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古代诗歌与云南当代城市的文化内蕴
2015-02-25张永刚李沁锴
张永刚,李沁锴
(1.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2.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云南古代诗歌与云南当代城市的文化内蕴
张永刚1,李沁锴2
(1.曲靖师范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2.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云南古代诗歌是丰富云南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云南古代诗歌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独特的文化特性。它能够赋予当代城市以历史感,突出城市的地理特征,展现城市的风土人情。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运用云南古代诗歌资源:(1)以“云南诗意城市”为文化基调;(2)增加传媒的诗意内涵;(3)构建街区诗意主题活动。
城市文化;云南古代诗歌;云南城市
初看起来,“古代诗歌”与“当代城市”是两个相关性不强的范畴,实际上,作为古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古代诗歌从来就是构成当代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资源。从传统角度看,无论是直接得利于古代诗歌意蕴的中国江南众多的“诗性城市”,还是北京、西安这类富含权力特色的“政治城市”,古代诗歌无一例外都赋予了它们柔性的文化内涵,使它们得以保持长久、深厚的个性与魅力。在某些人眼里位处偏僻遥远的“蛮荒之地”的云南边疆城市,能否从自身的诗歌传统中汲取营养,进而在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品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然,这首先取决于云南是否具有自己的古代诗歌成就,也取决于我们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所持有的文化观念和所形成的思路与方法。
一、云南古诗是丰富云南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信息技术等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城市文化是为城市谋求生存、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持的重要领域。位处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 近年,一方面努力建设民族文化强省,一方面加大了城市化进程的力度。云南城市建设正在展示出宏大构想和充沛动力。最典型的是滇中城市群建设,2009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着手制定《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10年5月《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9年~2030年)》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的联席审查中获得通过,一个包括昆明、曲靖、玉溪、楚雄,总规划面积9.6万平方公里的滇中城市群建设版图逐步浮出水面。按照“一核三极两环两轴”的空间结构体系,协同四州市发展,打造成西南地区产业密集区和经济增长极的滇中城市群建设已经启动。
滇中城市群地处云南中部,是云南经济、文化、交通、通信最发达的核心区域,它对云南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云南要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站稳脚跟,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获得地位,城市化是一个重要路径。但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事情,文化层面意义更为重大。缺少文化的城市不仅会失去吸引力影响力,也会失去发展的持久动力,因为城市是人口大量聚集的地方,只有文化才能够解决人的深层次需求,使人的心灵和精神获得安宁与丰富,这样城市才能成为和谐的有个性有魅力的现代生活的居所。正因此,“21世纪‘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城市发展的走向必将是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1]
