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移动图书馆建城方案探讨

2015-02-23王长熠

现代计算机 2015年22期
关键词:数据库数字图书馆

王长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广州移动图书馆建城方案探讨

王长熠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0 引言

建设图书馆之城,用意在于“人人有书读,人人读好书”,在有文化修养下提高全民思想素质。进入信息爆炸式的发展年代,书籍数量增加给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人们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后获取知识信息的来源更加广阔,网络途径是主干道,从网络中获取到知识成为最主要手段之一。根据CNNIC发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通过移动终端接入互联网络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占网民总体比例的88.9%,笔记本电脑为42.5%、平板电脑33.7%。其中网络应用中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2.85亿,其中手机用户是2.49亿,网络文学类产业也从过去单纯依靠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逐渐过渡到向 “创造优质知识产权为其他易变现的内容产业输血”。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2.6%,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大屏化和应用体验的不断增加,在移动终端中阅读成为大众获取知识信息主要方式。

广州市一直在努力推广人文方面建设,目前拥有市级图书馆2所,区级图书馆11所,为广大市民提供场所和阅读资源。近几年也大规模投入,其中新建地标广州图书馆吸引市民来借阅、参观及提供更多优质服务。广州每年主办南国书香节,通过一系列图书展销、名家讲座、岭南优秀文化展以及其他文化活动,让广大市民感受文化气氛,在文化氛围中受熏染、享受、爱上阅读。由于场所不足、活动有限、资源紧缺,读者因时空差距未能实地到馆,仅仅让部分市民受益。应移动终端阅读模式发展潮流,应建立移动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目标是让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轻松快捷获取到图书馆的任何资源,这是最理想化的[1]。

1 建设移动图书馆条件

移动图书馆非移动城堡式图书馆,不以借还书籍为主要服务的传统图书馆,在实际意义上是完整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图书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图书馆相关业务及读者对图书馆业务的需求,为读者提供全新的虚拟化图书馆服务,也保留部分传统业务。

建立起移动图书馆,需要三种实体:移动设备、网络、图书馆服务。移动设备是装备有通信功能和显示屏的电子设备,安装有操作系统,提供良好的人机对话界面。这种电子设备如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电子书、手机等,一般配备iOS、WP、Android等操作系统。现时基本能够实现人人手中有可用的移动设备。网络是读者使用各大运营商提供的通信媒介,如Wi-Fi、2G/3G/4G、有线网络等[2]。图书馆服务,主要包括馆藏OPAC、电子图书、期刊、音视频等。读者利用移动终端随处可进行图书馆资源的检索,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的阅读。提供图书馆服务这方面是建设移动图书馆之城主要任务。有区别于深圳市提出并建设“图书馆之城”的统一服务网络[3]。

(1)资源数字化

首先要摆脱传统图书馆的模式,移动图书馆不再以纸质材料书籍为主,已将书籍内容信息化和数字化,方便读者直接获取,而非读者得知图书馆有藏书且要亲自到馆借取书籍,又非预约书籍通过流通书车送到特定地点的自助式图书馆,而是真正数字书籍,可在移动终端上显示。

其次,非书籍资源的数字化。如视音频资源也是图书馆馆藏之一,通过现代化模数转化技术采样成为二进制格式数据流。

(2)资源网络化

移动终端能够通过移动图书馆特定网络入口,如网页、App、第三方应用等,访问到相关的所需要的资源。同时拥有足够网络出口带宽满足多用户并发使用时大数据量传输。

2 建设移动图书馆难点

上文提到广州市地区拥有多所图书馆,省市区的之外,还有多所院校图书馆,数量是非常多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自建数字资源、外购的数字资源,种类丰富和数量也繁多。图书馆管理系统和外购的数字资源有大部分存在相同的建设,差异是在二次开发和自建数字资源方面。所以,在整合广州市地区图书馆资源建设移动图书馆之城将遇到以下几大难点。

(1)数字资源标准不统一

数字化资源的存储格式有多种多样,如文本的txt、pdf等,如音频的mp3、wma等,如视频的avi、mp4、rmvb等。某些商业公司出于版权保护及便于管理缘由制定独有的文件格式,如CNKI的caj、超星公司的pdg。由于采用不同软件系统或因特殊需要制作导致文件格式多样性,移动终端需要多功能一体,解码程序将十分冗沉,硬件负荷较重。

数字资源管理平台,即数据库,不一样。图书馆管理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相当于Shell与内核之间的关系,如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采用Oracle数据库为DBMS、SULCMIS III的背后是Sybase关系数据库。传统图书馆管理系统因业务并发量大,存储量级高,需要大型数据库来维持业务正常运作,保证数据库稳定、安全。多种数据库的使用也成为导致接入程序访问数据库时不易读取的及设计对接程序也要多样性。数字资源方面也有许多差异,如CNKI的数据库是独家的KBase。根据开发人员及数据库的要求,还有MySQL、SQL Server等后台数据库。

(2)数字资源字段定义不统一

移动图书馆最重要功能是资源检索。源于系统平台不同,定义相关关键词不一样,导致用户检索不到相关资源或检索到的资源不能区分归类。人工录入数字资源时所设置的关键词量不够多,在没机器学习自动理解和区分关键词的意思和词性,往往需要提供精确词组才能检索到相关资源。

(3)数字资源使用权不统一

数字化资源根据制作方不同,存在不同版权授权管理方式限制。某些数字资源是个别馆独立购置,使用范围受限。如电子图书的授权模式多数为IP限制,从国际发展趋势看,移动阅读将要求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还有享有图书馆服务待遇是注册在库会员,跨馆资源检索及索取存在一定的壁垒。

