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设计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15-02-23苏田田林学伟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150008

大众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装饰受众情感

苏田田 林学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150008)

情感设计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苏田田 林学伟 (哈尔滨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1500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情感因素在装饰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情感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装饰设计的效果,情感设计本身也变成了设计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将通过研究人类的情感要,来,探讨如何在装饰设计中融入更多的情感因素。

装饰设计;情感因素;大众心理

随着科技和工业的高度发展,在现代社会中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设计特别是装饰设计中,情感设计是最能体现人性化的环节,最能为生活在钢筋水泥和冰冷科技中的人们提供温暖、贴心的关怀。科学、合理的情感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装饰设计的成效,得到顾客的首肯和好评。

一、情感设计

在设计中,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伦理等都是设计的来源,所以设计是一门综合而复杂的学科。设计学做为一门新兴学科,以设计原理、设计程序、设计管理、设计哲学、设计方法、设计批评、设计营销、设计史论为主体内容建立起了独立的理论体系。设计的目的,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情感是支撑人类进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复杂,又单纯,既抽象,又具体,莫名而神秘,矛盾又对立。《心理学大辞典》对情感的解释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也就是说,情感是人对周围环境、自身或自己行为的态度,它是一种心理反映。当外界的刺激符合了人的心理态度,人就会对这种刺激给予肯定的态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喜欢”;反之,则是否定的态度,即所谓的“讨厌”。特别是在艺术领域,可以说是情感支配了艺术的审美。一件艺术品能否被大众接受,主要看它能否符合大众的情感。同样,一个设计是否能让受众满意,也主要基于设计本身是否契合了受众的情感需要。这种设计与情感相辅相成的关系愈发不可分割,于是产生了专门的学科:情感化设计。

美国心理学家诺曼在其所著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中,将设计明确划分为三个层次:最基本的是本能层,中间是行为层,最高级的是反思层。三种层次既是人们感情的不同层次,也对应着产品设计的不同特点。本能层对应的是产品最基础的特质,如外观、式样、颜色;行为层应对的是产品的使用价值,如功能、效率;反思层次应对的是自我形象,个人满意和记忆,如自我投射等。

设计的情感价值体现在后现代主义的设计中。后现代主义设计竭力将诗意、情感之类的非物质因素物化在设计中。构成形式和使用层面是情感设计的主要表现形式。好的设计是情感和功能相结合,只有这样设计才能长久发展,设计的价值才能全面的体现出来。

大众消费者掌握着市场的方向,因此消费者的情感是涉及情感中的主要情感,其次是设计师的情感。在当代社会,人们用设计来体现自己的生活品味,用设计来慰藉、温暖自己的心灵。只有将大众消费者的共同情感始终贯穿于设计中,让其设计带有某些能够打动人的特质,设计本身才能在诸多同类中脱颖而出,才能和大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才会从心理层面激发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样的设计才是成功的。

二、 情感设计在装饰设计中的表达

装饰,传统的含义指装扮,修饰。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装饰有许多解释和介绍。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装饰的解释如下:1.用来美化的附属物,即增加在人或物体表面的附加物品,使之更加美观。2.装饰品。这种解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几个特定的范畴,例如装饰画、摆件等,让装饰变得狭隘。在日本设计词典中,对装饰的解释包括三个方面:1.美化的行为,即是对人或物外表的美化装饰,也是单纯追求材质、功能、构造等的美化行为;2.用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活动,例如室内装饰;3.作为一种工艺技法,例如在陶瓷、漆艺上的描绘。综上,装饰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在广义的装饰概念中,只要是用来美化的现象和行为都是装饰;在狭隘的装饰概念中,只有装饰行为的结果才是装饰,例如装饰画、摆件、纹样等。

从艺术的产生过程看,一切艺术品都是艺术师自身情感的映射和寄托。同样,一切装饰行为或装饰品,都是设计师自身情感的反应和寄托。好的装饰设计,必然体现着浓郁的情感,可以激发受众的心理共鸣,进而大大增强装饰设计本身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三、情感设计在装饰设计的体现