目前,文化建设问题可以说是云南城市发展中一个亟待重视的突出问题。换言之,云南城市发展缺少文化内蕴。概括起来说,我们认为有三个不足,即缺少城市文化意识、缺少城市文化创意、缺少城市文化主题。[2](P35~37)因此,在云南城市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强化城市文化意识,构建城市文化理念,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形成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文化特质和标识,真正有效提升文化软实力。
边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受制于边疆地缘与自然条件限制,带着一般人认为的发展弱势。但换个角度看,它又有着某些天然的文化优势。它所涵容的边疆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民族风情是内地和沿海城市所没有的,因此必然形成自己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在文学艺术创作领域尤其这样。因为文艺创作是个性化的存在,它融汇着特定区域的自然、民俗与社会生活特色,更重要的是,它还会体现着特定区域作家的独特感受、审美经验和表达方式,是一种难以复制不可替代的文化存在。在云南的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实际上留存了许多这样的文学作品,对它们进行发掘整理、彰显弘扬,必然能够展现云南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状态。古代诗歌并不是只有云南才有的资源,但云南古代诗歌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之处,利用云南古诗资源正可以突出文化差异,从某一角度,达到避免城市发展中千城一面的同质化弊病。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云南古代诗歌创作是丰富云南城市文化的重要因素,在形成云南城市的文化魅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
二、作为城市文化资源的云南古代诗歌
1.云南古诗的发展简况
我们看到的最早的云南诗歌是汉代《渡兰沧歌》:“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兰沧,为他人。”此诗大约产生于东汉中叶,是感慨行路艰辛的作品,其语言简练质朴,有诗经和汉乐府的韵味。《滇南诗略》有评:“古歌谣,淡中有味,质中有文,所以后世不能及。”[4](P29)另有《僰道谣》,具体创作时间不能确定,只能推断作于汉武帝时期至东晋间,所写“僰道”为汉武帝开西南夷所修,从今四川与云南交界的宜宾、昭通至曲靖以及贵州北盘江一代。[4](P32)此诗描述商人们在“僰道”赶路时的艰难环境。这两首云南早期的诗歌一开始就体现了明显的云南特点。
从两汉到唐宋的一千多年间,南诏统一五诏并归附于唐,与唐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交流,这个时期诗歌作品有一定数量留存,包括云南本地诗人作品和外地诗人写云南的作品。代表作有南诏王寻阁劝的《善阐台》,南诏宰相杨奇鲲的《途中诗》,闾丘均的《题洱海临水亭》等。公元937年,通海节度段思平灭南诏建国,定都羊苴咩城,国号大理。宋代留存诗作较少。元初,忽必烈征大理,大理国段兴智归附,被封为大理总管。中央王朝在云南建立行省,分封蒙古国宗王,加强对云南的统治,由内地到云南的官员、文人增多。此时云南的诗歌内容范围扩大,佳作频出。阿盖公主的《愁愤诗》、羌奴的《怨诗》以及段宝的《寄梁王诗》,感情深挚动人;某些写景诗也绘声绘色,如李京的《苍洱临眺》、述律杰的《西洱河》等。不论是在质量和数量上,云南诗歌都有很大发展。
明清二朝,云南诗歌作品大幅增长。元末明初第一批日本僧人来到云南,留下了许多作品;明代前期有杨慎、兰茂;中期有“杨门七子”杨士云、唐锜、胡廷禄、王廷表、张含、吴懋、李元阳;后期有普荷、大错等。大量作家作品不断涌现,形成了云南诗歌的繁盛局面。清朝云南诗歌发展达到一个高峰,“改土归流”在云南的实施加强了中央的政治统治,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读书应举、吟诗作对之风逐渐形成,因而清代云南诗坛人才辈出,王思逊、钱沣、孙髯,“五华五子”的戴炯孙、李於阳、戴淳、池生春、杨国翰以及袁文典、袁文揆兄弟等人都是杰出代表。各种诗集、诗钞、诗选、诗略大量出现,留存至今的也有很多。可以说云南古诗资源极其丰富,是辉煌的文化遗产。[5](P524)
2.云南古诗的主要类别
云南古诗的作者群体包括云南本土作家和非云南作家;从作品内容来看,则可分成如下类别。
反映云南与历代中央政权关系的诗作。具体包括描写中央政权与云南之间的征战、修好等内容,如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刘湾《云南曲》、权德舆《送袁中丞持节册南诏五韵》、杨巨源《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史判官》等。
