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报酬占比变动趋势: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基于江苏省情况的分析

2015-02-23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

劳动报酬占比变动趋势:劳动力转移的视角——基于江苏省情况的分析

王丹,杨康,舒泰

(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杭州 310018)

摘要:与工业化发展阶段相适应,江苏省的劳动报酬比重在2005年后出现上升趋势。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单位劳动的产出越来越高,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相应提高。此研究结论大大降低了政府政策介入的必要性。

关键词:劳动报酬占比;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转移

一、问题的提出

合理的劳动报酬水平是维系劳动力再生产的保障,也是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的前提。劳动报酬比重即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可以衡量一个国家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情况,不但关乎宏观消费、生产、交易等经济活动,更关乎社会公平及贫富差距水平。

近年来,我国劳动报酬比重问题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学者运用生产函数等方法,基于国内宏观层面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即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劳动报酬比重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劳动报酬比重过低的原因归纳为劳动节约型技术的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资本报酬的提升、不恰当的税负和FDI的进入[1-6]。

一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劳动报酬比重将呈现U型变化。尽管现阶段我国的劳动报酬呈下降趋势,但是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劳动报酬比重在初次分配中的份额会进入上升通道[7]。随着生产要素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劳动报酬份额将降低。但是,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鉴于第三产业劳动报酬份额高于工业部门,全国劳动报酬份额将随之提高[8]。产业结构的地区间差异是我国劳动收入占比存在地区性差异的最主要原因[9]。

一些学者发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包括欧洲大陆国家、美国和日本等工业化国家以及印度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经济体都曾先后经历了明显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10-11]。德国和意大利两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而英、美和加拿大三国却没有明显的变化[12-13]。

上述研究说明,要素分配份额不仅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而且在同一个经济体的不同时期也不相同。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过去影响我国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因素在当下是否依旧适用?我们以江苏省作为中国发达地区的典型,通过考察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及其规律来寻找答案。简言之,本文主要探讨下述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不断变化,劳动报酬占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什么因素导致了劳动报酬占比的这种变化?

二、江苏省历年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趋势

图1是1978年以来江苏省历年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趋势图。图1清楚地表明,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从改革开放之初到2011年经历了几个波折。总体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1993年,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呈下降态势;1993—2003年间基本比较稳定,此后呈下降态势;但2005年以后,总体开始呈上升趋势。文中数据资料均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

图1 1978年以来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趋势

这一结果有别于一些学者利用全国的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在1996年之前,中国劳动收入占比上升;1996年之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14]。鉴于学者们对2004年以前中国劳动收入占比及其影响因素已经给予足够关注,我们将把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苏省劳动收入占比变化的特征作为分析重点。

三、影响劳动报酬比重的主要因素:产业结构抑或其他

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动是否主要由产业结构的变动所致?回答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政府就没有必要制定相关政策,进行干预;反之,则需要进一步探究导致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具体原因,为相关政策奠定理论基础[15]。

为进一步搞清楚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趋势和原因,还要对劳动报酬比重进行分解。

(一)劳动报酬比重变化影响因素分解

1.方法简介

我们将总的劳动报酬比重表示为一、二、三次产业劳动报酬比重的加权平均的和,其权重为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因此劳动份额比重可以表示为

Ls=∑αnLsn

(1)

其中Ls为劳动报酬比重,表示为αn(n=1,2,3)次产业劳动报酬份额,表示为Lsn(n=1,2,3)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我们要研究的是劳动报酬比重变动量的影响因素,相应的影响因素可以表示为

ΔLs=∑ΔαnLsn+∑αnΔLsn+∑ΔαnΔLsn

(2)

(2)式左边ΔLs表示为总劳动报酬的变化量,其中等号右边∑ΔαnLsn表示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对劳动报酬份额的影响,为产业间效应;∑αnΔLsn表示在产业结构不变的情况下,产业内由劳动要素边际生产率所决定的劳动报酬份额变化,为产业内效应;∑ΔαnΔLsn表示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报酬变化的交互影响,为产业间交互效应。显然,产业间效应的符号和绝对值的大小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迁对劳动报酬份额变动的影响程度[15]。

2.结果及解释

表1给出了2001—2011年江苏省劳动报酬比重按产业结构变动的分解结果。

从表1可以看到,导致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产业间效应和产业内效应,不同时期二者的影响力各不相同,产业间交互效应的影响力最小。

表1显示,2003—2004年劳动报酬比重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即产业内效应达-7.6163%。这主要是由于2004年起我国的劳动报酬统计口径发生了重要变化。受2004年统计核算方法变化的影响,全国劳动报酬占比被低估6.29%[16]。这一年江苏省第二产业劳动报酬比重由2003年的45.66%骤降到2004年的35.37%。

