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维生素A营养紊乱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5-02-23吕桂杰
吕桂杰
(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51100)
浅析维生素A营养紊乱性疾病的发生与防治
吕桂杰
(黑龙江省肇东市五站镇农牧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151100)
维生素A主要以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形式存在于各种青绿饲料中。维生素A是一组具有维生素A生物活性的物质,有多种形式,一般常说的维生素A是指视黄醇和脱氢视黄醇。
1 维生素A缺乏症
原发性缺乏:主要是饲草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绝对缺乏,造成动物吸收不足。常见于以下几种原因。①舍饲动物长期饲喂含胡萝卜素低的饲草料;未完全成熟而收获的玉米,其中维生素A含量较低;某些豆科牧草含脂肪氧合酶,如不迅速灭活,会使大部分胡萝卜素迅速破坏。②饲料加工、贮存不当造成胡萝卜素被破坏。高湿度可削弱预混料和饲料中维生素A的结构,对氧的通透性升高;维生素与矿物质一起混合或贮存时易丧失活性,矿物质可通过擦伤或直接作用破坏维生素;制粒能改善饲料中能量和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但制粒时的热、压力和湿度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D3、维生素K3、维生素C和硫胺素的稳定性。③机体对维生素A需要量增加。如高产奶牛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比干奶牛和产奶少的牛要高。另外,体内维生素A的贮存也影响机体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肝脏和脂肪组织中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的贮存能满足6个月或更长时间机体的需要。
继发性缺乏:饲料中维生素A或胡萝卜素充足,但动物采食量降低或消化、吸收及代谢受到干扰,在组织水平上发生维生素A缺乏。如限制采食量和改善饲料转化率会降低维生素A的摄入量,如不强化饲料中的维生素A,即可出现亚临床缺乏。应激和疾病均会影响动物对维生素A的吸收,如严重感染寄生虫的动物,常发生维生素A缺乏;饲料中黄曲霉毒素能引起消化紊乱,干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吸收;动物患肝脏和肠道的慢性疾病可影响维生素A吸收。饲料中磷酸盐含量过多影响维生素A在体内的贮存;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过多,促进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分解,并影响维生素A原的转化和吸收;中性脂肪和蛋白质不足可影响维生素A吸收而发生维生素A缺乏。
临床症状:各种动物维生素A缺乏的综合征极为相似,只是在组织和器官的表现程度上有些差异。①夜盲。在昏暗的光线下看不见东西是除猪以外的所有动物早期症状之一。病畜在弱光下表现盲目前进,行动迟缓,碰撞障碍物。②眼干燥,又称“干眼病”,特征为角膜增厚及云雾状形成,常见于犊牛和犬。其他动物则表现为眼角流出稀薄的浆液、黏液样分泌物,随之角膜角化、增厚形成云雾状,失去光泽,有时出现溃疡。③皮肤变化。皮肤表皮、皮脂腺、汗腺和毛囊上皮角化使皮肤干燥、脱皮、脱毛,严重时发生继发性皮炎。④繁殖机能障碍。维生素A缺乏引起公母畜繁殖受损。公畜主要由于生殖上皮变性影响精子形成,精液品质下降,青年动物睾丸显著小于正常。母畜受胎不受影响,但因胎盘变性导致流产、死胎和弱的幼畜,并常发生胎衣滞留。同时,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胎儿畸形。犊牛见于先天性失明和脑室积水。⑤神经症状。颅内压升高出现惊厥,视神经管受压引起失明,外周神经根损害表现共济失调、步态紊乱、肌肉麻痹等。
防治:对维生素A缺乏的病畜,应立即用维生素A制剂治疗,剂量为每日需要量的10~20倍,一般常用每千克体重440IU(133μg)皮下注射,对急性病例疗效迅速,但对于慢性病例不可能完全康复,应尽早淘汰。预防维生素A缺乏的有效途径是供给青绿饲料或胡萝卜。配合日粮应满足动物最低需要量,剂量为每千克体重40IU。在实际饲料配方中,根据动物妊娠、泌乳和生长发育的需要,维生素A允许量一般比最低需要量高50%~100%或更多,奶牛需要量为每千克体重110IU。一般认为,在养殖场饲料中补充维生素A是最经济的方法。
2 维生素A中毒
维生素A中毒是动物维生素A摄入量过大引起的以生长发育缓慢、跛行、共济失调和发生骨疵等为特征的中毒性疾病。各种动物均可发生,临床上常见于犬和猫。
病因:常见于饲料中供给的维生素A含量超过正常需要量的100倍以上,治疗时剂量过大、长期饲喂动物的肝脏或用鱼的内脏(去肠)制作猫食等,均可发生维生素A中毒。
临床症状:犊牛表现生长缓慢、跛行、行走不稳、瘫痪等。第三指节骨形成外生骨疣(X射线似是第四指节骨),骨节间软骨消失。长期大量给予维生素A,可造成角的生长缓慢,脑脊液压力降低。
诊断:根据大剂量使用维生素A或摄入维生素A的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即可诊断。
治疗:立即停止饲喂维生素A含量过多的日粮,病情较轻者可恢复正常,但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