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假想敌”
2015-02-26李东哲
李东哲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新闻评论写作中的“假想敌”
李东哲
(作者单位:吉林电视台)
摘 要:新闻评论是新闻报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新闻表现形式,本文从新闻评论写作理论入手,对关于新闻评论写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新闻评论;论辩心态;假想敌
新闻评论是新闻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新闻评论与其他文章的根本不同在于,它是说理的文章,那么文章要呈现说理的部分。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必须有说理的内容,必须有超越叙事的东西,必须要有思考和论述,“述而不作”是评论的大忌,既然要论述,势必需要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存在一定的论辩心态,要根据自己设想的“敌人”,展开有理有据的论证。
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和新闻人物而讲道理、发议论,直接发表意见的一种文体。新闻评论的“论”,是议论、论说,是一种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分析,是求“真”。新闻评论的“评”,是批评、评论,是一种对事物存在价值的判断,是求“善”。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站在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做出评价,这就要求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有“假想敌”。
1 新闻评论写作中“假想敌”的概述
新闻评论的核心在于据事说理,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对新闻事件等进行评论。在评论的过程中,自然要有一个对立方,这个对立方是与新闻评论者观点相反或相近的一方。新闻评论本身没有好坏之间,新闻评论的内容则存在着扶正惩恶的特点,在新闻评论中,评论者要根据事实,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新闻事件、新闻报道的人和事,从积极或消极的一面展开论述。但无论新闻评论者选取的角度是正面还是负面,在新闻评论中,都应该存在一个“假想敌”,作为新闻评论者论辩的对手。只有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存在一个“假想敌”才能让新闻评论者有的放矢,针锋相对,提升新闻评论的论辩色彩。如针对时下热点新闻“高考替考”一事,不少家长公然挑衅国家考试的严格性,公然挑战社会公平正义,为让自己的孩子走捷径上大学,不惜花费重金来聘请枪手代考。在写作新闻评论时,记者的“敌人”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记者的“假想敌”是那些花钱帮孩子替考的家长们,记者在写作新闻评论时,将这些家长确定为“假想敌”,才能使新闻评论的写作更具针对性,更具说服性。如果记者在写作新闻评论时,心中没有假想敌,那么新闻评论的写作将是空泛的,没有针对性的。
2 新闻评论写作中“假想敌”的利用
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假想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么如何利用“假想敌”进行新闻评论的写作呢?应该注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有论辩的心态,二是要有战斗的态度。
2.1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有论辩的心态
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存在论辩的心态。一起新闻事件,一则新闻报道,它本身并没有太多的优劣元素,但新闻事件或新闻报道都透露出一种社会公正或良善道德,这是新闻的作用,即便像娱乐新闻、民生新闻,在新闻报道中,都存在价值观的取舍。从哲学上来讲,事物都是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属性。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弘扬积极的一面,势必就应该抨击消极的一面。如果新闻评论的写作没有论辩心态,那么新闻评论的“评”字将失去意义。因此,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应该与“假想敌”进行论辩,根据“假想敌”可能防御的“道理”或“事实”进行一一论证,将“假想敌”的证据一一揭露,从而强化了新闻评论的作用。当然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不只是对消极面的抨击,还有对积极面的弘扬。在正能量新闻评论中,同样需要具有论辩心态。从而论证而加强证据,这就如同辩论会中不同辩手之间的协同配合,互为证据,互为犄角,从而有效地强化新闻评论的价值观和取向。
2.2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有战斗的姿态
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利用好“假想敌”,就必须有战斗的姿态。新闻评论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新闻评论中,正方说理并推翻反方的观点,反方强词夺理,不断转移视线,如果新闻评论没有战斗的姿态,那么新闻评论的力度将会大大降低,新闻评论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如在写作“大学生将脏衣服寄回家”这则新闻评论时,“假想敌”是那些自理能力较低的大学生,他们虽然上了大学,但仍然无法独立地进行生活。在评论中,如果没有战斗姿态,被大学生的“功课繁忙”“宿舍洗衣机有细菌”等理由搪塞,那么新闻评论势必站不住脚。因此,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有战斗的姿态,不能妥协,在客观的事实面前,据理力争,从而有效地抨击这种不良的社会现象。
3 总结
新闻评论依托于“评”,核心在于“论”,通过评论来凸显新闻的价值观,在新闻评论的写作中要存有“假想敌”,从论辩心态、战斗姿态等方面入手,有效地提升新闻评论的针对性,从而实现新闻评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富民,高军,王腾蛟,等.面向话题的新闻评论的情感特征选取[J].中文信息学报,2010(3).
[2]侯煜,杨恒.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能力分析[J].社科纵横,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