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风” 试驾东风英菲尼迪QX50尊享版
2015-02-26摄影沙印松设计田伟
文/摄影 沙印松 设计 田伟
文/摄影 沙印松 设计 田伟
借“东风” 试驾东风英菲尼迪QX50尊享版
文/摄影 沙印松 设计 田伟
日系三大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表现可谓冰火两重天。同为进口,雷克萨斯虽然难敌合资品牌,但表现良好,而且还有小幅增长,英菲尼迪尽管表现稳健,但无论距离竞争对手还是自己制定的目标仍还有一定的距离,而讴歌始终徘徊在冰点附近。因此,对于始终没有跟上中国汽车市场节奏的英菲尼迪和讴歌来说,不得不放弃进口的高姿态、谋求新的突破口——合资、国产。
鉴于母公司日产和东风汽车的良好合作基础,英菲尼迪也选择了这家中国第二大汽车集团进行合作,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大大缩短两者之间的“感情培养期”。因此,尽管东风英菲尼迪合资公司在2014年下半年才宣布成立,但其第一款国产车型——Q50L很快上马,漂亮地打出了第一枪。然而,对于任何一个汽车品牌来说,中国如火如荼的SUV市场是决不能忽视的,哪怕只是给轿车升高个底盘,加套粗犷一点的包围也得来混个热闹。
英菲尼迪当然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国产Q50L仅仅上市几个月后,就马不停蹄地推出了第二款国产车型——QX50。
由于有着长时间进口的基础,QX50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英菲尼迪最早引入这款车型时,它被称为EX,有2.5L和3.5L两款发动机,分别叫做EX25和EX35(后来升级为3.7L发动机,称为EX37)。英菲尼迪对旗下产品命名重新定义后,EX采用了英菲尼迪SUV产品系列统一的名称——QX,并且不再在名称中体现车型排量,而统一使用车型级别代号——50。英菲尼迪QX50国产后,依然延续了进口车型的命名方式。那么,国产英菲尼迪QX50有没有什么变化呢?
加长,但不叫“L”
在英菲尼迪的车型体系中,QX50被定位为中型豪华SUV,其主要竞争对手是奥迪Q5、奔驰GLK以及雷克萨斯NX等车型。不过,和这些主要竞争对手相比,英菲尼迪QX50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它车身更为紧凑,定位于SUV,但并没有过分强调传统SUV的造型,它追求驾驶感受、讲究操控,不过对于中国这样一个重量不重质的市场来说,这些显然是行不通的。
和国产之前大多数人猜测的一样,东风英菲尼迪QX50的轴距被加长,但和国产Q50L相比标准版的Q50轴距只加长48mm不同,国产QX50的轴距被加长了80mm,原来2 800mm的轴距增加到2 880mm。相应的,整车长度也有所增加。显而易见,轴距加长后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内部纵向空间得到释放,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更加宽敞。不过,和国产Q50L不同的是,东风英菲尼迪QX50并没有刻意将“L”添加到名称中,不得其解。
除了加长轴距外,东风英菲尼迪QX50的最小离地间隙还比进口车型加高了15mm,达到了165mm。尽管这个数字相比竞争对手来说还有一定差距,但在通过性上,已经比进口车型提升了不少。
除提升了车身长度和离地间隙外,东风英菲尼迪QX50基本上遵循了进口QX50的设计,延续了汲取于自然界灵动之美的流线型设计以及英菲尼迪标志性的水波纹前进气格栅和水滴形的后尾灯。不过,东风英菲尼迪对QX50一些细节的重新定义,让它焕发出与进口车型截然不同的性格。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前后保险杠的设计风格。如果说进口QX50的保险杠更偏向运动的话,那么在增加了金属质感的底盘护板后,国产QX50更具有SUV的粗犷性格。除此之外,前保险杠强调了镀铬装饰的表现力,除了贯穿整个保险杠的镀铬装饰条外,雾灯位置也增加了镀铬环形装饰,而向内侧的延长引出了车辆的第三个变化——LED日间行车灯,增加了QX50的时尚和科技感。尾部依然是标志性的左右双出排气管,这是横亘不变的,代表着英菲尼迪所追求的性能。
