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苹果树补钙

2015-02-23李晓荣张建强刘亚玲

西北园艺(果树) 2015年6期
关键词:糖醇果面缺钙

李晓荣 张建强 刘亚玲

再谈苹果树补钙

李晓荣 张建强 刘亚玲

由于补钙不足或补钙方法不当,苹果苦痘病、痘斑病、水心病、果面裂纹等生理病害或生理障碍频频发生。笔者通过实地调查,总结了苹果树缺钙表现,分析了缺钙的原因,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补钙措施,供广大果农参考。

1 主要缺钙症状

1.1 苦痘病 又叫苦陷病。病斑多发生于果顶,呈凹陷状,褐色,直径2~4 mm,大者10 mm左右。病部皮下果肉变褐,干缩成海绵状,味苦。发病后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造成果实腐败。

1.2 痘斑病 病斑围绕果实皮孔发生发展。初期斑点疏密不等,直径约1 mm,斑点部位果皮变为褐色至暗褐色,其周围出现紫红色晕圈,晕圈直径0.5 cm左右。其后皮孔附近组织凹陷,形成直径1~2 mm的暗褐色痘斑。削去果皮,可见痘斑下深达1 mm左右的果肉变褐,呈海绵状。与苦痘病相比,痘斑病的病斑较小。

1.3 水心病 又叫蜜果病。病果的果肉有呈水渍状、半透明的块状组织,质地较坚硬,甜度增加,酸度降低,但缺少苹果应有的香味。块状组织以果心及其附近分布较多,重病果的水渍状斑块一直扩展到果面,从外观上即可识别。

1.4 果面裂纹 病果表面产生许多小裂纹,裂纹表面木栓化,似水波纹状。有时裂纹以果柄或萼洼为中心,似同心轮纹状,有时裂纹少而深,且排列没有规律。果面裂纹主要是果树生长前期高温干旱,后期雨水过多,水分供应不均衡引起的,与缺钙也有很大关系。

1.5 叶片缺钙 叶片缺钙症状一般在未挂果的幼树上表现,挂果园和成龄园一般表现在果实上。叶片缺钙先在新叶上发生,顶部幼叶边缘或近中脉处出现淡绿色或棕黄色褪绿斑,经2~ 3天变成棕褐色或绿褐色焦枯状,有时叶和焦边向下卷曲,此症状可逐渐向下部叶片扩展。

2 缺钙原因

2.1 补钙不足

1)补钙次数不够。一部分果农补钙意识不强,加之受经验主义影响,觉得园中发病率不高,疏于防范,只在套袋前例行手续似的补1~2次钙就再不管了,岂不知果园中的钙每年都在消耗,如果补充不够,缺钙症状会一年比一年严重。

2)补钙时间不对。苹果树有需钙的高峰期和吸收钙的高峰期,有些果农没有按最佳时间补钙,造成补钙效果差,补钙后吸收差。

2.2 方法不当

1)单纯补钙。植物营养元素之间有拮抗作用也有协同作用,其中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钙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缺硼会破坏钙的传输,导致钙传递困难,从而引起缺钙。所以,缺硼时单纯补钙是不行的。

2)只重视地上补钙。苹果树吸收的钙元素大部分来自土壤,虽说叶面补钙效果好,但叶片和果实吸收能力有限。如果缺钙严重,单纯地上补钙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地下补钙。地下补钙存在的问题是钙离子容易被其他元素固定,这就要重视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以提高钙的利用率。

3)氮肥施用过多。氮钙不平衡是造成缺钙的重要原因。偏施氮肥,特别是铵态氮施用过多的果园痘斑病发生严重。氮肥过量也会引起树体旺长,叶片争夺果实中的钙而引起缺钙。

树体组织中氮的浓度对于钙相关的营养元素有上位效应。果肉中的氮钙比值≤10时,不会出现钙失衡现象;>10时逐渐发病;≥30时,失衡现象严重。果实中氮素的含量会随着氮肥的施用快速增加,而钙含量不会改变甚至还有可能减少。因此,改变氮含量是改变氮钙比值的决定性因素。对于防止钙素失调来说,限制氮的含量比单纯补钙更切实有效。

2.3 综合管理不到位 就果面裂纹现象而言,主要是果树生长前期高温干旱,后期又雨水过多,水分供应不均衡引起的,但钙肥缺乏常可加重裂果的发生。因为钙含量低的果实,其细胞壁厚度与弹性均不如健康果实,尤其果实的果皮中本身钙含量高,如果缺钙,下雨或灌溉后果实细胞膨大速度加快,细胞间膨压加大,常常会造成果皮表面开裂。

还有果农反映,生长期实施了多次追肥,果面裂纹反而更严重。这是因为在大肥大水条件下,树体旺长,叶片与果实争夺钙元素,而钙元素优先供应的是叶片,造成果实缺钙更加严重,而且越是大果缺钙越严重,果面裂纹也越严重。

