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蒙自市生态畜牧业的措施探讨
2015-02-22李琼花
发展蒙自市生态畜牧业的措施探讨
李琼花
(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文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61100)
发展高效生态畜牧业,是实现我市畜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的途径,也是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改善生态环境,适应农业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新型畜牧经济增长方式的新途径、新举措。
1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规模化程度不高。蒙自市属于典型的山区和坝区,农户分散居住,受历史和环境的影响自给自足的饲养生产方式依旧占主导地位,散养饲养方式较为普遍,全区规模养殖场饲养量在整个地区所占比重很小,经济效益不高。
养殖水平不高。整个地区饲养户文化程度不高,对新事物、新饲养方式接受能力差,对良种和饲养方式有抵触,导致饲养生产发展缓慢、饲养方式落实,牲畜产出率低、畜禽个体生产性能低、饲养回报率不高,从而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畜牧经济的发展。
产业化发展缓慢。受地区规模养殖比重不高,集约化程度低等影响致使我区畜牧业发展生产发展速度缓慢、生产能力低、存栏量不高。同时受地区畜牧业发展程度的影响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滞后性,畜牧龙头企业少,缺少主导品牌,无带动畜牧经济的能力;农民合作化组织程度不高,整个市场系统不健全,本地无特色品牌,无市场竞争优势,无畜牧产业链,严重制约着生态畜牧产业的发展。
畜牧基础设施薄弱。基层良种培育繁育体系设备、设施陈旧落后简陋,跟整个畜牧业发展程度发展不相配,动物检疫防疫体系和装备设施落后不完善、不能有效的对重大疾病进行预防与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不健全,缺少必备的设备与体系。
2建议与策略
做好组织领导,促进现代化高效生态畜牧业发展。领导的重视是保障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要建立确保生态畜牧业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政府分管领导总负责,主管部门领导抓落实,切实把我市生态畜牧产业做为一个重要的产业来抓,全面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实现市、县、乡领导包点包村制度和部门帮扶制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作为当地重要的战略性发展目标来抓,把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纳入当地畜牧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选育优良品种,适度规模养殖。根据当地的实际积极培育符合当地生产和饲养要求的地方优良品种。通过引进新品种或杂交品种提高当地畜牧生产的优良品种。在引起新品种时要通过当地的主管部门的审核与批准,同时畜禽品种质量必须符合当地、企业引种标准。
为保障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必须保持畜禽养殖(小区)饲养适度规模的方针,一般生猪饲养场年出栏保持在500头、肉禽类饲养场1万只,蛋鸡存栏2000只、奶牛存栏100头即可。
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继续深化兽医体系改革,完善市、县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执法、兽医技术支撑等三级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基层动物卫生队伍建设,全力搭建完善的动物卫生监督监管网络体系;为确保生态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要逐渐健全和完善动物疫情预警、疾病预防与控制、应急处理及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工作机制;积极落实各级公共资金对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支持,加大对动物防疫基础设备设施建设资金及应急物资储备的需求,为生态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多途径、多方式的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发展资金,不断对疾病防控、良种繁育、畜产品安全、科技教育等生态畜牧业的基层建设的投资力度,提升生态畜牧业的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金融部门要在信贷方面增加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投资比重,使信贷服务于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相适应。对生态畜牧业的龙头企业和养殖户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态畜牧业建设上来。同时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塑造当地畜牧业品牌。继续发展具有当地民族特点特色的畜禽食品品牌,利用和开发当地特色畜禽食品加以包装,逐渐推向全国市场,引进加工企业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利用发展生态畜牧的优势,积极开发与生态畜牧业相关的产业,如生态畜牧旅游、生态农家宴等服务,让人们感受生态养殖的气息、体味田园生活的感受,通过开展增值服务可解决当地农民就业,提供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