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播麦开春后管理关键技术
2015-02-24李江峰陈效庚陈静
李江峰 陈效庚 陈静
山西省河津市农业委员会
晚播麦开春后管理关键技术
李江峰 陈效庚 陈静
山西省河津市农业委员会
开春以后,晚播小麦管理要走以促弱转壮为主的技术路线,突出提温、加强划锄,突出防灾、适时浇水,突出促控、及时追肥,突出保产、一喷三防,搭建丰产苗架,以实现高产。
晚播小麦管理技术
开春以后,一般晚播小麦总体苗情特点仍然呈现为长势较差、个体偏弱、群体偏小。又由于晚播小麦穗分化较晚、时间较短、发育较快,因此,开春以后特别是春季是晚播小麦由弱转壮、升级赶队最为关键的时期。在小麦越冬之后,应因苗因地制宜,针对问题,及时跟进,确实采取有效综合措施,促进苗情转化升级,走以促弱转壮为主的技术路线,加强春季和中后期田间管理,增温促壮、浇水防灾、追肥增蘖、一喷摧熟,搭建丰产苗架,以利多成穗、成大穗、成大粒、实现高产。
一、突出提温,加强划锄
晚播小麦冬前积温不足是影响形成壮苗的主要原因。因而返青期促麦苗早发、快长的关键是提高麦田地面温度,田间管理的首要措施与重点应当是中耕划锄。决不可小瞧中耕划锄的作用,对晚播小麦早发快长可有大作用。中耕划锄是一项传统的麦田管理措施,具有增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形成、增加分蘖成穗等明显的重要作用。早春要及时开展顶凌耙耱或中耕。春季划锄应做到早锄、浅锄、细锄、勤锄、多锄。每次降雨或浇水后,都要在麦田宜耕期适时进行中耕划锄。晚播麦田春季还需格外呵护,要严禁麦田放牧啃青。
二、突出防灾,适时浇水
晚播小麦苗小苗弱,体内养分积累少,抗寒抗冻能力不强,春季容易遭受冻害死苗。要突出及早预防冻害,确保晚播小麦生长安全。一般晚播麦早春不浇水,返青期宜划锄松土、除草提温。浇水原则是不旱不浇、更不能过早浇水。墒情较差的晚播麦田,可浇小水消除旱象,并适时划锄2遍,促苗生根长叶分蘖。起身期至拔节期根据苗情,结合追肥适时浇水。晚播小麦春浇不宜早,也不宜迟,要做到适时浇麦。春季麦田浇春水不光是满足小麦生产发育对水分的需要,还有预防冻害发生的重要作用。春季保持麦田地表湿润可有效防止晚霜冻危害,尤其对苗小苗弱的晚播小麦至关重要。孕穗至抽穗期是小麦一生的需水临界期,此期受旱对小麦产量影响最大。小麦孕穗至抽穗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小麦开花至成熟期的耗水量占整个生育期耗水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必须要保证水分供应。一般应重视浇好小麦起身拔节水和扬花灌浆水。天旱和有干热风时要不失时机浇麦,雨涝要及时排水早防渍害。
三、突出促控,及时追肥
小麦起身后,发育进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生长加快,对肥水的要求比较敏感,水肥充足有利于分蘖成穗,也有利于增加穗粒重。大面积晚播麦田最重要的是起身期至拔节期要突出肥水齐攻。一般群体小的麦田,提早在返青后期至起身期追肥;群体适宜的麦田,适时在拔节期春追肥;群体过大的麦田,推迟在拔节以后追肥,并及早采取化控和镇压、深中耕等控旺苗转壮苗。追肥数量应根据底肥施用情况以及长势叶色确定追肥量大小,一般可结合浇水或借墒每亩追10~20千克磷酸二铵或尿素。晚播麦进入孕穗期以后,一般不宜再进行田间追肥。如果麦田有缺肥症状,可以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喷肥,以补充相对应的营养。特别要及早注意控制氮肥,防止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推后和容易贪青晚熟,影响产量形成。
四、突出保产,一喷三防
晚播麦基本苗多,密度大,发育较迟,易受病虫危害。要及早将“防重于治、综合防治”措施落到实处。春季发现根部病害、地下害虫等病虫危害,特别是未选用包衣种子或药剂拌种或土壤处理或灌防治的麦田,春季要及时采取撒毒土、灌根和喷药等措施防治病虫害。麦田化学除草可在秋季或春季进行。中后期叶面一次喷施用杀虫药、杀菌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配制的混合液,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增粒增重、改善品质、提高效益。“一喷三防”要做到应变适时早防早控,既要防贪青,又要防早衰。看叶色选用叶面肥:对叶色浓绿发黑的小麦,坚决不能喷含氮的叶面肥,如尿素、氨基酸等。最好选用真正的磷酸二氢钾进行喷施。对叶色发黄的小麦,应喷含氮的肥料,同时加入磷酸二氢钾。每亩可用磷酸二氢钾150~200克加0.5~1千克的尿素兑水50千克。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和干热风的发生特点和趋势,选择添加三唑酮、抗蚜威等适宜的防病防虫农药和叶面肥,采取科学配方,适时进行均匀喷雾。晚播小麦尤要加强一喷三防,满足小麦光合作用营养需求,加快养分传输,加快灌浆,促进成熟,提早防止干热风危害、防止青干减产。力争喷施2~3次,每次间隔7~10天。同时要注意做好预防小麦倒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