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薯1 号在建平地区栽培密度试验结果初报

2015-02-24

现代农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建平县亩产单株

司 璐

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通过设置不同的栽培密度,探索总结适合建平县晚熟马铃薯栽培的合理密度,为指导我县薯农合理密植、提高马铃薯商品薯品质和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一、试验材料

1.试验地点。 建平县杨树岭乡德吉勿素村方营子组。

2.试验品种。 建薯1 号。

二、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地形:平地。土壤类型:褐土。土壤质地:壤土。前茬作物名称:玉米。土壤分析结果:有机质10.25克/千克; 碱解氮58 克/千克;有效磷7.6 毫克/千克;速效钾102 毫克/千克;pH 值8.2。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试验设4 个处理。

处理1:2500 株/亩;处理2:3000 株/亩;处理3:3500 株/亩;处理4:4000 株/亩。

四、结果与分析

经测产调查:处理1 单株平均产量为0.62 千克,平均亩产为1509.00 千克; 处理2 单株平均产量为0.52 千克 ,平均亩产1585.40 千克;处理3 单株平均产量为0.48 千克,平均亩产1531.72 千克;处理4 单株平均产量为0.35 千克,平均亩产1456.80 千克。

可知,建薯1 号最在种植密度为3000 株/亩的时候产量最高, 为1580 千克, 当建薯1 号种植密度为4000 株/亩时亩产量仅为1460 千克。说明马铃薯播种时合理密植,有助于马铃薯产量的提高,当密度过大时,产量反而下降。

五、结论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建薯1 号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和个体经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建薯1 号在密度为3000 株/亩时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获得较好个体经济性状,从而获得较好经济效益,为最佳播种密度。

猜你喜欢

建平县亩产单株
通径分析在芸豆品种筛选中的应用探讨
建平县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小豆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建平县城区及重点村镇园林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探讨
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助力建平县脱贫攻坚
种植密度与行距对秋闲田饲用甜高粱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