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朽的东北抗联

2015-02-25王宜田

新长征 2015年8期
关键词:路军军长联军

■王宜田

不朽的东北抗联

■王宜田

20世纪30年代,日本接连对中国发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中华民族遭遇了近代以来最大的外族入侵,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

在侵略中国的同时,日本同德、意两国结成法西斯轴心国家,违反《巴黎非战公约》等国际条约,破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整个人类社会面临着法西斯国家军事侵略的巨大威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局部侵略事件的方式在中国东北首先爆发……

面对国难,国民党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西方大国不惜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谋求与法西斯国家的妥协……黑云压城、民族涂炭……

这时,正在这时,一个革命政党、一个被国民党诬蔑为“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的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利益,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侵略的正义号召和呼唤;有一支军队——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组建。东北抗联以共产主义、爱国主义为理想信念支撑,以联合一切力量共同抗日为总的策略方针,以誓死抗战的决心,在南起长白山辽东山区、北至黑龙江畔,东起乌苏里江、中越小兴安岭、西抵大兴安岭的70多个县份的广大地域里,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挑战人类生存极限,付出巨大牺牲,战胜巨艰万难,谱写了一曲抵御外侮、誓雪国耻、凝聚军魂、最终配合苏军消灭日本关东军、光复东北、取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壮丽凯歌。

东北抗联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由东北各族人民组成的抗日武装。连日伪当局也承认:“作为武装部队的抗日联军,以拥护党和开辟游击区为其使命,是所谓党的正规军。”

东北抗日联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以1936年2月20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为标志,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相继成立,到1937年10月,共成立11个军;11个军又合编为第1、第2、第3三大路军。到1945年9月,东北抗日联军改编为东北人民自卫军为止,东北抗日联军共存在9年零7个月。

广义的东北抗日联军是指九一八后,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各特委、县委直接创建的抗日部队。部队的发展共经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反日游击队时期(1931年9月—1933年9月)。在中共满洲省委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县委的直接领导下,共成立和拟建汪清、磐石(南满)、和龙、延吉、海龙、珲春、安图、巴彦、宁安、珠河、汤原、饶河、密山、海伦、“平南洋”、“北满工农义勇军”、反日游击总队、绥宁同盟军、亚布力铁路工人游击队和满洲工人独立模范义勇军等20支反日游击队,部分游击队拥有中国工农红军的正式番号,如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第33军汤原游击队,第36军江北独立师(巴彦)、第37军海龙游击队等。所以,反日游击队时期又称红军时期,也就是说,东北抗日联军最早的名称叫中国工农红军,日伪当局称“红军是抗日联军的母体。”

虽然各支游击队成立的时间不同,但是,东北抗日联军各军的军长都是各支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如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李延禄、周保中、夏云杰、李学福等。各支游击队的总兵力大约有3000余人。

第二阶段,东北人民革命军时期(1933年9月—1936年2月)。根据1933年1月26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出的《给满洲各级党部及全体党员的信——论满洲的状况和我们党的任务》(简称《一·二六指示信》),在中共满洲省委的统一领导下,从1933年9月18日,南满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1军独立师开始,至1936年初,共成立7个军,第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政委魏拯民,第3军军长赵尚志,第4军军长李延禄,第5军军长周保中,第6军军长夏云杰,第8军军长汪亚臣,总兵力约7000人(1935年末统计)。因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关系,第4军称为“东北抗日同盟军”,第5军称为“东北反日联合军”。

第三阶段,东北抗日联军时期(1936年2月-1945年9月)。按照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关于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从1936年2月至1937年10月,东北人民革命军先后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共改编、组建11个军,总兵力达3万余人。第1军军长兼政委杨靖宇,第2军军长王德泰,第3军军长赵尚志、许亨植(第二任),第4军军长李延禄、李延平(第二任),第5军军长周保中、柴世荣(第二任),第6军军长夏云杰、戴鸿宾(第二任),第7军军长陈荣久、李学福(第二任),第8军军长谢文东(后叛变),第9军军长李华堂(后叛变),第10军军长汪亚臣,第11军军长祁致中,共16位军长。从1936年7月至1939年5月,抗联11个军合编为三大路军。第1路军由第1、2军组成,总司令兼政委杨靖宇;第2路军由第4、5、7、8、10军和救世军王荫武部、义勇军姚振山部组成,总指挥兼政委周保中;第3路军由第3、6、9、11军组成,总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