国产QX50采用双色车身设计,两侧裙边和轮拱都使用黑色防擦条,以避免在通过坎坷路面时障碍物划伤漆面。国产QX50的轮圈造型采用了全新的设计,并且提供两种规格,两款低配车型为18英寸,两款高配车为19英寸。19英寸轮圈搭配的是245/45R19的普利司通泰然者轮胎,是一款注重舒适性的轮胎。
空间提升,配置丰富
国产QX50的内饰设计几乎完全延续了进口车型的设计,来自自然元素灵感的“双波浪”造型的前面板,细腻的真皮材料、枫木纹的实木装饰和采用双色调的中控台等。不过,对进口QX50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看出,国产QX50采用了全新设计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造型更加简洁,而原来分布分散的多功能按钮被高度集中在两个横辐上,更加符合操作的便捷性。
后排最大的变化就来自于轴距加长后空间的提升。我现在还能够清楚记得进口QX50后排空间的局促,且不提乘坐的舒适性,就连上下车都有些困难。经过加长轴距后,不仅上下车变得轻松,而且后排的腿部空间也阔绰了很多,以175cm的身高来测试,当前后排有一个比较舒适的坐姿后,后排腿部还有大概一拳多的余量。
此次国产QX50共推出四款车型:舒适版、享悦版、豪华版和尊享版。我们试驾的这款尊享版基本进口车型的顶级配置,包括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AVM、定制级的Bose 11扬声器音响系统、带有等离子净化器和葡萄多酚空气滤芯的双区域空调系统、盲点警示系统BSW、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和车道偏离修正系统LDP等。
和顶级的尊享版相比,其余三款车型的配置差别并不大,比如都配备了8英寸中央液晶屏,除了舒适版采用真皮织物座椅外全部采用真皮座椅以及天窗等。
2.5L独闯天涯,全系标配四驱系统
国产英菲尼迪QX50放弃了进口车型的3.7L V6发动机,只保留了2.5L V6发动机。这台代号为VQ25HR的“沃德十佳发动机”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V形六缸设计,采用了自然吸气方式和CVTCS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相对于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响应更加快也更为直接。在动力指标上,虽然253N ·m的最大扭矩相比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173kW的最大功率甚至超过大多数2.0L涡轮增压发动机。另外,不能忽视的是,自然吸气发动机动力输出的线性特征,在全转速区间内可保持充沛的动力输出,而且后劲十足。
与这台2.5L发动机匹配的是我们同样很熟悉的7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虽然没有采用时髦的双离合器设计,但这台变速器在降挡时可以同步升速,整体平顺性很好,而且它还带有自适应学习程序,可以根据你的驾驶习惯调整换挡动作,让车辆的表现迎合你的驾驶风格。可以说,这是一台具有“灵性”的变速器。
和进口车型相比,国产QX50不再提供两驱车型,全部配备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的智能四驱系统。不过,作为后驱平台的四驱车型,QX50在大部分时间里,动力还是主要传递给后轮,这样一来可以保持一个良好的油耗水平,同时也能享受到后驱车带来的驾驶快感。只有当车辆后轮附着力不足或开启雪地模式时,智能四驱系统才会将动力分配给前轮,最多可将50%的动力传递给前轮。不过,QX50的智能四驱系统不带有LOCK模式,这对于稍微困难一点的路况来说,会影响QX50的脱困能力。
