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弗拉维斯·约瑟夫斯逃生记

2015-02-25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汪春花

西部 2015年11期
关键词:约瑟夫犹太人罗马

[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 汪春花 译

弗拉维斯·约瑟夫斯逃生记

[英国]#埃利亚斯·卡内蒂 著 汪春花 译

埃利亚斯·卡内蒂(1905—1994),生于保加利亚北部鲁斯丘克(今鲁塞),祖先是居住在西班牙的犹太人。1938年迁居伦敦,并取得英国国籍。晚年居住在瑞士苏黎世。终身使用德语写作。作品多探讨群众心理以及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个人处境。1981年因为“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迷惘》(1935)、剧本《浮华喜剧》(1934)、文论集《群众与权力》(1960)、自传《获救之舌》(1977年)等。

犹太战争中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把逃生的本性表现到了极致。那时,多米尼安还很年轻,他父亲苇斯巴芗是罗马军的最高统帅,在战争期间登上帝位。

犹太人早就对罗马人的统治不满,待到揭竿而起时,地方上各自推举领袖,负责招兵买马,坚固城池,以抵御罗马大军随时进犯。当时的约瑟夫斯年纪尚轻,还不到三十岁,是加利利行省的首领。他全心投入使命。《犹太战争史》中提到了他要面对的几大障碍:民众一盘散沙;对手暗施冷箭,各掌兵权;地方上有的拒不服从,有的倒戈相向。然而他仍以强大的魄力拉起一支装备差强人意的队伍,筑成堡垒迎战罗马人。

在苇斯巴芗的统帅之下,罗马大军如期而至。随军同来的还有他的小儿子提图斯,与约瑟夫斯年龄相仿。当时罗马的皇帝还是尼禄。苇斯巴芗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功卓著,威名赫赫。他率军挺进加利利,把约瑟夫斯的犹太军封锁在要塞约塔帕塔,切断了他们和外部犹太人的联系。约瑟夫斯妙计迭出,犹太人拼死抵抗,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罗马人损失惨重。犹太人足足坚守了四十七天。最后,罗马人深夜偷袭,当时犹太人还在睡觉,天放亮时才发觉不妙,遂深陷绝望,纷纷壮烈自戕。

约瑟夫斯却逃了出来。城池陷落后他的命运如何,我想借用他自己的话。就我所知,这样的逃生者手记在世界文学中绝无仅有。约瑟夫斯将逃生的经历一一道来,字里行间流露出某种奇异的知觉,对逃生术的心领神会。他尽可以直言不讳。因为自述是后来写成的,那时罗马人已经对他礼遇有加了。

“约塔帕塔陷落后,罗马人翻遍死人堆,在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搜寻他们深恶痛绝的仇敌约瑟夫斯。这半是出于对他的仇恨,半是因为他们的主帅一心要活捉他——抓住他似乎关乎整个战争的结局。而他则有如神助,在城池失陷之时溜出敌人的天罗地网,跳入一口水窖,水窖内侧连着一个宽敞的大洞,从上面看并无异样。在这藏身之处,他遇到了四十个义士,他们储备了几天的食物。四周都是敌人,白天他蛰伏窖中,到了晚上便爬出来,探探岗哨,看看有无可以出逃的路径。可惜敌人戒备森严,溜不出去。他只得退回洞中。他平安躲过敌人头两夜的搜捕,到了第三天,却被一个妇人出卖了。那个女人曾在窖里藏身,后来被俘。苇斯巴芗当即派出两名副将做说客,承诺保护约瑟夫斯的安全,劝他投降。

“劝降的副将来到洞口,承诺保他性命无虞。但他不为所动,因为他自知重挫对方后,一心报仇的罗马人会怎样收拾他。尽管来人和颜悦色,也无法消除他对当下处境的悲观:人家诱他出洞不过是为了置他于死地。最后苇斯巴芗又派了一名使者,此人是副将尼卡诺,约瑟夫斯的故人,早先他们私交甚厚。尼卡诺对约瑟夫斯说,罗马人向来从轻发落降敌。还说,约瑟夫斯智勇冠绝,罗马诸将对他钦佩多于仇恨,主帅并无意加害于他。倘若决意杀他,早就动手了,又何必派人来。对他这样一位勇士,主帅情愿放一条生路。再说,苇斯巴芗也不会派他的朋友来诱骗,让他打着友谊的幌子干背信弃义的事情。他,尼卡诺,也绝不会做卖友求荣的勾当。

