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望驼城(长篇文化散文连载)

2015-02-25邓九刚

草原 2015年1期
关键词:阿拉呼和浩特

编者按:新年伊始,我刊开设了“草原文脉”这样一个栏目,旨在刊登反映和弘扬内蒙古草原文化精髓的优秀文学作品。我区著名作家、文化学者邓九刚老师奉献了他的最新力作《回望驼城》。邓九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以他的“驼道”系列小说而蜚声文坛,在继长篇历史小说《大盛魁商号》、长篇文化散文《茶叶之路》后,这是又一部以北方茶叶之路为背景的大文化散文。茫茫草原丘陵、悠悠戈壁沙漠,梦幻般的驼铃、首尾不能相望的驼队,以及那些把性命掖在裤腰带上闯荡驼道的汉子和商贾们,就像一首永不消散的音乐,回荡在历史深处。从本期开始将以连载的方式连续刊出。

1

还是在童年的时候我就听父辈说过,在后草地曾经有过一条商道在那里穿越;我生活的城市呼和浩特北面横亘着一条山脉——大青山,从大青山北麓向北延伸是绵延不绝的草原,被当地人称作后草地。——那是一条由商人和驼夫以及他们商队中的骆驼与狗的绵软的蹄掌、马匹角质的硬蹄踩踏出来的道路。这条道路由归化城(现呼和浩特)出发,穿越茫茫的蒙古高原和极寒的西伯利亚大地,向着太阳沉落的西方挺进;商路越过欧亚大陆的分界岭乌拉尔山,一直通向欧洲的历史名城莫斯科,可谓是迢迢万里。西伯利亚的劲风迎接着驼队,商旗发出的猎猎声响划破了荒原深处的沉寂,驼铃悠悠惊散了栖息在草滩上的鸟兽,受惊的黄羊群奔跑起来,它们的黄色的脊背联结在一起就像涌动的潮水。……这景象就像一个美丽的童话牢牢地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她就是驼道。

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已经成长为一个雄心勃勃的小伙子,我开始寻找她。冥冥中我觉得她一定会有更多的故事告诉我,在她沿路的草丛中一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秘密。那时候我的本意是将这些传奇故事拿来用作我写小说的素材。作为一个作家,我把这条商道当作最珍贵的素材仓库。我相信驼道上所发生的那些传奇故事一定能帮我吸引住读者,事实上我真的写了许多“驼道小说”,像《驼道》《驼路歌》《驼村》《驼殇》《驼帮》以及《大盛魁商号》《走西口》,加起来有三百余万字。关于驼道的小说我肯定还会接着写下去,因为这个素材仓库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对驼道的寻觅却是异常的艰难和曲折。为了寻找她,我骑着自行车走遍了呼和浩特的大街小巷,我或骑马,或骑骆驼,或坐汽车、火车,从呼和浩特到山西的忻州、太原、祁县、平遥、太谷直到湖北的汉口;为了寻找她,我骑着马走遍了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和沙漠,在中蒙边界附近我迷失过方向,乌兰布和沙漠里留下过我的足迹。我追寻的足迹沿着北京通往莫斯科的铁路一直延伸到了俄罗斯的境地;为了寻找她,我花掉了无以计数的美好时光,将近30年的时间里前前后后访问过数千名长者,他们大都是从驼道上退下来的老商人和老驼夫,也有热爱呼和浩特历史文化的学者、专家。他们是业已逝去的世界的见证人和研究者,是本土文化的守望者。他们都是我非常敬重的人!

在呼和浩特市档案馆里,在那些几十年未曾有人触动过的挂满尘土的历史文献的纸堆中,在许许多多老年人的回忆中,在法国的日本的俄国的包括苏联许多学者、专家的著述中,我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证据。散布在大地上的驼道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它绵延了数百年,它就横亘在山西通往中原大地的山谷间,它就隐没在蒙古高原茫茫的草丛里,它就铺展在腾格里沙漠的沙海中,它就伸展在西伯利亚寒冷的荒野上。

其实,这条被呼和浩特人称作驼道的道路就是后来名声卓著的茶叶之路。习近平主席把她称为“万里茶道”。这些年关于挖掘茶叶之路文化遗产、复活茶叶之路的活动非常频繁,参与者除了中国茶界的人士还有来自俄罗斯、蒙古、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以及学术研究机构。旅游界的人士和一些地方政府也参与进来了。

今天,当我们来谈论“茶叶之路”的时候,大家已经习惯将她放置于世界近代史和欧亚大陆广阔的时空背景之下加以考察和研究。否则,我们就难以认清她的真正本色,甚至会误以为她只不过是一条远离我们这个时代,商人们偶尔穿越的荒僻的小道。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存在着某种本质的区别。或许可以这样说:汉唐以来以长安为枢纽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由于她悠久的历史和巨大的文化、政治影响而充满了绚丽的浪漫主义情调;而在17世纪末我国清代(康熙早期)在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欧亚大陆上兴起的茶叶之路,则自始至终洋溢着可贵的现实主义精神。

在整个清代,四通八达的驼道使归化城成为八方通衢之地。无论是中原、沿海、南方诸地,甚至在遥远的欧洲城市莫斯科,那里的人们对归化城这个名字都不感到陌生。莫斯科人习惯把呼和浩特称作是“科科斯坦”。400多年的漫长时光,在北京、天津、汉口,在二连浩特、乌兰巴托、恰克图……,那里的人们每天都可以看到来自归化城的驼队。北京、天津、汉口的老照片都能找到骆驼的踪迹。

