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合川区蚕业发展对策浅析*
2015-02-22周承凤张太云
周承凤 张太云
(重庆市合川区蚕桑技术指导站,重庆 合川 401520)
经济新常态下合川区蚕业发展对策浅析*
周承凤 张太云
(重庆市合川区蚕桑技术指导站,重庆 合川 401520)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首次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是深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环境变化走向、国内经济发展的现实背景和宏观经济基本走势基础上的重大战略判断。其论述对蚕桑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分析经济新常态,把握合川蚕业重要战略机遇期
1.1 充分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
1.1.1 中高速
经济增速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左左中高速增长,并运行一段时间。
1.1.2 优结构
第三产业和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
1.1.3 新动力
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1.4 多挑战
经济增速放缓,楼市、地方债、金融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
1.2 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趋势特征
1.2.1 要素成本稳步提升
迈入高收入阶段过程中,我国要素成本优势开始逐渐丧失。首先,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变为“常态性紧缺”,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随着老龄化加快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等支出大幅增加,储蓄率将逐步下调,投资率也将趋于下降。再者,随着可建设用地规模不断减少和人们对生产、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升,我国土地价格越来越高,环保约束性也越来越强。依靠人口红利、低土地成本、高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
1.2.2 需求结构中高端化
收入结构是影响需求结构的决定性因素。随着收入增加,总体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食品消费支出下降,而以发展享乐为主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住房、汽车、休闲娱乐、投资、旅游和教育等方面的消费。向高收入阶段跨越过程中,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活动进入调整期,随之步入高额大众消费阶段,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步普及,汽车拥有量将进一步增长,社会的主要注意力从生产问题转到消费问题和最广义的福利问题,相应地汽车制造业、电子通讯业、旅游和闲暇消费业等行业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和主要经济增长点。
1.2.3 供给重点转向公共品领域
我国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的转型,竞争性商品也实现了由短缺向总量基本平衡转变,甚至出现大量的产能过剩。随着收入提升,城镇化加大,开始面临着社会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问题,表现为:①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共品供给的总量规模不足。②城乡公共品供给严重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能满足需要。③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公共品需求供给不足,制约城市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在迈向高收入阶段的过程中,公共品的供需矛盾将成为“新常态”,社会供给重点领域将由竞争性商品领域转向公共品,文化、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将是重点。地方政府将更多资源和精力用于广义的发展,如社会保障、民生福祉、文化建设、医疗教育等方面,强化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2 顺应经济新常态,国家正构建迈向高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
寻求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适应并应对新常态的关键。彻底走出蚕桑发种增长高于一切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更多迈向高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
2.1 加大转型升级力度
落后的、污染大的、高能耗的、产能过剩的、耗费资本土地等要素较多的行业付出沉重代价,可能需要5~10年消化时间,大多数企业都要面临转型升级。创新和研发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抓发展,让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新常态”,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型,迎合人们收入提升后需求结构中高端化的趋势。
2.2 调整产业结构
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长期趋势;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
2.3 促进经济改革
大力推进行政体制、财税体制、价格机制、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以及国企等重点领域的改革,继续释放改革红利。
2.4 建立各项制度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加大创新领域的公共投入,探索能有效激励企业创新的鼓励补偿机制。
3 分析蚕业新状态,取长补短,趋利避害
3.1 合川区蚕业发展优势分析
3.1.1 区位优势明显
合川地处重庆西北部,距重庆主城1h路程。渝武、遂渝、外环三条高速和一条212国道,遂渝、襄渝、兰渝三条铁路穿境而过。涪江、渠江、嘉陵江三江汇流,有“三江明珠”之美誉,合川正在打造旅游休闲胜地和幸福宜居家园。重庆市五大功能定位合川为城市发展新区,区位优势有利于合川第三产业发展,“五一”节前后桑果成熟,发展桑果节、蚕桑农家乐等旅游、休闲、观光等大有作为。
3.1.2 技术力量雄厚
与西南大学、重庆市蚕科院开展有校(院)地合作,搭建有合川蚕桑科技专家大院(市级)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渝西北综合试验站合川工作站两个科技服务平台。拥有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3人,实践经验丰富,这些均有利于蚕业科技创新与技术引进。