“苦劝之下,约瑟夫斯仍在迟疑,罗马兵怒气冲冲,正要往洞里扔火把,被尼卡诺喝退——他一心要让约瑟夫斯归顺。一边是尼卡诺劝诱,一边是外面罗马兵的威逼,这时一个清晰的梦境闪过约瑟夫斯脑际。他想起了自己多次梦到过的神谕。梦里,上帝给他预示了犹太人将要面临的不幸和厄运,而罗马人则鸿运当头,登上帝位。约瑟夫斯擅长解梦。他是祭司的儿子,自己也是祭司,熟谙圣书中所讲的预言。他还能解释出上帝模棱两可的预示。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神

谕攫住了他,之前恐怖的梦境再次浮现。他向神轻轻祷告:‘因为您已决定让您所造的犹太人受苦,让好运都倒向罗马人那边,您选择了我的灵魂去预示未来,所以我把我的手交给罗马人,以此活命。但是请您明鉴,我不是叛徒,而是作为您的仆人归附罗马人。’

“祷告完毕,他答应了尼卡诺。那些和他一道藏身的犹太人发现他向敌人屈服,将他团团围住,劈头盖脸指责他。他们提醒道,有多少犹太人在他的号召下为自由丧命。而他,一向威名远扬,竟然要丧志苟活。亏他足智多谋,竟奢望曾拼死抵抗过的仇敌垂怜。莫非他忘了自己是谁?先辈的法典一定会在他上方深深叹息。如果他竟是这种贪生怕死之辈,那就是亵渎上帝。随他被罗马人的鸿运迷住双眼吧,而他们会铭记自己作为犹太人的尊荣。他们给他递上刀剑,让他以首领的身份就义。如果他不愿自行了断,那只好把他当叛徒了结。他们抽出剑威胁说,他若胆敢向罗马人投降,那就送他去死。

“约瑟夫斯怕了,但是未曾宣示神谕去死,乃是背弃神圣使命。情急之下,他百般寻辞周旋:能够战死沙场当然好,但也该死在胜者手上。最胆怯莫过自杀了,自杀有违生之大义,也是亵渎上帝造物之德。生命是上帝所赐,也应由上帝终结。自戕自残,神明不齿,必遭天谴,殃及子孙。他生而为人已是遭际连连,如果再亵渎上帝造物之功,岂不更罪加一等!如若有救,便不可自绝生路。对他们而言保命并不可耻,他们的所作所为足资证明其勇敢。实在难逃一死,也要死在胜者剑下。他无意背叛自己,向罗马人投降,他倒情愿罗马人自我背叛。如果他们出尔反尔,他将万死不辞。他们因食言受上帝惩罚,对他而言,这样的慰藉胜过沙场取胜万倍。

“就这样约瑟夫斯想尽办法,让他的同伴们打消自杀之念。但是绝望之下,他们对一切解释充耳不闻,他们决意一死,他的话只会让他们的怒火烧得更旺。他们指责他胆小如鼠,拔出剑来从四面步步逼近。每个人似乎都已经决心在这里处死他。在这危急关头,他只恨分身乏术,嘴里喊着一个人的名字,以头领威严的双目又瞪向另一人,一只手抓过一个人,又请求另一个人不要进攻。就这样他避开每一次直指喉头的剑尖。他像一头困兽,谁要袭来,便立马转身向谁。尽管情势危急,大家对主将毕竟有几分敬畏,一时间手松剑落。很多人终于又插剑入鞘。

“险象环生,约瑟夫斯自是临危不乱。他对天命深信不疑,对同伴们说道:‘大家死意已决,只是谁死谁手,我们要抓阄一决。先抓到的要死在下一个抓到的人手上。这样每个人都会抓到赴死之签,也就毋须自行了断。但是,一旦所有同伴都死了,而最后一个人却突然反悔苟活,那便是有违公义,天所不容。’

“这一建议让他赢回了信赖,待到大家都同意,他自己也和众人一道拈阄。就这样抓到阄的人死在下一个人手上。他们知道,这样一来约瑟夫斯也会死,和他一道死胜于苟活。不知是幸运的巧合,还是上帝的安排,最后刚好只剩约瑟夫斯和另一个同伴。他既不想抓到赴死之签,也不想作为最后一个人让自己的双手沾上同伴的鲜血,所以他建议投降罗马人,留一条性命。