400年间,关于归化城驼运的规模和发展,不同时期的文献有着不同的记载。但是有一条是确定的,那就是,在整个清代呼和浩特是蒙古高原通往中原和西伯利亚的交通枢纽。驼道、羊道、马道、营路和驿道在这里纵横交错。追溯她的历史可以在元代、南北朝甚至汉唐时代找到她的源头。而在整个清代当呼和浩特成为蒙古高原上藏传佛教的中心的时候,这里很快就发育成为北方最为重要的商城。随之形成物流的中心,于是越来越多的从事驼运的商人和商号聚集在这里。呼和浩特长时间地聚集着数量庞大的骆驼集群。据著名的史志学家刘映元老先生撰文记述,呼和浩特在清代某一个时期拥有16万峰骆驼!毫无疑问这个数字背后显示的是庞大的运力。而著名历史学家卢明辉老先生在他的著作中记载,呼和浩特在清代某个时期曾经拥有骆驼多达20万峰。

卢明辉老先生在他的著作《旅蒙商》一书中记载:“捱至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归化城专营驼业运输的字号尚有:万盛泰、昌盛源、义和荣、元盛昌、兴盛茂、义昌瑞、福德堂、和盛公、福盛魁、万有堂、德厚堂、贵元堂等数十家。他们多则每个字号拥有骆驼七八百峰至数千峰,少则百余峰至二三百峰。还有数十家字号联合成立的驼业运输公会,名为集锦社,该公会拥有39家驼户为会员。这些驼业字号和公会,共计约拥有20万峰骆驼。其中十四五万峰为常年‘跑外路,即来往于外蒙古和俄罗斯各地。另有四五万峰骆驼为专门‘走西路的驼队,所谓走西路是指赴新疆古城、伊犁、塔尔巴哈台、乌鲁木齐等地以至远赴西亚各国的驼队。……”

我在内蒙古档案馆的文献中查到,民国初年呼和浩特的养驼户还多达五百余家。这些养驼户散布在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的大街小巷,散布在呼和浩特周边的许多村落。像麻花板、厂汉板、攸攸板、水泉村……,那时候全都是地地道道的驼村!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痴迷于这座城市呢?这座城市的文化塑造了我的文化人格,同时这座城市的文化历史,赋予了我几乎所有作品的素材。我为什么不感激它呢?所以我要感恩于呼和浩特,作为一个呼和浩特人我要感谢它,感激这座母亲城。我当然热爱它,当然要研究它。

2

驼道的繁荣来自商业的发达。商业的发达来自于各地区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就是说时代赐予呼和浩特商业和物流崛起以绝好机遇。据不完全统计,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60年代,仅在漠北地区定居的来自我国内地的商号即多达五百余家。俄罗斯商人7000余人,公司30余家,再加上本土蒙古族商人,活跃在茶叶之路上的商人加在一起多达20余万人。这些商人不仅在归化城、包头、多伦诺尔等城市设栈经商,而且在库伦(今乌兰巴托)、恰克图(俄罗斯城市)、乌里雅苏台(蒙古国城市)、科布多(蒙古国城市)等地建筑了许多宽敞的店铺、货栈和住宅,形成了蒙、汉、回、俄罗斯等族进行贸易交换的买卖城。

茶叶之路从明代万历年间草创,到民国三四十年衰落,经历了400年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期间,沙漠之舟——骆驼和辛勤的驼工踩出的驼道不止一条。记得我在上个世纪80年代采访老驼夫们的时候,他们几乎人人都能讲出驼队的行进路线,简直是滚瓜烂熟:“……出了归化城,一路向北,过了达茂旗,走上几百里路就是戈壁。有18站没有河水,需要人工打井。这就是所谓的戈壁。走出戈壁不远,有一站叫好得赖,这里只有一口井。到了二十七召河才有河水。过了二十七召河就入了山。在乌里雅苏台东南路上,还有雪山。这条驼路路线长,很难走,要是自己没有大量的运输工具,或是有运输工具而没有丰富的经验和相应的设备,是不容易通行无阻的。……”

茶叶之路以茶叶命名,其实茶叶只是代表,更多的日用百货数量非常庞大,种类也非常繁多。向北流动的货物中茶叶主要采自于福建、湖北、湖南、云南、安徽等地,而大量的粮食则是来自河南、江西,布匹和丝织品则是来自山东、江西和浙江,生烟、陶器、瓷器来自河北、山西,面粉来自陕西,金属器皿和寺庙之用的供佛用品大部来自于江浙,绸缎、蔗糖则是产自两广。……所有这些货物全都通过舟船、马车、驴骡和驼运完成远距离的运输,造成归化城、张家口、多伦诺尔等城市百货云集的局势。然后又通过驼运把这些货物运往蒙古草原的角角落落,运往俄罗斯广袤的西伯利亚乃至欧洲腹地。据俄罗斯有关资料显示,在17世纪到20世纪,俄罗斯年平均进口中国茶叶即达60万担至80万担。

在清乾隆至道光年间,仅张家口一地,每年运往漠北和西伯利亚的砖茶即达40余万箱。以每箱装27块,每块重1.5千克计算,运量计12600余吨。运往喀尔喀蒙古的绸缎、布匹、茶、烟、糖等生活用品,计银约2083.1万余两。这是一条双向流动的河流,庞大的物流涌向北方的同时,也有由西伯利亚、喀尔喀蒙古通过归化城、张家口和包头、多伦等城市转销内地的各种商品,包括牲畜、皮毛、药材等,约折银超过1767.5万余两。17世纪中叶以后还有大量产自南西伯利亚乌金斯克的小麦输往中国内地。而通过归化城运往内地的商品,仅仅羊一项每年就高达50万只到80万只以上。

所以,清乾隆中期以后,由于茶叶之路上的经贸活动进入繁荣阶段,茶叶之路沿线都能够做到稳定畅通、站段固定,逐渐形成为我国中原内地与西北蒙地以及俄罗斯商贸的最大经济动脉。