写景诗。其中有单纯写景的作品,如张熏《呈贡杂诗八首》、木工《雪山》《野望二首》;有见景起兴之作,典型的有机先《滇阳六景》、贾惟孝《高峣见梅忆升庵》、池生春《鬟镜庭望月》等,此类作品较为多见,写得绘声绘色,如机先《滇阳六景——金马朝晖》:“岧峣金马在城东,黛色苍凉淡墨中。画角声消残月白,阳鸟影动早霞红。梁王去国荒丘在,汉将开边古道通。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可谓是吟咏昆明名胜的佳作。整个《滇阳六景》选取昆明最有代表性的六个景色——金马山、碧鸡山、玉案山、滇池月、莲花池、圆通山作为写作对象,每首都是栩栩如生的昆明山水诗画。
纪事诗,同时也包括纪行和纪游的内容。钱允济《太华纪游》、李於阳《侍寄庵夫子游罗汉岩,同张云卿,时乙亥中秋后有三日》是其中的代表作。
文化人之间的唱和、赠酬、送别诗。如袁文典《题西南第一桥图寄赠叶榆杨君》、袁文揆《癸亥二月,次初颐园少司寇〈壬戌除夕龙泉观赏梅〉原韵,即以送别》,严烺《莲笠主人以普洱茶见惠,煎饮有莼鲈之思,赋谢二首》等等。
咏物诗,即吟咏云南特产风物的作品。白居易《红藤杖》、李於阳《古松歌》、《茶花》、杨慎《山茶花》、许廷勋《普洱茶歌》、阮元《游黑龙潭看梅花二律》都是其中的杰出作品。
怀古咏史诗。王思训的《滇南述古诗》以及《斡尔朵怀古》就是其中的著名作品,此外还有李於阳的《星回节怀古》,杨履宽的《星回节再忆邓赕夫人慈善》、张序的《万人冢》、张汉《怀古羌奴遗事》等。
感遇感怀诗。以抒发心中情感为主,或直抒胸臆,或激昂情绪蕴含于所见景色中,以景见情。袁惟寅之《昆阳州秋兴》、袁文揆之《过安宁有怀》、段昕《碧鸡关晚眺有怀》等作品可归为此类。
富含民歌色彩的作品。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文人所写的竹枝词中。竹枝词是一种诗体,由古代巴蜀间的民歌演变而来,唐代刘禹锡将其变成了文人诗体。云南古诗中也有竹枝词的出现,诗人吸收、融会竹枝词歌谣的精华,具有浓郁民歌色彩,如李翊《昆明竹枝词》、左章照《榆城竹枝词》、杜微之《昆池竹枝词》、严烺《石屏道中竹枝词》、舒熙盛《普洱竹枝词》、时亮功《昆明竹枝词》等。
还有许多作品不限于以上单一类别,其内容兼具两种或更多种类别特色。可以说,自汉至清两千余年里,云南诗歌创作历经了开端、发展与繁盛阶段,作为一种文化状态,不仅形式多样(古、近体皆备),写法多变(兴寄、讽喻、用典兼具),而且在内容上涉及面广、涵盖性强,具有独特的丰富性。
3.云南古诗的现实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承载着多种文化因素。一首简练的诗可以让我们窥见作者所处的时代状况,品味悠远的历史意蕴。尤为重要的是,云南古诗所包含的云南人文个性也会在诗意的表达中呈现出来。将云南古诗的文化特色发掘彰显,对形成当下城市的文化品位具有巨大价值。
第一,可以赋予当代城市以历史感。云南古代诗人怀古咏史、感遇抒怀的作品很多,这些作品所写的情景人事,比起史书里的历史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作者心中的情意弥漫于诗句,使历史有了“人情味”。比如阿盖公主的《愁愤诗》、羌奴的《怨诗》(二首)以及段宝的《寄梁王诗》,就展现了十分生动的云南历史特色。阿盖是元末云南最高统治者梁王之女,大理总管段功之妻,后梁王信谗,以为段功图谋反叛,欲使阿盖进孔雀胆毒杀段功,阿盖不忍,告于段功,段功不信,终遭杀害,阿盖亦留《愁愤诗》自尽。段功死后,其女羌奴、子段宝返回大理,后羌奴出嫁,与弟分别时写作《怨诗》,叮嘱其为父报仇。之后梁王遣铁木的罕至大理借兵对抗红巾军,段宝以《寄梁王诗》及书信拒之,最终梁王于公元1381年被明军击败。《愁愤诗》《怨诗》笔力深刻、感情真挚,《寄梁王诗》多用典故、托意深微。三首诗别有特色,串联起一段“孔雀胆”的故事,可谓是“以诗读史”的典范。这样富含历史韵味的诗歌更容易触动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普通人通过多种渠道阅读云南古诗,会对自己生活的城市增加亲切感认同感,同时也获得文化素质的提升。
第二,可以突出城市的地理特征。云南古诗资源的地理特性较为明显,在各种类别的诗歌中都有展示,其中以写景、纪游、赠酬诗为多。由于地势、气候等原因,云南拥有别致的自然风光,优美清丽的景色历来成为众多诗人描写的对象。不单自然景观这样,人文景观亦然。公元7世纪末,佛教从印度、缅甸、西藏和中原多路传入云南,云南佛教多源多流,内容丰富。自古云南各地寺庙数量较多,它们是文人的游览胜地,与其相关的诗作自然很多。这些作品几乎涵盖了昆明、大理、丽江等地的风景名胜,其他地方的著名景观也有所涉及。春夏秋冬,雾雨阴晴,几乎各个时段皆有特征化的诗歌作品产生。
古迹盛景催生诗歌作品,诗歌作品反过来也起到了宣传地域的作用。重视诗歌中的地理特性,将这类诗歌重新与自然景观、名胜古迹融汇在一起,对于城市中留存的古代景观,必然增添了文化内涵。对于损毁的古代建筑、名胜标志,在重建或者修理时,更应主动突出古代诗歌所描绘的地理特征和优美意境。可以肯定云南的人文地理,特别是见诸诗歌的人文地理,会让每个生活在此地的人都产生亲切感。富有文化底蕴的人才是城市的文化底蕴的最好写照。
第三,可以展现城市的风土人情。云南民俗风物独具特色,有不少云南古代诗歌反映了云南独特的风土人情。除咏物诗外,写景诗中也有这样的内容存在。清代诗人李於阳的《螺峰山蝶歌》描绘的是古代昆明的螺峰(今圆通山)下的“蝴蝶会”,《续修昆明县志》引何彤云《赓缦堂矢音集杂俎》提到:“昆明城内圆通山前后,每数十年间,辄有蛱蝶数万飞集树间,大小连缀,五色迷目,宛然摛锦布绣也。每来,必数月乃去,观者如堵,了不畏人,试惊之,散而复聚,或以为瑞焉。”[5](P410)这种因春天蝴蝶“婚飞”而产生的壮观“蝴蝶会”今已绝迹,知情者也寥寥无几。曾经在白居易、韩愈、裴夷直等人的诗作中受到赞扬的云南红藤杖,杨慎、严烺、倪慎枢等人作品吟咏的云南山茶花,郭舟屋《武定狮子岩》中记述的狮子山神奇传说,以及文璋甫《火节》、王昶《昆明上元》等诗歌记载的云南传统节日风俗,都包含着巨大的风土人情价值,为人们理解城市提供了重要资料,这也是增强城市文化内蕴的重要材料。