该表还显示,2005年以前产业间效应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基本上都为负值,与我们得到的初步结论——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降低会使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相符合。同时,产业间效应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越来越小,即生产要素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对劳动报酬比重变化的影响逐渐减小,到2010年已经转为正效应。这说明劳动力供给开始走下坡路。

从产业内效应来看,2004年以前,这一效应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并不明显:∑ΔαnΔLsn大于0和小于0的年份是一样的,与产业内效应的正负关系相吻合。从2005年起,产业内效应∑ΔαnΔLsn大于0的年份明显多于小于0的年份,对劳动报酬比重呈负向效应的产业间效应逐渐减小,总效应开始转为正值。这期间江苏省劳动报酬比重开始上升。

表1 2001—2011年江苏省劳动报酬比重变化分解结果  单位:%

(二)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报酬比重情况

1.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近年来,我国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变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图2给出了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江苏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12.01%下降到了2011年的6.32%;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则由2000年的51.68%上升到了2005年的56.60%,之后则又开始下降,2011年为50.17%;第三产业占比则由2000年的36.30%上升到了2011年的43.51%。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看,江苏省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比由2000年的42.8%下降到了2011年的20.8%,第二产业从30.2%上升到了42.7%,第三产业由27%升至36.5%。

图2 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2.三次产业劳动报酬占比情况

与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变化相伴随,三次产业的劳动报酬比重也不断变化。图3给出了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趋势,有以下特点:第一产业劳动报酬占比远高于二、三产业,而且第一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在2007年后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经历了新世纪最初几年的稳定、2004年的下降,2005年后开始上升;第三产业劳动报酬占比在2005年后明显上升。

我们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劳动报酬比重较高的第一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总劳动报酬占比势必受到影响而呈下降趋势。上世纪80年代末至1993年,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呈下降态势,原因正在于此;2005年以后,江苏省第三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报酬占比呈轻微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上升也是这一原因造成的。

1993—2003年间江苏省劳动报酬占比基本比较稳定,主要原因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苏南模式遇到了巨大挑战,江苏乡镇企业从1993年之后大面积亏损,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随之下降。也就是说,劳动报酬占比较低的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数量下降,遏制住了劳动报酬占比下降的态势。2004年以后劳动报酬占比呈下降态势,主要是由于2004年我国的劳动报酬统计口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个体经济业主的收入从劳动收入变为营业盈余,二是对农业不再计营业盈余。江苏省这一年的第二产业劳动报酬比重由2003年的45.66%骤降到2004年的35.37%。

图3 2000年以来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报酬占比的变化趋势

四、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劳动报酬比重的机理

(一)劳动力非农转移影响劳动者议价能力

图4给出了2000—2011年江苏省从业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折线图,从2006年开始江苏省的从业人口增长率出现下滑,由1.10%下降到了2011年的0.07%,这一期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都在2%以上,2006年以后劳动力的供给明显开始减少,意味着劳动力的使用成本将开始上升。

图4 2000—2011年江苏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从业人口增长率变化图

我们选取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衡量农村劳动力供给状况的指标。前文已经提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供给是决定劳动力由农转非农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会导致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边际生产率的变化,所以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状况变化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劳动报酬比重的变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村劳动力供给超过农业部门劳动力需求时多出来的那一部分。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曾经非常庞大。假设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达到了全社会平均水平,在这种状态下农业人口将不再发生转移。我们用以下公式来计算农业实际上所需要的从业人数

L实=,

其中L实表示农业实际所需要的从业人数,G1表示农业产值,G表示全省生产总值,L为全省从业人数。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表示为

L剩=L农-L实。

从表2可以看到,2000年以来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一直在减少。

表2 江苏省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单位:万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减少会导致劳动力转移所需成本较以往增加。此时,劳动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明显提升,非农产业只有增加劳动者的报酬才能继续吸引来自农业部门的劳动者,这将会使全社会整体劳动报酬增加。

(二)各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逐渐呈均等化

刘易斯认为,使用先进生产工具的制造业部门往往拥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可以保持较高的工资率,并因此对生产方式较落后的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产生巨大吸引力[17]。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大,非农产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就越强。但随着劳动力的不断转移,不同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逐渐均等化。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测算起来比较困难,中国是典型的“二元经济”国家,我们选取二元对比系数这一指标来衡量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二元对比系数即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比较劳动生产率,即该部门产值占GDP的比重和该部门劳动力占总劳动力比重的比率,可以用来衡量该部门单位劳动力的生产能力占整个国民生产能力的比重。当二元对比系数为0时,经济的二元性最显著,劳动力由农转非农的动力最大;当二元对比系数为1,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和非农部门劳动生产率相等时,二元经济就转变成了一元经济,此时劳动力不再从农业部门转向非农部门。