——这就是习近平主席所讲的“中俄世纪大动脉”。

大盛魁商号是呼和浩特专事外贸较早的驼帮商号之一,大约始创于顺治、康熙年间,兴旺于乾隆时期。大盛魁创建人为山西省太谷县王相卿和祁县张杰、史大学等。总号设在呼和浩特,在武汉、长沙、包头、张家口、北京等地设有国内分号,在外蒙古的乌里雅苏台、恰克图等地设有分号。大盛魁商号自己拥有将近两万峰骆驼。大盛魁除了经营驼运外,还开有钱庄、票号、货栈、绸布庄等,还有牲畜店等。从业人员多达六七千人,年贸易总额达1000万两以上白银。

呼和浩特地区早期与大盛魁齐名的驼帮商号还有元盛德和天义德。除了这几家超级商号,在呼和浩特专门从事对蒙俄贸易的中小商号还有百十多家。

在呼和浩特从事驼运业的还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回族人的驼运商号。回族是一个特别擅长经商的民族,他们从事驼运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代的初期,只不过当时他们不是茶叶之路上的贸易主力。呼和浩特市回族驼运业初期,只以短途运输为主,自备几峰骆驼,贩运日用杂货,跑前山后山也就是武川、四子王旗、陶林(今察右中旗)一带,出售或换回山货、农牧产品。但是在诸如大盛魁等大的驼商商号里,回族驼工和管理人员却也不少。他们以自己的辛苦和经验,奔走于驼道上,为茶叶之路的开辟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呼和浩特市回族驼运业的鼎盛期出现在民国18年至民国26年,也就是公元1929~1937年之间。究其发达的原因大概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平绥铁路即北平—绥远段已开通,呼和浩特已与内地,如平、津等地有铁路相连,呼和浩特市作为内地货物运往新疆和新疆货物运往内地的重要通道和集散地,其经济地位非常突出。据有关资料统计,民国19,20、21年也就是1930~1932年,每年从新疆、甘肃、宁夏、青海运入呼和浩特,然后转运北平、天津的皮张达170万张,羊驼绒、毛等达2061万斤,各种药材达422万斤。其中仅新疆运来呼和浩特进而转运内地的货物每年即达282吨。而由天津运来呼和浩特然后转运西北地区的货物运量与东运的相当,每年也高达272吨。

例如民国21年,也就是1932年,天津运来呼和浩特市的计有洋布45715匹,土布87181匹,棉花12814斤,砖茶7735箱,其他类茶叶13485斤,冰糖59076斤,红白糖1320591斤。以上东西流向的货物的总运价约817万元。

归化城规模大的驼户,有数百甚至上千峰;规模中等的,有数十峰;也有养三五峰的小驼户。大体上是汉民驼户少,每户养驼多;回民驼户多,每户养驼少。他们根据驼数量多少,组成大小不等的驼运店,自办短途运输或被雇用。养驼是件很辛苦的事。母驼孕期13个月,一般春季产羔,接羔保育需十分精细。春季又要剪驼毛,一般每驼产毛4~5千克。清明节前后,要给骆驼灌大黄、绿豆汤、麻油等,以利清热消火。驼队回来后,要给骆驼放青,使其恢复体力。此外,还要经常对驼鞍、驼屉进行修理备用。驼鞍不用解释,就是骆驼鞍子,驼屉是用驼毛制成的垫子,长约一丈,宽约三尺。骆驼行进时铺在骆驼的背上防止驼背被磨坏。这种驼屉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驼队宿营,驼夫睡觉时把它铺在地上当毯子用。驼毛制品是很隔潮的。

在茶叶之路上,所有这些物资的长途运输全都依赖骆驼来完成。骆驼这种动物优点也实在太多,不仅形体高大,肌肉发达,嗅觉灵敏,负重量大,而且能忍饥挨渴。在饲养方面骆驼耐饲料粗放,不惧严寒酷暑,善走沙漠戈壁。骆驼最让人喜欢的是性格温顺,善解主人意图,且忠心耿耿,因而又有“义畜”之美称。骆驼可以骑乘、挽车、驮载货物兼用,日行最多可达一百二三十里,挽用时每车可拉一千七八百斤,驮用时可载300多斤。骆驼在沙漠和荒原行进可以一周不补水草仍行动自如,这是任何其他动物都无法做到的。骆驼从7岁成年后可役用,长达30年之久。

3

以归化城为起始点,驼道在蒙古高原上通往漠北的驼道主要有3条,通往漠西的也有3条。通向蒙古国东部草原的驼道有4条。往东通往京津冀、通往汉口的驼道也有六七条。密密麻麻的驼道纵横交错布满了草原大漠、平原山地。有的驼道为公众共享,而有的驼道甚至为某家商号独享的秘密。每条线路上的站段,在这几百年中虽有变迁,但整条线路走向大体是一致的。现在我把这些驼道简略地梳理一下:

从归化城通往漠北的主要驼道有3条,其中流量最大也是最有名的是归化通往乌里雅苏台的驼道。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国的一座城市,位置在蒙古国的西北部。无论是过去的400年还是现在,乌里雅苏台的经济地位都十分重要,它是蒙古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乌里雅苏台的特殊地位还在于她是茶叶之路培育起来的一座城市,在驼道开通之前这座城市是不存在的。

从归化至乌里雅苏台的驼道全程约5320华里,总共是60站段。它的地理路线是这样的:归化(呼和浩特)—可可以力更(武川)—召河—察汗讨勒盖—后白彦不浪—此老温圪楚—贝勒河—哈莫乌素—塔拉赛汗—察汗乌素。从察汗乌素以北驼道就进入蒙古国地界。然后依次是章茂公—申圪龙兔—哈拉脑包—哈同不浪—圪图尔乌素—毕令达赖—合毕勒格尔—察不气执—十八圪台—台路闪月—不力圪速太—纳伦不浪—什洛图……以下各段站就不一一列出。

