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石化理念 实施跨文化管理

2015-02-26

中国石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顾客香港

□ 谭 明

香港公司采取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态度,融入本土意识,拓展国际化视野,运用跨文化管理的理念和方式,进行自身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石化与国际一流公司最大的差距不是规模和速度的差距,而是质量和效益的差距;不是硬实力的差距,而是软实力的差距。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作为在香港经营的境外石化企业,通过多年与在港经营百年的壳牌、埃克森美孚和加德士等外油公司的激烈竞争,也深刻体会到,单纯靠“价格、折扣”等硬实力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而运用“品牌、文化”等软实力竞争的时代已悄然降临。弘扬石化理念,融合中西文化,实施跨文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境外石化企业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找到双方结合点,形成共同价值观

境外央企努力构建的企业文化是与社会、经济、人文价值和企业发展高度融合的,是根植于社会、服务社会并回馈社会的,这是我们企业文化建设的立足点。香港公司作为在港央企,在管理80%以上本港员工及接触数以万计的顾客时,由东西方价值理念与地域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冲击在所难免,若想凝聚员工,融入和服务香港社会,发挥中国石化作为央企在香港的窗口示范作用,必须实施跨文化管理战略,要正视文化差异,加以辨别,找到双方文化的共同点,并以此为契机,找到双方文化的结合点,尽量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其“内聚员工,外树形象,相互融合”的作用。

□ 香港公司员工在香港中国企业协会运动会上展现石化风采。中国石化新闻图片网 供图

香港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始终保持和弘扬石化优良传统,又融入本港特质,实现相互促进。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将中国石化“人本、责任、诚信、精细、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与香港特区“法制、诚信、廉洁、自由”的核心价值高度融合,落到实处,不断探索提炼,初步形成“服务香港、提升品牌、尊重规则、包容差异、创新共赢”的企业文化核心,并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这一理念。

以人为本,凝聚共识

管理团队与一线员工“在一起”,凝聚共识。自2013年4月以来,公司管理层一直推动“我们在一起”活动。管理层定期深入一线油站,了解一线员工切实需求,发现问题不是以简单批评了事,而是与基层员工集思广益,协同解决;发现经营上的亮点,也是上下一同总结,共同分享,增强一线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完善绩效分配,提升员工忠诚度。公司坚持 “以人为本”“向基层员工倾斜”等分配导向。公司的基层员工大部分是香港人,近年在效益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公司坚持关心基层员工,在分配上始终向基层员工倾斜,特别是2011年香港实施最低工资立法之后,一线员工每年薪酬调整均超过香港法律要求,充分体现关爱员工、让员工分享企业发展成果的理念。此举也受到很多元老级香港员工的认可,吸引了一大批忠诚度高、爱岗尽职、献身石化的当地员工。

实施跨文化培训,畅通职业晋升通道,增强员工归属感。公司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员工技能培训力度,营造“以老带新”“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同时,完善晋升体系,拓宽员工职业生涯通道,建立后备人才库,让更多“忠诚、干净、有担当”的港内外青年人才走到核心岗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建设注重从年青一代抓起,注重内地与本港员工相互融合。驻港石化企业要长久根植香港,塑造石化品牌,就必须从年青一代做起,逐步渗透品牌理念和企业价值观。结合香港特点,公司组织香港、内派青年员工座谈会,参与中企协运动会,参观石化炼厂等多项活动,促进本港员工和内地员工相互了解,相互融合,相互信任。公司还通过走进香港各大院校召开宣讲会,吸引更多学生到油站做兼职义工、担任“石化品牌形象大使”等形式,逐步培育和引导年青一代对中国石化的认同感,不断渗透中国石化的品牌形象和价值观念。

用心服务,提升品牌

终端客户和市场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础。香港公司始终坚持将中国石化的管理、服务、成本和质量的核心竞争力惠及顾客,并转化为香港的竞争力,在创造企业效益的同时,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最大限度服务当地社会。

以顾客需求为落脚点,不断提供优质、优惠服务。公司十分重视在经营过程中收集顾客的意见,掌握顾客需求,在顾客和员工中做好咨询和问卷调查。在经营布点上,除考虑投资回报外,也注重客户需求,方便社区民生。

零售油价调整尽量“减快加慢”,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建立油品价格计算模型,通过不断优化,油价尽早与外油公司同步下降,涨价通常比外油公司晚6小时,而这6小时是凌晨零时至6时,约占公司一天销量的3%。香港公司的价格策略获得香港市民和政府高度认同,一方面提升了油气站销量,另一方面提高了中国石化的美誉度。

着眼香港民生,为民纾困。在港经营多年,公司深切感受到金融风暴、通货膨胀、“占中”等一系列金融、社会或政治问题给民众带来的生活压力,因此公司从细节做起,经过与供应商不懈沟通,以较香港主流连锁超市更低的价格在加油站销售高质量大米、食用油等民生产品,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

主动作为,树立形象

发挥驻港央企的“窗口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央部署,维护香港繁荣稳定。近年来,香港公司在努力做好香港地区能源供应的同时,在中联办的领导下,每逢国庆、“七一”等重要纪念日,公司油站都进行相应的促销活动,凸显驻港央企的政治责任和影响力,得到中联办的充分肯定。长期以来,公司通过与香港政府、商会、各类工会、环保组织、社会团体等密切沟通,发现诉求,改进工作,有效树立驻港央企“爱国爱港”的正面形象。

积极参与香港环保和公益事业,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一是关注环保。自2012年以来,公司持续利用有限资源积极参与义务工作,组织发起“香港沙滩及郊野公园关注组”活动,还成功推动环保署连同其他政府机构成立“海岸清洁”专项组织,持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二是热心慈善。公司通过一系列慈善活动,让广大员工关注社会,倡导公益,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香港公司连续7年成为香港社会联会“商界展关怀”的企业,员工参加义务活动也受到香港特首的嘉许。

“打开大门办企业”,提高企业认知度和美誉度。面对香港特区复杂的政治环境,公司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全力维护国有企业品牌声誉,使社会各界加深对中国石化的了解,逐步消除香港顾客对中国石化产品品质的偏见。公司联系有97年历史的“香港汽车会”、汽车修理业的“香港汽车工业学会”和香港最大的汽车美容集团“挑战者”等公司的管理层,请他们参观油气站、化验室和油库,让专业人士体验、认可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专业服务能力。同时,组织部分国外知名航空公司到中国石化总部、炼厂、油库、化验室参观考察,加深其对中国石化经营理念、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了解,增强顾客对中国石化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猜你喜欢

跨文化顾客香港
繁华背后,是一个念旧的香港
香港之旅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豆腐多少钱
让顾客自己做菜
香港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我卖个桃容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