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5-02-26蒋耀辉江西省上栗县人民医院337009
蒋耀辉 江西省上栗县人民医院 337009
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蒋耀辉江西省上栗县人民医院337009
摘要目的:对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91.67%,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0%同对照组的66.67%和16.67%相比,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疾病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
关键词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属于一种常见的疾病,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笔者为进一步了解分析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特从我院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中选取48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48例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男16例,女8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39.56±1.47)岁;对照组24例,男15例,女9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40.35±1.21)岁。对48例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在采用手术治疗前,实施硬膜外麻醉措施,并对患者创面进行清创,清除失活或疑为失活的组织,对粉碎骨片进行尽量保留,并使开放性骨折转变为闭合性骨折,之后在C臂机透视下采用交锁髓内钉对患者实施固定,术后采用常规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避免出现感染现象。
1.2.2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手术方法同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患者每日口服2次自拟骨愈生肌汤,200ml/次,1剂/d。该药剂的主要成分为:桃仁 15g、当归15g、红花12g、川芎12g、牛膝12g、黄芪45g、续断15g和甘草9g。对于早期患者,应加金银花、大青叶、紫花地丁和蒲公英成分;对于中期患者,应加骨碎补、土鳖虫 、补骨脂和苏木成分;对于后期患者,应加党参、杜仲、白术和桂枝成分。
1.3疗效判定[1]优: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膝关节和踝关节均恢复正常,愈合时间不超过12周,且没有出现感染现象;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膝关节和踝关节均基本恢复正常,愈合时间不超过15周;可: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膝关节和踝关节受限;差:指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膝关节和踝关节受限,愈合时间超过20周,且出现感染现象。临床治疗优良率=优率+良率。
1.4统计学处理本文通过SPSS17.0软件对临床治疗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数据资料加以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统计学处理方法为χ2检验法,如果两组患者之间数据资料P<0.05,说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高达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仅为66.67%。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0%(0/24),没有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骨不连和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状;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6.67%(4/24),其中,2例术后感染、1例骨不连、1例畸形愈合。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3讨论
基于胫骨肌肉覆盖较少,因此其一旦受到外力撞击极易穿破皮肤出现开放性骨折,下段血供变少,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影响。交锁髓内钉手术为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的主要方法,其主要是对创面进行清除,避免感染和将开放性骨折变为闭合性骨折等措施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中医对患者骨折后出现的血不循环、淤阻经络、筋脉失养、肌不生和骨不接等不良症状具有良好改善作用,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疾病中西医结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本文选取的48例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患者中,治疗组临床治疗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同对照组存在一定差异性,P<0.05,该结果同白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因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在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疾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继松.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4,20(5):152-153.
[2]白刚.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下段开放性骨折21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464-465.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7-30
中图分类号:R683.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5-06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