呼和浩特老辈人习惯上也把乌里雅苏台称作前营。这是因为康熙皇帝带领军队征讨噶尔丹的时候在这里扎过大营。

蒙古国西部还有一座重要城市叫科布多,归化城的老辈人称其为后营。也和康熙征讨噶尔丹有关。由呼和浩特至科布多的驼道,全程约6620里,总计是73站段。途经站段名称如下:归化(呼和浩特)至格里塔拉,共54站,这54站和归化通往乌里雅苏台的站段重叠,长度约4950里。从格里塔拉开始,科布多路与乌里雅苏台路就分道了。

通往科布多的驼道从格里塔拉左拐向西行70里到达一个叫川镜的地方。然后经察汗哀勒更—古箭—天灵—心尔把子—阿达圪不贵—驼累口—奎素—雅素脑包—阿贵沟尔贝—可可河—札勒格—集勒盖哀更—乌兰不浪—札汗不浪—奥什—补伦—札康尔忽洞—科布多。

呼和浩特通往新疆的驼道当地人称作大西路。

大西路由归化至古城子,共计是72站,全程约5430里。古城子就是现在的新疆奇台县,这条驼道途经站段是:归化城—可可以力更(武川)—召河—头号尔—黑沙兔庙—百灵庙—一棵衬—塔布板申—伊克淖—羊肠子沟—公忽洞滩—海流兔河—红古尔鄂博—黑沙兔—摩尔古沁—乌泥乌素—忽尔洞—挨力素忽洞—阿贵尔湖—赛圪帖尔。

在赛圪帖尔以北就进入蒙古国地界了。接下来的行程依次是吉尔里卯独—保尔津—夹刚尔兔—勿蓝鄂博—拖累不拉—尔德尼不拉—勿兰忽洞—博尔丹梁—卯尔古沁—土不气—哈塔不盖梁—把圪力尔忽洞—红古尔岭—速力贡尔。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从速力贡尔站开始至哈拉纽独站,人称三不管地界,原因是草原上各个行政旗在这段地区相互之间并没有确定界标。加之这几站人烟稀少,常有土匪出没,驼队容易被抢劫。一般有经验的领房人经过这里时都要督促驼夫快走,所以这段驼道又被称作是“紧八站”。意思就是驼队要赶紧地走路。

“紧八站”之后接着是乌兰淖、玉石洼、普圪贴尔、卯独鄂博、哈拉纽独、察汗讨勒盖、察汗不拉、忽洞科布尔、白彦科布尔、赛忽洞、锡钮乌素、速红兔、乌什克、小拖累、赶只汗卯独、红淖、甲拉孟、苏计、甲会、老龙鄂博……以下各站段也不一一列出。

呼和浩特通往新疆的驼路还有一条小西路,也是归化至古城子,全程约5470里,总共72站,途经站段名称如下:

归化—可可以力更(武川)—召河—头号尔—黑沙兔庙—百灵庙—乌兰不浪—库伦格尔—伊肯不拉圪—张茂忽洞—乌兰闪丹—赛忽洞—什拉哈达。从什拉哈达往北就进入蒙古国地界了。

小西路行至哈拉纽独站,与大西路线合并,以后34站,与大西路行走同样站段。

草原上的驼道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政情或气象地理的变化而变化,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以前大西路、小西路,一直是呼和浩特进入新疆的主要驼运通道,它基本上是沿着内、外蒙古边界行走,时而在内蒙古,时而在外蒙古。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之后,呼和浩特的驼队就不能再进入外蒙古行走,驼队只能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沿着旧驼路南侧沿边境中国一侧,重新辟出一条新的驼道。这条新的驼道是从呼和浩特出发经达尔罕、茂明安、乌拉特旗,然后进入宁夏、甘肃,最后进入新疆。这条路主要是呼和浩特的回族驼工,历经千辛万苦闯出来的。这条新路不但水草不好,经常会遇流沙拥阻,还时有劫匪出没。

以上这几条驼道还是我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访问了大驼商曹梦麟、领房人赵长子、刘瑞,老驼夫阎万山和文化学者郎正之先生等人的记录,我只是做了粗略的整理。当时赵长子老先生住在呼和浩特回民区大泊坑附近,他的孩子在体委工作。阎万山则是著名的驼村厂汗板的老驼夫。郎正之先生是回民中学的教师。由于时代久远,我所作的笔录难免会有疏漏,加之过去蒙古语与现代蒙古语地图所标地名有所差异,而且还存在过去喀尔喀蒙古语与现在内蒙古蒙古语的差别。但是驼道路线大方向是不会错的。后来我还查过《归绥通志稿》,该书有关驼道的记载与老驼夫所述大致相同。

我访问过的老人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曹梦麟和刘瑞两位,他们全都是回族。曹先生是清末呼和浩特地区最大的驼商“德厚堂”最后一任大掌柜,号称呼和浩特的末代大驼商。而刘瑞则是呼和浩特最后的领房人,我访问他那年老先生已经高寿96岁。那时候刘瑞家住回民区宽巷子。其实我在少年时代就经常看见刘瑞老先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刘瑞老先生是住在呼和浩特新城的,他家与我家也只是隔着一条街而已。刘瑞老先生也是我父亲的知交,都是在驼道上摸爬滚打过的人。

郎正之先生是大盛魁著名大掌柜段履庄的儿子段近民的同学。他告诉我,抗战时期山西军阀阎锡山曾经朝大盛魁大掌柜段履庄借过钱。日本人占领归绥后,郎正之和段近民逃亡重庆,临行段履庄嘱咐儿子如遇困难可以找阎锡山求助。但是当郎正之陪段近民在重庆找到阎锡山以后,阎锡山只给了段近民五块大洋。为此段近民伤心地掉下了眼泪。这个山西军阀不仅抠门还不大讲信义。

驼队的组织结构大体是这样:一链子又叫一把子约计十八九峰骆驼,由一个驼倌牵引。运羊马的驼队就是驼倌。皮毛房子用着一百五六十峰骆驼,一链子约计十五峰骆驼,也由一个驼倌牵引。

