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铁岭市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2015-02-26孙睿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5年23期
关键词:铁岭市财税专项资金

孙睿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关于铁岭市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调查研究

孙睿

(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00)

铁岭市结合地方实际,通过加强预算管理、强化税收征管、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等多项措施,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中取得了明显进展。

财税;预算管理;体制改革

引言

20世纪90年代,我国财政运行状况不佳,朱镕基亲自带队,接过财税体制改革的重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现行财税体制改革逐步暴露出一些崭新的问题。如何加强财税体制改革,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铁岭市为例,针对财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 财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1.1预算管理改革方面

一是稳步推进预决算公开。根据省厅《关于推进市以下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通知》(辽财预[2013]616号)精神,铁岭市积极开展政府和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的各项工作,确定铁岭县、西丰县、清河区为预决算公开的试点县区。2014年铁岭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财政预算草案,将市本级财政预算和市法院、市农委、市科技局、团市委四个部门预算随同财政报告向人大代表公开。目前,铁岭市正在积极开展市本级所有部门(单位)2014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公开数据审核汇总工作,并部署试点县区开展准备工作,待时机成熟后一并予以公开。二是预算编制改革继续深化。以部门预算改革为抓手,纵深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人员经费实名制管理更加精细,公务车辆编制和配置管理进一步规范,项目支出预算决策机制更加完善,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取得实质性进展。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的要求,2014年市本级预算编制中,从严控制公用经费,从严控制经常性业务费,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公用经费和一般性项目经费压缩5%,挤出更多的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改善民生。三是专项资金管理更趋完善。在预算管理上,对到期项目和一次性项目全部清理淘汰,并直接减少支出规模,不得“改头换面”继续列入单位预算;对确需安排的项目,分类采用量化指标核算安排,并实行绩效管理;大力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对支持方向、扶持对象相同或相似的项目,性质相同、用途相近的项目进行整合归并,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2013年铁岭市结余结转资金规模比上年减少近9亿元,下降33.7%[1]。

1.2税制改革方面

一是完善地方财税体系。财政部门与国地税部门积极配合,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完善地方财税体系和税收征管体系,大力支持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多元化投入,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为培育发展产业、壮大支柱财源提供有力保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在确保财税收入稳步增长的同时,逐步优化财政收入质量,2013年全市涉土税收占比53.1%、非税占比24.1%,分别比上年下降6%和0.1%,圆满完成省厅控制“两个占比”要求,财政收入质量明显提高。二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按照现行体制,税收政策由中央制定,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省级财税部门的带领下,配合中央全面推进各项税收改革政策。同时,按照中央统一要求,清理规范市以下各级政府对企业和个人财税优惠政策,有明确期限的要到期停止执行,未明确期限的要规定政策终结的时间点,对违反法律法规的限期整改、一律取消,今后不再违规出台新的地方性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全面推进“营改增”工作。从2014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以来,铁岭市在前期充分调研、周密安排、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增强纳税服务意识,积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新旧税制转换,扶持政策到位,社会反应良好,达到了阶段性目标。全市纳入试点范围的企业达2 573户,实现营改增税收2 200万元,5个月就减轻纳税人税负3 000万元。

1.3财政体制改革方面

一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支出关系。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预算安排原则,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发挥财政保障的主导作用。优先保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社会安全稳定的公共服务,落实上级及我市各项涉农投入政策,着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在竞争性领域,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合理确定政府和市场的职能边界,减少和避免在一般竞争性领域的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强化市场主体理念;完善财政投入方式,通过落实财税优惠政策,采取财政贴息、以奖代补和财政补助等方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市场主体营造较为完善的政策制度环境。二是理顺市级和县区的支出关系。在保持现行收入划分体制总体不变的前提下,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科学划分市县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加大对县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力度,规范市对县(市)区补助,对确需市县财政配套的转移支付补助,按照市县财政增量财力比重2:8比例配套[2]。

2 存在问题

2.1“三公经费”公开预算与决算差额较大

由于我市预算编制人均公用经费定额仅为1 200元、车均经费仅为18 300元,为全省最低,实际执行中,经费缺口通过项目预算予以弥补,或由当年财力追加解决,造成预算与决算差额较大。如采取提高公用经费定额的方式,小幅提高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大幅提高又受到我市财力限制,并且公用经费定额提高后,财力大部分将被固化,同时与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的要求存在冲突。今年,市本级所有部门将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如何把握好“三公经费”公开的口径,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2政府预算体系尚不健全