以上三个“不统一”问题是建设移动图书馆遇到特别突出的,数字资源是移动图书馆必备的实质性支持,单纯馆藏藏书检索查询功能远远未能满足读者真正获取知识信息的需求,直接在移动终端将读者需要的信息展示出来,才是关键点所在,因此必须避免或急需解决。

3 解决方案

广州移动图书馆之城,现有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上,通过技术手段整合各馆资源,发布服务。目前,部分图书馆利用不同途径或方法建设各自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这些都是个体行为。整合所有资源,应考虑多种方法,需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

方案一:联合商业公司共同建设。目前国内数字资源提供商:超星、汇文、书生等,技术实力雄厚,自建数字资源库产品多样化、多方面覆盖、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拥有成熟的正在使用的商业化移动图书馆平台。

联合商业公司共同建设有以下优势:①通过与商业公司合作提出系统要求,技术外包,减少自主研发时间、过程和遇到的困难;②利用商业化成熟方案和系统、数据库对接经验,将广州市内图书馆汇聚在统一平台上;③采用该方案建设移动图书馆之城,时间短效率高,在商业云服务模式支持下,提供短信、彩信、网站、App等服务途径为读者推送信息[4],且可利用资源也较为丰富。

联合商业公司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现有商业化移动图书馆平台中,各图书馆是以独立单元存在,需要打破馆际界限,成为大融合;②某商业公司资源虽然丰富,但还未能涵盖所有数字资源,获取非本商业公司的数字资源时还会存在壁垒;③某些馆内自建数字资源共享至移动图书馆平台时需要做好版权保护,商讨二次开发如何对接上传至平台上。

方案二:馆际共建。以广州图书馆为主,建立移动图书馆平台,其余馆作为卫星馆,由移动图书馆平台通过建立在卫星馆内部中转服务器的对接程序来连接和读取相关数据库、获取相关数字资源。广州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资源,同时采购了某些大型数据库供会员登录使用。卫星馆馆藏资源可能相对较少,但存有特色资源可共享。

(1)馆际间以OPAC为基础查询所有馆的馆藏藏书数据。

(2)馆际间数字资源以授权访问方式或VPN方式允许各馆用户接入访问、检索、浏览、下载数字资源。主馆-卫星馆之间通过网络协议建立安全链路网络连接,完成交换、同步、更新用户数据,采用网络点对点协议输送数字资源到用户移动终端。

该方案属于折中解决方案,临时解决读者获取信息的办法。长期使用,馆际互访方式比较繁琐,不容易满足大量用户并发使用。

方案三:广州市独立建设移动图书馆平台。

该方案出发点是解除用户重复办证及权限受制约和解决资源版权引发的侵权等法律问题。而广州市有一定的优势:

(1)广州市民卡。广州市政府为每位市民制作和颁发独立电子身份凭证——社保(市民)卡,目前政府机关多平台应用都接入市民卡管理中心联网获取市民卡信息作为相关凭证。该卡业务计划中注明具有在图书馆借还书等业务功能,可作为广州市移动图书馆之城的帐号。

(2)政府主导及号召。广州市在积极推广全民读书活动,可由政府来支持该项惠民建设项目。

因此,建设广州市移动图书馆之城需完成以下任务(业务功能):

(1)建立资源发现平台。因为各馆现拥有书籍、数字资源及以后采购都可能存在许多不雷同。所以,各馆实时收集索引数据同步到资源发现平台,读者通过检索功能可搜索到所有馆藏信息。

(2)商业数字资源库统一购置。以IP为授权访问模式和资源批量订购逐渐成为过去式,以后发展方向可能朝着按需按量订制式付费购置模式,或者转移到副本授权模式。如目前国外馆与数字资源供应商采用新的采购协议:用户访问(点击)某条资源次数或下载次数超过所协商的次数限制,即转入购置清单内,并保存副本在本地资源库中供用户永久使用。

(3)资源传递功能。为保护某些自建资源版权,提供合理利用,用户可以通过申请资源传递。在设定一定篇幅、数量、次数等约束条件保护好之后,满足读者一定的要求。但这些限制应逐渐取消。

4 结语

以上三种方案都具备一定的优势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移动图书馆之城的目的是满足新的阅读方式下读者的需求。对于建设移动图书馆之城还会有更多方案被提出,促进图书馆联盟成员之间大协作,使得数字资源完成大共享的使命,同时实现最理想目标:一切为了读者。

[1]姜海峰.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6):12-15.

[2]江波,覃燕梅.掌上图书馆、手机图书馆与移动图书馆比较分析[J].图书馆论坛 ,2012(1):69-71.

[3]关汝丽.深圳市“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及实施要点[J].公共图书馆,2012(4):90-93.

[4]覃燕梅,江波.我国移动图书馆四大服务途径比较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3(9):29-31.

Mobile Library City;Resource Integration;Technology Level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 Mobile Library

WANG Chang-y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65)

1007-1423(2015)22-0058-04

10.3969/j.issn.1007-1423.2015.22.015

王长熠(1984-),男,广东湛江人,图书馆助理馆员,本科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图书馆学

2015-07-25

2015-08-01

网络信息时代移动阅读方式成为读者获取知识信息新方式。从技术层面探讨整合广州市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移动图书馆之城,满足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获取到任何相关资源。

移动图书馆之城;资源整合;技术层面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No.2012GJ65)

Network information era of mobile reading a reader to obtain new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from the technical level to probe into the integration of the city of Guangzhou City Library Digital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mobile library to meet readers in any time,any place through mobile terminal equipment access to any relevant resources.

猜你喜欢

数据库数字图书馆
图书馆
答数字
数据库
数字看G20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