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研究

2015-02-23钟惠民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3期
关键词:焦虑症评级心血管

钟惠民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中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论著/社区人群防治✿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研究

钟惠民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中医院,江苏丹阳212300)

目的 探讨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评级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评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评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两组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患者能够取得明显效果,可有效增强患者的心脏功能,缓解或消除患者焦虑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加快心血管疾病恢复。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临床诊治;效果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而且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成为影响社会公共卫生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1]。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而且以上疾病还会给患者造成较大心理压力,从而致使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不但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还会影响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2]。因此,寻找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已经成为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对此,本文结合我院工作实例对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48例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7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6.2± 7.5)岁;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7.3±8.4)岁。48例患者经检查均符合中国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且48例患者中心绞痛11例、心律失常9例、心肌梗死8例、心力衰竭6例、高血压9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其他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并且在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其相同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观察组治疗 指导患者服用安神定志丸,每天服用2次,每次9g;同时服用氟西汀胶囊,每天服用1次,每次20g;以上药物均连续服用2周。在以上治疗的同时,还需采用常规抗凝、降压以及血管扩张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

1.2.2 对照组治疗 对照组患者只通过服用常规抗凝、降压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服药方法、计量与观察组保持一致。

1.2.3 护理干预 给予两组患者相同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及运动指导等。

(1)健康教育。结合视频、文字及图片资料向患者讲解有关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健康知识,着重向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原理及预防措施等,从而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2)心理指导。医护人员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多倾听患者的内心感受,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同时,针对心理问题严重者,给与其必要的心理辅导,缓解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另外,医护人员还需对患者家属进行必要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为患者建立稳定的社会支撑体系。

(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维持清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食用脂肪高、糖分高的食物;提倡细嚼慢咽,禁止暴饮暴食;劝诫患者戒烟戒酒。

(4)运动指导。根据患者个人喜好,帮助其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一般要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慢走、爬山、太极拳等。运动量及运动次数需根据个人身体状况进行调整。

1.3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3]

①在治疗前对患者的心功能、焦虑状况进行检查评价,并且在治疗后1周及2周时再次进行检查评价。②治疗效果分为:显效(血压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且心功能恢复至Ⅰ级)、有效(血压水平明显下降,焦虑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且心功能恢复至Ⅱ级)、无效(血压水平、焦虑症状及心功能评级均无明显变化,甚至存在上升或加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接受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百分比表示,接受χ2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评级均得到提升,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评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评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治疗前后两组焦虑状况比较

经分析,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26.2±10.7)明显低于对照组(50.4±11.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3。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结果[n(%)]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焦虑评分(±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焦虑评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对照组24 24 57.4±15.7 56.9±16.4 54.5±11.7 54.9±12.8 26.2±10.7* 50.4±11.9

表3 两组治疗效果分析[n(%)]

3 讨论

心理疾病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而且国内外诸多研究都已经表明,心血管疾病与焦虑症之间存在者明显的因果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4]。一般来说,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有:生活无法自理、患者自我评价过低、得不到有效社会支持、长期担负高昂医疗费用等[5]。另外,研究显示抑郁症会加重心血管疾病,而且重度抑郁还会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与致死率。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评级均得到提升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心功能评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并且;另外,治疗后观察组的心功能评级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以上结果说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可明显提高患者心功能评级,改善患者焦虑状态,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1] 李莉.心血管疾病伴发焦虑症的临床诊治研究[J].吉林医学, 2014,11(6):1142.

[2] 毕婧玮,梁燕仪,蔡文玮,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抑郁焦虑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32(3):323-326.

[3] 袁彦伯.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障碍的诊治[J].中国社区医师, 2011,9(33):9.

[4] 李光亮.心血管疾病伴发心理疾病的治疗和干预的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8(29):128.

[5] 李克沙.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并焦虑症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28(6):328-329.

猜你喜欢

焦虑症评级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分析师最新给予买入评级的公司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创投概念股评级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