“约瑟夫斯从罗马人和自己人的恶斗中安然脱身,由尼卡诺带去见苇斯巴芗。罗马人争相涌来,都想一睹这位犹太头领的风采,拥在他身边乱哄哄喊成一团。有的为掳来敌将兴奋不已,有的威胁恫吓,有人强挤到跟前好看个仔细。远处的人喊着‘杀了他’,近处的想想他的赫赫战功,感叹命运无常。而那些罗马指挥官目睹此情此景,无不动容,一扫之前的愤恨。尤其是那与他同龄的高贵的提图斯,约瑟夫斯

面对不幸坚毅果敢,让他既佩服又同情,想要救约瑟夫斯一命,便向父亲苦苦求情。苇斯巴芗却把约瑟夫斯打入大牢严加看管,想即刻解送到尼禄那里。

“约瑟夫斯闻知此事,想求苇斯巴芗私下一谈。苇斯巴芗屏退左右,只留下提图斯和两名心腹。约瑟夫斯讲道:

“‘苇斯巴芗,你当我不过是区区一战俘。错!我站在这里是要宣示神谕。我,约瑟夫斯,受上帝之命有事相告。倘非如此,以我对犹太法典的熟知,当然明白头领该怎样死去。你要把我送到尼禄手上?送去做什么?那些先你继承帝位的人都坐不长久。而你,苇斯巴芗,将成为凯撒,成为皇帝,你的儿子会继承你的帝位。绑紧我,留给日后,留给你。因为你将成为皇帝,成为主宰,不仅主宰我,也主宰大地、海洋和整个人类。看好我,我要是借上帝的名义说谎,就处死我吧,让我罪有应得。’

“苇斯巴芗起初半信半疑,他觉得这不过是约瑟夫斯的脱身之计,但渐渐地他开始信了。上帝唤醒了他的称帝之心,他未来的帝位也已经由别的表征预示。而且他还获悉,约瑟夫斯其他的预言已经一一应验。在座的其中一位亲信满腹狐疑,说,约瑟夫斯既没有预测到约塔帕塔的失陷,也没有预见自己将来被俘,可见他的陈词只是一派胡言,借以邀宠而已。约瑟夫斯反驳道,他曾向约塔帕塔人预言,四十七天后大家会落入敌手,而他自己将被生擒。苇斯巴芗悄悄派人在俘虏中打听,确信无疑后,他也相信约瑟夫斯对自己的预言。虽然约瑟夫斯还是戴着枷锁被囚禁在大牢里,但他派人送去华服珍宝。后来他们对约瑟夫斯也是礼遇有加,这一切都是提图斯的恩典。”

约瑟夫斯的逃生术共分三步。第一步他逃脱了约塔帕塔要塞的大屠杀。城里的守军但凡没有自杀的,都被罗马人结果了,还有一些人被俘虏。约瑟夫斯藏身在水窖一侧的洞里才幸免于难。洞里躲着四十个男人,他称之为义士。他们也是逃生者。他们在洞里储备了食物,只求在找到逃生之路前不要落入敌手。但是罗马人正在到处搜寻约瑟夫斯,一个妇人泄露了他的藏身之处。就这样局面被彻底扭转了,最耐人寻味的第二步开始了:主角坦率地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正是因为他的无所保留,这篇手记才如此独一无二。

罗马人承诺留他一命。约瑟夫斯一旦相信,敌对关系便告结束。从深层意义上讲,这是个信与不信的问题。在关键时刻,一个梦中的预示攫住了他,告知他,犹太人将会战败。起先他们只是在他指挥过的要塞被打败。幸运倒向罗马人那边。这个向他预示的人就是上帝。在上帝的帮助下,他还找到去往罗马人那边的途径。他作别上帝,转而面对现在的新敌人——和他一道躲在洞里的犹太同伴。他们要自行了断,免得落到罗马人手上。约瑟夫斯是大家的头儿,当初是他鼓动大家起义的,这会儿理应第一个以死明志。约瑟夫斯心意已决,一定要活下去。他费尽口舌,列出上百个理由试图挽回大家的求死之心。没用。他的一再反对,反而让同伴们的求死之心更加坚决,也激起了他们对他的愤怒,因为他不想死。他明白,若想逃出,只有让他们自相残杀,自己才能留到最后。他假装附和他们,想出了抓阄赴死的主意。

大家想想这个抓阄方式,很难相信那不是场骗局。这是整篇战记中唯一语焉不详的地方。他把那令人惊异的死亡之赌归结为神的意志或偶然,但是实际造成的印象似乎却是,他要任由读者以自己的智慧来猜测整个事情的经过。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咋舌:同伴们互相杀戮,倒在他面前。而且这样的杀戮不止一次,而是依次按顺序倒下。每一次杀戮之前,死亡之赌都要进行一遍,每个人都要用自

