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的转换与失落:《孟子》比喻英译研究

2015-02-22杨颖育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关键词:折枝喻体英译

杨颖育(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意象的转换与失落:《孟子》比喻英译研究

杨颖育
(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英语世界关于 《孟子》的理解与阐释历经180多年,译本诸多。通过探究 《孟子》七个英译本中比喻意象的转换与变形,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意象的投射与缩放等角度对 《孟子》中比喻意象进行分析。不同译者对同一意象及其喻意进行理解和阐释时,语言意象的转换呈现出一致、相似或是完全不同的特点,翻译具有多样性。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再现喻体对象,凸显了不同语言文化的译者理解、认知以及描述世界的异同。

《孟子》英译;比喻;意象;转换与失落

《孟子》比喻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是孟子文章的一大特色,随着孟子一书1828年由英华书院第三任校长柯大卫(David Collie,?-1828)翻译为英文以来,这些比喻在英文中如何再现和转换?产生了哪些意象的失落与变形,对英语世界关于 《孟子》的理解和阐释产生何种影响?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从一百八十余年以来《孟子》英译的十多种译本中,选取七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译者(英国、美国、加拿大、中国内地及香港)的英译本,对比分析关于《孟子》比喻翻译的各种得失,探寻《孟子》散文艺术在西方的接受和影响。

善譬巧喻是《孟子》散文语言艺术最为显著的特色,孟子善用富于形象化的语言来说理叙事,不仅题材丰富、形式多样,且多以实行“仁政”和政治讽谏为目的。赵岐《孟子题辞》云:“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以独至。”从数量上看,“全书二百六十一章中,就有九十三章总共使用着一百五十九种譬喻”[1](P8)。从题材来看,比喻和寓言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平易通俗而又发人深省。有用“揠苗助长”这类的寓言故事,还有运用事物来比喻,如“用水来比喻人性”,还有用“冯妇”、“齐人有一妻一妾”等小故事来说明道理的。喻体作为形象,它包含着抽象的概念和命题所不具备的其他许多特点,研究《孟子》中的比喻,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的创作风格及特色,以及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别和表达方式的异同。

二、比喻及其英译

中国修辞思想萌芽于商周甲骨金文时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的“王固日乃若偏”是“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的最原始的资料”[2](P22)。早在1985年,张寿康先生在《甲骨刻辞和吉金铭文的修辞举例》一文中所举的五条甲骨文例中的第1例就引用了这句甲骨文。他认为“这句话还有本体、喻体的内容,“乃”是本体,“偏”是喻体,“若”是比喻词。”[3](P1)古代典籍中很早就出现了比喻,从书面文字记载的材料看,以“比兴”著称的《诗经》,比喻的运用很广泛。

