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需肥特性和施肥技术
2015-02-24绳丽
绳丽
宁陵县农业局
小麦需肥特性和施肥技术
绳丽
宁陵县农业局
一、小麦需肥量
小麦对氮、磷、钾三要素的吸收量因品种、气候、生产条件、产量水平、土壤和栽培措施不同而有差异。在黄淮平原地区中、高等生产水平下的小麦,每亩生产100千克籽粒,需从土壤中吸取纯氮2.6~3千克、纯磷1.2~1.5千克、纯钾2~2.5千克。随小麦产量的提高,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也相应增加。
二、小麦需肥规律
小麦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随植株营养体的生长和根系的建成,从苗期、分蘖期至逐渐增多,于孕穗期达到高峰。小麦不同生育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是从分蘖到越冬,此时期是小麦群体发展较快的时期,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个时期植株生长迅速,对氮肥需要量急剧增加,吸收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收氮肥最多的时期。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以后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是孕穗后吸收的。苗期是小麦的营养期,氮素代谢旺盛,同时对磷、钾反应敏感,所以施足基肥能促进早分蘖、早发根,为麦苗安全越冬、壮秆大穗打下基础。拔节期。小麦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多,氮、钾达最大值的一半,磷占40%左右。孕穗期,养分吸收积累最大,氮素吸收积累达80%,磷钾在85%以上。抽穗开花后,小麦根系吸收能力减弱至丧失,养份吸收随之减少并趋于停止。
氮素在小麦越冬前分蘖期和幼穗分化期,磷素在三叶期,钾素在拔节期是关键时期;而养分最大效率期是氮素在拔节至孕穗期,磷素在抽穗至开花期,钾素在孕穗期。
三、小麦施肥技术
小麦整个生育期的生长中。其营养生长阶段(出苗-拔节)的施肥,主攻目标是促分蘖和增穗,而生殖生长阶段(孕穗-成熟),则以增粒数和粒重为主。根据小麦营养特点,应重视基肥和及时追肥。中等肥力水平条件下,亩施纯氮13~15千克、纯磷6~8千克、纯钾4~6千克。基肥中氮肥用量应占施肥总量的60%~80%,追肥占20%~40%为宜。
基肥的施用“麦喜胎里富,基肥是基础”。基肥不仅对幼苗早发、培育冬前壮苗、增加有效成分是必要的,而且也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土壤质地偏黏、保肥性能强、又无浇水条件的麦田,可将全部肥料一次作为基肥施入,俗称“一炮轰”。具体方法是,把全部的有机肥、2/3的氮、磷、钾肥撒施地表后,立即深耕,耕后将余下的肥料撒垡头上,再随即耙入土中。这样可使耕作层全层都混有肥料,既有利于前期形成壮苗,又可防止后期脱肥早衰。对于保肥性能较差的沙土或水浇地,采用重施基肥、巧施追肥的分次施肥方法。亩施腐熟有机肥3~5方(1500~2000千克),将2/3的氮肥和全部磷肥、钾肥、有机肥作为基肥,其余氮肥作为追肥。施种肥是最经济有效的施肥方法。一般每亩施尿素2~3千克;或过磷酸钙8~10千克,也可用复合肥10千克左右。
微肥可作基肥,也可拌种。作为基肥时,由于用量少,很难撒施均匀,可将其与细土掺和后撒施地表,随即耕入土中。用锌、锰肥拌种时,每千克种子用硫酸锌2~6克,硫酸锰0.5~1克,拌种后随即播种。
1.追肥的施用
巧施追肥施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时间宜早,多在冬前进行,常有“年外不如年里”的说法。追施的肥料大都习惯用氮肥,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且土壤供应磷和钾又处于不足的状况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对于供钾不足的高产田,也可在冬前撒施150千克左右的草木灰。对于供肥充足的麦田,切记过量追施氮肥,且追肥时间不宜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招致减产。
2.根外喷肥的施用
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渐降低。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增产的一项紧急措施。小麦抽穗期可喷施2%~3%尿素溶液。喷施尿素不仅可以增加千粒重,而且还具有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必要时,也可喷施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促进光合作用加强籽粒成型有重要作用。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的喷施量为每亩50~60千克。微肥喷施浓度一般为0.1%,喷施量为每667平方米50千克。喷施锌肥宜在苗期和抽穗以后进行,可喷施1~2次。硼肥可在小麦孕穗期喷施,锰肥在拔节、扬花期各喷施1次,喷施的时间宜选择在无风的下午4时以后,以避免水分过快蒸发,降低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