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饰行业中的“互联网+”——访中国智装委主任金永涛、智能X实验室主任项敏
2015-02-26苗雪
文/苗雪
智能装饰行业中的“互联网+”
——访中国智装委主任金永涛、智能X实验室主任项敏
文/苗雪
近日,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装饰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智装委)主任金永涛、智能X实验室主任项敏在接受本刊记者访谈时透露,中国智装委的未来工作规划将出现大的转变,目前已确立两大工作愿景:一是近期愿景,实现智装融合;二是远期愿景,实现智产融合。
在近期愿景中,先将智能产品以场景演示的方式,作为有效工具提供给设计师,实现“智装+设计”与“智装+场景”,让智能化融入装修全过程,再由装饰公司实现智装布局,最终达至智能化场景。在远期愿景中,也是分两步走:第一步,联合相关协会和会员单位与传统厂家联合改造产品,实现场景中的产品智能化,如打造智能厨具、智能卫浴、智能沙发等,从而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第二步,打造智能融合平台,与同行携手共建智能家居产业基地、产业园等,并根据市场需要,构建产业链条。
中国智装委今后将更加强调智能家居的“服务”特质,并将其服务范围通过室内智能终端的应用和采集,延伸至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等层面,以丰富未来社会生活的智慧内涵和提高文明高度。
中国智装委还经历了智能家居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中的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下是访谈详细内容。
记者
作为中国室内装饰协会智能化装饰专业委员会的主任,您如何看待当下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情况?
金永涛
我认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一个导入期与成长期的临界点,市场消费观念还未形成,但随着智能家居市场的发育、消费者使用习惯的养成,智能家居市场的消费潜力还是巨大的,产业前景光明。
近两年来,整个智能家居行业非常火热,涌现出了大量创新创业型公司,甚至很多巨头企业也融入进来,旨在创造更多投资和就业机会。与此同时,智能家居行业也存在着很多跟风之作。但总体来看,其未来前景仍是一片大好。
无论是智能家居、智慧家庭,还是智慧生活等,撇开智能、智慧这两个词,要真正做到和人们日常家居、家庭生活融合起来,目前还未能达到理想状态。鉴于现状,国内优秀的智能家居生产企业还需愈加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
记者
智能家居在中国已发展多年,期间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如,业内尚未拥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使得各家的产品很难实现联通于同一个终端上进行控制操作。您认为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因素是什么?
项 敏
智能家居确实已在中国发展多年,期间遇到了诸多困难,近些年虽然很火热,但实际上有很多虚火,还面临着不少挫折,如用户体验差、价格偏高、行业无统一标准等。从本质上来看,这都是智能家居迅速发展的技术和产品与原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之间的矛盾造成;同时,也是智能家居市场尚未充分发展且并不成熟的表现。
智能家居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两件产品就能实现的。于是,很多企业纷纷尝试打造专业的智能家居平台,来提升竞争力;将单个应用接到云端上去,组成一个大系统,再附加一些增值的服务,以实现信息的交互、分享和推送等功能。
搭建智能硬件平台的相关操作并没有太多难点,可搭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于是便造成了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平台。如此一来,标准之争浮出水面。目前市场中已存在太多标准,大体上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封闭式,如典型的苹果HomeKit;另一种是想要成为行业的开放性标准,如ZigBee,AllJoyn,Thread,以及国内的海尔U+、微联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优势,在竞争的同时我们也在考虑互通和融合。
随着智能家居企业越来越多,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各自为阵的局面将造成巨大的消耗,必定会走向终结。国内智能家居应制订统一的标准,各大系统需相互兼容,各大平台相互对接,如此,产业链上的各企业才能省时省力,市场才能做大做强。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市场越早开放,对行业发展越有利。
记者
智能家居行业涉及了很多其他领域,如安防、布线、IT,乃至集成商等,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市场中来。您认为是哪些原因导致这些企业均转型智能家居?
