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技术的临床研究*

2015-02-26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5280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8期
关键词:咪啶神经外科丙泊酚

张 瑜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11021010123)

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技术的临床研究*

张瑜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111021010123)

摘要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期的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对两组患者术中唤醒期的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唤醒时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每分钟呛咳次数及每分钟体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唤醒期间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啶唤醒安全性高,同时在循环稳定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

在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脑功能区手术难度较大,如果术中处理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引发失语或瘫痪等并发症[1]。在术中唤醒过程中,对麻醉管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临床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啶用于术中唤醒麻醉效果显著。本组抽取了60例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探究右美托咪啶用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唤醒期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均进行大脑运动功能区择期手术,男36例,女24例,年龄19~46岁,平均年龄(32.8±1.2)岁;体质量指数19~25kg/m2,ASA Ⅰ~Ⅱ级,经相关检查无异常情况发生,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排除运动功能障碍及认知障碍,除此之外,还将无法进行指令配合及困难气道等患者排除在外[2]。其中,28例为癫痫、20例为胶质瘤、12例为动静脉畸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丙泊酚,观察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啶[3]。具体措施如下:两组患者均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TCI条件下给予全麻诱导,并采取气管内插管措施[4]。对丙泊酚血浆TCI浓度进行调整,并将麻醉深度级别维持在D2至E1上下,以手术的具体操作为参考标准,对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进行有效调整,通常维持在2~6ng/ml左右。将颅骨取出之后,观察组将丙泊酚输注工作停止,给予右美托咪啶行静脉输注,定负荷量为0.8μg/kg,在匀速的条件下给予静脉输注,大约为15min。然后以0.3μg/(kg·h)持续的方式进行静脉输注。对于瑞芬太尼输注,需要以手术操作为依据,并在2~6ng/ml进行调整[5]。观察组患者在准备唤醒的情况下对右美托咪啶的输注速率进行调整,通常调整为0.1μg/(kg·h),并对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进行调整,通常调整在1~1.5ng/ml上下。对照组患者在准备唤醒的情况下,对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进行调整,通常调整在1~1.5μg上下,并对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在1~1.5ng/ml上下调整,指导麻醉深度级别升高到B0~B2,然后采取术中唤醒措施,进一步对两组患者唤醒期间各指标进行观察比较,包括唤醒时间、每分钟呛咳次数及每分钟体动次数等[6]。

2结果

观察组唤醒时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每分钟呛咳次数及每分钟体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另外,观察组患者唤醒期间血压为(118.9±11.3)/(77.4±7.3)mmHg(1mmHg=0.133kPa)、心率为(79.1±8.2)次/min;对照组患者唤醒期间血压为(144.5±13.9)/(90.4±9.3)mmHg、心率为(94.1±6.2)次/min;由此表明,观察组唤醒期间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现状下,对于功能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管理,通常使用的药物为丙泊酚[7]。然而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丙泊酚输注的量通常会比开颅术中唤醒情况下患者所需的麻醉深度要高,容易导致患者在唤醒情况镇静延迟,同时也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引发各种不良并发症。本组研究重点提到了右美托咪啶,该药物属于一类新型且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备多方面的优势,比如抗焦虑及镇痛等,同时还能够对交感神经产生抑制作用,并且对脑起到保护作用,另外该药物副作用极少。因此,应用在功能神经外科术中唤醒麻醉管理中有着实质性的作用[8]。

本组抽取了60例进行大脑运动功能区择期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给予丙泊酚,观察组30例给予右美托咪啶;结果表明:观察组唤醒时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每分钟呛咳次数及每分钟体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患者唤醒期间血压为(118.9±11.3)/(77.4±7.3)mmHg、心率为(79.1±8.2)次/min;对照组患者唤醒期间血压为(144.5±13.9)/(90.4±9.3)mmHg、心率为(94.1±6.2)次/min,由此表明,观察组唤醒期间血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于功能性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啶唤醒安全性高,同时在循环稳定性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杨柳,唐显玲.右美托咪啶应用于神经功能性手术麻醉的进展〔J〕.西南军医,2011,13(4):682-684.

[2]陈君,佟小光.右美托咪啶联合全身麻醉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4,14(2):87-92.

[3]范慧慧,范莹盈,徐浩,等.右美托咪啶用于颌面外科手术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镇静的临床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23-226.

[4]井宁.右美托咪定及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术中唤醒的比较〔J〕.中国处方药,2014,12(11):68.

[5]沈社良,胡双飞,张运龙.右美托咪啶与依托咪酯用于脑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麻醉的比较〔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3,30(8):890-896.

[6]张嘉阳,李斌,王天龙.循证护理在预防神经外科手术坐位并发症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79-1180.

[7]万晓波,彭树飞,闫向勇,等. 右美托咪啶在临床医学中应用的新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7):92-94.

[8]周兴,屈强. 右美托咪啶的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J〕.医学综述,2012,18(10):52-55.

(编辑杨阳)

收稿日期2014-01-05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8-1060-02

猜你喜欢

咪啶神经外科丙泊酚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辅助在改善全麻病人麻醉后寒战中的作用
右美托咪啶在ICU镇静作用的临床效果分析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