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2-26陈扣平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人民医院224100
陈扣平 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人民医院 224100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扣平江苏省大丰市第三人民医院224100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2年内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社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理能力、遵医行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明显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生活质量社区护理干预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各种原因引起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临床最常见类型为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1]。脑血栓形成存活者中约有50%可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脑栓塞存活者中约2/3的患者留有偏瘫、失语、癫痫发作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为了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寻求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措施,我院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21例出院后脑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内科住院的42例脑梗死患者,男26例,女16例,年龄48~76岁,病程18d~21年,42例均有偏瘫,其中18例伴的不同程度语言功能障碍,8例伴摄食和吞咽能力障碍,6例伴有大小便失禁。按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2组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由1名医师和1名护师组成1个康复小组,首先对患者个人及家庭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持续性的护理计划,出院后1周内进行第1次电话回访和康复指导,2周后进行第2次回访,1年内每1~2个月1次电话回访和1次家庭访视。1~2年每3~6个月1次电话跟踪随访和1~2次家庭访视,进行有针对性社区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心理护理:脑梗死后由于沟通障碍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的过程较长,速度较慢,日常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患者易发生焦虑、抑郁,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治疗及预后的可靠信息,多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尽快适应患者角色的转变。避免任何不良刺激和伤害患者自尊的言行,尤其是在协助患者进食、洗漱和如厕时不要流露厌烦情绪。鼓励患者摆脱对照顾者的依赖心理,增强自我照顾能力与自信心,营造一种和谐的亲情氛围和舒适的休养环境。
1.2.2生活护理:居室应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整洁安静,室温18~20℃,湿度50%~60%,患者的床铺整洁、干燥、无渣屑,穿棉布衣服,衣着应宽松,减少对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对躯体运动障碍者,指导患者学会和配合使用便器,嘱其家属便盆置入与取出要动作轻柔,注意勿拖拉和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皮肤。帮助卧床患者建立舒适卧位;嘱家属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按摩关节和骨隆突部位,每天用温水全身擦拭1~2次,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增进睡眠。鼓励能吞咽者进食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清淡饮食。少量多餐,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食时间,以利于充分咀嚼,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防止食物反流,进餐前注意休息,因为疲劳有可能增加误吸的危险。劝其自觉戒烟,限制饮酒。每天适当运动,如慢跑、散步等,时间为30min以上,合理休息和娱乐,多参加朋友聚会和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日常生活不要依赖家人,尽量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1.2.3安全护理:运动障碍的患者要防止跌倒,确保安全,床铺要有保护性床栏,走廊、厕所要装扶手,以方便患者起坐、扶行;地面要平整、干燥、防湿、防滑,去除门槛;经常使用的物品应置于床头患者伸手可取处,活动场所要宽敞、明亮、没有障碍物阻挡,患者最好穿防滑软橡胶底鞋。上肢肌力下降的患者不要自行打开水或用热水瓶倒水,防止烫伤;行走不稳或步态不稳者,选用三角手杖等合适的辅助工具,并有人陪伴,防止受伤。患者起床、起坐或低头系鞋带等体位变换时动作宜慢,转头不宜过猛过急,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平时外出有人陪伴,防止跌倒。
1.2.4康复护理:康复护理从发病初期到恢复期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1)软瘫期的康复护理:指脑梗死1周左右,在不影响临床抢救、不造成患者病情恶化的前提下,应及时介入康复措施,以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损害的发生。具体措施有良肢位、被动运动、主动运动、按摩等。(2)痉挛期的康复护理:在软瘫期2~3周左右,应加强偏瘫侧肢体的主动活动并与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如抗痉挛训练、患肢的功能训练、坐位及平衡训练、立位及立位平衡训练。(3)恢复期康复护理: 此期一般在发病后的4~6个月。此期肢体肌肉痉挛基本消失,分离运动平衡,协调性良好,但速度较慢。如上肢和手功能训练、下肢功能训练、ADL训练。(4)后遗症期康复护理 :一般在发病后1~2年,此期康复护理的目标为指导患者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使用健侧肢体代偿部分患侧肢体的功能,同时指导家属尽可能改善患者的周围环境,以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
1.2.5用药护理:患者因服药时间较长,易出现不按时服药、忘服、漏服、自主服药等现象。社区护士应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这些问题对病程的负面影响,加强用药的自我管理指导,遵医嘱正确服用降压、降糖和降脂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掌握简便有效的应对方法。定期门诊复查,动态了解血压、血糖、血脂变化和心脏功能情况,预防并发症和脑梗死复发,当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一侧肢体无力、讲话吐词不清或进食呛咳、发热、外伤时,家属应及时协助就诊。
1.3评价方法分别对实施社区护理干预1年、2年后2组患者进行评价。在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护士到观察组患者家庭访视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价。对照组于门诊复诊时进行评价。评价内容:(1)根据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及记分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总分100分。60分以上者为良,生活基本自理;60~40分者为中度残废,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者为重度残废,生活明显依赖;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废,生活完全依赖[2]。(2)通过问卷调查总结2组患者在遵医行为及患者对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如患者用药情况、参与康复训练活动、不良习惯的改变、患者及家属掌握相关护理知识、2年内因复发再住院等。
2结果
2.1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定结果比较(n)
2.22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出院后遵医行为和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比较(n)
3讨论
脑梗死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神经系统常见病,其功能恢复状况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在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个性化、持续性的社区护理,针对患者及家属心理的不良状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及家属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有效地对抗疾病。
社区康复训练提倡服务对象的主动参与,在制订康复计划、确定康复目标、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尊重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意见,鼓励其参与康复训练的全过程。有计划地进行早期及长期的康复护理,指导患者及家属运用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制定合理的康复计划,并按康复计划进行康复训练,特别是后遗症期,患者病情稳定,各种功能恢复缓慢,应及时鼓励患者坚持康复锻炼,尤其是老年患者,要充分做好其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工作,克服卧床静养等传统思想[3]。康复护理训练应注重实用性,将训练内容与日常生活训练相结合,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自理,最终实现“自我康复护理”。
脑梗死的护理从院内延伸到家庭,为患者提供了连续性治疗与护理,方便患者的生活,增强自我照顾能力,降低疾病复发率及住院率,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861.
[2]李春玉.社区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85.
[3]田永梅,任爱玲,韩庆辉.整体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4):4.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09-26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10-13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