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

2015-02-25徐洪学王婷婷张素英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

徐洪学, 王婷婷, 张素英

(1. 沈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4; 2.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辽宁 鞍山 114200)



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

徐洪学1, 王婷婷1, 张素英2

(1. 沈阳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辽宁 沈阳110044; 2. 鞍山市广播电视学校, 辽宁 鞍山114200)

摘要:以系统动力学理论为依据,综合利用系统分析方法,通过研究分析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效用函数理论,分析了确定模型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宜居度效用函数参数估计算法;利用系统统计方法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为确定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仿真算法和开发仿真系统打下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区环境; 宜居度评价; 系统动力学

城市环境问题是一个涉及面广、关系错综复杂的系统问题[1]. 城市环境系统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的各方面因素[2-3]. 为了合理评价城区环境宜居度,需要建立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 本文基于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4],通过分析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了影响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结果值的主要因素,其中包括由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服务设施、信息服务设施、交通服务设施)、环境怡人度(基本生存环境、土壤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理)、景观保护及景观优美度(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组成的自然物质环境和由社会和谐度(社会文明度、社会稳定度)、经济发展度(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潜力)、文化丰厚度(文化氛围、文化设施)组成的社会人文环境等相关内容;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参数估计的方法确定了模型变量的取值;结合沈阳市铁西区统计年鉴中提供的有效数据[5]和实际测量数据,利用系统统计方法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1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

依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构建的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如图1~图3所示,图1为自然物质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图2为社会人文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图3为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的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 相关指标量及对应的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式描述如下.

(1) 基本生存环境宜居度. 用Z1表示噪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LZ1表示噪声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宜居度、Z2表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LZ2表示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宜居度、Z3表示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LZ3表示水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宜居度、Z4表示水环境污染指数、LZ4表示水环境污染指数宜居度、Z5表示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LZ5表示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达标率宜居度、Z6表示空气污染指数、LZ6表示空气污染指数宜居度、LZ表示基本生存环境宜居度,则基本生存环境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Z1=A FUNCTION OF (Time);LZ1=A FUNCTION OF (Z1);Z2=A FUNCTION OF (Time);LZ2=A FUNCTION OF (Z2);Z3=A FUNCTION OF (Time);LZ3=A FUNCTION OF (Z3);Z4=A FUNCTION OF (Time);LZ4=A FUNCTION OF (Z4);Z5=A FUNCTION OF (Time);LZ5=A FUNCTION OF (Z5);Z6=A FUNCTION OF (Time);LZ6=A FUNCTION OF (Z6);LZ=A FUNCTION OF (LZ1,LZ2,LZ3,LZ4,LZ5,LZ6).

(2) 土壤环境保护宜居度. 用O1表示退化土地修复治理率、LO1表示退化土地修复治理率宜居度、O2表示土壤中有害有毒物质检测率、LO2表示土壤中有害有毒物质检测率宜居度、O3表示土壤重金属超标率、LO3表示土壤重金属超标率宜居度、O4表示工业搬迁地土壤污染等级、LO4表示工业搬迁地土壤污染等级宜居度、LO表示土壤环境保护宜居度,则土壤环境保护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O1=A FUNCTION OF (Time);LO1=A FUNCTION OF (O1);O2=A FUNCTION OF (Time);LO2=A FUNCTION OF (O2);O3=A FUNCTION OF (Time);LO3=A FUNCTION OF (O3);O4=A FUNCTION OF (Time);LO4=A FUNCTION OF (O4);LO=A FUNCTION OF (LO1,LO2,LO3,LO4).

(3) 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怡人度宜居度. 用R1表示“三废”综合处理率、LR1表示“三废”综合处理率宜居度、R2表示工业用水重复率、LR2表示工业用水重复率宜居度、R3表示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LR3表示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宜居度、LR表示废弃物处理宜居度、I1表示环境怡人度宜居度,则废弃物处理及环境怡人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R1=A FUNCTION OF (Time);LR1=A FUNCTION OF (R1);R2=A FUNCTION OF (Time);LR2=A FUNCTION OF (R2);R3=A FUNCTION OF (Time);LR3=A FUNCTION OF (R3);LR=A FUNCTION OF (LR1,LR2,LR3);I1=A FUNCTION OF (LZ,LO,LR).