2014年铁岭市报人代会审议预算未包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主要原因是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而目前铁岭市国有企业绝大部分处于破产状态,不仅没有收益,破产后遗留问题还需地方财政解决,相应产生了大量的财政挂账。目前,参照全国两会,各级人大要求将四部预算纳入政府财政报告,而地方财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该如何编制尚未有明确规定。

2.3专项补助多、小、散的问题仍普遍存在

2013年省下达铁岭市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6.6亿元,分1 337个项目,2 000多笔资金下达,其中大部分资金直接分配下达到县区和相关企业,资金额度从几千万到几万元,最小仅为3千元。上述专项补助大部分要求专款专用,市县财政没有资金使用权,既不利于加强资金监管,也不利于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4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压力很大

为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政府融入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建设,产生大量政府性债务。近年来,由于国家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而大量政府性债务到期,又没有新的融资注入,只能由地方财政垫付资金,造成地方财政还本付息压力极大。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地方财政将处于难以为继的局面。

3 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的建议

3.1深化财政预算制度改革,健全政府财政预算体系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同步编制、统筹安排,切实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快推进预决算公开,制定实施预决算公开工作规程。完善预算编审制度,实施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建立统分结合的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模式,切实解决财政资金二次分配、二次支付的问题。健全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实现项目预算滚动管理,从严控制预算结转[3]。

3.2深化财税征管制度改革,推进财税收入提质增收

按照三中全会确定的地方税体系建设思路,做好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准备工作,梳理分析现有税源结构,启动房产税、资源税、环境税等地方税体系前瞻性研究,为建立健全长期、稳固的地方财力来源奠定基础。着力培植财源、拓展税源、夯实税基,合理调控收入增长预期,保持财政收入较高质量平稳持续增长。

3.3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增强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在财政资金分配环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招投标、集体决策等机制,将资金安排从“一对一”单向审批转为“一对多”选拔性分配,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将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服务等事项,按照市场机制原则,交给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提高服务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清理规范各项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

3.4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清理、整合、规范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参照黑龙江“两大平原”和山东省莱芜市涉农资金整合试点管理模式,改进和完善专项资金分配方式,实行涉农专项资金“打包”下放。通过“压减一批、结合一批、调整一批、整合一批、下放一批、并入一批”,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转移支付。强化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实施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管理和支出绩效评价,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绩效。

3.5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升市县财政运行质量

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充分考虑公共事项的受益范围和管理效率,合理划分省、市、县支出责任,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错位”,全面核定省市县支出范围。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研究完善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适度向市县下移财力,健全转移支付制度,稳步提升市县财政发展和保障能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6深化政府债务管理改革,化解地方财政运行风险

对政府性债务实行计划管理,逐步推进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工作,并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切实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监管,强化政府债务源头控制和扎口管理,规范举债行为,降低融资成本。积极消化存量债务,严格控制新增政府性债务,推动政府融资性平台向规范化的市场经营性主体转变,健全政府债务风险提示预警机制,完善动态监控和分析评价制度,防范债务风险。

[1]陈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

[2]曲哲涵,吴秋余.财税体制的新担当[N].人民日报,2013-11-18(18).

[3]崔文苑.楼继伟详解财税体制改革思路——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N].经济日报,2013-11-21(6).

(编辑:姚欢)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Accelerating the Reform of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 in Tieling City

Sun Rui
(Law School of Changchu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000)

Combined with the local reality of Tieling,by strengthening the budget management,strengthening tax coll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perfecting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 on many measures have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the fiscal and taxation systems.

fiscal and taxation;budget management;system reform

F8

A

2095-0748(2015)23-0013-03

10.16525/j.cnki.14-1362/n.2015.23.05

2015-11-02

孙睿(1988—),女,辽宁昌图人,在读硕士,现就读于长春理工大学法学院,研究方向:经济法学。

猜你喜欢

铁岭市财税专项资金
铁岭市烈士陵园
“财税史的启示:历史上的财政危机与财税变革”网络研讨会综述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花灌木在铁岭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铁岭市水生态健康现状分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2016:打好财税改革攻坚战
爱社如家 树满桃花——记铁岭市欣玉种植专业合作社
践行“三严三实” 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