城市不仅仅是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场所,它还是一个古今文化的承载和汇集之地,我们的城市比我们感觉中的更深刻、更富有内涵。今天人们对身在其中的城市知之甚少,实为憾事。云南的古诗将云南古代多数民族生活状态、民情风俗记录下来,在诗歌的世界中,回复了它的鲜活状态,必然会增强云南城市的文化自信。
三、云南古诗资源的运用思路
1.以“云南诗意城市”为文化基调
我们在《云南城市文化风格塑造研究报告》中提出“云南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围绕‘美好的边疆城市,和谐的诗意生存’展开。也可以说,建设美好的边疆城市,追求和谐的诗意生存应该成为云南城市文化总体定位和风格基调,以此统领云南主要城市的物质设施建设和具体形象设计,会更加有力地推动云南城市建设形成独特的云南品位与云南格调,从而有别于国内其他城市的文化状态。”[6](P62)在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视云南古诗资源的运用,以云南诗歌中的历史、地理以及风土人情意味去唤醒大众的文化记忆,以诗歌的风采去增添城市的文化的创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云南城市的文化柔性,促使城市文化形成个性特色。为此,在具体的文化建设过程中,可以倡导以“云南诗意城市”为文化基调。
“云南诗意城市”的构建,最初可以从一些语言浅近易懂、描写生动有趣的诗歌入手,在城市形象设计中加入诗意元素,使得整个城市富有大众意趣。城市是大众文化的肥沃土壤,只有适合大众需要,有大众参与,文化建设才能生根、生长。在一般人的眼中,诗歌是文人骚客的产物,吟诵古诗、鉴赏古诗似乎也离日常生活很远,实际上,利用古诗发展城市文化,首先消除的就是这种距离感,最终是使城市获得诗性色彩。比如这些作品:
(明)郭舟屋《滇中竹枝词》:金马何曾半步行,碧鸡那解五更鸣。侬家夫妇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5](P66)(明)何蔚文《昆明竹枝词》:金马比郎妾比鸡,不须芳草怨萋萋。愿郎驰驱万里去,妾自守更报晓啼。[5](P194)(清)李翊《昆明竹枝词》:东塔兀兀入层霄,西塔隐隐出云际。两塔日夜长相见,不似狂夫去独遥。[5](P348)(清)杜微之《昆池竹枝词》:鹜外红绡卷暮霞,烟波浩渺夕阳斜。闻君旧住渔村里,疏柳柴门第几家。[5](P452)(清)时亮功《昆明竹枝词》:芦浦几处萃成堆,遥见扁舟柳外来。日暮泊船何太晚,太华山下打渔回。[5](P534)
如果在昆明恰当的地方标写这些诗歌,就会既突出了云南地域特色,也易于大众理解吸收。竹枝词一类的来自古代民间的诗情画意,给昆明城市带来的肯定是一种富有亲和性的审美意味,也可以说是有特点的诗性成分。
2.增加传媒的诗意内涵
随着时代发展,传媒手段也渐渐开始多样化,借助各种传媒的宣传力量,将云南古诗资源用于城市文化建设,其效益会更为明显。具体而言,可以利用下列传媒:(1)网络。设立专门的网站,以古诗的原文、注释及讲解为必要内容,同时进行背景知识的链接,或配以专门的图画,还可以做出相关的音频、视频和动画,为大众接触云南诗歌提供最方便的渠道。如组诗《滇阳六景》就可以在介绍完基本知识后,提供此诗的朗读音频,或是关于这些景色的图画和小短片等,还可以将描写同样景色的其他古诗加以对比。(2)电视。地方电视台可以整理有关古诗资源,以“讲坛”的形式请专业人士进行讲解,或将云南诗史拍摄成专题片,使大众更直观地阅读云南古诗;还可以举办诗歌大赛等活动,激励大家参与。(3)广播。适时推出一些“古诗诵读”“古诗地图”节目,介绍古诗以及古诗中的历史与风景名胜。伴以解读和阐释,对于那些以收音机为主要媒体的听众来说,这是了解云南古诗的好方法。(4)微博。微博作为时下流行的传媒工具,具有高速的信息传播能力。如利用微博,发布“寻找最美昆明六景”的活动,并附上《滇阳六景》组诗作为活动“线索”,短时间内一定会引来大量阅读者,有兴趣的也会去搜索相关信息,云南古诗资源可以因此得到强有力的推广。(5)微信。微信的流行程度与传播能力与微博不相上下,建立云南古诗的微信平台,以“一天一诗”为主题,向订阅者发送云南特色古诗以及相关内容,这也是传播的较好方式。
以上措施可以形成具有诗意的云南城市生活氛围,当云南古诗拥有了广大受众群体,被大众理解接受,就成为了一种真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它必然增加云南城市文化底蕴,有利于促成云南城市文化的个性与风格。
3.构建街区诗意主题活动
云南古代诗歌,可以成为构建街区诗意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举例说,昆明火车站前道路左侧的墙壁上除了画有云南26个民族的宣传画,还将古代诗人创作的与昆明景点有关的诗歌装饰其上,分别是明代日本僧人机先的《滇池夜月》和清代昆明人熊郢宣的《官渡》。《滇池夜月》是机先揽胜昆明的组诗《滇阳六景》之一,情景交融,引人入胜,《官渡》则意韵生动,自然流丽。两首诗不仅让初到昆明的游客被诗中昆明的美妙景色和文化气息吸引,过往的本地人也在脑海里形成了印象,最终转化为一种城市文化记忆。可以说,这是一个成功案例,值得借鉴推广。
