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屠宰检疫中皮肤的出血性变化与意义

2015-02-23金祥伟

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疹块出血点出血性

金祥伟

(辽宁省抚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3006)



动物屠宰检疫中皮肤的出血性变化与意义

金祥伟

(辽宁省抚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3006)

在动物屠宰检疫过程中,宰后动物胴体及各内脏器官的出血性变化是屠宰检疫中检疫判定的一项重要依据。屠宰检疫中的出血性变化主要包括有:皮肤出血、皮下脂肪出血、淋巴结出血、内脏器官出血等,其中皮肤的出血性变化鉴定是胴体检疫的重要程序,能够清晰、直接的反映出疫病特征,对屠畜宰后检疫初步判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导致皮肤出血性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有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以及运输及屠宰过程中易发生的的机械性损伤、应激反应、皮肤损伤、皮炎、湿疹、蚊虫叮咬、锌缺乏症、中毒等。

1 动物传染病

造成屠宰动物皮肤出血性变化的动物传染病有很多种,以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猪败血性链球菌病、猪蓝耳病等疫病为例。

猪瘟:全身皮肤,特别是耳部、颈部、腹部、四肢或四肢内侧皮肤呈现针尖大小暗红色或紫色出血点(较猪肺疫出血点小),结合淋巴结是否肿胀,切面是否如大理石状、大肠的回盲瓣处是否形成纽扣状溃疡、肾脏是否有针尖状出血点、脾脏等器官是否有特异性变化做出判定。

猪丹毒:败血型猪丹毒全身皮肤呈红色俗称“大红袍”,畜体大片皮肤弥漫性充血发红,呈暗红色,皮下脂肪也是暗红色,越接近皮肤颜色越深;亚急性型以皮肤红色疹块为特征,在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不规则的四边形、圆形且界限明显的疹块,疹块发硬并突出皮肤表面,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结合是否出现败血脾、大紫肾、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出现菜花样增生等特异性变化可判定。

猪肺疫:主要表现为皮肤有出血点、出血斑,较猪瘟的大,如梅花斑状。主要集中于颈部、耳、鼻、下腹部,四肢皮肤充血,有时全身呈弥漫性出血。结合咽喉部是否肿胀、是否纤维素性肺炎、胸膜与肺是否黏连,肺切面是否呈大理石样变、胸腔与心包是否有积液等特异性症状进行判定。

猪败血性链球菌病:胸、腹及四肢下端呈紫红色或有斑点状出血,背臀部皮肤成片出血,结合会厌软骨是否点状出血,胃底黏膜是否有片状出血,大小肠各部是否多见充血、出血,脾是否肿大,心耳、心冠是否有出血斑、淋巴结是否肿大、充血或出血进行判定。

猪蓝耳病:皮肤发红,双耳背面、边缘、腹部及尾部皮肤出现深紫色。结合淋巴结和脾脏是否肿大,肾脏是否出血淤血,关节是否肿胀、关节腔是否化脓等进行判定。

猪疥癣病:体表、尾部和四肢部位皮肤,出现红斑、丘疹、黑色痂皮,皮肤粗糙,角质化较重,局部皮肤出血、增厚。

2 运输及屠宰时易发生的问题

机械性损伤:主要有打伤、踩伤、咬伤、刮伤、擦伤。生猪装前、卸后的棍棒打击伤,运输过程中的刮伤擦伤、生猪相互间咬伤等。多分布于头、颈、背、身体两侧及后肢,多呈斜条状、带状出血或不规则片状出血,皮肤损伤严重的会发展到深层脂肪和肌肉,造成大面积淤血。

应激反应:长途运输中,特别是在冬季,因无保温措施或保温措施不当,寒冷空气刺激皮肤,屠畜宰后皮肤呈现形状不规则、颜色均匀、淡红色充血,有时会波及全身;屠宰电麻时也会造成皮肤点状出血,一般集中在肩前和臀部,呈鲜红放射状小点。

皮炎、湿疹:多发生耳根、下腹部、背部、四肢内侧等皮肤处,以发生丘疹为持征。表现为区域性的皮肤潮红、弥漫性点状出血(出血点高于皮肤)。发病猪只皮肤变粗糙。

锌缺乏病:因猪只本身缺锌所致,全身皮肤红点,粗糙,脱皮屑,破溃,蹄壳斜裂或横裂等。

猪荞麦中毒:2007年曾经接收一批生猪,屠宰后部分猪、头、耳、颈、背、肘后、腹侧、臀部等部位发现玫瑰色、紫黑色疹块,以头部最为明显,疹块与健康皮肤界限分明,边缘不规则,指压不褪色,褪毛后形成湿润的糜烂面。初时感觉是普通皮疹,后经了解得知,此种症状为猪荞麦中毒,是因为猪采食了含有由荞麦种子、糠麸、秸秆或幼苗制成的饲料而引起的,在荞麦产区常见的中毒症状。此外,动物屠宰过程中放血不良、烫毛过程中温度掌握不好也可导致屠畜皮肤弥漫性红染,可结合皮下脂肪状况判别。

3 小结

总之,在屠畜宰后检疫各项检验中,皮肤出血性变化直观明了,熟练掌握之后,可以根据皮肤的出血性变化特征,迅速对屠畜做出初步判定,结合淋巴和内脏器官剖检,排除非疫病因素后做出判定,对宰后检疫快速、准确实施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疹块出血点出血性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生猪屠宰检疫中猪丹毒病的检疫及处理方法
母猪丹毒的诊治措施
Mutually Beneficial
院前严重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两种液体复苏分析
猪丹毒病的诊治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一例猪丹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