春秋战国时期,比喻作为一种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手段备受重视。“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4](P72)孔子认为“能近取譬”是比喻运用的一个基本原则。可见古人把比喻理解为一种认知方式,是以身边最熟悉的东西作为喻体来说理。墨子是最早给比喻下定义的人:“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辟,譬;也,他)”[5](P643)这是迄今中国文献资料中关于说明比喻的最古老的定义。《荀子》中说:“谈说之术,矜庄以在之,端诚以除之,坚强以持之,分别以喻之,譬称以明之……”。[6](P64)荀子认为比喻是“谈说之术”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强调比喻要符合礼仪,为宣传儒家思想服务。而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有云:“譬,喻也。从言辟声。”[7](P142)“喻,告也。从言俞声。”[7](P143)可见“喻”并不是直接告知,而是借同类事物来暗示,以产生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的效果。譬与喻放在一起连用出现在王符《潜夫论·释难》中:“譬喻也者,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8](P383)南宋朱熹简而言之:“以彼物比此物也。”[9](P6)由此可知,比喻是通过两类本质不同的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来打比方、以此喻彼的一种修辞手法。魏晋南北朝时期,方有专门论述比喻的文章。钟嵘在《诗品序》中也论及比喻:“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10](P39)他将这“三义”解释为“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击其事,寓言写物,赋也。”[10](P39)强调了比喻在表达思想上的作用,分别指出了赋、比、兴的特点并加以区别。刘勰《文心雕龙》是古代文学批评论著的杰出代表,对诗文的修辞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如《比兴》篇专论比喻,它先从概念上说明“比喻”与“起兴”的区别与联系,接着讲了比喻的不同角度,最后强调比喻的要旨在于恰切,“故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11](P324)“且何谓‘比’?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11](P324)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建立是在20世纪30年代,“五四”运动前后,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有了更大的发展和突破,比喻研究也大大发展了。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是修辞学史上的划时代著作,他对汉语中的种种修辞方法及其运用原则都加以系统的阐释,并且指明今后的发展趋向。钱钟书先生也对比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他在 《七缀集》、《管锥编》、《宋诗选注》、《谈艺录》等著作中,用了大量的篇幅论述比喻,形成了一整套系统完备的比喻理论。张弓先生将修辞和语法相联系,研究喻体在单、复句中的语法功能和修辞作用,拓宽了比喻研究的视野。从《修辞学发凡》中可以看出隐喻同明喻、借喻一样是比喻的一种辞格。它不用“如”、“像”、“似”等比喻词,而用“是”、“成”、“就是”、“成为”、“变为”等词,把某事物比拟成和它有相似关系的另一种事物。“隐喻不只是存在于人们的语言中,而且还存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中,存在于人们的概念体系之中,存在于人们的经验之中,存在于人们的言行之中,甚至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首先用隐喻化的概念思维,然后用隐喻化的语言来加以表达。”[12](P5)“我们通常认为隐喻只是语言的特性,只与文字相关,而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无关。……隐喻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存在于我们普遍的概念体系之中,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隐喻的。”[13](P3)不同的文化环境和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隐喻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也正是翻译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翻译也即是为不同环境下的读者传达原语言环境下隐喻的喻意。由于译者水平的差异或者是翻译风格的不同,对同一意象的理解和认识也会随之改变,加上读者所处的不同环境也会导致同一意象产生不同的效果甚至是不同的认识。因此,译者阐释意境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自我的对原意象的再一次主观创作的过程。“新颖的隐喻通常具有戏剧性和令人震惊的效果,这是因为隐喻建立起一个事物和另一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却没有明确地道出这些相似之处是什么。”[14](P84)不同语言环境下的隐喻是有差异的,“可能没有普遍意义上的隐喻。……‘dirt’通常表示‘泥土’、‘污垢’,或者是‘禁忌’的话题,但在一些异常贫穷的非洲国家这个词却有御寒的含意。”[14](P87)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否认隐喻具有其可翻译性,因为“隐喻在一定程度上有共通性,汉英隐喻的译者在掌握汉英语言和文化的基础上寻找原文和译文喻体所表达的两个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原文与译文表现隐喻时的某种同质或相似与相近的喻意关系,使原文与译文的喻体不但形式吻合,比喻意义也聚合,达到译文与原文都是用一个已知概念来阐释一个未知概念的修辞效果。”[15](P19)共通性也正是翻译可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由于不同译者间理解的偏差导致原文和译文喻体意义表现上有偏差,但隐喻的共通性会降低这种误差。

三、《孟子》比喻研究

关于《孟子》的比喻特色,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过研究。郑振铎认为“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比喻赡美而有趣’。”[16](P74)谭家健认为孟子的比喻“明白晓畅且精炼准确”,[17](P139-140)以生活常理就近设譬,灵活运用,精辟允当,一语中的,引起读者广泛的共鸣。长喻曲折多姿,生动有趣;短喻则既平易又精练,正喻生动有趣,反喻夸张幽默。因此,《孟子》的比喻“不但有高度的艺术性,又结合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充分表现了伟大散文家的艺术匠心。”[17](P150-151)王志民等认为 《孟子》中比喻有“虽浅显而有力、设喻精辟允当、形象鲜明、生动、曲折多姿、诙谐风趣、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形象”的特色。[18](P104-105)熊浩莉认为,“首先,比喻形式多种多样。其次,孟子在比喻运用的实践中,并不是单独地运用某一种比喻方式,而是多种比喻方式的共同运用,又在适当的用喻地方与其他修辞方式的综合运用。其三,词锋犀利,爱憎分明,纵横裨阖,气势充沛。其四,通俗亲切,循循善诱,包含哲理。最后,孟子用喻既多且妙,其中许多比喻己经成为中国经典文化的一部分,彪炳史册,与日争辉。”[19](P111)边家珍从文学风格方面论述孟子散文的比喻特色谈到与荀子学者式的论述不同,“孟子不是以抒情诗人式的语言,把人民渴望和平、渴望明君的心情通过比喻鲜明地表现出来,这不仅仅是形象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它饱蘸着孟子怜民爱民的深厚情感。”[20](P65)孟子善于“运用排比、顶真等手段来增强言辞的气势”,[20](P68)使人读来通俗而不流俗于平庸。孟子是一个最擅长运用比喻的大师,在《孟子》中,运用比喻的频率超过前代任何一部作品。比喻是一种加强文章形象化的手段,对那些原本就谬误愚蠢的人与事,一经作者用比喻加以形象化,就更显出其荒谬可笑,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喜剧色彩和讽刺意味,也使讽刺变得幽默而易于让被讽刺者所接受。对《孟子》的比喻修辞,从先秦时期到现当代一直不乏有学者进行探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七位译者对“折枝”的不同翻译来探析《孟子》中不同的比喻意象的转换与再现。

