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智能建筑节能技术
2015-02-26蒋小强何纪杨
蒋小强,何纪杨
(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刍议智能建筑节能技术
蒋小强,何纪杨
(浙江广信智能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建筑技术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前城镇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智能建筑开始兴起,并且已经成为城市中建筑的主体。和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我国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新时期智能建筑已经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建筑节能是大势所趋。本文在对我国智能建筑技术以及节能技术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强化建筑节能的措施,以便更好服务于社会,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事业的不断发展。
智能建筑;建筑技术;节能措施
1 引言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相对应的城市中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人们也早已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创造更加宜居的建筑环境,实现节能、环保,仍是建筑行业急需面临任务的重中之重。伴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建筑的概念在人们的思维中也慢慢地根深蒂固。智能建筑建设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强智能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智能建筑概念的深层含义与特征
我国建筑业产值的持续增长推动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市场领域的急速延伸,在未来几年智能建筑的市场前景仍一片光明。智能建筑具有深刻的内涵以及本身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智能建筑的深层含义
智能建筑是随着人类对建筑内外信息交换、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节能性的要求而产生的。智能建筑及节能行业强调用户体验,具有内生发展动力。建筑智能化提高客户工作效率,提升建筑适用性,降低使用成本。其基本内涵主要表现在社会内涵和技术内涵两个方面。两方面的内涵构成了智能建筑总体的内涵。在社会内涵上,智能建筑主要表现在“节能环保理念”上, 建筑节能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缓解社会的能源危机、减轻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人们要树立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建筑施工中积极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技术内涵方面主要表现在,智能、节能两个方面。其中,智能技术方面是最先进的技术,其在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控制下,采用视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由综合布线技术、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型技术而形成的技术。对于智能建筑来说,必须能够自动地观测并适应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同时它还须兼具智能报警技术,使其各技术协调一致以及保证建筑物内外结构的统一。另外,节能方面是指与节能环保相关的技术,包括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资源节约、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节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开发和高效利用新能源、转变能源利用方式等多种多样的绿色环保技术。
2.2 智能建筑的特征
智能建筑有节能减排、健康舒适、智能高效以及灵活便捷等显著特点。而现代化技术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的功能也日益强大,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通信自动化、大楼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三项基本的自动化功能。因此,智能建筑在安全可靠性及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力方面也有了明显提升。
3 智能建筑节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1 智能建筑节能现状
目前,我国智能建筑特点主要体现在智能建筑的节能环保性、实用性、先进性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与其他国家的智能建筑相比,更加注重智能建筑的节能减排,更加追求智能建筑的高效和低碳目标。这一切对于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等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目前我国在智能化目标定位中明确提出节能要求的并不多,已建成并确有明显节能功效的智能建筑更是少之又少;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信技术等高科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智能建筑将会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发挥其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2 智能建筑节能的发展趋势
智能建筑的发展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影响因素也非常多;节能建筑的广泛兴起势必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需求,改善大气环境,减轻建筑耗能所带来的污染,成了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仅是国家利益的需要,更与“小家”利益息息相关。
4 智能建筑节能措施
4.1 楼宇照明节能措施
我国的建筑中,一般使用电表对楼宇间的照明系统进行了管控,依据时间的变化来决定照明系统的开启或者停止。这种技术的推广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照明控制的自动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加成熟的照明技术已经在建筑照明领域中有了一定范围的应用。照明节能技术主要使用总线式,这种方式不仅大大提升了控制自动化的水平,同时也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并且这种系统的稳定性也更高,启动与停止也比较简单。相对于传统的照明控制系统,这种系统更加灵活,控制水平也更高。
4.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节能措施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在建设智能建筑网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无线传感器能够大大满足智能建筑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对于智能建筑领域的节能技术也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用切实可行的数据传输协议,能够实现智能建筑节能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的优先级传输,确保节能系统的可靠与稳定以及高效的运行。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进行信息感知,主要通过温度、照度等传感器对实际物理环境的感知,进而实现数据的采集。为了确保智能建筑节能系统的高效运行,数据信息的采集就显得更加重要。所使用的传感器包括红外线、温湿度、照度以及二氧化碳等传感器。
无线传感器容易进行部署,且价格比较低廉,它已经成为建筑节能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技术之一。使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来感知物理环境,进而将环境信息数据通过自组织多跳的方法输送到服务器上。这样一方面,无线传感器网路可以通过先进算法对智能建筑的空调灯光等进行调节;另一方面,服务器决策者可以通过主机控制器来直接管控某个设备。
4.3 门禁一卡通技术节能措施
随着安防系统网络化技术的发展,门禁、视频监控以及防盗报警功能等已近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正在迈向高度的集成化,这集中体现了现代智能化节能管理的要求。
一卡通刷卡时,通过控制器来实现对报警系统的撤防或者布防。在通常情况下,人员离开房间之后,通过刷卡加密的方式来进行布防,同时联动关闭室内其他的灯光以及空调设备等,从而实现建筑的智能化管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对于降低工程领域的能耗,提升我国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先对智能建筑节能的内涵与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然后重点介绍了几种现代化的智能建筑节能技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于提升我国智能建筑的质量有所裨益。
[1]王沁芳,范一菁,万荣娟.建筑节能现状及建筑节能新技术[J].砖瓦,2011,03:37-40.
[2]白雪莲,吴利均,苏芬仙.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与实践[J].建筑节能,2009,01:8-12.
[3]梁境,李百战,武涌.中国建筑节能现状与趋势调研分析[J].暖通空调,2008,07:29-35.
Intelligent Building Energy-Saving Technologies Discussion
JIANG Xiao-qiang,HE Ji-yang
(Zhejiang Guangxin Intelligent Building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past, at the same time people for the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has lagged behi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current rate of urbanization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more and mor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city. In order to maximize energy savings, smart buildings began to rise, and has become the main city in the building.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compared to other countries, our country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ergy saving intelligent buildings, intelligent building in pursuit of more efficient and low-carbon. All this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so have a very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New Era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already is the future trend,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the trend.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nalyze our smart building technology and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and then find out strengthening measures by analyz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order to better serve the community,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dustry.
intelligent building; building technologies; energy-saving measures
10.13655/j.cnki.ibci.2015.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