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新闻常态化是电视新闻革新中的必然趋势

2015-02-26周振龙

西部广播电视 2015年16期
关键词:春运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周振龙 李 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数据新闻常态化是电视新闻革新中的必然趋势

周振龙 李 艳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部电视学院)

新旧媒体之间融合发展的态势似乎成为传媒界不可逃避的思维逻辑,而大数据理念的树立和运用,则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寻找到了新的合作契机。当然,大数据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更多是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比如正在酝酿当中的数据新闻。被誉为“大数据时代的预言家”的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切皆可被量化处理,在人们拥抱大数据时代的过程中,数据新闻应运而生。

上世纪90年,我们开始注意到了电视现场直播报道让电视回归其本质,体现了电视媒介的即时性、现场感和过程感。进而中国电视新闻开始出现直播常态化,这个进步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从电视新闻报道方式而言,如果将数据新闻报道方式与现场直播方式进行类比,则数据新闻是中国电视未来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开的一环,其发展趋势也应当是常态化的。

1 数据新闻常态化是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趋势

所谓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精确新闻发展而来,是大数据时代兴起的一种跨学科的新闻生产方式。具体而言,数据新闻是指通过对数据进行选择、分析与解读的方式,以图形、文字和动画等手段为符号,对数据背后的新闻事实进行报道。米尔科·劳伦兹曾在第一届国际数据新闻圆桌会议上指出:数据新闻是一种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基本步骤:通过反复抓取、筛选和重组来深度挖据数据,聚焦专门信息以过滤数据,可视化地呈现数据并合成新闻故事[1]。

业界将201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据’说春运”板块看作我国数据电视新闻的发端之作,而其随后的“两会大数据”和“‘据’说两会”报道,则成为数据新闻的升级之作。在2015年的两会报道当中,央视继续对数据新闻进行发展,在2014年的基础上改为更加规范化的“数字两会”,并在央视财经频道开办了“财眼看两会”节目。此外,在关于春运的报道中,除了中央电视台继续在数据新闻方面发力外,各个省级电视台开始紧随其后,如2015年春运报道中,北京卫视的《北京您早》栏目就通过百度大数据,做了“全国动态迁徙图上看春运”“春运回家路上最容易‘丢’什么”“2015年春运哪天出发航班准点率最高”等系列报道。而山东卫视、江苏卫视、辽宁卫视等也通过360提供的数据地图,来报道本省走出人数以及回到本省人数的规模,并对春运中的人们进行了解读。

如果说2014年是数据新闻的“推进”之年,那么2015年将会成为数据新闻的“推动”之年,并将开始呈现出常态化的发展趋势。可见,电视中的数据新闻报道正在走向常态化,这也必然成为未来电视新闻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简言之,谁占领了数据,谁就占领了新闻。

通过近年来的电视数据新闻报道,笔者对数据新闻报道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首先,数据可视化。所谓可视化,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使数据变换成图形、动画或图像,在媒介上加以呈现的过程。简言之,数据可视化的实质在于将一种符号变成另外一种受众方便接收、易懂的符号,即是将数字符号变成可视化符号。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可视化过程有时是传播者与受众共同参与的结果,这就更好地实现了传受主体之间的双向传播,有利于传播效果的优化。例如,在央视《“据”说春运》的“春运期间人口迁徙图”中,每一个线上线下的参与者也是受众,并且他们对自己所参与的新闻数据加以点评,即便这种点评是比较主观的。因此,数据新闻的可视化过程让数据这一客观形态也得以主观化地理解。

其次,数据故事化。可视化技术的运用给原本枯燥的数字赋予了人性化和故事化,让冰冷的数据新闻有了温度[2]。在数据新闻当中,传播者对于数据的解读并没有停留在为了播发数据而告知数字,而是通过数据来说明一个客观事实,或反映一个普遍现象。而客观事实和普遍现象既可以体现数据的真实性,反过来数据调查也是对客观事实和普遍现象的证明依据,这是一个互证的构成。例如《“据”说春运》根据数据分析得出“北京—成都”线是全国“春运”期间最繁忙的路线,约三成夫妻因为去谁家过年的事情吵过架等。

再次,数据可信度高。就目前而言,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调查等形式而产生的数据,另一种是官方提供的数据表的立体化展现。前一种并不等同于以往的问卷调查形式,因为其样本量比问卷调查的数量要大得多,如《“据”说春运》中的百度人口迁徙图。而第二种是官方统计后