图1 自然物质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

图2 社会人文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

图3 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关系

(4) 景观保护及景观优美度宜居度. 用G1表示城区植被覆盖率、LG1表示城区植被覆盖率宜居度、G2表示城区水域覆盖率、LG2表示城区水域覆盖率宜居度、G3表示城区公园数量、LG3表示城区公园数量宜居度、G4表示城区广场数量、LG4表示城区广场数量宜居度、LG表示自然景观宜居度、V1表示人文景观保有率、LV1表示人文景观保有率宜居度、V2表示人文景观完好率、LV2表示人文景观完好率宜居度、V3表示人文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率、LV3表示人文景观保护公众参与率宜居度、LV表示人文景观宜居度、I2表示景观保护及景观优美度宜居度,则景观保护及景观优美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G1=A FUNCTION OF (Time);LG1=A FUNCTION OF (G1);G2=A FUNCTION OF (Time);LG2=A FUNCTION OF (G2);G3=A FUNCTION OF (Time);LG3=A FUNCTION OF (G3);G4=A FUNCTION OF (Time);LG4=A FUNCTION OF (G4);LG=A FUNCTION OF (LG1,LG2,LG3,LG4);V1=A FUNCTION OF (Time);LV1=A FUNCTION OF (V1);V2=A FUNCTION OF (Time);LV2= A FUNCTION OF (V2);V3=A FUNCTION OF (Time);LV3= A FUNCTION OF (V3);LV=A FUNCTION OF (LV1,LV2,LV3);I2=A FUNCTION OF (LG,LV).

(5) 基本服务设施宜居度.用S1表示千米范围内拥有中学的社区比例、LS1表示千米范围内拥有中学的社区比例宜居度、S2表示五百米范围内拥有小学的社区比例、LS2表示五百米范围内拥有小学的社区比例宜居度、S3表示亮化设施完好率、LS3表示亮化设施完好率宜居度、S4表示下水管道覆盖率、LS4表示下水管道覆盖率宜居度、S5表示燃气化普及率、LS5表示燃气化普及率宜居度、S6表示市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数、LS6表示市级商业金融中心规划用地数宜居度、S7表示每万人拥有休闲娱乐广场面积、LS7表示每万人拥有休闲娱乐广场面积宜居度、S8表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LS8表示每千人拥有医院床位数宜居度、S9表示管网设施完好率、LS9表示管网设施完好率宜居度、S10表示道路设施完好率、LS10表示道路设施完好率宜居度、LS表示基本服务设施宜居度,则基本服务设施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S1=A FUNCTION OF (Time);LS1=A FUNCTION OF (S1);S2=A FUNCTION OF (Time);LS2=A FUNCTION OF (S2);S3=A FUNCTION OF (Time);LS3=A FUNCTION OF (S3);S4=A FUNCTION OF (Time);LS4=A FUNCTION OF (S4);S5=A FUNCTION OF (Time);LS5=A FUNCTION OF (S5);S6=A FUNCTION OF (Time);LS6=A FUNCTION OF (S6);S7=A FUNCTION OF (Time);LS7=A FUNCTION OF (S7);S8=A FUNCTION OF (Time);LS8=A FUNCTION OF (S8);S9=A FUNCTION OF (Time);LS9=A FUNCTION OF (S9);S10=A FUNCTION OF (Time);LS10=A FUNCTION OF (S10);LS=A FUNCTION OF (LS1,LS2,LS3,LS4,LS5,LS6,LS7,LS8,LS9,LS10).

