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蹄病的发生与诊治
2015-02-23李春光
李春光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兽医局 151400)
奶牛蹄病的发生与诊治
李春光
(黑龙江省安达市畜牧兽医局 151400)
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在中国奶牛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奶牛疾病仍然是阻碍奶牛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跛行,站立姿势异常,起卧困难,泌乳量减少,渐行性消瘦等,急性蹄病局部有红、肿、热、痛的炎症反应。急性病例奶牛表现为奶牛蹄局部红肿、发热、患肢不敢负重,强行运动步态强拘,弓背,叩诊或钳压敏感,疼痛。患牛常卧于地面,卧地后患病蹄外伸,常呈侧卧姿势,严重者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采食减少,泌乳量下降。慢性病牛的全身症状轻微,有的仅表现为食欲不振,产奶量下降,病牛不愿站立和运动,常喜躺卧,运动时出现跛行症状。随着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和潮湿,奶牛蹄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将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
1 蹄变形
变形蹄在个别奶牛群中占总数的55%以上。变形蹄是蹄病的诱因,若不及时治疗和矫正,往往会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造成经济损失。 ①日粮配合不平衡,矿物质饲料钙、磷供应不足或比例不当,导致奶牛机体磷钙代谢紊乱,钙磷比例失调,引起蹄变形。②蹄变形与乳牛的产奶量有一定关系,一般单产高的牛,发病率较高。主要是因为养殖户追求产奶量,在饲料中过量增加精饲料量,粗饲料采食过少、品质太差,饲料精粗比例不当,使奶牛机体长期处于酸中毒状态,引起蹄叶发炎,导致蹄变形。③饲养管理不当。牛舍阴暗、潮湿,运动场泥泞,粪尿清扫不及时,牛蹄长期在粪尿和泥水中浸渍,致使蹄角质变软、变形。生产中不重视牛蹄保护,不定期修剪,也易引起蹄变形。④蹄变形与公牛的遗传性有关。如果公牛有先天蹄变形,则后代也极易罹患该病。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常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生产中应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根据奶牛的泌乳状况,合理配制日粮,特别是高产奶牛应根据其产奶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和补充。一旦蹄形开始变化可注射维生素D3,日粮中补加钙粉,以阻止其恶化。钙磷比例一般以1.4∶1.0可获得磷钙代谢的正平衡。
一般产头胎的母牛过度产奶(超过6000kg)时发病较多,故不宜偏食偏喂,单纯追求高产。如奶牛因高产而出现弓背、拉胯等现象,并且是初发病牛,应提前停乳,以促使机体恢复。同时,还应注意定期给奶牛修蹄。为防止蹄被粪、尿、污物浸渍,应使牛蹄经常保持干净(冬天干刷、夏天湿刷),运动场要及时清扫和保持干燥,每年应对全群牛普查蹄形,建立定期修蹄制度。凡变形蹄一律进行修整,每年1~2次。为防止牛蹄感染,修蹄不宜在雨季进行。切实加强种公牛的选育工作,凡奶牛蹄变形与公牛有关者,可考虑不再使用该公牛配种。
2 腐蹄病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腐蹄为乳牛蹄的真皮、角质部发生腐败性化式,称之为“翻蹄亮掌、拉拉跨”。
药物治疗不可能使变形蹄恢复正常,临床上成年乳牛发病最多,全年皆可发生,但以7~9月发病最多。采用修蹄疗法,根据蹄变的程度不同采用相应办法给予修整。病牛站立时,患蹄球关节以下屈曲,濒濒换蹄、打地。前肢患病时,患肢向前伸出。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充分重视蛋白质、矿物质的供应。
蹄部处理:清洗、除创或修蹄以去除腐败物、脓液后,用0.5%高锰酸钾溶液清洗,也可用0.01%新洁尔灭清洗,之后用10%~20%硫酸铜溶液或5%~10%福尔马林浸泡蹄部约10min,并用消炎粉或下列涂搽剂涂擦或填塞。青霉素10万U,鱼肝油50mL,蒸馏水5mL,制成乳剂,用棉球蘸塞患部;松节油20mL、鱼肝油20mL混匀,用棉球蘸塞患部;高锰酸钾粉末95g,磺胺50g,研成细末,撒敷患部;松节油3mL、塞洛仿5mL、蓖麻油(或鱼肝油)100mL蘸塞患部。次醋酸铅溶液128mL,硫酸铜64g,醋酸500mL混匀向患部注入溶液1~2次,如溃疡一时不能愈合,用中药血竭研成粉撒布在患部溃疡面,再用烙铁轻烙,使血竭熔化形成一层保护膜,外用绷带包扎,每隔3~5天处理1次。处理后保持蹄部清洁、干燥。蹄冠炎、球节炎,用10%鱼石脂酒精绷带包扎患部。对于蹄底出现溃疡性漏洞时,首先用5%的双氧水溶液冲洗,然后用“补蹄膏”配合消炎粉调和成糊状涂抹红肿部位,并用棉球蘸取药膏填塞溃疡部位,每天1~2次,7天后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