1938年7月,由于抗联1军1师师长程斌叛变,军机泄露,中共南满省委和抗联1路军总部决定取消军、师级番号,1路军下设一个警卫旅和三个方面军。第1方面军指挥曹亚范,第2方面军指挥金日成,第3方面军指挥陈翰章。1940年1月,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第一次伯力会议)决定对抗联部队进行整编,取消军以下建制,路军之下设支队、大队、中队、小队。

1942年8月1日,进入苏联境内休整的东北抗日联军正式成立东北抗联教导旅(又称中国旅、国际旅),旅长周保中,政治副旅长李兆麟;东北抗联教导旅拥有苏军番号: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步兵第88旅,对外番号是8461步兵特别旅。东北抗联教导旅在苏联进行正规化训练的同时,派出小部队,返回东北执行战略侦察任务,为日后苏军出兵东北提供了大量军事情报。

东北抗联在中共党史、中共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独特的贡献。

东北抗联是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部队。中共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先于全党和全国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对全党和全国起到巨大的示范作用。

1933年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根据东北已被日本占领,伪满洲国的统治日益加强的实际,下发《一二六指示信》,决定在东北实行下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各种形式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一道抗日,同时将有红军正式番号的反日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在各抗日游击根据地,取消苏维埃,建立人民革命政府。根据这一指示,杨靖宇首先在磐石建立南满反日军联合参谋部,担任政治委员,建立了全东北、也是全国第一个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指挥机构。1934年2月,杨靖宇联合16家抗日“山林队”,成立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担任总指挥。同年7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2军同东满的其他抗日武装成立东满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王德泰任总指挥。赵尚志在珠河(今黑龙江省尚志市)成立东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这一统一战线形式也为其他抗日武装所效法,汪亚臣领导的“双龙队”召开联合抗日大会,以“双龙队”为中心成立了“反满抗日救国义勇军”,推举汪亚臣为首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行,使东北抗日战争出现了团结抗战的新局面。

《一二六指示信》虽然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但是,这一指示仍然保留一些阶级斗争“左”的痕迹,对东北抗日战争仍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935年7月,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决定建立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这一决策早在一年前就开始酝酿,东北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实践也为这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实践依据。1935年6月3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向东北党组织下发了《给吉东负责同志的秘密信》,简称《王康指示信》或《六三指示信》;接着,代表团又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发出《八一宣言》。从1935年10月起,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先后制定了多个宣言和通电,为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完成了理论、政治、政策上的准备。以1936年2月20日,以《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发表为标志,东北抗日联军和东北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宣告成立;与之相适应,取消中共满洲省委,成立中共南满、吉东、北满三个省委。

由于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东北抗日联军把东北的所有武装力量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绝大部分都编入了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没有编入的抗日武装,也同抗联保持密切的联系,互相支援,联合作战。东北党组织则成为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力量和中流砥柱。

东北抗联是中共党史、军史上斗争环境最为艰苦的一支部队。从反日游击队时期起,东北抗日联军就在艰苦的条件下同日伪军展开殊死搏斗。日伪当局为维护其殖民统治,对义勇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进行疯狂的军事进攻,实行“三光”政策,对根据地的民众实行报复性屠杀。1932年9月,在辽宁抚顺制造“平顶山惨案”,屠杀中国民众3000余人;1934年春,在黑龙江省依兰制造土龙山地区惨案,屠杀中国民众1200多人;1935年6月,在吉林舒兰制造“老黑沟惨案”,屠杀中国民众1000多人;1936年7月,在吉林金川(今通化县一部分)制造“白家堡子惨案”屠杀中国民众400余人。

为消灭东北抗联,日伪当局在实行大屠杀、保甲法、连坐法等一系列的罪恶政策的同时,又推行更加恶毒的“集团部落”政策,割断了人民群众同东北抗日联军的联系,使东北抗联被迫在原始森林中修建“密营”,开展原始森林游击战,经常在野外宿营,过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露营生活,与野兽为伍。与“集团部落”政策相伴随的,是日伪当局实行残酷的经济封锁政策,使东北抗联陷于无衣、无食、无鞋、无药、无盐的境地。有时,2军将士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只能靠野菜充饥。以李兆麟为首的3路军总部一次断粮50天,最后连到河沟里取水的力气都没有了。负伤的指战员更加艰苦,动手术没有麻药,没有消炎药。在城镇和乡村,日伪当局动用一切手段,破坏党的地下组织和其他抗日团体,制造一系列“大检举”(大逮捕)惨案,对所有被捕人员,施以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很多人被刑讯致死。“大屠杀”、大逮捕和“集团部落”政策使抗联失去了物资供应渠道和情报来源,陷入极为艰苦的境地,只能坚持原始森林游击战,挑战人类生存极限。杨靖宇、王德泰、赵尚志、许亨植、李延平、夏云杰、陈荣久、陈翰章、赵一曼等多位抗联军长和重要干部壮烈牺牲、英勇就义。东北抗联的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最为艰苦的一页。