据有关资料研究,过量施用化肥,极少用有机肥,土壤严重瘠薄,也易缺钙。酸性和碱性土壤均易缺钙。钾肥过多亦可加重缺钙。另外,果实套袋往往会加重缺钙症的发生,因为套袋果的果面蒸腾量减小,进入果实的钙也随之减少,更容易缺钙。采收过晚、果实成熟度过高,蜜果症状常发生较多。冬季过度修剪,也会导致生长季植株旺长,叶片与果实争夺钙元素,引起果实缺钙。树冠外围的果实发病重,内膛遮阴的果实反而发病轻,所以及时防治早期落叶病也很重要。

3 解决措施

3.1 掌握好补钙时间 苹果树补钙的关键时期在幼果期和采收前,这两个时期需钙量大,也是钙的吸收高峰期。

常规做法是在幼果期结合套袋前用药补钙2~3次。如果缺钙症状较严重,可在生长季节每月叶面补钙1次。如果往年缺钙症状严重,可在果实除袋前后结合防治早期落叶病、轮纹病等贮藏期病害再补钙1~2次。

除袋后补钙药液直接接触果面,吸收好,效果佳。但考虑到果面适应性差,为防止果面损伤,除袋后不宜立即喷药补钙,可等果实适应2~3天后再补钙,同时还要注意药剂浓度和喷药器械压力等问题。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还是除袋前补钙更为安全。

叶面补钙可选用硝酸钙、氨基酸钙、腐殖酸钙等钙肥。采收后,用4%氯化钙溶液或2%~3%硝酸钙溶液浸果,也是非常有效的补钙措施。

3.2 掌握好补钙方法

1)硼钙同补。在多次补钙仍效果不好的情况下,应考虑是否硼肥补充太少,或观察树体是否有缺硼现象,适当增补硼肥。每次补钙时都加上硼砂或其他叶面硼肥,可促进钙的吸收。

2)地上地下补钙相结合。结合秋施基肥,与有机肥混合根施钙肥,增加土壤有效钙含量。酸性土壤每株施用消石灰2~3 kg,碱性或中性土壤每株施用硝酸钙或硫酸钙1 kg左右。

3)控制氮肥用量。增施有机肥,少用化肥,避免单一过量施用氮肥。如果需要施用化肥,提倡施用复合肥。

3.3 加强综合管理

1)水分管理。在果树生长季节,尤其是6—7月果实膨大期前后,天气稍旱就要及时浇水,如果连续干旱,要浇2~3次水,同时尽量避免土壤湿度变化幅度过大。尽量浇小水,防止大水漫灌。雨季注意及时排除果园积水。

2)合理施肥。缺钙严重的园生长季不能过量追肥,以防树体旺长,叶片与果实争钙,同时避免果实生长过大。在以有机肥为主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适量追肥2~3次即可。适当控制氮肥和钾肥的用量。

3)树体管理。避免休眠期过度修剪,避免植株旺长,夏季修剪生长过旺的树体能够减轻苦痘病的发生。适度修剪,防治好早期落叶病,给果实适当遮阴。适当推迟果实套袋时间,防止果实过度成熟。

链接:

糖醇螯合钙

糖醇是光合作用的初产物,一种多羟基化合物,可从植株韧皮部汁液中提取,主要包括甘露醇、山梨醇、卫矛醇等。研究发现,作为大、中、微量元素的良好螯合剂,糖醇是唯一能携带矿质养分在韧皮部中进行运输的物质,可与多种营养物质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体,且无毒无害。一般情况下,糖醇以液态为稳定存在形式,尤其在碱性溶液中溶解度更高。

糖醇螯合钙的主要成分就是糖醇物质,是甘露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丙三醇等按特定比例与钙素形成的复合体。其分子量低,可轻易透过叶片角质层进入叶片内部,携带养分顺利进入韧皮部,直接供应给果树各器官利用。

糖醇钙还是一种天然湿润剂和表面活性剂,可使营养元素在整个叶片上均匀扩展覆盖,并延长叶片吸收营养元素的时间。

此外,糖醇钙兼具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功能。一方面,糖醇是参与细胞内渗透调节的重要物质。在盐害、干旱、淹水等逆境胁迫下,糖醇可通过调节细胞渗透性使植株适应逆境生长;另一方面,糖醇可提高对活性氧的抗性,避免由于紫外线灼伤、干旱、病害、缺氧等原因造成植株活性氧损伤。

(根据百度百科相关内容整理)

李晓荣,张建强,刘亚玲,陕西省岐山县果树蚕桑工作站,邮编722400。

2015-09-21

猜你喜欢

糖醇果面缺钙
胃肠道疾病患者尽量少吃糖醇食品
胃肠道疾病患者尽量少吃糖醇食品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糖醇“甜而无糖”,但不宜大量食用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蜗牛:造成猕猴桃采前果面污渍的“真凶”
一个信号告诉准妈妈是否缺钙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墨西哥:从人心果中提取出天然甜味剂
2013年富士苹果果面裂纹发生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