(6) 信息服务设施宜居度.用M2表示因特网光缆入户率、LM2表示因特网光缆入户率宜居度、M5表示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数量、LM5表示每百人拥有的电话数量宜居度、M6表示每百户拥有的计算机数量、LM6表示每百户拥有的计算机数量宜居度、LM表示信息服务设施宜居度,则信息服务设施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M2=A FUNCTION OF (Time);LM2=A FUNCTION OF (M2);M5=A FUNCTION OF (Time);LM5=A FUNCTION OF (M5);M6=A FUNCTION OF (Time);LM6=A FUNCTION OF (M6);LM=A FUNCTION OF (LM2,LM5,LM6).

(7) 交通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宜居度.用M1表示人均道路面积、LM1表示人均道路面积宜居度、M3表示公共交通分担率、LM3表示公共交通分担率宜居度、M4表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工具数量、LM4表示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工具数量宜居度、LT表示交通服务设施宜居度、I3表示公共服务设施宜居度,则交通服务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M1=A FUNCTION OF (Time);LM1=A FUNCTION OF (M1);M3=A FUNCTION OF (Time);LM3=A FUNCTION OF (M3);M4=A FUNCTION OF (Time);LM4=A FUNCTION OF (M4);LT=A FUNCTION OF (LM1,LM3,LM4);I3=A FUNCTION OF (LS,LM,LT).

(8) 社会文明度宜居度.用Q1表示和谐社区创建率、LQ1表示和谐社区创建率宜居度、Q2表示居民小区教育设施配套率、LQ2表示居民小区教育设施配套率宜居度、Q3表示居民小区文体设施配套率、LQ3表示居民小区文体设施配套率宜居度、LQ表示社会文明度宜居度,则社会文明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Q1=A FUNCTION OF (Time);LQ1=A FUNCTION OF (Q1);Q2=A FUNCTION OF (Time);LQ2=A FUNCTION OF (Q2);Q3=A FUNCTION OF (Time);LQ3=A FUNCTION OF (Q3);LQ=A FUNCTION OF (LQ1,LQ2,LQ3).

(9) 社会稳定度及社会和谐度宜居度.用X1表示刑事案件年均下降率、LX1表示刑事案件年均下降率宜居度、X2表示进城农工就业率、LX2表示进城农工就业率宜居度、X3表示安全社区达标率、LX3表示安全社区达标率宜居度、X4表示安全示范小区创建达标率、LX4表示安全示范小区创建达标率宜居度、X5表示新生劳动力就业率、LX5表示新生劳动力就业率宜居度、X6表示治安案件年均下降率、LX6表示治安案件年均下降率宜居度、X7表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率、LX7表示通过培训实现就业率宜居度、X8表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率、LX8表示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率宜居度、LX表示社会稳定度宜居度、I4表示社会和谐度宜居度,则社会稳定度及社会和谐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X1=A FUNCTION OF (Time);LX1=A FUNCTION OF (X1);X2=A FUNCTION OF (Time);LX2=A FUNCTION OF (X2);X3=A FUNCTION OF (Time);LX3=A FUNCTION OF (X3);X4=A FUNCTION OF (Time);LX4=A FUNCTION OF (X4);X5=A FUNCTION OF (Time);LX5=A FUNCTION OF (X5);X6=A FUNCTION OF (Time);LX6=A FUNCTION OF (X6);X7=A FUNCTION OF (Time);LX7=A FUNCTION OF (X7);X8=A FUNCTION OF (Time);LX8=A FUNCTION OF (X8);LX=A FUNCTION OF (LX1,LX2,LX3,LX4,LX5,LX6,LX7,LX8);I4=A FUNCTION OF (LQ,LX).

(10) 经济发展水平宜居度.用J1表示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LJ1表示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宜居度、J2表示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LJ2表示城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宜居度、J3表示岗位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LJ3表示岗位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宜居度、J4表示人均GDP、LJ4表示人均GDP宜居度、LJ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宜居度,则经济发展水平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J1=A FUNCTION OF (Time);LJ1=A FUNCTION OF (J1);J2=A FUNCTION OF (Time);LJ2=A FUNCTION OF (J2);J3=A FUNCTION OF (Time);LJ3=A FUNCTION OF (J3);J4=A FUNCTION OF (Time);LJ4=A FUNCTION OF (J4);LJ=A FUNCTION OF (LJ1,LJ2,LJ3,LJ4).