1.织物。织物有柔软的的触感能带给人温馨的感觉。抱枕是现代社会家居生活常见用品,类似枕头,抱在怀中可以保暖,可有保护作用,也给人温馨的感觉。现在的抱枕不仅有实用和使用功能,还有表达内心情绪的功能,可以提现主人的心情、兴趣爱好及个性等,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图1.2

2.包装。包装是对产品的一种装饰。包装的形式和色彩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和意向。就包装上的装饰色彩而言,不同的色彩会引起消费者不同的心理情感,例如红色包装会让人联想到团圆、吉利、喜庆等,黄色包装会让人联想到庄重、尊贵、高大等,绿色包装会让人联想到生机、生命等。作为消费者,他们只会购买自己喜欢的产品,因此包装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如图2.1。在新年礼盒上,包装装饰色彩会以红色和黄色为主,给消费者带来喜庆、尊贵的感觉。如果在新年礼品盒上用黑底白字来装饰,那么大多数消费者肯定是不会购买的,因为在中国,黑底白字带给人死亡、肃静的感觉,因此黑底白字的包装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从而影响了产品的销售,包装也会因此失去本来的功能。

图2.1

3.招贴。构图是招贴表现情感的主要方式。在平面构图方面,点、线、面在空间的比例、疏密、大小、叠加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表达不同的情感。合理的运用及组合点、线、面就是合理的安排构图。合理的构图能够充分表达情感。一切形态的基础是点,密集的点会吸引人们的注意,分散、稀疏的点会使人感到不安和不稳定,也会使人产生动感。点的运动轨迹和延长产生线,粗线带给人粗壮、强劲有力的感觉,细线带给人柔弱、脆弱的感觉,直线、斜线、曲线、放射线能够产生动感,能够表达不同的力度、速度等。面是线运动的轨迹,不同形状的面能够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倒三角形能够带给人不稳定的感受。构图的残缺和不完美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吸引观众,引起共鸣,带来出人意料的效果。(如图3.1)

图3.1

四、情感设计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情感设计的重要性已深深体现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应用情感设计是有规律可循的。笔者认为,装饰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情感设计的运用:

第一,科学运用新技术、新工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研发和应用了各种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这些新工艺、材料和技术为现代装饰设计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形式、艺术内容和题材,开拓了装饰设计的领域,但是这些新工艺、材料和技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电脑在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虽然电脑带来了不同的设计形式,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让人体会不到传统装饰设计那种贴心、柔和的感觉。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成为当代设计师为之奋斗的一项难题。

第二,加强对受众文化环境的研究。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人们,身处的文化环境是不同的。文化环境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所以,即使是同一件装饰设计,在不同的人看来,其对设计本身的态度、情绪和观点也往往不同。因此,设计本身要想真正打动受众本身,设计师必须研究受众群体所处的文化环境,找出最能打动受众、最能引起受众共鸣的感情因素,并很好地体现在装饰设计中。

第三,注重传承、探索和创新。设计本身即是一种创作过程。特别是装饰设计,相比较其他艺术形式而言,其生活性、实用性明显更强。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快速变化。因此,装饰设计要想打动人、征服人,就不能总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设计师必须在传承过往经典和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大众需要,加强探索和创新,使装饰设计承载更多时代特色。唯有如此,装饰设计才能长久不衰,才能发展壮大,才能永葆青春。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一审美直觉心理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美)Donald A.Norman.设计心理学[M]. 中信出版社, 2002.

[3](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03.

[4](美)Bernd H. Schmitt.体验营销——如何增强公司及品牌的亲和力[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5](美)诺曼(Norman,D.A).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6](美)唐纳德·A·诺曼著:情感化设计[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7](日)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

[8](美)罗伯特·L·索尔所等著.认知心理学[M].北京大学, 2005.

[9](美)唐纳德·诺曼.情感化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10]李泽厚.华夏美学[M].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装饰受众情感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鲤鱼旗装饰坠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情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台上
DIY装饰沙漏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