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气肿疽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方法
2015-02-23王道银
王道银
(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161313)
羊气肿疽的流行特点与防治方法
王道银
(黑龙江省讷河市龙河镇农业经济服务中心 161313)
羊气肿疽俗称“黑腿病”,又称呜疽、气肿性炭疽,为羊的非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绵羊比山羊多发。常发生于山谷低湿的牧场或每年泛滥的地区,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肌肉丰满的部位发生黑色的气性肿胀为特征。
1 病原与流行病学
气肿疽梭菌为两端钝圆的粗大杆菌,长2~8μm,宽0.5~0.6μm,能运动,无荚膜。在体内外均可形成芽孢,位于苗体中央或稍偏于一侧;在病料中一般为直形,单在或成对排列。此菌为严格的厌氧菌,偶然有腐败梭菌与诺非氏梭菌出现,其生活力极强,在土壤内可以寄生多年不死,细菌存在于病畜全身,特别是肌肉、皮下组织、肝、脾、胆汁及体腔内的液体中含量最多,病畜死后,立即生成很多芽孢。
绵羊对本病易感,山羊发病较少。气肿疽梭菌可形成芽孢,在土壤内可存活多年。低湿的牧场、洪水所淹的地区,动物的尸体及污染的饲料和饮水,均能诱发传染。病菌感染羊只后,主要存在病羊的肌肉、皮下组织、脾脏、肝脏及胆汁中,以体腔的液体中含菌量最多。病羊死后,形成很多芽孢,芽孢对外界的抗力较强,易造成新的传播。因此,本菌的疫源地与疾病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病菌随着土壤或被芽孢污染的饲料、饮水进入机体,经消化道损伤黏膜侵入组织。也可通过创伤和吸血昆虫的叮咬经皮肤传染。在妊娠母羊分娩、公羊去势或羔羊断尾时多经伤口而感染。
2 气肿疽的传染
低湿的牧场、洪水所淹的地区,病畜尸体污染的地方、饲料和饮水,均能诱发传染。
伤口传染:如果皮肤及黏膜有了创伤,芽孢便随着土壤侵入伤口,而进入体内各部。但此菌是严格的厌氧菌,故必须创伤深穿在皮肤或黏膜以下,细菌才能发育而引起疾病的发生。通常绵羊是由于剪毛伤、断尾伤及去势伤而感染;母羊在生产期间由于生殖道的创伤而受到感染;山羊因抵架而发生的头部伤口,也能引起此病的发生。消化道感染:和炭疽一样,如果羊只采食了含有芽孢的水、饲料,便可使肠道受到感染。如果羊的胃、肠壁受到异物的损伤,也就造成细菌侵入的途径。
3 临床症状
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3d,间或可以达到5d。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的局部有肿胀。羊发病后,步态僵硬,背部软弱,稍有臌气,体温特高,食欲大减或完全停止,口角流出含有泡沫的唾涎,颈、胸部下方肿胀。肿胀部热而疼痛,其中含有气体,故用手指触压时,可以听到捻发音;叩诊时,发出轻轻鼓响音。
4 剖检变化
病部皮肤变硬,色黑,部分腐烂。肿胀部分呈现不洁之棕色或黑红色,周围为深红色或亚黄色。切开病部时,皮下组织有红色或黄色的胶性渗出物,混杂有出血点和气泡。下边的肌肉变成暗红色或黑色,可以挤出污红色而酸臭的液体,内含多量气泡,嗅之极似酸败的牛油气味。病部淋巴结肿胀,有液体浸润及出血点。淋巴管肿胀,内含淋巴液和气体。胸、腹腔中常含有容量不等的红色液体。胸膜及心外膜有灰红色纤维性渗出物。肺小叶水肿,肺小叶间有胶性物质浸润,脾脏无大变化,或者肿胀而充满气泡,故有捻发音。肝脏松而脆,切面上有干而黄的坏死病灶。胃及小肠往往红肿或出血。
5 防治措施
因该病主要由创伤传染,故必须注意创伤的消毒和治疗。在常发病的区域及其周围,每年春秋两季必须用气肿疽菌苗进行预防注射。污染的牧场及低湿地区,都不宜放牧羊只。对病羊尸体应严加深埋,严禁剥皮和吃肉。病羊的圈舍、场地、用具等,必须用3%福尔马林或0.2%升汞溶液进行消毒。对污染的饲料、粪便和垫草等,都应全部烧毁。
在病的初期,皮下或静脉注射抗气肿疽血清,常常可以获得良好效果,剂量为30~50mL。如果病情严重,可隔8~12h再注射1次。磺胺类药物及抗生素(如青霉素、土霉素)都有疗效。若能将抗生素与抗气肿疽血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如果没有条件应用上述疗法,可在肿胀部分的周围,皮下或肌肉分点注射1%~2%高锰酸钾溶液或0.1%甲醛溶液。严禁切开或划破肿胀处。如果肿胀位于腿的中部,可用带子扎紧肿胀部的上方,以免沿循环途径向上蔓延。中药治疗:方1为百部15g、石韦6g、独活6g 、龙胆草12g、花粉12g、黄柏8g、八里麻(百两金)12g、血藤12g、银花9g、连翘9g,煎服或研末用温水调灌。方2为天冬6g、马鞭草9g、薄 菏6g、连翘9g、车前草9g、黄柏9g,共研末,用冷开水调灌。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