(11) 经济发展潜力及经济发展度宜居度.用K1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产值、LK1表示外商投资企业产值宜居度、K2表示科学技术对企业贡献率、LK2表示科学技术对企业贡献率宜居度、K3表示高效特色产业年均增长率、LK3表示高效特色产业年均增长率宜居度、K4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LK4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宜居度、K5表示创业扶持政策覆盖率、LK5表示创业扶持政策覆盖率宜居度、LK表示经济发展潜力宜居度、I5表示经济发展度宜居度,则经济发展潜力及经济发展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K1=A FUNCTION OF (Time);LK1=A FUNCTION OF (K1);K2=A FUNCTION OF (Time);LK2=A FUNCTION OF (K2);K3=A FUNCTION OF (Time);LK3=A FUNCTION OF (K3);K4=A FUNCTION OF (Time);LK4=A FUNCTION OF (K4);K5=A FUNCTION OF (Time);LK5=A FUNCTION OF (K5);LK=A FUNCTION OF (LK1,LK2,LK3,LK4,LK5);I5=A FUNCTION OF (LJ,LK).

(12) 文化氛围宜居度.用C1表示公共图书馆新增藏书、LC1表示公共图书馆新增藏书宜居度、C2表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达标率、LC2表示市级文明单位创建达标率宜居度、C3表示文化古迹的保存状况、LC3表示文化古迹的保存状况宜居度、C4表示高等教育入学率、LC4表示高等教育入学率宜居度、C5表示城区居民文明创建活动参与率、LC5表示城区居民文明创建活动参与率宜居度、LC表示文化氛围宜居度,则文化氛围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C1=A FUNCTION OF (Time);LC1=A FUNCTION OF (C1);C2=A FUNCTION OF (Time);LC2=A FUNCTION OF (C2);C3=A FUNCTION OF (Time);LC3=A FUNCTION OF (C3);C4=A FUNCTION OF (Time);LC4=A FUNCTION OF (C4);C5=A FUNCTION OF (Time);LC5=A FUNCTION OF (C5);LC=A FUNCTION OF (LC1,LC2,LC3,LC4,LC5).

(13) 文化设施及文化丰厚度宜居度.用Y1表示大型综合性质的体育场馆数量、LY1表示大型综合性质的体育场馆数量宜居度、Y2表示有线电视入户率、LY2表示有线电视入户率宜居度、Y3表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个数、LY3表示每万人拥有影剧院个数宜居度、Y4表示每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数量、LY4表示每百人拥有公共图书馆藏数量宜居度、Y5表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数量、LY5表示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数量宜居度、LY表示文化设施宜居度、I6表示文化丰厚度宜居度,则文化设施及文化丰厚度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Y1=A FUNCTION OF (Time);LY1=A FUNCTION OF (Y1);Y2=A FUNCTION OF (Time);LY2=A FUNCTION OF (Y2);Y3=A FUNCTION OF (Time);LY3=A FUNCTION OF (Y3);Y4=A FUNCTION OF (Time);LY4=A FUNCTION OF (Y4);Y5=A FUNCTION OF (Time);LY5=A FUNCTION OF (Y5);LY=A FUNCTION OF (LY1,LY2,LY3,LY4,LY5);I6=A FUNCTION OF (LC,LY).

(14) 城区宜居环境总宜居度.用E1表示自然物质环境宜居度、E2表示社会人文环境宜居度、L表示城区宜居环境总宜居度,则城区宜居环境总宜居度系统动力学关系描述为:E1=A FUNCTION OF (I1,I2,I3);E2=A FUNCTION OF (I4,I5,I6);L=A FUNCTION OF (E1,E2).

2模型变量函数的参数估计

在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中,输入各个模型变量的值,就可以得到相应的环境宜居度的值. 其中,模型变量与宜居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对这些模型变量的取值与宜居度数据之间关系的分析,可以获得模型变量与宜居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能较准确地描述模型变量与宜居度之间的变化规律.