加长后,操控表现依旧
或许有人会问,一款车型,尤其是像QX50这样的SUV车型,轴距加长会不会影响到它的操控性能?这同样是很多注重驾驶感受的用户存在的问题。
QX50诞生于英菲尼迪FM前中置运动平台,是一款十分讲究操控性能的SUV车型。国产后,它同样保留了与大多数跑车相同的前双叉臂式、后多连杆式的四轮独立悬架,能够使车轮与地面保持充分的接触,从而提高行车稳定性。同时,后悬架由铝合金和钢两种材料打造,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提升操控性。不过,由于轴距和车身尺寸均得到加长,QX50之前的平衡肯定会被破坏,影响操控表现。难得的是,这种“并发症”在英菲尼迪工程师的精心调校下得以“治愈”。作为一款前置后驱,并且轴距加长的SUV车型,国产QX50的前后配重比达到了54︰46,非常接近理想的50︰50,保留了原有的操控实力。
除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国产后的英菲尼迪QX50的最大变化还有价格,349 800~449 800元相比进口车型有了大幅下调,并且进入和竞争对手的价格区间,比之前更有优势。另外国产后,东风英菲尼迪的车型依然保留了进口车型4年或100 000km的免费保修保养政策,这无疑将大大降低用户的售后使用成本。
东风英菲尼迪QX50技术规格表
“大”有所为 试驾全新起亚索兰托L2.4 GDI五座版尊贵版
文/摄影 沙印松 设计 田伟
这是一个“越来越大”的时代,房子要大的,电视要大的,连车子也要大,不管富余不富余,只要大就是好。稍微年长一些人应该知道,当年的奥迪A6有多大,现在呢?应该不亚于当年的奥迪A8吧?当然,问题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大的确是必要。记得当初做过一篇七座SUV的对比,对于SUV第三排座椅的存在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如果缺乏舒适性,它的必要性就有待商榷了。没错,SUV的第三排座椅一直扮演着“江湖救急”或者“临时工”的角色。不过,随着全新起亚索兰托L的推出,SUV的第三排座椅可以名正言顺地转正了。
沿着索兰托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到,它也是一个越来越大过程。诞生于2003年、基于非承载式车身结构的第一代索兰托长度只有4 570mm,轴距为2 710mm。2006年,虽然只是一次中期改款,但索兰托的车长增加到了4 590mm。2010年,第二代索兰托诞生,这是一次重大的更新换代,不仅采用轿车的承载式车身结构,而且车身尺寸进一步加大,4 685mm的车身长度在第一代车型基础上几乎增加了100mm,但第二代索兰托的轴距却缩短了10mm,为2 700mm。2014年8月,现款索兰托亮相韩国,车长达到4 780mm,轴距也增加到了2 780mm,第三代索兰托L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款。
>> 空间感增大,第三排座椅不再“鸡肋”
不谈设计,不聊动力,咱就先说说车身加大后直接效果——内部空间。
记得上次做七座SUV专题,上一代索兰托的空间表现在同类型SUV中就可圈可点,而第三代索兰托L更加深了这一印象。相比第二代车型,全新索兰托L的车长增加了95mm,轴距增加了80mm,所以,车长的增加绝大部分来自于轴距的贡献。
拿我们试驾的这款五座车型来说,说实话,即使第二排座椅具有前后调节的功能,80mm的轴距增量在第二排座椅上的体验并不是非常明显,感觉和第二代车型相差不多。不过,即便如此,以我175cm的身高来测试,调整好前排座椅的坐姿后,第二排座椅仍然有超过一拳的腿部空间余量,再加上第二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功能,也能很容易找到一个舒适的坐姿。由于不设有第三排座椅,因此第二排后面的空间全部留给了行李厢。
