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沈从文一生中的三次痛哭

2015-02-23高维生

老年世界 2015年2期
关键词:一川郁达夫沈从文

高维生

沈从文一生中的三次痛哭

高维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沈从文一家居住在昆明呈贡的乡下,被敲响的搪瓷盆子震醒,他放下笔,抬头向窗外望去,天色放亮,新的一天如期降临。

沈从文流泪了。这不是个人的小资的伤感,而是大爱和大恨。一个民族经历了8年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把侵略者赶出了家门。9月9日,是沈从文和张兆和的结婚纪念日,报上刊登的消息,这天在南京举行日军受降仪式,两件大喜事。

面对滇池,一缕雾岚,一朵阳光,扑面的风儿,把沈从文牵往远方。眼前流动着逃难的日子,在天津,在烟台,在济南,在武汉,在常德,在昆明,饥寒交迫的人们。想起了家乡,想起亲人,沈从文的眼泪流了出来。

沈从文也是幸运的,在他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给几位作家写信,诉说自己遭遇的境况。郁达夫当时正在北大担任讲师,沈从文也给他写信了。11月13日,郁达夫冒着大雪,在寒冷的冬夜,来探望沈从文。

郁达夫推开那间“窄而霉小斋”的房门,屋内没有火炉。沈从文穿两件夹衣,用棉被裹着两条腿,坐在桌前,正用冻得红肿的手提笔写作。瞧沈从文的神色,郁达夫一切明白了。他站起身来,将脖子上的一条淡灰色的羊毛围巾摘下,掸去上面的雪花,披到沈从文的身上。然后邀沈从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餐馆吃了一顿饭。结账时,共花去一元七角多钱。郁达夫拿出五块钱会了账,将找回的三块多钱全给了沈从文。一回到住处,沈从文禁不住伏在桌子上哭了起来。

沈从文的哭声从胸中爆发出来,发出的呐喊伴着冬夜,向人生宣战,向黑夜宣战。饥饿和寒冷,贫穷和艰苦,虽然,会使人的肌体遭受磨难,但却让人坚定了信心。

凌宇在《沈从文传》中讲到,去采访沈从文时,同去的还有个女孩。“当我们问起‘文革’的事,老人讲说起来,在‘文革’里我最大的功劳是扫厕所,特别是女厕所,我打扫得可干净了。”显然这个女孩子挺受感动的,突然就走过去拥着老人的肩膀说了句:“沈老,您真是受苦受委屈了!”她的举动完全是出于自然,真诚而没有丝毫的矫情。但更没想到的是沈老的反应,他没有一点预兆地抱着这位女记者的胳膊,号啕大哭起来!他哭得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孩子,什么话都不说,就是不停地哭,鼻涕眼泪满脸地大哭。这下子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我们这位天真的女记者自己也弄了个手足无措!还是张兆和出来圆场,她就像哄小孩子一样又是摩挲又是安慰,这才让老人安静下来。女记者回忆说:“后来想起来,这大概是我们这次采访中最出彩的

细节,可惜后来发表的稿子里根本没提这事。”

1994年,王一川在《文学自由谈》第4期发表了《我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一文,并随文有一个大师的排列名序。第一是鲁迅,第二位就是沈从文。王一川解读沈从文时说:沈从文排到第二,这必然与通常的文学史座次相悖。我相信,他被政治与学术与偏见“活埋”几十年重新出土,以自己借湘西边城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的卓越再造,在开创现代抒情文体上的巨大影响力,足以越过许多“大师”而上升到次席。

猜你喜欢

一川郁达夫沈从文
丁玲 沈从文 从挚友到绝交
胡一川 南澳岛
对弈
Rainstorm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
浮世露恋:李小瑛与郁达夫
一个巴掌的力量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