2.1 效用及效用函数

在决策过程中,通常用效用来描述各种可行方案的结果值是否能够满足决策者的愿望,从而实现决策者对各种偏好程度的选择. 假设决策问题的各种可行方案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值x,依据决策者的主观愿望和价值倾向,每个结果值对决策者均有不同的价值和作用,称反映结果值x对决策者价值和作用大小的量值函数为效用,记作u=u(x)[6].

根据事件质劣值小的优劣赋值排序原则,设决策事件的结果值为集合X={X1, X2,…, Xn},且设X*=max{X1, X2,…, Xn},X0=min{X1, X2,…, Xn},则定义在X上的实值函数u=u(x)满足下面三个条件时,称u(x)为结果值集合上的效用函数, 并记为u=u(x):①u(X0)=0, u(X*)=1; ②∀Xi, Xj∈X={X1, X2,…, Xn},若Xi>Xj,则u(Xi)>u(Xj); ③∀Xi, Xj∈X={X1, X2,…, Xn},且0≤λ≤1,则u[λXi+(1-λ)Xj]=λu(Xi)+(1-λ)u(Xj).

效用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①中立型,该类型是单调递增的线性函数;②保守型,该类型是凸函数;③冒险性,该类型是单调递增的凹函数;④为混合型,该类型的函数是单调递增的,且当满足关系式X≤X0时是凹函数,而当满足关系式X>X0时是凸函数.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方式可以得到:当X≤X0时,人们对影响环境宜居度的因素X的追求还是很强烈的,希望能得到,这时效用函数符合冒险型;但随着该因素的结果值的不断增加,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以后,即X>X0,人们对该因素的追求欲望减弱,或者说结果值的增加对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速度逐渐减少,这时效用函数符合保守型;若两者兼而有之,则称其为混合型. 针对城区环境宜居度的评价,通常情况下更符合混合型效用函数类型.

2.2 宜居度效用及宜居度效用函数

宜居度效用函数u=u(x)是人们对环境宜居程度的量化表达,可以将其作为环境宜居度评价的计算工具. 宜居度效用函数的建立应该满足以下假设条件:

(1) 影响环境宜居度的各因素相互独立,多个影响因素的效用函数可加权叠加;

(2) 环境宜居度仅仅考虑居民对环境的评价,没有考虑环境建造者的贡献;

(4) 为讨论问题方便及考虑实际问题的需要,设1%≤x,且u(1%)=0.01.

2.3 宜居度效用函数参数的计算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Logistic曲线满足混合型效用函数类型的变化规律,可以用Logistic曲线对宜居度效用函数进行拟合. 因此,本文利用SPSS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7]对宜居度效用函数曲线进行参数估计.

首先,确定宜居度效用函数中的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在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其中,自变量为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四级指标,因变量为环境宜居度,以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标准值为依据,对环境宜居度与四级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行确定. 根据确定的数量关系在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 然后,在SPSS中选择Analyze(分析)、Regression(回归分析)、Curve Estimation(曲线估计过程)等功能,利用SPSS对宜居度效用函数的参数值进行估计. 在选择Logistic时,必须在激活的“Upper bound”框中输入一个上界数值,该值必须大于因变量的最大值. 当对宜居度效用函数进行参数估计时,该上界为1. 最后,根据SPSS对参数的估计结果得到相应的宜居度效用函数.

根据表1中的数值,在SPSS中建立数据文件,取M=1,经过曲线分析可以得到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和宜居度曲线拟合图,如表2和图4所示.

表1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宜居度效用函数赋值表

表2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宜居度效用函数参数估计

图4 生活垃圾循环利用率宜居度曲线拟合图

3模型有效性检验

通过对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的仿真,可以计算出基于不同设定输入参数的城区环境宜居度数值,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检测模型的有效性. 本文中模型变量的取值主要来源于沈阳市铁西区2001—2013年间统计年鉴中的数据,部分数据通过实际环境测量获取,多个可叠加的影响因子宜居度的权重,依赖于各因子对城区环境宜居度的影响程度和居住者的关心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 通过对模型变量赋予不同时间段的数值,可以计算得出相应的城区环境宜居度的数值,如表3所示.

