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女性文学改编电视剧现状

2015-02-26李龙丹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6期
关键词:电视剧前景

李龙丹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论网络女性文学改编电视剧现状

李龙丹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自2011年《步步惊心》热播,网络女性文学作品改编电视剧一度引起风波。网络小说的多题材、多创意让电视剧市场一时间风起云涌,尤其是女性文学作品的优秀成绩令人瞩目。签约网络女性文学作品成为电视剧竞争中的一条康庄大道,来自原著粉丝的热捧与既有小说保证的高质量,让这些电视剧几乎部部开门红。

关键词:网络女性文学;电视剧;前景

1 网络女性文学的发展状况

1998年,国内主要媒体首次出现“网络文学”字样,因此,学界习惯将这一年作为中国网络文学起始年。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和阅读的便利,十多年来,文学在民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迅猛上升,文学写作和阅读继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再次形成全民关注的文化现象[1]。原本需要大量出版发行才能被人得知的文学作品,如今只需要一个网络平台,便可口手相传。网络文学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奇,而网络女性文学则为女性文学的发展打开了新大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开放、平等为女性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许多便利。尚存的一些性别偏见、创作环境的限制、传播媒介的稀少等问题在互联网面前一一迎刃而解。除此之外,“网络品牌化”对女性文学的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庞大的女性受众群体,让“红袖添香小说网”“潇湘书院”等一批以女性文学为主的网站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文学品牌中站稳脚跟。网络女性文学发展固然可喜,网络这一成本低廉的传播媒介也突显出了其发展中的劣势。网络文学的创作多为连载,由于网络各端口展示的特殊性与传播成本的低廉,网文的盗版比起实体文学作品只多不少,盗版猖獗也影响了网络写作群体的获利。

2 网络女性文学的电视剧改编成品

2.1改编电视剧成品代表作

网络文学作品的题材涉猎广泛,由于女性情感倾向性,大多的网络女性文学以细腻的情感表现题材为主,从古装言情到现代言情,从穿越架空到家庭伦理均有涉猎。2012年3月,在安徽卫视、东方卫视上星首播并连续一个月获得收视前两名的《后宫·甄嬛传》在2015年的暑期档仍有播出,堪称宫斗题材小说的代表作之一。穿越小说一般附加“主角光环”,熟知“未来”又或是现代人的思维理念让穿越的主人公一路离奇,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步步惊心》作者桐华被称为文坛言情小说“四小天后”之一,毕业于北京大学,2011年凭借《步步惊心》改编影视剧名声大噪。晋江原创网的驻站作家顾漫2005年以《何以笙箫默》一举成名,2010年凭借《微微一笑很倾城》获得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节最佳作者奖。《何以笙箫默》改编成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广受好评,收视口碑双收。

2 被改编为电视剧的网络女性文学作品特征分析

与精英文学和“男性向”网络文学不同的是,网络女性写作保留了更多社群共享的性质,女性网络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的声望和权力,是由这个绝大多数成员为女性、带有显见的女性视角、关注女性话题的社群共同生产的[2]。作为女性作者,其笔下的人物往往细腻丰满,故事情节多含女性所渴望的“期望意象”,比如男主角外在光鲜内里脆弱,女主角则贴近生活独立坚强。女性叙述视角的确立使作品得以统一,具有代表性,更收获群体读者的喜爱。《花千骨》中守护着天下苍生的长留上仙,武力值爆表却无爱无憎;《步步惊心》中帝王座上做帝王,兄弟剑下杀兄弟的冷面四爷;《后宫·甄嬛传》中的甄嬛,蕙质兰心,坚信真爱。女性叙述视角让文学作品多了女性独有的情思绮想,其改编的电视剧也更易贴合受众内心,引发共鸣。然而,“期望意象”的夸张也容易使作品浮于表面。

3 网络女性文学改编电视剧的影响

3.1对原文学作品的影响

首先是媒介改变导致的读者流失。网络女性文学本见于网络,又或获出版成为实体书,始终是以文字形式展现文学作品。相较于阅读的“视”,电视的“试听”更为立体生动,电视剧将小说中可供幻想的形象具象化,人物以完全成熟立体的形象进行展示。除此之外,电视剧往往以知名演员担任主演,明星的号召力也让更多“粉丝”放弃读书,转而观剧。其次,电视剧的热播也提升了原著的知名度。显而易见,收视观众的数量是庞大的,相较于在网络中的主动性,观众在收看电视时是被动选择的。改编的电视剧受到热捧,原著及作者知名度上升,对作品及作者的未来发展十分有利。

3.2对电视剧成品的影响

当今我国的电视剧产业表现十分良好,人们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也督促着电视剧行业更快发展。近年来,部分电视剧不注重逻辑,不刻画仔细,经不起观众推敲。根据既有小说进行的电视剧改编已经有了非常完整的故事,剧情的改编一般只做锦上添花。相比于一般形式的剧本创作,网络女性文学作品的改编更具优势,几乎所有改编电视剧成品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电视剧营销也摆脱了固有的模式,依靠原著影响,积极收拢人气。然而,原著影响也是双刃剑,部分读者心中已经固化了书中人物及情节,当来自电视剧的具象化与读者的理想化碰撞,冲突在所难免。因此,只有把握好改编的度,电视剧才能赢得满堂红。

参考文献:

[1]马季.网络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第二次起航[N].人民日报,2011-04-19 (24).

[2]徐艳蕊.网络女性写作的生产与生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

猜你喜欢

电视剧前景
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
量子纠缠的来历及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