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农业电视栏目发展的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

2015-02-26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9期
关键词:电视栏目栏目农民

陈 峰

(作者单位:济宁市兖州区广播电视中心)

新时期农业电视栏目发展的困境与突破策略研究

陈 峰

(作者单位:济宁市兖州区广播电视中心)

各级电视台通过电视农业栏目宣传国家政策,为受众传输信息。尤其在农村地区,人们最常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电视。因此,农业电视栏目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它不仅要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展开报道,还要反映农村社会现状,为农民带来知识与信息的繁荣,解决与农民息息相关的问题。但是,新时期以来,农业电视栏目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境,限制了农业栏目的长远发展,亟待突破与创新。为此,本文将做出探究,以期为农业电视栏目编导与其他工作人员提供借鉴。

新时期;农业电视栏目;困境;突破策略

1 当前农业电视栏目面临的困境

1.1编导记者无经验,闭门造车,脱离生产

农业电视栏目的内容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其受众是农民。但是,新时期的农业栏目制作者(编辑、记者)通常是毫无生产经验的城里人,或者是一些虽生长在农村却由于多年求学与工作而逐渐脱离农村的人。他们对于农村和农业生产知之甚少,对农民的诉求更是混淆不清。因此,他们在制作栏目时,通常会根据自己喜好或者收视率倾向而制作一些具有明显都市化倾向,甚至具有小资倾向的栏目,许多农业栏目虽是打着农业栏目的幌子,却脱离生产实际,实用性不强,农业生产的指导性与针对性不足。

1.2形式陈旧,收视率低,无法引起农民兴趣

新时期信息传播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新媒体势力越发壮大,很快便深入至农村,影响到农民的生活。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形式陈旧的农业电视栏目竞争力较差,内容单调,制作手法陈旧,节目质量低,可视性差,而且即便同样是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农业栏目也难以竞争得过综艺栏目、电视剧等趣味性强的栏目。通过收视率可以发现,农业电视栏目难以引起农民的兴趣。

1.3农村信息资源缺乏,选题范围狭窄

农业电视栏目与娱乐栏目不同,其所报道的都要围绕“农”字,即农业(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和农村(新农村建设)、农民。但从农业自身的角度来说,目前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相对稳定,一段时间里变化不大,这与城市报道有着很大的不同,农村信息资源缺乏,选题范围狭窄,难以出新,在处处创新、时时创新的新时期,农村电视栏目的创新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1.4农业电视栏目缺乏专业人才

农业电视栏目的采编人员虽然具有一定的新闻媒体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但是大多不是农业方面的人才,甚至对农业毫无了解,专业的缺乏使其难以应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种种问题。近几年,由于记者缺乏相关农业知识,“催熟剂香蕉”“打针西瓜”等失实报道将科技新产品“妖魔化”,对相关产业和消费者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使农业电视栏目陷入了困境。

1.5农业电视栏目发展后劲不足

一些电视对农频道迫于收视率压力,调减对农栏目数量,并把更好的播出时段让位于收视率高的非农栏目。尤其是一些地方电视台,其信号覆盖范围小,目前用发射机和本地的有线网络发射、传输信号,栏目传播范围主要是本地居民,地域性强,大量的采访对象是农民,所用的语言也都是方言,使农业电视栏目发展后劲不足。

2 新时期农业电视栏目发展的突破创新策略

2.1发挥好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和服务功能,提升广播电视农业节目的影响力

近年来,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这不仅是新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总要求,也是电视对农节目栏目要牢牢把握的宣传方向和目标。像农民增收致富的好典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好项目,农村村容村貌、生活环境改善的新风尚,农民群众享受医疗、社保、教育的好政策等,这些都是对农节目栏目宣传的好题材。

目前,各县级台大都有一两档对农栏目,总体来看,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中央省市各级农业方针、法律法规为主的政策性信息;二是以农产品、农资价格、销路、劳务及供求为主的市场类信息;三是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科技、法律、医疗等科技知识类信息。近年来,由于出现了一些虚假宣传导致的假种子、假化肥坑农害农事件发生,使农民群众对媒体公信力、可信度产生了怀疑。因此,真实性、准确性是对农节目栏目的立足之基。不能有丝毫的似事而非、囫囵吞枣,甚至是误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记者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比如,在农事各个关键时期,农业栏目就可以发挥时效性强、贴近实际、传播覆盖面集中的优势,通过现场采访专家,电话连线、播放科普专题片等形式,向农民群众宣传科技知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的服务作用,增强节目的影响力。需要注意的首要前提就是信息的准确无误。

2.2找准定位,突出“农”味,做老百姓爱看的农业节目

农业栏目是办给农民看得节目,板起面孔说教,表现形式呆板会给农民观众带来距离感,要抓住农民观众的眼球,就要融故事性、情节性、趣味性于一体。这就要求农业节目既要真实感人、亲切动人,又要寓教于乐、妙趣横生,内容和形式都做到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针对农业栏目的制作过程,首先要明确栏目的定位,从中将栏目的编排进行合理化设置。在板块设置上,县级农业栏目可以通过开设类似于“创业故事”“农事直通车”“三农领头雁”等服务板块,也可以根据季节细分为“人忙春耕、火热三夏、秋收时节”等不同板块。在制作手法上,由于县级农业栏目大都不是日播节目,这就给栏目运用长消息、典型报道、新闻特写、系列报道及连续报道等各种报道手段留足了创作的时间和空间,特别是电视报道具有声画同步的传播优势,报到现场感强,可以完整地展现一个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不仅反映农事现象,而且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的兴趣,符合大众收视习惯。