还有更多古诗可以作为街区短剧素材。采用主题街区短剧的方式能够有效转化云南古诗资源,丰富城市文化内容。主题街区短剧是以戏剧的方式在街区范围内进行的小品式的表演。短剧是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通过短剧可以快捷地传达文化信息。以“云南诗意城市”作为主题,将一些具有叙事性或故事性的古诗改编为短剧,在街区进行演出,当然这种演出也可以搬上电视屏幕。前文提到过的阿盖公主的《愁愤诗》、羌奴的《怨诗》和段宝的《寄梁王诗》,就可以用来编排一部十分精彩的主题街区短剧。这三首诗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感情强烈,两位女作者深刻的愁闷,以及段宝真切的愤恨,弥漫于字里行间。动人的情感,加上曲折的“孔雀胆”悲剧,符合了戏剧的基本要求,修改成为剧本,让剧中扮演者以深挚感情吟诵此诗,必定会给观众带来触动。
云南古诗是云南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但古诗资源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潜藏在历史深处,需要进一步挖掘、整理、探索。面对云南古诗资源,不能用孤立的眼光看,要在城市建设理念下融会贯通,综合利用。总的说来,云南古诗作为云南古典文化的体现,历经千余年发展,流传至今,其意义和价值都不容忽视,将古诗看做一种资源,进行整合分类,探寻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多种意蕴,用恰当的方法彰显其文化特色,增强云南城市个性,这是一条具有长久价值的城市文化建设途径,值得探索与追寻。
[1]单霁翔.从“ 功能城市”走向“ 文化城市”发展路径辨析[J].文艺研究,2007,(3).
[2]张永刚.云南城市文化风格塑造研究报告[R].
[3]张永刚,马继明.云南城市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风格理念[J].思想战线,2011,(1).
[4]冯良方.云南古代汉文学文献[M].成都:巴蜀书社,2008.
[5]赵浩如.古诗中的云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黎 玫〕
Yunnan Ancient Poetry and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Yunnan City
ZHANG Yong-gang1, LI Qin-kai2
(1.College of Humanities,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655011, Yunnan, China;2.College of Humanities, Yunnan University,Kumning, 650091, Yunnan, China)
Yunnan ancient poetry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enrich the city culture of Yunnan, with its long history, diverse forms, rich content, and uniqu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it can endow the city with a sense of history, highlight its geographical features and show its local customs and practi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culture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ources of ancient poetry can be employed in the following ways: (1) to uphold “Yunnan poetic city” as the cultural tone; (2) to increase the poetic connotation of the media; (3) to construct the poetic theme activity of the neighbourhood.
urban culture; Yunnan ancient poetry; Yunnan city
云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云南城市发展与多民族文化资源融合研究”
张永刚,男,曲靖师范学院人文学院二级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李沁锴,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文艺学研究。
I207.22
A
1006-723X(2015)12-01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