七七事变后,东北抗联主动出击,积极配合,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1937年7月,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军民奋起抵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消息传来,东北抗联各军主动出击,牵制日本关东军入关,配合全国抗战,彰显了东北抗联极强的大局观念和胸怀。

抗联1路军发表由中共南满省委书记、1路军总政治部主任魏拯民亲笔起草的《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接着又发表《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部布告》、《为响应中日大战告满军同胞书》。这些布告极大地鼓舞了爱国民众的抗日热情,动摇了日伪军心。杨靖宇亲率军部直属部队袭击吉奉线铁路,打响了黄土岗、小佛爷沟门等一系列战斗。在吉东,抗联5军发动伪森林警察大队起义。在北满,中共北满临时省委、下江特委领导了汤原反满抗日大暴动。抗联其他各军都在自己的游击区内广泛出击,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东北抗联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心向党中央的忠诚品格。东北抗联从反日游击队时期起,在部队内部就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和团的组织,对党员、团员和干部进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执行党的群众路线。东北抗联自始至终坚持党的领导。由于日伪当局的封锁和其他方面的原因,红军长征后,东北党组织和东北抗联同党中央失去联系;1937年11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回延安后,中共东北党组织又同上级党的组织失去联系。为了同党中央取得联系,以杨靖宇为首的东北抗联1军进行了两次“西征”,试图跃过“南满”铁路,经热河(今河北省承德地区)进入华北,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两次“西征”不幸失利后,还筹划进行第三次西征。抗联2路军和3路军也积极通过各种办法与党中央取得联系。尽管这些努力都没有成功,但抗联各军领导人和南满、吉东、北满省委领导人,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党中央的消息,得到党中央的文件、书籍报刊,主动组织学习,认真加以贯彻。退入苏联境内之后,周保中等人坚持党的领导,迫使苏方让步,成立中共东北委员会,保持了中国党的独立性。

东北抗联积极配合苏军进军东北,彻底击败日本关东军,取得了东北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在进入苏联境内修整的同时,东北抗联教导旅派出多支小部队回到东北执行战略侦察和发动群众工作,向苏军提供大量军事情报。还有一部分抗联指战员直接编入苏联远东军的侦察部队,为苏军执行侦察任务。两者都为苏军进军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做出重要贡献。苏军对日宣战后,东北抗联派出一批官兵在一线部队担任向导,另一批官兵则以伞兵空投到东北,在敌人的后方,向苏军指示方向和重要敌情。

以周保中为书记的中共东北委员会和东北抗联教导旅在积极支援苏军击败日本关东军的同时,还准确预见战后东北形势的发展,迅速抢占57个战略点,巩固苏军军事胜利成果,同时利用抗联干部担任苏军卫戍副司令的机会,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迎接关内党组织、八路军、新四军挺进东北。

对即将到来的胜利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东北抗联做好了政治、组织、作风等各方面的准备,彰显了周保中作为党的高级干部政治上的远见与成熟。周保中亲自为抗联将士制定了政治、组织和行为三个备忘录。《政治备忘录》共24句,警示抗联指战员“勿忘爱护人民同胞,处处力求廉洁公正。”“过去孤军长期奋斗,而今还须继续求进。”“海亦可枯石亦可烂,志趣宗旨绝勿变更。”《组织备忘录》共20句,要求抗联将士“要有坚定主义,要有手段方法。要团结内部,要纪律森严。要熟知事物,要到处检点。要正常工作,要准备应变。”《行为备忘录》共8句,以“小心”起句,“小心酒肉钱财引诱你,小心美丽姿色沉迷你;小心甜言蜜语欺骗你,小心华衣华屋拘住你;小心日寇遗毒沾染你,小心走狗叛徒暗算你;小心法西斯忒杀害你,小心偷安懒惰杀害你。”

东北抗日联军就是以这样的自警、自律精神为东北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同时又续写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壮丽篇章。

不朽的抗联,永远的番号……

责任编辑/王永生

猜你喜欢

路军军长联军
红军军长——伍中豪
子弹
朱德军长来宁化
百变丐王
艰苦奋战的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抗日联军的后方勤务
东北民主联军护路军的历史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介绍
第8路军第129师部队发展概况
回忆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斗争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