每顶房子的组织是这样的:有一领房子的,只有一个班头,一个先生骑着马。班头管理引路、寻水及安排食宿的事,先生负责给骆驼治病和给马钉掌的事;领房子的负领导的责任,骑骆驼不骑马。因骆驼能多带些行李和食品,比较舒适。还有轮流下夜和挑水做饭的营生全由驼夫轮流担任。一队骆驼带七、八或十来个巨獒,作为夜宿防狼之用。驼队走的时候,按人数预备两个月的白面、莜面、炒米和相当数量的黄酱、黑酱,同时还炒些猪羊肉两种炸酱,吃光之后,随时在驼道上和牧人买羊,陆续再炒肉酱。

4

17世纪茶叶才进入俄罗斯。在俄国沙皇伊万雷帝时期,俄罗斯的人们只是听曾去过中国的使者讲过关于茶叶的事情,据说中国人非常喜欢饮茶。1638年,蒙古金帐汗国通过试着送给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尔多维奇3普特茶叶(俄国重量单位,每普特相当于16.38千克)。这是茶叶第一次进入俄罗斯,当时无人知晓茶叶的用途。后来医生用茶叶给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治好了大肠疾病,于是茶叶就在俄罗斯得到了认可,但起初是在贵族中间用作草药。

驼城呼和浩特400年来的历史无论从哪个角度谈论,都绕不开阿拉坦汗这个人物,他是草原400年来最为重要的政治家,他执掌权柄所实行的诸多政策对于当时以及后来草原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有必要对其人其事作一了解。

首先,发生在明隆庆五年(1571年),草原与明王朝之间的成功和解,结束了长达百年的政治对峙,结束了数十年的残酷战争,结束了生灵涂炭的悲惨历史。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阿拉坦汗付出了几十年的努力。在寻求和解的道路上阿拉坦汗始终扮演了积极主动的角色。和解一旦达成,双方立即商定,开辟大同镇得胜口、宣化镇张家口、山西偏关镇水泉营、右卫杀虎口等11处关口为“马市”“民市”和“日市”等互市场所。对话代替了战争,商贸代替了兵戈。马市为官方交易的场所,民市和日市则为民间自由交易的场所。堰坝拆除,经济和商贸的河流哗哗啦啦地流淌起来。

说起来容易,其实明蒙议和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1541年也就是嘉靖20年,阿拉坦汗第一次请求通贡互市。到1571年“隆庆议和”,中间经历了整整30年的漫长时间。

1566年嘉靖皇帝死,隆庆朱载垕继位才使事态发生逆转。由张居正插手,最终促成隆庆议和的成功。议和一旦成功,明王朝即应阿拉坦汗之请,开宣化、大同、张家口互市。当年阿拉坦汗即向内地出售马匹2.8万余匹。换回绸缎、茶叶、布匹、粮食等日用品。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阿拉坦汗用马匹换到了内地生产的铁锅。百年战争,明王朝对阿拉坦汗实行经济封锁,草原牧民生活困顿,甚至到了几家人家合用一口锅做饭的境地。互市一开,犹如久旱逢雨。

还有一件大事,就是阿拉坦汗西迎活佛。1571年,阿拉坦汗派出的使团到达拉萨,邀请活佛索南嘉措到青海与阿拉坦汗相聚。大家知道1571年也正是阿拉坦汗与明王朝达成和解的时间,也就是著名的隆庆议和的年份。使团1572年返回土默特。1575年,69岁的阿拉坦汗决定亲自前往青海与活佛索南嘉措相见。临行阿拉坦汗把主政的权力交给钟金哈屯,也就是著名的三娘子。钟金提出建城建议,阿拉坦汗也把建城事交给钟金。三娘子(1550~1613),史称“钟金哈屯”“也儿克兔哈屯”“克兔哈屯”等。她是明代蒙古瓦剌奇喇古特(土尔扈特)部哲恒阿噶之女。

1578年青海湖畔,阿拉坦汗终于与活佛索南嘉措相见。于是互赠名号,阿拉坦汗赠索南嘉措“圣识一切瓦其尔达赖喇嘛”。“达赖”蒙古语意为大海,这就是达赖喇嘛的由来。索南嘉措赠阿拉坦汗“咱克喇瓦尔第彻辰汗”。当时跟随阿拉坦汗的一大批蒙古族青年剃度为僧。阿拉坦汗许诺,要在呼和浩特修建宏伟寺庙,把释迦牟尼用宝石和金银盛装起来,天天供奉。

1579年在三娘子的主持下修建大召的工程完工。大召又称伊克召、无量寺。归化城1581年建成,大召略早于归化城。

据蒙古文的《阿拉坦汗传》载:“大名扬天下的圣主阿拉坦汗在水公猴年(此为藏历,就是汉历的壬申年,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剌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文中的哈剌兀那即是大青山,也就是阴山,而河屯则是说黄河。都是根据蒙古语音译过来的。

其实呼和浩特城早在万历三年也就是1575年,就已经基本完工。明廷就已经赐名归化城。

归化城初建成时规模很小,周围只有二里半,城墙高二丈四,南北两个门。那时候大召还处在归化城的南门外。这座草原都市是阿拉坦汗梦寐以求的城池,是他追念先祖忽必烈仿照元大都北京建造的一座城池。这座城池寄托着阿拉坦汗的政治追求和生活愿景。

呼和浩特城建成之后随后发生的故事是明廷授予阿拉坦汗顺义王称号,三娘子为忠顺夫人,授阿拉坦汗以下百人以各级官衔。

归化城的进一步扩建发生在康熙33年(1694年)。是造反的噶尔丹东侵,威胁到归化城的安全。由于规制太小成为防御的弊病,于是决定扩建。在原来的城围的东、南、西三个方面又增建了一道外城,并增建了东、南、西三个城门。同时在四个城门又加建了瓮城。新建的外城东西一里,南北半里。墙高一丈五。