行李厢的宽度和高度变化并不显著,但感觉纵深要比第二代索兰托增加不少,可以放置更长的行李。可见,全新索兰托L将80mm的轴距增量更多地分配给了第二排座椅后面的空间,这也让我们有理由期待七座车型第三排座椅空间的变化。
全新索兰托L标配两排五座,如果需要第三排座椅的话,须在五座车型价格基础上增加8 000元。幸好同行的试驾中有一辆柴油车型为七座车型。全新索兰托L保留了上代车型进出第三排的方式,扳动第二排座椅靠背上的扳手,将靠背向前折叠,并将座椅向前移动,便腾出一条进出第三排座椅的通道。保持第二排座在最后的位置,身高175cm的我进去后,明显能够感觉到第三排座椅空间的提升,坐稳后,膝盖与第二排座椅靠背的距离还有半拳左右,已经不像上代车型那样只有叉开腿才能坐进去那么憋屈。不过,由于第三排座椅的地板高度要高于第二排,因此乘坐时,腿部还会略显弯曲,而头部也几乎没什么空间了。
除了空间外,全新索兰托L第三排保留了座椅两侧丰富的储物空间,还具有单独的、可调节风量的独立出风口。
当第三排座椅不使用时,可以手动折叠放倒,隐藏在地板之下,呈现出与五座车型一样平坦的行李厢。即使三排满员,行李厢也可以放下两三个大号行李箱。行李厢地板下方是一个隐藏式的储物格,放有随车工具和行李厢挡板。而五座车型,前方还有一个更大的隐藏空间,分割好的储物格可以放置贵重或私密物品。由于行李厢地板下方被第三排座椅或者储物格所占据,全新索兰托L的备胎还是安置在车身下方。
另外,全新索兰托L的第二排座椅靠背保留了上代车型40︰20︰40的拆分折叠比例,行李厢和第二排座椅的使用组合也更加丰富。当第二排座椅完全放倒后,整个行李厢可以呈现出一个平坦的空间。
>> 外观更加修长,细节更加精致
全新索兰托L不仅轴距和车长有所增加,而且加宽了5mm,只是高度由原来的1 710mm降低到了1 685mm。因此,全新索兰托L看上去要比上代车型更加修长,重心更低,更加稳重。不过,全新索兰托L并没有因此失去设计上的平衡,相反非常协调。不仅如此,外观上的诸多细节,都体现出了以往索兰托少有的精致。
全新索兰托L的前脸设计代表了起亚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镶嵌在中央的依然是标志性的虎啸式进气格栅,但全新的设计语言赋予了它新的诠释,最明显的是左右两侧的外沿加强了与前大灯的呼应,而中央的网状格栅利用了光影效果,犹如一粒粒黑珍珠散落在镀铬装饰的六边形内。前大灯的造型略有变化,回归传统的炮筒式灯组设计,并且加入了时尚科技的LED日间行车灯。此外,高配车型还具有大灯清洗以及“伴我回家”功能。集成在前保险杠上的雾灯分布在两侧,给中间的辅助进气孔和金属质感的底盘护板留下更多的空间,增加了全新索兰托L视觉上的宽度。
侧面是这种修长感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大量平面的使用更增强了这种感觉。整个侧面只有车门下方才有明显的凹凸感,给侧面增加了一些层次。
全新索兰托L的尾部看上去更为饱满,看上去也更加宽厚。尾部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尾灯,呼应前大灯采用横向布局,并且加入了LED灯带,亮起来颇有几分科技感。集成在保险杠上的雾灯由竖直式改为横置,保险杠下沿呼应前部采用更长的金属护板,而排气管被隐藏在了后面。
>> 内饰设计具有颠覆性,用料上乘
相比上代车型,全新索兰托L的内饰设计是具有颠覆性的,呼应外观,整个前面板采用了横向布局。尤其是中控台,8英寸的触控屏及其操作按钮被一个镀铬装饰的长方形边框与空调出风口集成在一起,与两侧同样装饰的、横向布置的空调出风口形成呼应,增加了内饰的视觉宽度。全新设计的三辐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真皮包裹,背后的仪表盘突出了中央车速表的存在感,发动机转速表和水温表、油量表分布两侧。值得一提的是,整个中央车速表完全由液晶屏模拟显示,增强了内饰的科技感。
我们所试驾的这辆2.4L五座尊贵版采用全黑内饰,其他车型还可以选配棕色座椅等个性搭配。大部分与身体接触的部位都运用真皮进行覆盖,而前面板增加了不少软性材料,触感不错。此外,全新索兰托L的内饰还运用了镀铬、金属和钢琴烤漆等工艺进行点缀。
