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内蒙古斯日崩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2015-02-23张淑年

西部探矿工程 2015年10期
关键词:侏罗第四系矽卡岩

张淑年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浅谈内蒙古斯日崩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成矿因素

张淑年*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21)

从地层、侵入岩、构造、围岩蚀变及矿化带特征等方面对斯日崩铅锌矿矿区地质特征进行了综合深入分析,论述区内成矿带展布特征明显受构造控制,围岩蚀变类型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该区找矿依据,为该区今后找矿工作提供了参考。

铅锌矿;围岩蚀变;矿化带;内蒙古

1 区域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克什克腾旗同兴镇(木希嘎乡),克什克腾旗境内地质遗迹由大青山“冰臼”群黄岗梁地区第四系冰川遗迹,北大山地区阿期哈图花岗岩石林,达里诺尔火山群和热水汤温泉资源等5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组成。区内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内蒙古地槽的中部地段,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的接合地带,温都尔庙—西拉木伦东西向深大断裂与大兴安岭主脊—林西北东向深大断裂交汇部位的北侧。受中生代西伯利亚板块与东部滨太平洋构造体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系列NE向展布的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叠加在近EW向展布的前中生代古老变质火山岩—沉积岩系之上,使得该矿区成为全国重要成矿远景区——晋、冀、蒙远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寻找内生多金属矿的有力地区。区内地层多被花岗岩体侵位和第四系覆盖,出露零星,层序不全多以上石炭统和上侏罗统分布面积较广,其次为下二叠统和中侏罗统,偶见志留—泥盆系和第三系玄武岩零星出露,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河谷两侧、干沟及湖沼等地。

2 矿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以侏罗系为主,二叠系次之,第四系广泛分布。①侏罗系,为区内主要地层,包括中侏罗统新民组及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与二叠系成不整合接触关系;②中侏罗统新民组,岩性为角岩化含凝灰质砂质砾岩、斑点状角岩化沉凝灰岩;③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主要分布于斯日崩铅锌矿区,其岩性为角岩化粘土质粉砂岩、流纹岩、石泡流纹岩及条带状混合岩,其中石泡流纹岩及角岩化粘土质粉砂岩多为夹层互现,底部见一厚度约1m的底砾岩直接覆盖在中侏罗统新民组之上,二者呈角度不整合接触;④二叠系出露为哲斯组,底部岩性为灰绿色火山角砾岩,上部岩性为深灰色安山岩,含角砾安山岩夹英安岩夹层,其相邻矿区该层位为主要赋矿层;⑤第四系广泛分布与沟谷、及湖沼中,主要为冲洪积砂、砾、残坡积岩石碎块、粘土及风成松散物堆积。

2.2 构造

(1)断裂。矿区断裂构造发育,按构造的展布方向划分为NW向、NE向和近EW向3组。其中,近EW向和NW向构造以硅化破碎带和矽卡岩化蚀变带出现,构造中已有多处金属矿化显示,以发现的断裂带规模较小,多表现为压扭性质,呈顺时针扭动的特征。此外,通过对矿区花岗岩体的分布特征和花岗岩体边缘残留地层所形成的陡壁形态判断,区内可能存在NE向和NW向2组较大规模的断裂呈“X”型相交,交点处位于矿区中第四系覆盖区(隐伏花岗岩区)中。

(2)褶皱。矿区划分为侏罗纪和二叠纪2个构造层。侏罗纪构造层可能为NE向缓倾斜的单斜层,呈NW向展布,下部为中侏罗统新民组,上部为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二者呈不整合接触,由此也不排除二者为一背斜北东翼的可能性,南西翼位于矿区外。二叠纪构造层为NNE向缓倾的单斜层,由于被花岗岩侵入破坏,不排除残留有背斜北西翼的可能。

2.3 侵入岩

区内有花岗岩体和岩脉两种类型,花岗岩体主要分布在河谷和山坡下部被第四系覆盖,露头较少,各种脉岩在二叠纪、侏罗纪地层中以及花岗岩体中均有产出,规模不等,长达几十米至几百米,宽十几米至几十米,形态各异,呈“月牙”形、“之”字形和长条形分布,受构造控制呈NW向和近EW向展布。

2.3.1 花岗岩

从矿区局部出露花岗岩露头观察,岩性为肉红色钾长花岗岩,中细粒等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条纹长石含量50%,石英含量30%,酸性斜长石含量5%~10%,黑云母含量5%,副矿物有锆石、独居石、钛铁矿。

