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军痛歼伪“索旅”

2015-10-08

新长征 2015年8期
关键词:杨俊杨靖宇抗联

1937年以来,杨靖宇所领导的抗联武装不断发展壮大,似一把尖刀插在敌人的心口上,严重威胁着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的殖民统治。因此,敌人对杨靖宇恨之入骨,称其为“满洲治安之癌”,并穷尽军事上重兵围剿、经济上严密封锁、政治上大肆推行“集团部落”和“三光政策”等手段要置杨靖宇及东北抗日联军于死地。为此,日本关东军司令部于1938年开始特别调动了日伪军警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1路军进行“大讨伐”,并宣扬:“对于捕杀匪首杨靖宇等须全力以赴”,“同时遇到抗联和抗日山林队,专打抗联;若是同时遇到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专打杨靖宇。”在军事讨伐的同时,日伪当局还采取收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我抗联队伍进行分化瓦解,致使东北抗日武装斗争进入了极端艰难的时期。

为配合全国抗战,牵制日军入关,杨靖宇率领抗联第1路军积极主动出击,积极开展反“讨伐”斗争,采取夜袭、伏击、迂回等游击战术,与敌周旋苦战,打得日伪军极度恐慌。1937年10月,杨靖宇率部在宽甸县四平街与日军水口守备队激战,打死日军10余人、伤敌数人;1938年3月,杨靖宇率部袭击了日军苦心经营一年多的“南满生命线”——老岭铁路隧道工程,击毙击伤敌人数十名,烧毁建筑物多处,汽车数辆,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1938年6月初,号称“满洲剿匪之花”、自吹“包打杨靖宇”的伪索景清旅开到集安“讨伐”杨靖宇的抗联部队。8月初,根据老岭会议的决定,杨靖宇率部队向西北方向转移,伪“索旅”41团和32团尾随而来,杨靖宇决定杀一个回马枪,消灭这股送上门来的敌人。

长岗大捷遗址

伪旅长索景清的这个“索旅”,军官多是日本人,装备精良,颇有战斗力,自东边道“独立大讨伐”从热河调来通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老百姓一听“索旅”来了,躲之唯恐不及。一个多月前,“索旅”气势汹汹地来讨伐抗联部队,魏拯民率2军教导团袭击蚊子沟伪警察所,将敌人的一个营引来,杨靖宇率主力在蚊子沟西南的家什房子设伏,十几挺机枪刮风般猛扫,接着一个冲锋,将敌军几乎全歼。此次,伪旅长索景清力图报复,率部到处搜寻东北抗日联军的踪迹。7月底,索景清发现抗日联军第1路军一部正向临江、通化方向转移,遂率该旅骑兵第42团、步兵第32团残部共300余人进行追击,一心想报上次之仇。

8月的天气,热得透不过气来。中午,当又累又热的“索旅”走到长岗大道的岔路口时,认为这里不会有埋伏,就开始休息吃饭。他们把军装脱下来挂在树枝上,身上只穿着白衬衣,白花花一片暴露在抗联战士的视线内。午后,当敌人懒洋洋地起身整理队伍,毫无戒备地向我军埋伏阵地走来时,杨靖宇看时机成熟,大喊一声“打”,几十挺机关枪、步枪一齐向敌人扫射过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措手不及。此时,埋伏在路边的抗联战士们跃起冲锋,端着刺刀杀向敌人,一时间喊杀声、口号声响成一片。正当我军大量围歼敌人之时,驻守在东边山头上的战士们忙于下山缴获战利品,结果一小股逃窜上山的敌人乘虚抢占了制高点,凭借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向山下扫射,十几名抗联战士不幸中弹倒下,虽然我军组织了多次冲锋,但都没有成功。眼看着战友们相继倒下,原第3师参谋长杨俊恒心急如焚,他跳出战壕,率领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向山上冲去。当杨俊恒刚要从一块卧牛石边往上爬时,突然飞来了两颗手榴弹,杨俊恒眼疾手快躲了过去,并乘机飞身跳上卧牛石。这时,敌人的第三颗手榴弹又飞了过来,杨俊恒躲闪不及,不幸中弹,但正是他的突击为战斗赢取了时间和空间。杨俊恒牺牲了自己年仅28岁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

长岗大捷歼灭了伪“索旅”41团和32团余部,毙伤敌人数十名,缴获机枪、步枪上百,索景清与身边所剩的少数几名侍从落荒而逃。至此,被日军誉为“满洲剿匪之花”的“索旅”几近全军覆没,日军关东军十分欣赏的“索旅”这支毒花凋谢在了老岭山脚下。

猜你喜欢

杨俊杨靖宇抗联
杨俊德:农业丰收的“守护神”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李泊城 隋邦平 杨俊显 王绿竹 作品
《红蜻蜓》教案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
寄给远在上海打工的妻子
英雄杨靖宇之死
东北抗联的著名将领李兆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