表3 沈阳市铁西区城区环境宜居度数值年度分布

通过分析表3中的数据可知,2001—2005年沈阳市铁西区正处在经济建设时期,当时更关注于经济的发展情况,以不断提高居民的物质生活的需求为建设目标,对环境宜居度关注得比较少,因此,表3中城区环境宜居度在2001、2003、2005年增长的幅度十分缓慢.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化的加快,诸如住房紧张、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资源匮乏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面对日趋严重的城市环境问题,怎样建设宜居城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体系,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居民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 对城区环境宜居度的重视加快了宜居环境的建设力度. 从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从2007年开始,城区环境宜居度增加的幅度不断加快,至2013年,城区环境宜居度达到71.6%.

由此可见,利用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计算得出的城区环境宜居度数值,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生活中环境宜居度的情况是吻合的,进而证明了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4结语

本文通过对城区宜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影响因子定量关系的研究与分析,确定了影响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结果值的主要基础因素,其中包括基本服务设施宜居度、信息服务设施宜居度、交通服务设施宜居度、基本生存环境宜居度、土壤环境保护宜居度、废弃物处理宜居度、自然景观宜居度、人文景观宜居度、社会文明度宜居度、社会稳定度宜居度、经济发展水平宜居度、经济发展潜力宜居度、文化氛围宜居度和文化设施宜居度等相关内容,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城区环境宜居度评价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参数估计的方法确定了模型变量的取值. 结合沈阳市铁西区统计年鉴中提供的有效数据和实际测量数据,利用系统仿真方法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1-5.

(Wu Liangyong. Introduction to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M].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01:1-5.)

[2] 陆仕祥,覃青作. 宜居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2(1):13-16.

(Lu Shixiang, Qin Qingzuo. The Theory Research of Urban Habitability[J]. Journal of Beijing City University, 2012(1):13-16.)

[3] 徐洪学,王婷婷. 城区环境宜居性关键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J].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26(3):173-178.

(Xu Hongxue, Wang Tingting.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City Environment Livability Key Influence Factors[J]. Journal of Shenya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2014,26(3):173-178.)

[4] 王婷婷.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区宜居环境模拟研究[D]. 沈阳: 沈阳大学, 2014:13-23.

(Wang Tingting. Research of Urban Livable Simulation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D]. Shenyang: Shenyang University, 2014:13-23.)

[5] 沈阳市铁西区统计局. 铁西区统计年鉴[R]. 2001—2013:170-300.

(Statistical Bureau of Tiexi District of Shenyang. Tiexi Statistical Yearbook[R]. 2001—2013:170-300.)

[6] 张莹. 运筹学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266-270.

(Zhang Ying. Fundamentals of Operation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0:266-270.)

[7] 武松,潘发明,等. SPSS统计分析大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260-275.

【责任编辑: 李艳】

(Wu Song, Pan Faming, et a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SS[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14:260-275.)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Urban Environment Livability Evaluation

XuHongxue1,WangTingting1,ZhangSuying2

(1.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44, China; 2. Ansha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 Haicheng 114200, China)

Abstract:Focusing on the livability evaluation problem of urban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system dynamics theory and the system analysis method, an urban environment liv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dynamics model is built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urban livable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utility function, the parameter estimation method is used to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of the model variables, a parameter estimation algorithm of livability utility function is given, which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livability evaluation algorithm of urban environment.

Key words:urban environment; livability evaluation; system dynamics

收稿日期:2014-11-07

中图分类号:TU 984.11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徐洪学(1962-),男,辽宁庄河人,沈阳大学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J06B04);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资助项目(L2011211).

文章编号:2095-5456(2015)02-0108-08

猜你喜欢

系统动力学
基于随机函数Petri网的系统动力学关联分析模型
大学生网游成瘾的系统动力学研究
基于SD模型的文化产业发展科技需求仿真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山东省农村消费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供应链库存控制系统
基于系统动力学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的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住宅能耗分析
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