需要强调的是,农业节目主持人是联系栏目与农民以及观众之间的桥梁,是一档节目的灵魂。要想成为农民朋友喜欢的农业节目主持人,形象设计不能太新潮、太前卫、太时尚,总体应简单大方,得体为好;主持风格以朴实、善良、真诚、通俗为宜;语言要生动上口,避免书面化,多用口语,适时可添加方言类语言,以讲故事、拉家常、唠家常嗑式的语言带给观众亲切自然的感觉。像中央农业频道主持人肖东坡、小超,山东农业频道主持人邓云、公礼等,都是农民群众喜爱的贴心人,他们都以轻松自如、随和机敏的主持风格,幽默风趣、平易亲切的语言,和老百姓产生强烈的互动,使人们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正体现了节目主持人对农民兄弟真诚的尊重和认同,对乡亲们真正的理解和沟通。

2.3走办活动带栏目的路子,增强对农节目栏目的趣味性、可看性

举办丰富多彩的“农”字号活动可以有效加强与农民观众的沟通互动。例如,中央农业频道“乡约”栏目就充分调动了电视多功能手段,主持人的现场主持、与被采访者的对话、背景资料的调用、场外拍摄画面的穿插以及字幕、动画、音乐等的配合使用,多层面、多方位的电视元素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和感染力。当前,许多县级台也都成功策划举办了“刨地瓜比赛”“吃西瓜大赛”等,通过举办这类娱乐性的活动,可以使融自然风光和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农家游”方式吸引大量城里市民的目光,同时也可以有效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从农业栏目本身发展角度而言,将现有栏目资源进行有效改良,从而使农业栏目能够更加接“地气儿”。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围绕“舌尖上的安全”这一主题,开办了电视购物《中国源产递》板块。深入挖掘全国农业特色产品,如阳澄湖大闸蟹、微山湖鸭蛋、羊角密甜瓜、吉祥密梨、牛腿山药及翡翠芹菜等优质农产品,让观众都了解全国特色传统农产品的同时,吃上质优价廉的放心农产品。这类媒体以“当天基地采摘、当天送货上门”的电视直销形式,有效宣传了农产品基地企业,方便了百姓,起到了很好的媒体服务效果。

2.4培养专业的农业电视栏目编导记者,为农业节目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才是任何栏目和节目发展的根本。在县级台栏目发展过程中,大都存在采编内容不足,对节目的质量与节目创新很少关注,从业人员也很少为了自身素质而参加培训与学习,导致县级电视台人员素质相对较低,专业性相对较低。因此,要更多地关注编导记者的业务素质的提升,对其进行培养和提高。

一是要培养编辑记者的新农村新农民意识。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始终坚持做节目“以人为本”,教育和鼓励编辑记者深入基层、深入乡村,勇于吃苦,多到农业生产一线,多到田间地头,和农民朋友打成一片,丰富报道方法,在火热生活中抓“活鱼”,使节目栏目更加生动鲜活、富有感染力。

二是要积极吸引新闻采访专业能力与农业生产知识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的人才参与到农业栏目中,促进编辑记者“严、实、深、细”采访作风的形成,提升农业栏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专业性。

三是建立完善激励考核机制。可以通过对编辑记者、主持人进行绩效考核,严格监听、监看把关,实行了末位待岗制等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考核奖惩办法,奖优罚劣,促进农业栏目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

另外,要重视加强农业栏目节目人、财、物的投入。在栏目选人、板块设置、栏目制作包装设计等方面大胆进行改革创新;在节目编排、节目时长及时段上给予适当倾斜。通过多方面提高栏目节目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扩大农业栏目的影响力,补足后劲,促使其快速发展。

3 结语

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步由城乡二元分割向城乡统筹化发展方向迈进。在这样的一个关键转型时期内,使农业栏目本身的受众满足程度不断提升,农业栏目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服务“三农”应该作为电视媒体的责任所在,作为农业电视栏目的编导和记者,要以创新的理念,对其栏目内容、传播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挖掘,进而提升新时期农业栏目所具有的内在品质,形成创新发展新思路,提升农业栏目质量,补足后劲。那么,农村广阔的大世界一定会成为广大电视媒体人充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1]李烨.试论中国农业电视栏目的现状与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4).

[2]管文娟.农村受众眼中的电视对农栏目——以襄樊电视台《垄上行》为例[J].新闻前哨,2010(7).

[3]马晨.浅析对农电视节目的现状和未来发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4]孙喜杰.省(市)级电视台对农节目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5).

猜你喜欢

电视栏目栏目农民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栏目问答精选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历史题材电视栏目中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