金永涛
眼下,由于国家政策的利好,市场、经济等条件的支持,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前景颇为看好。
自谷歌于2014年1月份以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制作商Nest开始,“智能家居”一时间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近两年来,除IT行业外,还有很多其他领域,如安防、家电、装修等企业纷纷涌入进来,或转型智能家居,或推出智能家居单品。这些企业的加入,仿佛是新鲜血液的输入,为行业带来了观念的普及和多样化的产品,从而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记者
这些企业的进入,会对智能家居的市场格局带来哪些影响?
金永涛
这些企业的进入,对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格局来说,是新鲜血液的补充,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市场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善。
如今智能家居日渐成为物联网行业新的风口,从布局到竞争,家电厂商、互联网公司和传统科技巨头纷纷开始采取战略结盟的方式加速布局智能家居市场。
可以预见,2015年无疑是智能家居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行业格局或将得以确立,智能家居将进一步从概念层面向产品层面、应用层面落地。
记者
智能家居行业和互联网有着密切的联系。两会后,“互联网+”这个话题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您是如何看待“互联网+”趋势下的智能家居行业?
金永涛
智能家居是“互联网+”产业链的组成部分,是“互联网+”在家庭应用方面的延伸,智能家居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国内各大家电厂商、互联网巨头以及众多创业者关注的焦点。
据权威机构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家居的产值将达到2300亿元,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10000亿元。
互联网本身就是一股发展的台风,智能家居行业则是风口,如何飞起来正是眼下行业关注和共同研究的重点。
“O2O”的家装平台正在兴起,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客户体验和产业推广。
记者
在装饰业中,俗话说,设计是龙头,那么在智装产业中,设计应起什么作用,如何嵌入,如何引导?
金永涛
设计是装饰企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智能化设计在未来的装饰企业中的地位亦是如此。因为业主和装饰企业的接触,都是从设计开始的。而智能化装饰设计师也将成为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主力。他们通过设计层面的上游带动和引导,引入场景智能构造的理念,运用成熟智能技术,贯穿装饰装修全过程,这将会对智能家居的应用普及,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可以预见,设计师将是智装融合的主推手,是智能进入空间的引领者;以设计为主流的智能家居市场,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所设计的项目中。集方便、实用、私密、安全、价位适中、服务侧重以及尊重生活规律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装设计,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和接受。
记者
您认为智能家居应该解决人们现实生活中哪些难点和急需破解的问题?
金永涛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2013-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高达3331亿元左右,前景广阔。与此同时,智能家居行业也面临着四大挑战。
☆ 用户体验
影响智能家居能否普及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其高昂的价格,而是其能否提供使用简单、操作容易的用户体验。
目前,大多数智能家居的系统设计不够人性化,造成极大的操作难度。对于购买智能家居的用户来说,家是放松自我的地方,原本希望享受更便捷、更从容的生活,如若遇上操作过程繁复的智能产品,那么这类商品迟早会变成家中的摆设。
☆ 价格因素
价格虽不是最重要因素,但厂商巨大的前期投资,势必会影响到智能家居产品的最终价格,这些因素也决定了初期用户必定是高收入家庭。在众多普通消费者看来,智能家居依然是属于“锦上添花”的奢侈消费品类。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和消费价格,将成为智能家居市场扩大的一个重要课题。
☆ 安全性
智能家居产品必定与网络互联,如果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家庭隐私就可能会被曝光,甚至被有心人利用。智能家居不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一样,有超长的密码保护和通过安全测试,因此,若要推动智能家居的普及,系统安全的保障任重道远。
☆ 行业标准
智能家居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这是智能家居前行的另一大障碍。在不受约束的市场中,消费者很容易被假冒伪劣产品所蒙骗,引发“劣币驱良币”的后果,造成不合格的产品泛滥,严重打击消费者的购买热情,阻碍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智能家居需要所有物品在一个平台上联接,标准的重要性由此突显。
外部网络环境不理想、智能体验差、价格高,使得智能家居产业始终雷声大雨点小。推动智能家居产业进步必须破解上述难题。
记者
现在智能化装饰在整个装饰项目中的产值比例比较大,请您从专业的角度,谈谈未来装饰业的智能化特点和发展空间,以及智能化装饰在未来装饰行业中的定位和地位。
项 敏