四、《孟子》“折枝”比喻意象英译

在《梁惠王章句上》中,齐宣王问“不为与不能”有何差别,孟子举“为长者折枝”与“挟泰山以超北海”作比,条陈“不为”、“不能”之别,讽谏宣王是属于“不能为长者折枝”之类的人物,指出推行“仁政”就如“折枝”一样简单。此处,“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21](P24)孟子把办不到的事情比喻成将泰山夹在胳膊底下跳过北海,把自己能办但是不肯办的事情比喻成替老年人折取树枝,来说明宣王的不行“仁政”不是宣王办不到,而是宣王不肯办而已。言下之意,是要宣王引咎自责。

七位译者对“折枝”意象的翻译:

①Legge,James.The Works of Mencius[M].New York:Dover Pub.,Inc.,1970.②Lau.D.C.Mencius[M].Londom:Penguin Group,1970.③赵甄陶,等.Mencius[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④Ware,James R..The Sayings of Mencius[M].New York:The New Ameri Library of World Literature,Inc.,1960.⑤Dobson,W.A.C.H..Mencius:A New Translation Arranged and Annotated for the General Reader [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⑥Chai Ch'u&Winberg Chai,The Sacred Books of Confucius and Other Confucian Ciassics[M].New York:Bantam Books,Inc.,1965.⑦Hinton,David.Mencius[M].Berkeley:Counterpoint,1998.

对“折枝”这一意象的理解,“古来有三种解释:甲、折取树枝,乙、弯腰行礼,丙、按摩搔痒”[21](P24)。不同译者对“折枝”意象有不同的理解,喻体的含义在不同译者的理解和阐释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反映了译者对“折枝”这一隐喻的理解和表达方式的不同。究其实,隐喻“表现为对直观的把握,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解释,这种解释的内容就是由将X看作Y组成。”[22](P9)上表各译者对隐喻中“折枝”意象的翻译,可概括为四类,第一类作者将源域向目标域对等映射,即为直译。尽管身处不同的文化环境,但人类从客观世界中获得的经历有相似性,因此各民族语言对该类经历形成的隐喻具有相同的映射方式。理雅各、翟楚和翟文伯、赵甄陶的译文分别使用“breaking off a branch from a tree,break off a branch,break a twig”对该意象进行直译,虽译者与原作者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但是 “折枝”这一现象都存在于他们所处的客观世界中,且对该事物的认识是一致的,“branch、twig”都表示“树枝”的意思,译者与作者对“枝”这一意象的理解并无二致。三种译文都准确地表达出“折枝”的含义,符合原文语义,做到了忠实原文,译文意象与原文意象实现了对等映射。

第二类是采取意译。翻译不仅需要准确传递喻体,也需向读者传递意象在源语言环境下的含义。为了让目的语读者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以及思想感情,译者对译文中的喻体进行一定的变动,从英语语言文化中寻找一个与源语言文化中意象相似的一个意象作为喻体。辛顿把“折枝”翻译为“breaking up a little kindling”。其中“kindling”为“引火柴”、“引火物”的意思。译者根据上下文将“折枝”理解为一件容易做的小事,为让目的语读者理解“不为”与“不能”的区别,在翻译中将喻体进行转换,对原文意象的喻意进行加工,喻体形象随之有所改变。对喻意实现放缩,将枝的含义缩小到“引火柴”,不仅指出喻体的性质,还传达出喻体的用途,通过言明对长者的帮助不过是寻找“引火柴”这样举手之劳的小事,来强调“王”之行“仁政”是完全可为的。

第三类对“折枝”的翻译发生了变形。其原因是译者对源语意象曲解、误解。翻译的过程离不开两个主要的步骤:理解与表达。理解是指对原作者的意图及原文意义的理解,主要是对原文的解读。表达是指译者在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各种语言手段和文化策略转换译文的过程。对隐喻中意象及其喻意的理解偏差或者表述不当,就会导致译文意象选择与表达的偏误,造成喻意传达的失真与误解。威尔和杜百胜将“枝”理解为“肢”,译文的意象发生根本变化。威尔将“折枝”翻译为 “massaging the stiffness out of an elder’s finger joints”(为长者按摩,消除关节的僵硬),将隐喻中“枝”这一物象译为人的关节,喻体的性质发生较大的改变。意象进行了较大的转换,但就喻意层面上而言,此译文表达出了为长者做简单的小事这一含义,较原文更为具体形象,对目的语读者来说,更具有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和可读性(readability)。译者杜百胜将其译为 “crack an old man’s joints for him”(折肢:折断老人的关节)。该译文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不仅喻体发生了变形,喻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把对老者的帮助变成了伤害,有悖于作者的意图,不论是意象的转换还是语义的传达都完全失真了,是一种误译。

