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享梯田湿地之美 品云和绿肺生活

2015-02-24供稿云和县林业局

浙江林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梯田公园文化

□供稿//云和县林业局

享梯田湿地之美品云和绿肺生活

□供稿//云和县林业局

云和梯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距县城10公里,凭借秀美的四季景色,变幻的云海奇观,独特的民风民俗,被誉为“中国最美梯田”。多年来,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梯田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有效保护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着力传承农耕文化,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弘扬生态文化,云和县于2010年开展湿地公园建设可行性研究,正式着手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

当年12月,云和梯田凭借其具有体量大、形态美、四季景观独特的特点以及丰富多样的湿地资源类型、悠久的人文历史、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的优势,经省林业厅批准设立省级湿地公园。2012年6月,委托国家林业局华东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开展《浙江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规划于2013年4月通过省级评审,201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全县致力于通过湿地生态系统的保育恢复与科普宣教、科研监测、生态旅游等项目建设,将湿地公园建设成为生态系统健康、湿地景观独特、文化载体丰富、宣教能力强大、基础设施完备、整体形象突出的集湿地生态保护、科普宣教、利用示范、观光游赏、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具有浓郁畲乡文化特色的中国最美湿地。

资源富集,打造“生物基因库”

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动植物物种和植被资源。公园规划面积2192.4公顷,其中湿地面积875.3公顷,湿地率39.9%,林地面积1197.8公顷。在湿地面积中,自然湿地面积34.9公顷,其中沼泽湿地22.7公顷,占湿地面积的4.0%;人工湿地面积840.4公顷,占湿地面积的96.0%。

动植物及植被资源富集。湿地公园内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据统计,有湿地维管束植物70科296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种,种子植物63科289种,其中野荞麦、野大豆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有湿地脊椎动物5纲19目35科106种,其中虎纹蛙、鸳鸯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此外,湿地公园内湿地植被划分为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草丛湿地植被型组、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组,20个群系,分别占浙江省湿地植被7个植被型组,150个群系的42.9%和13.3%。

自然景观与文化资源多样。公园内湿地景观资源计有景物6处,其中一级景物3处、二级景物2处、三级景物1处。包括梯田、沼泽化草甸、河流、瀑布等,较为突出的有云和梯田、沼泽化草甸,均属一级景物。同时,湿地公园文化资源多样,内涵丰富,梯田文化与畲族文化、银矿文化、女神文化、生态文化互相融合、共生共荣,形成魅力四射的地域文化。

措施到位,提升品质与内涵

云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云和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工作,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主任,林业、旅游、属地镇主要领导为副主任的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管委会整合各方面力量,通过抓项目建设、环境整治、服务提升、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湿地公园的品质与内涵。

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自2011年以来,全县多方筹措项目资金,强化部门项目整合,4年来累计完成项目投资约1.2亿元。完成游客接待中心、观景台、通景公路、游步道和村庄改造整治、标志引导牌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面貌和接待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实施湿地修复与保护。完成湿地公园内部湿地类型和动植物资源调查,并对保护树种调查甄别,计划实施挂牌保护;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投资503.5万余元,新建拦水坝3座、修复引水渠道14410米、溪流护岸1700米,梯田改造631

亩,水岸绿化带造林3400米、片林21亩,修复清理古道3530米。同时,对3处高山沼泽湿地实行严格保护,划定保护范围界线,设立兼职护林员巡护管理,埋设警示禁牌,禁止一切人为活动。开展水生植物园试点建设,为增加湿地水生植物的多样性,恢复湿地植被群落,增强湿地的景观风貌和游赏功能,2014年收集和引进30多个具有乡土特色的水生植物进行试种。同时制作植物科普标牌,对植物的科属、生物特性、观赏特性等进行介绍,通过湿地水生植物的展示和科普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民众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

强化综合管理。搭建“品牌宣传、业务运营、后勤组织、安全保障”四大平台,建立健全一套较为系统的规章制度;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狠抓安全管理,建立和完善紧急救护、森林防火、游客容量控制等各类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程序;完善安全防护设备,防止意外事故发对通景沿线乱堆放、乱搭乱建、污水直排、广告无序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强沿线边坡绿化和田园、堤岸等点缀绿化;加大沿线菇棚整治力度,规范产业布局,提升食用菌产业的景观化水平;完成景区标示标牌、休憩设施、垃圾箱、安全护栏等修缮及补充工作,沿途及区域内交通要道安全护栏修缮,并建立常态化的保洁机制。

加强宣传与服务。不断创新营销手段,在利用高端主流媒体、节庆活动如云和梯田开犁节等传统手段的同时,注重利用网络、影视作品开展见缝插针式宣传。如成为2013年浙江卫视热播的《人生第一次》的首站拍摄地,承接《等你爱我》、《山哈女友》、《云上的5天》等多部电视剧的拍摄。同时注重服务提升,牢固树立“游客满意是公园永恒的追求”的理念,提供完备的游客问询、网络预订、自助服务、无障碍服务、电子导览等设施,规范景区旅游购物,形成舒适、放心的购物环境。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不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

成效初显,共创生态经济效益

有效保护湿地系统。近年来,由于全县农村劳动力大批外出经商务工,同时也因水稻等粮食作物种植效益偏低,导致大量农田被用于种植经济林、用材林或处于荒芜状态。湿地公园设立后,通过湿地保护与修复、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实施,修复水渠、恢复农田灌溉。在门票收入中提取一部分扶持水稻种植,使农田得以利用,并有效引导和鼓励合作社、农户发展精品水稻种植,打响云和梯田大米品牌。自2011年以来,共恢复梯田湿地面积1531亩,高山沼泽湿地和森林植被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初步确立品牌形象。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作为县域主打旅游品牌,通过主流媒体报道、互联网、节庆等各种渠道,广泛进行宣传推广,成功塑造了“中国最美梯田”品牌形象,被省、市作为成功案例推广。2011年12月,在“寻找中国最美湿地”的评选活动中,获“中国特色旅游最佳湿地”奖。2013年,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国·湿地行》在云和梯田湿地拍摄了专题片《田园梦境》,同年5月,省林业厅组织的“美丽浙江湿地行”记者专题采访活动也深入湿地公园开展采访报道。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先后被列入国际艺术家创作采风基地、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实践基地、中国书画名家创作基地、摄影家协会创作采风基地,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中国最美40景之一”,其梯田银矿被国务院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公园所在区域为云和较偏远的山区,以核心区域梅竹、坑根、下垟三村为例,公园创建之前,年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低收入农民数量普遍占全村人口的20%以上。云和梯田湿地公园的化湿地保护的同时,建立“造血”功能,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通过3年的引导与扶持,园内及其周边农家乐从最初的零星数家发展到近百家,村民人均收入提高至9750元,大大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是云和生态旅游的一张金名片,全县将以“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复合生态系统为基础,遵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规范》和《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按照《浙江云和梯田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的蓝图,全力推进湿地公园建设,加快落实保护管理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开展水源、水系和湿地景观、文化及古树名木等调查保护,设立防火宣传警示牌;加强稻田湿地恢复、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推进科普宣教工程,及水文、水质和湿地动植物监测、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等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努力将云和梯田湿地公园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样板以及具有浓郁梯田农耕文化特色的最美湿地。

猜你喜欢

梯田公园文化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甘肃梯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晨云soho》《初晨soho》《漫漫云峰》《日出梯田》
在公园里玩
龙脊梯田
谁远谁近?
一见如故
元阳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