新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苏轼的平民化人格与其晚年书法的朴拙美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平民化”的正确表述
小议新闻平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