己的手结束同伴的性命,然后再把自己的性命交给下一个抓到阄的人。约瑟夫斯认为自杀犯了宗教大忌,但是现在是他杀,所以无所谓禁忌与否。每看到一个人倒下,他自己逃生的希望就增加一分。他巴望他们统统死掉,他想的,除了活命还是活命。想到和首领一起赴死,同伴们心甘情愿。他们做梦都没想到,留到最后的居然是他。他们中必然有人活到最后,而他之前就已经用一句话作了防范:如果同伴们都死了而最后一个人突然为了活命反悔,那是最大的不公。他所谋求的正是这最大的不公。在同伴都死后最不许做的事情就是苟活,而他志在必活。他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份子,和他们同生死共进退。就在这个借口之下,他把所有人推向死亡,保住了自己的命。他们不知道,当他看到同伴接连倒下会作何想。他们坚信大家的命运联成一个整体,而他却置身事外,只想着自己。他们死了,成全了他的生。

他的骗术堪称经典。这是所有头领惯用的伎俩。他表现得大义凛然,似乎要赶在手下人之前赴死。事实上却是把同伴推向死亡,自己好活得更久。这是老把戏。头领借此活命,并强化自己的力量。倘能踩着敌人的尸体活下去,当然好;不能,就踩着自己人的尸体。总之他要利用这两个手段,非此即彼,亦此亦彼。对敌人的利用是赤裸裸的,因为他们是敌人。对自己人,利用的手段要秘密进行。

在山洞里,约瑟夫斯的狡诈就表露无遗。洞外是敌人,他们是胜者,此时已不再威逼胁迫,转而承诺放他生路。洞里是他的伙伴,他们谨守头领灌输给他们的观念,拒绝接受敌人的承诺。如此一来,约瑟夫斯借以保命的山洞反倒成了他最大的危险。他算计了他那些想要和他同归于尽的伙伴,让他们先死去。从一开始他就没有死的念头,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最后只剩他和一个同伴。此时,如他所言,他不想手刃同胞,所以他说服那个人投降罗马。他也只能说服一个人,四十人太多了。于是两人投靠了罗马人保命。

经历过一番和自己人的交锋,他终于脱身。通过别人的死亡提高自己的生命感,这正是他带给罗马人的。他逃生的第三步便是传授给苇斯巴芗这一最新获得的经验。传授方式是宣示预言。犹太人虔敬神灵,这一点罗马人早有耳闻。他们知道,犹太人不轻易以上帝的名义开口宣示神谕。约瑟夫斯更希望苇斯巴芗称帝。他要被解送到尼禄那儿去,尼禄并没有保证赦免他。而苇斯巴芗好歹承诺不杀他。他还知道,尽管苇斯巴芗比尼禄年长许多,却不受尼禄待见,因为他总在尼禄唱歌时打盹儿。尼禄对苇斯巴芗多有怠慢,只因犹太人的起义来势凶猛,才重新重用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苇斯巴芗有理由对尼禄不忠,登基预言正中他下怀。

对自己传授给苇斯巴芗的神谕,约瑟夫斯深信不疑。宣示神谕的使命流淌在他的血液里。他自诩为高明的预言家。他给对方带去的是罗马人自己不曾有的东西。他们罗马人的神,他并不以为意,那些神所预言的东西在他看来不过是迷信。他也知道,苇斯巴芗和所有罗马人一样鄙视犹太人和他们的信仰,但是这次他得让苇斯巴芗相信,他的预言严肃有效。他预言时成竹在胸,语气坚定有力:他作为唯一站在敌人堆里的人——曾经重创敌军,不久前还被他们恨得咬牙切齿——但在他心底,对自己的坚信无疑胜过任何信仰,这些都归功于他同自己同伴的较量中保命的经验。他传授给了苇斯巴芗自己在洞里获得的经验。因此,尽管苇斯巴芗年事已高,比在位的尼禄还长三十多岁,此外,他还有不下三个帝位竞争者,但是他等待对手在篡位之争中相继死于下任之手,最终成为罗马皇帝。

栏目责编:柴燕

猜你喜欢

约瑟夫犹太人罗马
偷懒发明的铁栅栏
自尊
童话
阳光房
罗马鞋 无法抗拒的夏日战靴
日安,白天
Getting a Job初入职场的面试技巧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犹太人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