而原来的南门则改建成了一座漂亮的钟鼓楼。归化城扩建完工,噶尔丹却没有来,虚惊一场。塞上商城归化又回到往昔的生活轨道,每日早晨撞钟,傍晚敲鼓。所谓晨钟暮鼓说的就是这事。钟鼓轰鸣,成为呼和浩特人悠闲生活的一种写照。

大召寺建成后,明廷赐名弘慈寺。紧接着一场悲剧不可避免地上演了,北方草原最有影响力的政治人物阿拉坦汗溘然长逝,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去世的时间停在了1582年。享年79岁。

时光就像河流般地流淌,大召寺与归化城全都顺利落成,老迈的阿拉坦汗也驾鹤西去。之后三娘子主政掌兵达30年之久,约束蒙古各部,保持了与明朝的和平通贡互市关系。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习惯也将归化城称为三娘子城。

呼和浩特地区掀起的第一次建庙高潮,就是发生在三娘子执掌权力的30年间。在1582年以后的30年期间,在呼和浩特一共建成了16座大型的召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无量寺、庆缘寺、灵觉寺、广化寺、崇福寺、延寿寺等六大寺。第二次是在顺治、康熙年间,有46座。第三次是在雍正、乾隆年间,有23座。合起来是85座。在弹丸之地耸立八十余座庙宇,实属罕见。呼和浩特以召庙闻名天下,真的名副其实。

灵觉寺现在已经消失了,现在还存在的完整保留下来的,广为人知的就是大召,也叫无量寺。庆缘寺呢,它的俗名叫做“乌素图召”,如今坐落在大青山下的乌素图召,已经成为呼和浩特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第一次建庙高潮,总共完成了16座宏伟的庙宇。那么在400年以前,在呼和浩特这样一个草原都市上,能够建立起这样精美绝伦的宗教建筑,应该说在城市建筑史上都是一个奇观。所以建筑史方面的、建筑艺术方面的专家,很多人都专门来研究它。比如说像大召寺和五塔寺,当时为了雕塑佛像,居然会千里迢迢从尼泊尔请来高级的工匠。大家知道建筑一个寺庙也好,建筑一个城市也好,呼和浩特的寺庙和城市是同时建筑的。那么这样一座宏伟的城市和这样许多的召庙的建成,它肯定是需要大量的工匠,不仅需要我们现在所说的打工仔、泥瓦匠、码砖的、烧砖的、木匠,而且需要大量的设计人员、高级的画匠、高级的木工、设计师。所有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持。

迅速开展起来的商贸往来遂使塞外和中原地区的交往频繁起来。大批民工、农民涌进草原。对于从内地来的民工也好农民也罢,阿拉坦汗一律表示欢迎,并且为他们妥善安排吃住。他们在阿拉坦汗和三娘子的指派下修建庙宇和城郭,开辟新的农田。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自然的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这个历史进程其实早在隆庆议和之前就已经悄悄进行了,那时候阿拉坦汗还曾经招募过许多从内地逃亡的反明的白莲教的部众。那时候就已经修建了宏伟的美岱召。

呼和浩特的召庙影响力不限于民间、宗教,它还影响到了政治。我们都知道康熙皇帝来过呼和浩特三次。他把大召(无量寺)确立为自己的家庙,他个人的家庙。所以大召寺里没有活佛的塑像,只有康熙皇帝的牌位。那么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在朔、望日,绥远城的将军、归化城的道台、归化城内土默特衙署的督统、在归化城的满汉蒙各级官员都要集中到大召寺去朝拜皇帝。因为不能够面朝皇帝,所以朝拜皇帝的牌位,这完全是政治生活的内容。所以这个召庙又渗入了政治生活的内容。

5

在“召城”呼和浩特,藏传佛教的召庙对于广大人群的精神影响,几乎是不分阶层、不分职业、不分年龄。一个孩子在他出生以前,他的母亲要到召庙去求子,烧香、许愿,给我一个儿子吧,要烧香。那么,当这个孩子出生以后,要到召庙去请大喇嘛给他摸顶,给他起一个名字。所以我们现在很多蒙古族或者汉族人的名字,其实都是从藏传佛教的佛经上取来的,都是藏名。什么僧格啊、呼吉格图啊,有的直接就叫达赖、葛根。这些都是从藏传佛教的佛经上学来的名字。

一个人从他出生到给他取名字,到他的祖辈传给他的这种心理状态,这种信仰,从小就种在了他的心里。那么他对宗教的精神上的依赖、灵魂上的皈依,就是非常深刻的。不管你是将军也好、不管你是官员也好,你军队要打仗么,我要不要出征去,我这仗能不能打赢,我要在出征以前,到召庙去祈福求安。我是个商人,我要做买卖,我这一笔大单子接不接,这个合同签不签,我要到召庙去求佛指示,让佛祖保佑我买卖兴隆。那一般的老百姓出入平安啊、孩子健康啊,这个都要和召庙发生关系。一直到你死,这种活动都不会停止。你死了,家人要请召庙的喇嘛给你念经,超度你的亡魂。

所以说呼和浩特的召庙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商路开通致使呼和浩特商贾云集。呼和浩特作为南北货物的集散地,逐渐成为塞外有名的商埠。

板升犹如雨后春笋出现在呼和浩特城市的四周。在呼和浩特周边的草原上一个又一个村庄建立起来,是阿拉坦汗专门安置内地来的农民、工匠的地方。这是呼和浩特一个独有的现象。“板升”是蒙古语的缩写,本意是“房子”,后来引申为村落或聚居点而广泛使用。数以十万计的农民、工匠在各个“板升”安居乐业。蓝天下的草原召唤更多的人走向她。