的结果,由于其出自官方机构,自身也就具备了很好的权威性。

2 数据新闻常态化的必然性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电视新闻总是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而这种变革的最主要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容上的革新,另一方面是技术上的支持。比如电视新闻的现场直播报道。从内容上来讲,直播报道实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满足了受众心理需求上的现场感、过程感和形象感;而从技术上来讲,直播报道充分应用了较为先进的电视直播技术,通过技术支持,让电视传播信号更加有效,使电视现场直播报道常态化成为可能。

与电视现场直播相比,我们就可以发现数据新闻与其有共通的地方。在内容上,受众同样需要媒体对数据进行解读,而不是将数据简单地进行视觉处理和呈现;在技术上,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社交媒体以及数据核算程序的加入,更让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分析等成为可能,进而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

因此,笔者在认知数据新闻可行性的基础之上,分析了数据新闻常态化必然性的原因。

首先,数据新闻能产生独家新闻。以往为了抢到新闻头条,也就是所谓的独家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新闻报道。而大数据时代让新闻从业者看到数据也有产生独家新闻的可能,并且这种可能可以节约新闻从业者获得新闻事实的机会成本。

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让数据变成新闻。其一是在数据比对中发现新闻事实。比如央视栏目组通过反复比对百度的“迁徙图”“热力图”以及相关数据,发现了如下新闻事实:成都往返北京的路线一直排在热门线路前十名,有10天甚至冲到了前两名,而成都到北京的线路如此火爆更是隐含着较大的新闻事实,通过栏目组调研发现,这条线路火爆的原因在于老人到子女打工的城市过年,也就是“逆向迁徙”。其二是用数据来印证新闻事实。比如在2014年两会期间,《晚间新闻》栏目组就通过大数据来印证公众对“公务用车改革”的态度。通过百度数据搜索指数、新浪微博、新浪新闻跟帖等几大数据立体交叉印证后,将公众对“公车私用”的感受生动地展现在节目之中。

其次,数据新闻增强媒体公信力和权威性。娱乐至死让电视荧屏多的不只是娱乐化、低俗化和同质化的“三化”浪潮,更多了一些让电视新闻“让位”的现象。电视新闻立台,这是每一个传播者所熟悉的话语,而如今真的如此吗?我们有理解好新闻立台这句话吗?一个频道的新闻与娱乐的比例真的体现新闻立台的理念了吗?还是说新闻立台只是一句口号?

电视娱乐化的风潮如此盛行,以至于让新闻节目也开始出现了娱乐化倾向。大量煽情的、色情的、暴力的新闻夺人眼球,当然也有鸡毛蒜皮拿来说事儿的民生新闻的大量涌入,似乎都在说明“电视新闻不这么做,就没人看”的思维方式。但是,数据新闻的出现和常态化让客观公正的数据说话,不仅能体现新闻自身的真实性、客观性,也能通过受众的积极参与,让其回到电视机前,收看传统电视的新闻节目。

再次,数据新闻体现解读能力和媒介融合。以往新闻记者都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而如今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受众并非都有时间来思考,更何况是枯燥无味的新闻数据。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再告知公众结论,而这种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实是客观合理的,因为其来源于更客观的调研过程。

数据新闻的重点并不是单纯地发布数据,而是将结论作为结构性指向。而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对数据进行解读的基础之上的。电视的数据化表达新闻事实,也是充分利用了电视的自身优势。与报纸和广播相比,电视的数据新闻是声画一体的,综合多种节目元素的,就体现了媒介融合的理念。

3 如何做好电视数据新闻常态化报道

数据新闻不仅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机遇,也催生出了一条新型的商业模式。因此,数据新闻常态化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未来趋势,而要想做好电视数据新闻常态化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

3.1人才建设和培养是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关键所在

数据新闻的节目元素并非单纯的数据堆砌,而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综合了数字、图表、文字、动画等多种展示效果。这就进一步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要求,换句话说是一种全媒体记者的能力。当然这种全媒体的概念不只是体现在传统采编方式上的全媒体,而是要利用数据、图表、动画等全方位的能力建构。

澳大利亚全国广播公司(ABC)的一个数据新闻团队通常由7类人构成,包括一个网页开发及设计人员,一个主编记者,一个专长于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的兼职研究员,一个兼职初级记者,一个制作人顾问,一个专长于数据挖掘、图形可视化以及其他先进的研究技巧学术顾问和一个提供ABC跨平台支持的项目经理。其中,研发人员的技术和建议,及设计师的可视化处理技术构成了每一个数据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记者、设计师或研发人员通过相互努力学习,不断增加对彼此专业领域的熟悉和了解[3]。

会分析数据的人未必会做新闻,而做新闻的人未必能完成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整理,因此,数据新闻报道需要运营一个团队。在这个团队当中,一部分人负责数据的采集、分析、整理,另一部分人负责新闻内容的加工和报道逻辑的梳理。由此可见,数据新闻加快了当代新闻记者角色的转换,需要记者具备更多的新闻素养、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当然,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数据新闻团队也是提升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3.2技术创新是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有力支撑

