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痛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2015-02-22陈汉霞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州市索状静脉炎

陈汉霞

(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心病科,广东 高州)

定痛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疗效观察

陈汉霞

(广东省高州市中医院心病科,广东 高州)

目的:观察定痛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用定痛散局部外敷,对照组34例用25%硫酸镁局部外敷,两组均治疗7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2%、对照组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痛散外敷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疗效较好。

静脉炎;定痛散;对照治疗观察

胺碘酮是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常用于治疗室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因胺碘酮注射液pH为2.5~4.0,容易刺激局部血管引起静脉炎,致静脉给药的局部沿血管走向红、肿、热、痛和条索状改变,严重者甚至引起周围组织坏死[1]。我们用定痛散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具有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8例,均为2013 年9月至2014 年10月我院住院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35~75岁。静脉穿刺部位均是手背及前臂。按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

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静脉炎标准。0级为没有症状;1级为穿刺点疼痛、红和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2级为穿刺点疼痛、红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3级为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静脉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4级为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大于2.54cm,有脓液渗出。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定痛散粉末加水搅成糊状,制成药膏状,微波炉稍加热(发生外渗24h内不用加热),外敷于静脉炎症部位,用防水纱布覆盖,最后用胶布固定。4h后将药物拭去。

对照组用浸透25%硫酸镁的纱块湿敷4h。两组均治疗7天后评估疗效。

3 疗效标准[2]

痊愈: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疼痛消失,条索状红线消失,硬结软化。显效: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疼痛减轻,条索状红线变淡,硬结变软。好转:沿静脉走向的红、肿、灼热、疼痛稍减轻,硬结及条索状改变无变化。无效:静脉炎的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5 讨 论

静脉炎属中医“赤脉”范畴。为外伤筋脉,血脉受损,恶血留内,积滞不散所致[3]。治疗当清热,活血,散结。定痛散为我院自制中药散剂,由大黄、薄荷、泽兰、骨碎补、延胡索等组成,具有清热消肿、活血定痛之效,故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疗效较好。

[1] 杨剑光,王淑艳.可达龙引起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2):120.

[2] 梁美寅.新鲜芦荟与喜辽妥交替应用治疗化疗后静脉炎的护理效果[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学刊),2008,5(1):218-219.

[3] 李日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87.

R244.957.14

B

1004-2814(2015)05-0452-01

2014-12-31

猜你喜欢

高州市索状静脉炎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二十六)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按大陵穴拯救“鼠标手”
高州市红火蚁疫情监测和防控示范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一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高州市绿色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高州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探讨
界线类偏瘤型麻风1例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