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协林5-4盐浴多用炉贝氏体淬火总结

2015-02-23刘久成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5年5期
关键词:套圈贝氏体碳化物

刘久成

爱协林5-4盐浴多用炉贝氏体淬火总结

刘久成

高碳铬轴承钢经等温淬火后组织为:下贝氏体+(少量马氏体)+未溶解碳化物+残留奥氏体(通常认定<3%)。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存在百分之百的贝氏体转变。

与一般(马氏体)淬火比较,高碳铬轴承钢采用等温淬火具有:①产品高的尺寸稳定性。②产品优良的力学性能,如抗弯强度、冲击韧度,并且热应力低,变形小。③产品淬火后零件表面呈压应力,从而提高了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可在工作条件恶劣,如受高冲击负荷的铁路、轧机、矿山、采煤和钻机等条件下工作。④产品马氏体及贝氏体对比:产品马氏体组织强度高,但韧性低,畸变量大。

1. 毛坯要求及设备情况

采用等温淬火时,毛坯需经碳化物细化处理,通常选用正火和快速退火,要求退火组织为1~2级,GCr18Mo/ GCr15/ SKF6/SKF7退火硬度为179~217HBW。

设备选用5-4盐淬多用炉,盐槽容量30t,淬火冷却介质为55%KNO3+45%NaNO2,介质温度230℃,等温时间4~6h。

2. 工艺过程

等温淬火加热温度比一般淬火温度高20~30℃,淬火及等温后需经70~80℃热水清洗。对于大型轴承零件需进行二次等温稳定回火处理,用以彻底消除淬火应力。

工艺流程:毛坯锻造→正火→退火→车加工→产品装炉→进炉加热→出炉淬火→回火等温→产品风冷→产品清洗→产品卸炉→硬度检测→椭圆检测→椭圆整形→整形回火→椭圆检测→顶形回火→椭圆检测→成品发货。

3. 产品涨大情况

笔者通过大量产品试验,稳定的贝氏体淬火后,产品涨大量范围一般在2.5‰~3‰。当然涨大量的多少跟产品的材料、形状、退火状态、有效壁厚、淬火工艺等都有关系。

稳定的贝氏体淬火时,根据产品的涨大量经验,热处理前的套圈给磨加工的留量可以控制在最少,比如FC4054170/01在热处理前给磨加工的留量是“零”,因为产品热处理后涨大的量足够磨削,大大提高了磨加工的效率。

4. 常见问题分析

(1)局部软点,可能是与冷却不足、加热不足、锻造缺陷、脏物覆盖、原始材料等有关。

举例分析:FC3652168/01,产品壁厚12m m,产品摆放方式为花摆,产品工艺:加热865℃×恒温18min后淬火,等温温度为225℃×保温4h。

分析:检测产品硬度,端面硬度59~60HRC。端面压点硬度正常为59~60HRC,但个别产品端面局部55~57HRC,金相分析此处存在少量托氏体组织,端面局部贫碳,用打磨机继续打磨0.6mm左右,其端面硬度均匀一致为59~60HRC。由此判断产品局部贫碳,造成淬火后硬度低。

(2)淬火后端面硬度正常59~60HRC,沟道硬度低,50HRC左右。产品原始碳化物带状分布严重,导致碳化物分布不均匀,带间碳化物含量高,带外碳化物含量低。

举例说明:FC72104380/01,产品壁厚30m m,产品摆放方式为花摆,产品工艺:加热878℃×恒温45min后淬火,等温温度225℃×等温4h。

检测产品硬度,端面59~

60HRC,产品涨大量约0.5‰。但产品沟道硬度50HRC左右,把套圈切割后进行组织分析,发现产品沟道处存在大量托氏体,并且带状相当严重,由此判断是因产品带状引起沟道硬度不足。

(3)料盘最上端一层套圈涨大量不规则,出现锥形涨大,一面涨得大些,另一面小些。

原因:套圈在由加热室到盐槽转移过程中,最上层套圈温降太大,导致淬火时上下温度不一致,涨大量出现差别。

(4)客户投错产品材料。把Gr15错投成Gr15SiMn,若进行贝氏体等温淬火,则产品会直接报废。若想挽救,应把此材料产品按马氏体工艺进行加热保温,再按贝氏体等温温度进行淬火等温,贝氏体转变时间长,所以等温时间也一定要长,其涨大量基本满足要求。

(5)原材料碳化物液析对轴承套圈淬火的不利影响。碳化物液析属于三角晶系碳化物,硬度极高,它的存在会使轴承零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容易产生淬火裂纹。在使用过程中,处于表面层的液析碳化物易剥落而成为磨损的起源,显著降低轴承零件的耐磨性;处于内部的液析碳化物和脆性夹杂物一样是疲劳裂纹的起源,显著降低轴承零件的疲劳寿命。碳化物带状组织是钢液在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结晶偏析(晶间偏析),轧制延伸后,冷却过程中高浓度区域析出大量过剩的二次碳化物,从而形成黑白(高低碳)相间的碳化物条带组织。随着碳化物带状偏析程度的加剧,淬火加热时过热敏感性增加,高低碳带之间的显微硬度差加大,接触疲劳寿命下降。

(6)碳化物细化对轴承使用寿命的有利影响。钢碳化物细化有利于晶粒细化和基体浓度的均匀性,而晶粒细化与碳化物细化均利于提高接触疲劳寿命,其中晶粒细化起主要作用。预备处理工艺为580℃×1.5h高温回火,高温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为回火索氏体+粒状珠光体。淬火后残留奥氏体含量有所增加,晶粒度也得到了明显的细化,达到了双细化的目的,因此疲劳寿命有明显地提高。

20150114

作者简介:刘久成,唐山亚捷机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套圈贝氏体碳化物
改善高碳铬轴承钢碳化物均匀性研究
套圈也疯狂
低碳淬火贝氏体钢的回火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玩“套圈”游戏
Cr12Mo1V1锻制扁钢的共晶碳化物研究
大象套圈游戏
Nb微合金钢中碳化物高温溶解行为研究
套圈就是圈套
重载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疲劳性能研究
回火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