智能化装饰在装饰业的未来发展中一定会处于主导地位的,这方面国外已经先行一步了,在我国也会慢慢普及。
中国智装委希望借此契机,为行业打造跨界融合的平台,能够寻求合作、资源共享的平台,更是为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沟通交流的平台。我们的目的,就是通过中国智装委的平台,倡导、引导多方参与融合跨界,为智能化装饰的普及与推广再到最终应用,开辟出一条适合行业发展且值得探索的新道路。
在家装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室内装饰不包括智能化的相关内容,所以就会给用户的智能家居设计、工程、维护带来巨大影响,并与国际室内设计的综合水平产生较大差距。因此,将传统的室内装饰与智能家居技术建设紧密结合,已然成为我国室内装饰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来,我们将联合全国设计师,以打造智装场景的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家装工程,使家庭装饰与功能化、信息化有效地结合起来。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迅猛发展,家装行业借势打造更舒适、更安全的生活环境,智能家装已经成为时尚家居的代名词,成为未来的大趋势。此外,智能建筑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智能装饰行业的发展,并成为继智能建筑、智能小区后新的利润增值点。
在公装层面,智能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开始,智能技术将进一步加强高科技与传统装饰业务的深度融合,伴随着智能化装修技术的不断更新,智能装修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支点。同时,智能装修也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革命性产物,其将作为装饰业的时尚先锋,引领装饰新潮流。
记者
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国外在智能家居方面走得都要比国内快一些,请为我们简要地介绍一下国内外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都有哪些不同?
金永涛
自从1984年世界上第一幢智能建筑在美国出现后,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先后提出了各种类型的智能家居方案。随后,智能家居便在欧美和日韩等地开始广泛应用起来。
相较于国内自20世界末才发展起来的智能家居而言,国外的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较早,一般是以强、弱电相结合的有线系统为主。此外,不同于国内整体系统应用的情况,国外的用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自己动手,对家中的智能系统进行一些产品调试、安装,并针对自身的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设计,相关技术及品牌较为成熟。
具体而言,国内和国外智能家居对比,具备以下一些不同点。
☆ 居住环境不同
国外的居住环境比较分散,一般是类似于独栋别墅的形式;不同于国内的小区式生活,功能需求上就会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 经济实体不同
智能家居在国外已经具备很强的配套运作能力,其产品经营已不仅是一个销售问题,同时还要求配有完善的安装、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整套服务体系,总体行业发展的成熟度比国内要好。
☆ 销售模式不同
欧美地区的智能家居相关商品已经成为日用消费品,包括安防产品也已进入超市销售。他们有独立的配套公司进行安装和售后服务,已经进入类似国内的家电行业销售模式。同时,国内智能家居的销售模式还是通过厂家订购或者渠道经销商等传统方式进行。
☆ 细分产品功能不同
国外的智能家居产品拥有多种细分类别,不单单是整个系统的功能都集中在一个智能终端上,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设备。国外智能家居的功能不像国内那么复杂,存在更多的DIY可能性。
☆ 推广模式不同
在国外,智能家居系统不需联网,都是可以根据用户爱好直接配套的单品;而国内市场则是开发商作为主导,用户很难自己购买产品组织安装;通用渠道中销售产品占的比例也很小。
眼下国内的情况,用户还是以迎合发展商做整体安装为主,这也是发展商为了考虑房地产销售而主推出来的智能家居概念。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只能被动地去接受智能家居产品,所以,在产品功能和实用方面存在很多脱节现象。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智能家居还是要回归于用户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真正做到实用于民。
记者
您认为智能家居的发展与智慧城市的建设有何关系?
金永涛
2014年8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被市场解读为智能家居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智能家居是智慧城市对民众居家服务的延伸,是智慧社区的基础。在信息化时代,没有人的生活能够脱离网络;而互联网在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渗透到衣食住行的每一个方面。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研发,建筑和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亦将愈来愈高。
未来,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慧城市将进一步融合发展,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
10.13655/j.cnki.ibci.2015.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