>> 三种动力选择,新增T-GDi发动机
全新索兰托L延续了上代车型丰富的动力选择。不过,取消了老款的2.4L和3.3L MPI发动机,保留了2.4L GDi发动机和2.2L柴油发动机,同时配备了起亚全新的2.0L T-GDi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此次,我们着重试驾的是2.4L GDi汽油发动机车型。
虽然是入门级的发动机,但这台2.4L GDi发动机在“长大”了的索兰托L上并没有小马拉大车的感觉。由于采用了缸内直喷技术,这台发动机的数据要比多点电喷发动机要出众得多,在发动机转速达到6 000r/min时可获得138kW的最大功率,4 000r/min时爆发出241N·m的最大扭矩。与这台发动机搭配的是6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
这样的动力对于索兰托L来说可以说完全够用,甚至在平直路面上行驶时,动力还有一些储备,在加速超车时并不会显得吃力。而且自然吸气发动机天生具有响应快速,动力输出线性的特征,因此大可不必担心超车瞬间出现响应停顿的现象。而且,将6挡手自动一体动变速器切换到手动模式,可以充分发布发动机的最大扭矩特性,提升车辆的加速感。如果你觉得手动换挡会比较麻烦,你还可以将变速器工作模式切换到运动模式,变速器会推迟换挡时机,同样也会有不错的体验。
除了运动模式外,这台6挡手自动一体变速器还提供了ECO经济模式及正常模式。
除了运动版外,所有全新索兰托L都标配AWD适时四轮驱动系统,采用多片离合器式中央差速器,在功能和调校上与上代索兰托一致,完全通过传感器和电脑自动分配动力,取决于驾驶者的意图、发动机负荷、车轮滑转率等因素,发动机动力自动在100︰0到50︰50之间在前后轴进行分配。不过,该四驱系统具有4WD LOCK功能,可以将前后轴的动力固定在一个接近50︰50的比例上,方便在泥泞道路上使用。不过,4WD LOCK功能只限于在车速低于40km/h下使用,超过这个临界点,系统会自动解除该功能。
>> 操控超越以往索兰托
虽然是更新换代,但全新索兰托L依然保留了上代车型的前麦克弗逊和后多连杆的四轮独立悬架系统。这种悬架结构的好处在于能够比较好地兼顾舒适性和操控性。尽管如此,上代索兰托在悬架的设置上,还是更偏重于舒适性。
其实,对于全新索兰托L的操控性并没有抱有强烈的希望,毕竟车身加大后,这种奢求就变得更加渺茫。然而,当真正坐在驾驶席上,开动全新索兰托L时,感觉眼前的这辆车并不是想象中的索兰托L,因为它变了,而且有些出乎意料。首先是它的转向,力道相比上代要略重,不再过分轻盈,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空行程,前轮对方向盘的指令执行得比较彻底,没有以往那么拖泥带水;其次,当车头发生偏转时,尾部与车头随动也很干脆,整个车身的姿态非常矫健;而对于悬架系统,我们可一分为二来解释,前半段它的减振特性表现出硬朗的风格,而后半段更加温柔,这样一来,在正常过弯时,悬架对车身的支撑有力,能够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车身姿态,而当通过颠簸路段时,悬架后半段发挥作用,可以充分过滤掉来自地面的振动。
不过,全新索兰托L还是有一点需要起亚的工程师去斟酌。正常情况下,电子助力转向系统在低速时应该增加力道让转向变得轻盈,而高速行驶时应该让转向不那么轻易,但索兰托L在这点表现得并不明显。
起亚汽车通过对车身尺寸的增加、重新定义设计、改善动力传统系统等一些做法,可以说让全新索兰托L在七座SUV市场更具有竞争力。不过,就在试驾全新索兰托L前后,同为七座设计的全新丰田汉兰达、全新福特锐界也在针对媒体做试驾活动,这不是一种偶然,就像有人说的,2015年或许就是一个七座SUV年。全新索兰托L成功入市,但也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市场脱颖而出,这才是起亚汽车当下应该考虑的问题。
起亚索兰托L技术规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