设G为总产值,G1为农业部门产值,G2为非农部门产值,L为劳动力总数,L1为农业部门劳动力人数,L2为非农部门劳动力人数,因此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B1和B2的计算公式如下

(3)

(4)

得出二元对比系数R的计算公式为

(5)

表3给出了2000—2011年江苏省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的变化情况。

从表3可以观察到:第一,2005年前,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呈下降态势;2005年后,农业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开始逐渐上升。2005年后发生的这一变化会使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所导致的总劳动报酬比重下降的趋势减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2005年以后产业间效应对劳动报酬比重的影响程度变弱的原因。与此同时,非农部门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说明非农部门的生产效率在逐渐变高。第二,B1和B2的差距由2000年的1.26%减小到了2011年的0.88%,说明这一时期江苏省的经济总的来说是在朝一元经济方向转变。第三,不断上升的二元对比系数说明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差距开始缩小。单位劳动的产出越来越高,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相应提高。

表3 2000—2011年江苏省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二元对比系数  单位:%

五、结语

从江苏省近年来的劳动报酬比重变化趋势来看,该省的劳动报酬比重在2005年后出现了上升,与此同时,劳动报酬比重的产业间效应和产业内效应逐渐转变为了一个正向的效应。这说明劳动报酬占比下降是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工业化早期,当劳动报酬占比最高的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的时候,可能引起整个经济劳动报酬占比的走低。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由于服务业的劳动报酬比重高于制造业,整个社会的劳动报酬占比会逐渐提高。

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劳动者在生产中地位的上升使原本偏向于资本的要素分配开始发生变化。第二,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单位劳动产出越来越高,劳动者获得的劳动报酬也会相应提高。

上述研究结论大大降低了政府政策介入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白重恩,钱震杰.谁在挤占居民的收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9(5):99-115.

[2]黄先海,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下降成因分析:基于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经济研究,2009 (7):34-44.

[3]郭庆旺,吕冰洋.论税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6):16-30.

[4]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2010(4):1189-1210.

[5]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份额[J].管理世界,2010(10):24-33.

[6]伍山林.劳动收入份额决定机制:一个微观模型[J].经济研究,2011(9):55-68.

[7]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 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1):70-82.

[8]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3):27-41.

[9]罗长远,张军.经济发展中的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9 (4):65-79.

[10]Hofman A A.Economic growth,factor shares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in Latin Americ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C]//Modern Economic Growth and Distribution in Asia,Latin America,and the European Periphery.Tokyo: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2001.

[11]Harrison A.Has Globalization eroded Labor’s Share?Some Cross-Country Evidence[C].UC Berkeley and NBER April,2005.

[12]Bentolila Samuel,Saint-Paul Gilles.Explaining movements in the labor share[J].The B.E. 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2003(10):1-33.

[13]Poterba J.The Rate of Return to Corporate Capital and Factor Shares:New Estimates Using Revised National Income Accounts and Capital Stock Data[N/OL].NBER Working Paper,1999-04-03.

[14]翁杰,周礼.中国工业部门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动研究:1997-2008年[J].中国人口科学,2010(4):31-46.

[15]石涛,张磊.劳动报酬占比变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2(8):18-29.

[16]李丽辉.劳动报酬占比需要客观分析[N].人民日报,2010-05-18.

[17]阿瑟·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M]//二元经济论.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责任编辑:李晓梅)

·经济纵横·

Ratio of Labor Payment to GD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A Case Study of Jiangsu Province

WANG Dan, YANG Kang, SHU Ta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ratio of labor payment to GDP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risen since 2005, thanks to the bargaining power of workers after a lot of worker forcers move out from agriculture, and the increase of payment of workers after the improvement of labor productivity.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e conclusions is that it is not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to take steps to take care of the problem of pay in our society.

Key words:the ratio of labor payment to GDP;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labor force transfer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297(2015)03-0043-06

作者简介:王丹(1992-),女,山东潍坊人,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杨康(1990-),男,贵州凯里人,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舒泰(1988-),男,河南固始县人,浙江理工大学经管学院应用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个动态交易成本分析框架的构建:基于农业组织的理论研究”(712732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土地非农化过程中村干部行为模式及制度逻辑研究”(11YJAZH036)

收稿日期:*2014-11-04

猜你喜欢

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刍论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宣传及培训
我国工业部门节能政策效应研究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
浅谈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中小企业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