第四类翻译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原文中的意象进一步加工。因“折枝”注有“弯腰行礼”之意,译者便将喻体中的喻意抽取出来。舍弃隐喻中的意象,直接把喻意呈现给读者。由于不同的国家在语言、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同一喻体形象会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同一事物、意识可能存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比喻设置。有时原文的喻体形象很难在目的语中得到保留和再现,也找不到适当的归化手法替代原文的意象,那么只有舍弃意象,直接将喻意翻译出来,“特别是当有些比喻的价值对整个译文并不重要时,就更有理由这么做了。”[23](P48)。译者刘殿爵将“折枝”译为“make an obeisance”,直接将喻意翻译出来,便于读者理解。此翻译方式将原文中的隐喻略去,尽管在语义层面意义没有损失,但原文的美学价值却相对减弱了。正所谓“由于翻译具有多重功能,人类的审美趣味具有多样性,读者、译者具有多层次,翻译手法、译作风格、译作价值因而势必多样化。”[24](P370)在隐喻的翻译过程中应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到喻体翻译的贴切,喻意翻译的准确,以避免文学意象美学价值的损失。

关于汉语比喻的英译,学者多有研究。解海鸥认为“汉语比喻的英译,应以译文的‘地道性’和能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顺畅地理解为主要标准”[23](P87)。季红琴认为孟子的英译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全译和变译。她以理雅各和多布深不同的译者身份来分析全译和变译的不同选择。也正是由于译者身份的不同,才有了“‘全’与‘精’的追求以及‘转’与‘变’的选择。”[26](P13-140)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洪涛认为“翻译《孟子》,首先必须先了解孟子的字义 (尤其是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也应该对 《孟子》书中的文化词语(cultural-specific terms)有所认识。译者面对的不只是‘词汇空缺’的问题,更要考虑文化隔阂的问题,英语读者理解能力的问题。为免曲解原意,译者有时只能用注释加以补充说明,甚至只能用拼音文字。 ”[27](P125)

结语

通过以上对《孟子》书中各比喻意象翻译的分析与阐释,可以看到在《孟子》的翻译中,意象的转化和失落是由于对隐喻中喻体对象理解的差异所造成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受文化的差异性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隐喻中意象的意义与情感需深入理解,综合对比各意象在不同语境下的差异,才能翻译得更为准确、传神。事实上,比喻从根本上说是理解、认知和描述世界的一种方式,译者不同的比喻翻译策略表明了不同语言、文化的译者理解、认知和描述世界的差异。

[1]李炳英.孟子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郑子瑜,宗廷虎.中国修辞学通史·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张寿康.甲骨辞和吉金铭文的修辞举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4]孔子.论语[M].杨伯峻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吴毓江.墨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3.

[6]荀子[M].方勇,李波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臧克和,王平.说文解字新订[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王符.潜夫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朱熹.诗集传[M].赵长征 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1.

[10]曹旭.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2]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13]Lakoff,George,Mark,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14]Newmark,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5]刘法公.隐喻汉英翻译原则研究[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

[16]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17]谭家健.《孟子》散文的艺术特征[A].章必功.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18]王志民,王则远.《孟子》中的譬喻概说[J].内蒙古师大学报,1984,(4).

[19]熊浩莉.《孟子》词句类比喻论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20]边家珍.《孟子》文学风格论略[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21]杨伯峻.孟子译注 [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2]Shen,Vincent.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Philosophical Texts:Basic Considerations and Principles[A].方克立.中国哲学和21世纪文明走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3]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5]解海鸥.略论汉语比喻的英译[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26]季红琴.《孟子》英译方法解读——全译与变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27]洪涛.《孟子》英译所涉及的字义问题和文化问题[J].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Image Transformation and Lost:A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Mencius

YANG Yin-y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China)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s of Mencius in English world witnessed numbers of translated versions in the last some 180 years.In this paper,the image trans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in seven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are examined,in order to analyze the metaphor images in Mencius in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vehicle and tenor,image projection and scaling.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an image and its implied meaning,different translator may make out identical,similar or totally different language image transformation.Translations are diversified.The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metaphorimage highlightsthe similaritiesand differencesin understanding,recognizing and describing the world by translator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culture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Mencius;metaphor;image;transformation and lost

K928.6

A

10.3969/j.issn.1674-8107.2015.06.017

1674-8107(2015)06-0099-06

(责任编辑:刘伙根,庄暨军)

2015-05-20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孟子》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2BW14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英语世界的《孟子》研究”(项目编号:11YJC740134)。

杨颖育(1972-),女,四川成都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与比较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折枝喻体英译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江城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金缕衣
《红楼梦》比喻的喻体类型研究
从喻体选择对比哈萨克语和汉语比喻的民族差异
喜马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