3.1.3 蚕业资源丰富
合川现有成片桑园2 000hm2,重庆市最大普种蚕种场位于合川云门。蚕桑专业合作社量大、面广,蚕茧收购市场有序放开。在运行的丝厂3家,生产规模达1万绪以上,蚕丝被2家,年生产规模1万床以上。土壤肥沃,年平气温较高。表明蚕业基础资源雄厚,企业走技改、转型升级之路潜力巨大。
3.1.4 蚕桑历史文化悠久
合川蚕业始于夏朝、春秋战国时期,至今4千余年历史。清光绪26年(1902年),举人张森楷立志振兴四川蚕业,在合川大河坝创建“四川蚕桑公社”,结束了合川蚕业四千多年漫长的原始、自发、落后的状态,改变了民间栽桑养蚕制丝的陋习,被誉为川东蚕桑之父。20世纪90年代,最高年发种达26.8万张,产茧6 500t,多年居四川第一。这些因素有利于蚕桑文化传承。
3.1.5 桑蚕资源性产品功能强大
蚕桑全身都是宝,是集营养、保健、药用于一体功能性产品,可改善人们食品结构,市场潜力巨大。其中桑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低胆固醇,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抗毛细血管渗透,利尿,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畜牧饲料。桑果具有增强免疫力、保肝护肝、驻颜抗衰老、防癌抗诱变、促进血细胞生长、降低血糖血脂等功能。蚕蛹具有增强细胞活力,提高思维能力,抗氧化、降血脂血糖、降胆固醇,改善肝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合川桑蚕资源性产品开发在“十二五”期间已作过大胆探索,进入产业化应用指日可待。
3.2 合川区蚕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剖析
3.2.1 蚕业萎缩,徘徊不前
从最高年发种量26.8万张,产茧6 500t,到2015年发种量不足2万张,产茧不足1 000t。收购企业、丝厂严重产能过剩,企业运行困难。纯粹从量上增发蚕种难度很大,但可保持桑树基础相对稳定、提质增效。
3.2.2 劳力紧缺,成本上升
随着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外出务工多,养蚕人员逐年老化减少养蚕量或养不了蚕,而年轻人不愿养蚕。蚕业自身效益不高,而蚕业又是劳力密集型行业,用工成本逐年上升。只有走省力化养蚕之路,提高养蚕效率。
3.2.3 空气潮湿,茧质不高
合川江河多、空气湿度大,蚕茧收购竞争激烈,蚕茧质量不高。目前不具备生产优质茧条件或生产优质茧成本很高,但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热量资源好,具有单产优势。企业生产粗丝、双宫丝、蚕丝被,还是具有优越条件。
3.2.4 蚕桑政策性投入少
市级蚕桑项目投入主要是“十百千万”优质蚕茧工程、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茧丝专项资金等项目,但资金量不大。区级投入主要是桑蚕保险和相关项目,投入较少。利用蚕桑归口农委管理的优势,仍可获一定项目资金的支持。
4 培育蚕业新增长点,思路和对策是关键
主动接受低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丧失,蚕桑政策优势不断弱化的现实,走出政策依赖。不搞单一的栽桑养蚕,不在一棵桑树、一根蚕丝上吊死。大胆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拓展产业链条,多用途开发,分散蚕业风险,培育蚕业新增强点。
4.1 找准蚕业目标功能定位
根据合川蚕业优势和面临的问题,“十三五”期间,取长补短,趋利避害,抓好“三个融入”,把蚕业融入二三产业中去发展,把蚕业融入大农业中去发展,把蚕业融入大健康产业中去发展。
4.1.1 合川区蚕业发展三个功能定位
重庆市家蚕良种繁育基地;桑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与展示基地。
4.1.2 合川区蚕业发展目标定位
稳定现有桑园基础,大力发展果叶兼用桑;适度发展蚕桑特色休闲观光旅游;创新开发利用桑叶、桑果、蚕蛹等大宗资源系列功能性产品。
4.2 明确重点支持方向
重点支持蚕桑新型经营主体转型升级、调整结构。
4.2.1 拓展延伸蚕桑产业链
支持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建设的相关设备采购、品牌和电商物流配送建设。
4.2.2 建设蚕桑农家乐基础设施
支持集桑果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家乐内沟渠、便道的整治。建设蚕桑资源性产品展示窗口。
4.2.3 引进蚕桑新品种、新技术
支持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的试验推广,果叶兼用桑和特定用途蚕桑品种推广。
4.2.4 推广省力化蚕桑机具
支持省力化栽桑养蚕机具的推广。
4.2.5 升级改造丝绸企业落后设备
支持丝绸企业进行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机购置,茧量平衡低缫折自动缫丝机技改和蚕丝被自动化生产技改等。
4.3 优化蚕业布局
4.3.1 重点培育采摘旅游观光园
结合钓鱼城、涞滩古镇二佛寺旅游和乡村旅游景点,发展蚕桑农家乐2~4个,带动休闲观光、科普文化、特色餐饮等三产业的发展。
4.3.2 开发蚕蛹深加工
建设蚕茧(蚕蛹)冷库1个,重点开发雄蛹酒、蛾公酒、蚕蛹休闲食品等系列保健产品,开展产品商标注册。
4.3.3 开发桑果系列产品
建设桑果加工厂1~2个,重点开发桑果酒、桑果干红、桑果饮料、桑果干等桑果系列功能产品,培育蚕桑“三品一标”品牌。
4.3.4 开发桑叶系列产品
建设桑叶加工厂1个,重点开发桑叶茶、超微桑叶粉、桑芽叶菜等系列产品。加大蚕桑与蔬菜、茶叶、畜牧、食品等行业融合发展,拓宽桑叶的应用范围。
4.3.5 做大做强蚕丝被
改建蚕丝被加工厂1个,作为蚕桑旅游重点推荐产品,高档消费品。
4.4 培育支持壮大主体
4.4.1 规范、兼并、壮大蚕桑专业合作社
合川蚕桑专业合作社达30余家,大多运作不规范。重点支持蚕桑专业合作社5个,规范运作机制,做大做强,兼并重组。做好收茧同时,搞好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
4.4.2 大力培育和发展蚕桑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是蚕桑新型经营主体最主要发展方向,有利于蚕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经营(流转)规模适度,控制在2hm2/个左右桑园。
4.4.3 鼓励蚕桑专业大户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支持新型职业蚕农开展适度规模的养蚕,集约化经营。
4.5 用好用活项目政策和资金
无论是哪个部门来源的项目,凡是围绕蚕桑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方面的,给予优惠政策。
项目优先推荐申报、立项、审批;项目资金给予重点倾斜支持,每年重点支持蚕桑资源产业化应用项目1~2个;帮助企业贷款融资,并按规定优先推荐申报贷款贴息项目;积极协助企业引进、消化技术,并帮助企业与相关院校开展校地合作,解决重大关键技术;积极协助企业落实农业生产设施用地,并按农用地进行管理;优先推荐享受税收优惠扶持政策。
*资助项目: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22-SYZ22)。
周承凤,女,农艺师,主要从事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蚕桑大宗资源多元化开发与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