这种盛况在《万历武功录·俺答列传》就有记载:“……开云田丰州万顷,连村数百。”由此可见那时候手工业和农业在呼和浩特规模已经相当大了。

紧随民工潮身后的还有大量商人、文化人、自由职业者走进了呼和浩特地区。

阿拉坦汗实行的社会与经济改革在三娘子手里得到了继承和延续。建城郭,建“板升”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多种经营搞活经济,使草原社会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阿拉坦汗西迎活佛,带领部众皈依藏传佛教,终止原始野蛮落后的萨满教。草原社会出现宝贵的安定祥和的局面,这是百年来草原儿女梦寐以求的事情。阿拉坦汗的梦想与草原人民的梦想聚合在了一起,理所当然他会受到人民的拥戴。同时阿拉坦汗善待从四面八方走进呼和浩特的民工、农民和各类人才,从而也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

从呼和浩特建城的1581年算起,到1693年茶叶之路正式开通,中间经历了整整112年。这一个多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草原都市呼和浩特已经呈现出繁荣昌盛的景象。还有藏传佛教的迅猛发展,使得呼和浩特在17世纪中叶已经成为一座地地道道的召城,一座地地道道的商城,成为整个蒙古高原政治、经济、宗教和商业的中心。其时,一个俄罗斯人见证了她的繁荣景象。1654年俄罗斯学者巴伊科夫随俄罗斯商队进入呼和浩特,亲眼目睹了这里的情形。后来他在《巴伊科夫出使报告》中这样描写呼和浩特:“城里店铺林立,都由砖石砌成,还带有后院。店铺里的货物有各种缎子和棉布。……还有大量的各色丝绸。许多铁器和铜器,……整个郊外全都是耕地,种植有糜黍、小麦、燕麦、亚麻,还有各种瓜果蔬菜。……”

到了康熙年间,连结欧亚的国际商路茶叶之路终于打通,作为茶叶之路的东方的起始点呼和浩特,其商业日渐繁荣,城内城外店铺骤增,鳞次栉比;骆驼日夜穿梭于市。这里是作为对俄、蒙贸易的华商和蒙商的大本营,迅速走向繁荣。庞大的物流促成驼运业的大发展。于是驼城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呼和浩特作为驼运业的中心,其驼道向四面八方伸展,可谓是四通八达。驼道并非至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库伦、古城子(今奇台)就停止了脚步。驼道的延伸带着呼和浩特的商人走出了国门,例如呼和浩特通往库伦(今乌兰巴托)的驼道,从库伦向北出境到俄罗斯边境城市恰克图,然后沿贝加尔湖,深入俄国西伯利亚腹地。

而呼和浩特通往古城子的驼道,从古城子向西行四站地到迪化(今乌鲁木齐),再向西至伊犁,西北至塔尔巴哈台,分别进入西亚诸国境内。

其实藏传佛教在蒙古高原迅速传播,无意之间也为商品和物流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于是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亚广袤的大地就成为呼和浩特商人的广大舞台。

老驼夫告诉我,大盛魁在鼎盛时期,派出的驼队曾到达俄罗斯首都“毛斯塔瓦”(今莫斯科)。呼和浩特人称莫斯科的发音较标准翻译要更接近俄语本身的发音。

那么作为呼和浩特商人的大舞台,16、17世纪的西伯利亚是什么样的状况呢?127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生活着数十个少数民族,他们大部是从事放牧、渔猎生产,生产方式十分落后。布里亚特、科里亚克、吉利亚克、达斡尔、鄂温克、图瓦、赫哲、奥斯加特、沃古尔、铁勒古特、涅涅次、乌梁海等民族,他们大都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丰富的渔猎资源,简直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那里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氏族制阶段,经济落后,许多生活必需品都极度匮乏,比如粮食、衣料、医药、医疗都很缺乏。

我国著名的维吾尔族学者包尔汉和冯家升两位先生运用许多史料,断定“西伯利亚”系鲜卑的音转。鲜卑大家当然熟悉了,乃是中国古代生活于北疆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向西曾活动于额尔齐斯河、鄂毕河中游一带。两位先生进而考证说,“鲜卑”又是一种“瑞兽名”,相当于蒙古语的貊,即五爪虎,鲜卑人崇拜这种瑞兽,将它刻画在金属带钩上,以别于其他部落的人民。

这种看法颇有见地。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大大小小几十种民族在西伯利亚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创造文明,他们是这里的主人。其中许多民族在中国史籍中都有详尽的记述,同中国各族人民有着密切的交往,有些民族在某个时期曾经受中国政府管辖,是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6

一个成熟的商业城市出现在蒙古草原的南缘,归化城作为整个蒙古草原藏传佛教的中心,香火旺盛。作为商城商业异常的繁荣,商业行社的众多是商城的一个重要标志。归化城的商会历史悠久,在清代早期被称作“乡耆会馆”。那时候“乡耆会馆”在社会上是有相当权威的民间组织。归化城内的所有商业行社,他们内部的“公议条规”都要经“乡耆会馆”审定才能施行。甚至有些民间官司诉讼事件官府也会交给“乡耆会馆”处理。

呼和浩特老辈人说,归化城最早出现的工商业十二行,是土默特左翼都统丹津从北京带回来的。都统属于军事序列,级别在将军以下。清代将军也有正一品副一品之分。都统属于副一品,大概相当现在的副部级吧。可见那时候土默特的官员社会地位还是很高的。