正如开篇所谈到的,互联网的发展让大数据“指挥”当下生活,也使数据新闻成为一种发展态势。因此,我们在做数据新闻时,互联网技术当然是主要工具之一,而这主要体现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呈现三个层面。

数据采集是数据新闻生产线上的第一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影响着数据新闻的可信性和有效性。而这种采集数据的渠道有很多种:通过对同类新闻或不同时期的相关新闻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数据背后的故事和实质;通过对网络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内容、用户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揭示数据背后的共同规律;通过官方的公开数据寻找,发现数据背后的有用信息。

数据处理是数据新闻生产线上的主要环节之一,需要在处理过程中保证数据的质量和数据新闻的可信度。事实上,数据本身并不是绝对客观的,用来解释这些数据的统计模型、挖掘技术也并非天然中立[3]。因此,记者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反复甄别、细心挖掘、大胆质疑,并建立一整套数据处理的编辑准则。

数据呈现有很多种方式,比如静态图表、动画、提示要点、梳理进程、揭示关系和表达观点等,记者要采用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新闻数据,因为数据新闻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观众迅速定位对自己有用的重要信息。目前,数据的可视化大多采用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工具实现,如电子表格LibreOffice、Excel或Google文档,统计编程架构R或Pandas,地理信息系统(GIS)Quantum GIS、Arc GIS和GRASS,可视化程序包d3.js、Prefuse和Flare,数据加工工具Google Refine、Datawrangler,非编程可视化软件Many Eyes和Tableau Public等[3]。

3.3受众参与是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有效路径

在传统的电视新闻生产过程中,传播者是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把关人,而受众一般情况下只负责接受信息。而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受众却可以以参与者的姿态进入,比如在《据说春运》当中每一个参与者也是普通电视观众的一员,不管从理性还是感性角度讲,他们也都会关注到这则新闻。而笔者认为,在数据新闻报道流程中,受众也要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受众要积极参与数据调查。受众在数据新闻报道中具有双重身份,即参与者(也可以称为“被调查对象”)和观众。在数据新闻的采集过程中,尤其是结构性数据新闻,受众对于数据的提供才是数据被采集到的关键。因此,受众要积极实现自身的参与权和舆论监督权,积极参与到数据的调查和采集当中。受众参与数据调查的方式很多,而其中较为常见的是通过社交媒体等途径。社会化媒体提供对大数据的挖掘、筛选和处理;传统媒体完成可视化呈现并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接下来,社会化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数据新闻报道进行受众反馈,并对新形成的大数据进行新一轮的深入挖掘、筛选和处理,传统媒体据此发现新的报道视角和题材,从而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4]。

其次,受众要积极提供新闻故事。新闻故事可以是逸闻趣事,也可以是一条重要的新闻线索,有助于新闻从业者直接得到第一手材料,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多了更多的编播素材。数据新闻并不是单纯的数据罗列过程,而是要贴合实际,通过符号化过程将其以故事化、人文化、新闻化方式呈现,进而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新闻信息。因此,新闻故事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比如在江苏卫视《新闻眼之“据说”春运》中的“春运·礼物”板块中,被访者积极参与到新闻报道中来,讲述自己的故事,如回家乘客马家明道出了回家的心酸、回家的盼望和回家的礼物等。故事来源于受众,因而我们可以考虑让受众参与调查的同时提供更多的案例,或许更有助于数据新闻的报道工作。

综上所述,就目前而言,数据新闻的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但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动力会呈破竹之势,在中国电视新闻上大放光彩。而数据新闻常态化也符合电视新闻的发展逻辑,符合新闻自身的客观性、真实性等本质特征,使新闻内容自身得以更好地呈现和解读。因此,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的就是新闻人不仅要看到数据新闻所带来的电视新闻发展机遇,更要抓住机遇,培养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做好数据新闻工作。

参考文献:

[1]方洁,颜冬.全球视野下的“数据新闻”:理念与实践[J].国际新闻界,2013 (6).

[2]郑潇,张尧.大数据时代电视数据新闻的可视化发展[J]青年记者,2014(35).

[3]徐锐,万宏蕾.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新闻生产的核心竞争力[J].编辑之友,2013(12).

[4]张朴宽.数据新闻——大数据时代电视发展的新机遇[J].电视研究,2014(6).

猜你喜欢

春运电视新闻新闻报道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春运”来临,古人也闹心
论新闻报道中的流行语
“95后”动车组女司机的首个春运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媒体不当新闻报道的影响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2018将迎来怎样的春运
疯狂编辑部之春运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