2.3.2 岩脉

区内发现3条岩脉,2条规模较大,呈北西向展布,另一条规模较小,呈东西向展布,产于花岗岩体和花岗岩体接触带中。

(1)花岗斑岩脉。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主要成分为:半自形板状钾长石含量为25%~30%,半自形板状斜长石含量为15%,半自形粒状石英含量为15%,暗色矿物含量为2%~5%,颗粒直径为0.2~6.5mm,分布不均、杂乱,少部分呈联斑状、聚斑状,部分具有斑边文象结构;基质成分由长英质和暗色矿物组成,长英质主要呈微晶粒状,粒径一般小于0.1mm,少量为0.1~0.2mm,少部分具有文象结构,斑晶和基质中暗色矿物均被皂石交代呈假象无残留。岩内见少量被褐铁矿等充填的裂纹,副矿物有锆石、磷灰石;次生矿物有皂石、绢云母、褐铁矿。

(2)二长斑岩脉。产于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地层与花岗岩体的接触带,似“月牙”形近东西向展布,长几百米,宽几十米,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主要成分为:半自形板状斜长石含量20%~25%,半自形板状钾长石含量45%~50%,暗色矿物为角闪石、黑云母含量5%,(被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等交代呈假象),粒径0.3~0.5mm,分布不均、杂乱。基质主要成分为:斜长石含量10%~15%,钾长石含量5%~10%,石英含量3%~5%,暗色矿物含量2%~5%,粒径小于0.2mm,呈杂乱或填隙状分布,零散不均。岩内见少量被绿泥石、绿帘石、褐铁矿等充填的不规则裂纹。副矿物含不透明矿物、锆石、磷灰石、榍石、磷煤矿;次生矿物为粘土、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褐铁矿。

2.4 围岩蚀变

据邻区已知的铅锌矿床的蚀变特征,与成矿密切的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矽卡岩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萤石化。

(1)矽卡岩化受断裂构造和岩体接触带控制,蚀变带通常呈带状和不规则状,宽度从几十厘米至几米不等。矽卡岩化带的物质组成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泥石、绿帘石等矿物,相邻矿区见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呈浸染状分布于矽卡岩中。

(2)硅化受断裂构造控制,使围岩颜色变浅,硬度增大,常伴随石英细脉出露,脉宽几厘米至十几厘米,脉体中常见梳状构造,相邻矿区见石英闪锌矿穿插于安山岩中,形成富锌矿石。

(3)黄铜矿、黄铁矿化常与铅锌矿化紧密伴生,黄铁矿在铅锌矿石中呈浸染状或不规则脉状分布,黄铜矿则呈浸染状分布并常伴有孔雀石出露。

(4)萤石化多呈萤石石英脉出露,萤石颗粒较粗,颜色为淡绿色、紫色,萤石石英脉的宽度一般为十几厘米。

2.5 矿化带特征

(1)I#矿化带。岩石呈红褐色,具有较强的矽卡岩化特征,镜下鉴定为含石榴红柱二云长英质角岩,蚀变带呈近东西向展布,长约300m,宽为5~10m。锌含量为0.29%,铅含量为0.03%,在其东侧山坡上发现有含绿色和紫色萤石的转石。

(2)Ⅱ#矿化带。蚀变安山岩氧化后呈浅红褐色、灰绿色,见石榴子石呈脉状或薄层状分布于安山岩中。蚀变带呈南北向展布,长约100m,宽为5~10m。其中,锌含量0.01%,铅含量为0.1%。

(3)Ⅲ#矿化带。由于受构造破碎带的控制,呈北北东向展布,长约20m,宽为2~4m,破碎的流纹岩具有较多的红褐色褐铁矿斑点和空洞,长石多以高岭土化。其中,锌含量为0.04%,铅含量为0.4%。

3 结论

矿区内含矿围岩为下二叠统哲斯组安山岩,矿化明显受构造控制,石英脉型和矽卡岩型岩化为主要成矿特征,矿石矿物以闪锌矿为主,方铅矿较少,脉石矿物为石英呈细脉状产出,通过对区域内矿体特征综合分析,该区域找矿潜力较大。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P618.4

A

1004-5716(2015)10-0148-02

2014-10-23

2014-10-27

张淑年(1963-),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工程师,现从事地质找矿技术工作。

猜你喜欢

侏罗第四系矽卡岩
内蒙古发现全球最早侏罗纪花蕾
渤海湾西第四纪以来差异性沉积特征及其构造指示
第四系胶结砂层水文地质钻进技术研究初探
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储层特征及综合评价
柴北缘鱼卡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沉积相特征研究
山东德州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找矿方法研究
激电联合剖面在判断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状中的应用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江苏丹阳地区第四系物性特征研究
四川省九龙县某铜钼矿矽卡岩与成矿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