可能是仿照北京的十二行设置,行社头目称“总领”,十二总领推举“乡耆”。会馆就设在归化城南门外的三贤庙内。

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归化城的行社越来越多,分工也越来越细。最初是十二行增至十五行,接着又出现了“外九社”和票庄、借庄、茶庄、苏庄、府庄、京羊庄、羊马店、驼庄等等。那时候的十五行社是:衡义社——经营细毛狐皮、狼皮;荣丰社——经营小羊羔皮;威镇社——经营老羊皮;毡毯社——经营制作毡毯;集义社——经营鞋靴;马店社——经营马庄;福虎社——经营磨面业;青龙社——经营碾米;聚锦社——经营粮店、布庄和纸张业;醇厚社——经营京货、估衣;集锦社——经营外藩生意;当行——经营典当;仙翁社——经营戏园子、饭馆;聚仙社——经营茶馆;宝丰社——经营银钱行业。……

十五行社难以包容的行业还有三十家下行社。崇文社——教书匠;纸房社——纸行;公义社——纸匠;六合社——磨面;协意社——买卖字号伙夫组成;诚敬社——店铺伙夫;成衣社——裁缝;福庆社——骆驼行;兴隆社——羊马行;东义合——羊皮匠;西公义社——皮货行;义合社——靴匠;福隆社——京羊庄;新疆社——专走西营的行社;义合社——果木行;骡店社——开骡店的;鲁班社——泥瓦匠、木匠、石匠;净发社——剃头匠;金炉社——铜铁匠;吴真社——画匠;山货社——盆、碗、笤帚;杂营行——木器;银行——银匠;染行;腊行;铁行;药行……。

据《归化城厅志》载,“归化城市厘森列,梵宇如林,商贾踵事增毕,有名之社一百二十”。

商业行社在各自的会馆都供奉着自己的神佛,例如金银铜铁锡匠人供太上老君;木工供鲁班;裁缝供轩辕皇帝;画匠供吴道子;造纸的供蔡伦;书役供萧何;靴匠供孙膑……。而各个行社的会馆一般多设在已经建成的庙宇。随之由各个商业行社搞的祭祀酬神活动也就很多。

驼运业应运而生。还是在阿拉坦汗的时代,沿着长城附近的一些城镇,如归化城、张家口、大同、隆盛庄、多伦诺尔、丰镇、包头、武川、河口等地,就出现了专门为商号驮运货物往来于蒙古各地的驼业行帮。以归化城为例,其驼业行帮都是有名有姓可据可查的。比如集锦社,拥有驼户30余家,骆驼约10万峰左右,专营走喀尔喀蒙古和漠西新疆额鲁特部及科布多等地客商货物往返运输。

这些驼运的社团发展非常迅速,据《归绥识略》载:在归化城有“康熙中商民为抚远大将军费襄壮公(即费扬古)建立的生祠”,献匾者商号名称计有:“集锦社乡总:天顺泰、永昌魁、天义昌、九如长、义兴魁……”,以上全都是驼运业行帮组织的首领商号。

说到费扬古需要花些笔墨介绍,这是呼和浩特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费扬古生于顺治二年(1645年),他的姐姐就是孝献端敬皇后。费扬古承袭了姐姐办事认真、为人谦和、追求完美的性格。14岁的费扬古就承袭了伯爵的爵位。后追随康熙皇帝征讨反叛的噶尔丹。费扬古因在平定噶尔丹战争中的贡献突出,被康熙大帝封为一等公爵。

自第一次在乌兰布通交战到噶尔丹兵败身亡,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费扬古一直驻扎在归化城,由于他能约束部众、军纪严明,深得当地民心。当第三次讨伐噶尔丹的战事结束后,费扬古奉命调离,当他从该城开拔时,归化的商人、百姓纷纷给他送行,不久之后即为他修祠立像,以纪念他在抗击噶尔丹、戍边卫民及绥靖地方的过程中所立下的功绩。

史志的记载与民间碑石的文字吻合了。费扬古其人其事都是真实可信的。费公祠的匾额上用遒劲的王体书写四个大字:“德被商民”,就是对将军最好的铭记。可惜的是费扬古的祠堂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了。

在归化城为商号提供各类手工业加工产品的手工业作坊,亦都建立有自己专业社团行帮组织。此类行帮组织称之谓:“七大社、八小社、九外社之分”分门别类。加入同业行帮组织的作坊、商号约有500余家之多。

以杂货、皮毛、米面、金融、运输、旅店、饮食、典当各自建立行帮社团者,其中名为七大社,分别有宝丰社:钱业23家;典当业12家;醇厚社:杂货业80余家;聚锦社30余家;粮食经营业30余家;青龙社:粮食碾磨房30余家。

乾隆四十六年,归化城民间为新落成的费扬古生祠献匾额,署名中除了驼帮行社还有杂货行乡总。其中包括信义店、义盛永、永盛锦、义和号、成锦号、晋会通,即是这一商帮的首要商号。八小社包括集义社靴业20余家;毡毯社毡房业10余家;威镇社皮革加工业30余家;生皮社牛马羊皮毛坊10余家;兴隆社驮马店业20余家;羊店社牛羊店业6家;献翁社饭馆10余家;聚仙社茶馆10余家。

所谓“九外社”是指一些流动性较大的商贩。他们经营种类、生意没有固定场所。此类商贩在归化城约200余家,多为大商号的附属作坊。这些作坊有大有小,经营活动往往依附于七大社、八小社进行。据有关记载,清代中期归化城约有各类商号1200余家,而加入行帮社团者“不及500家”。可见不属行帮组织约束的商贾还为多数。但是,“在社者始领牌照,有交纳商捐义务,受商会之保护,商捐分四等,缴纳每等,又分天地玄黄四级,多者月捐三两许,少者年捐市钱数钱文”。

就是说彼时在归化城经商的人,也就是所谓360行,行行都有各自的帮会组织。这也是一个商业城市走向成熟的标志。(待续)

(责任编辑 阿霞)

猜你喜欢

阿拉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之旅
工商企业管理的知识与操作实例
呼和浩特旧居住区更新中袖珍公园的应用探究
三个哥哥
呼和浩特
美丽的呼和浩特
心中的阿拉坦汗
国产790MPa级高强钢在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应用
阿拉木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