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培训方式 提升蚕农技能
——村社院坝搭课堂面对农民讲蚕经助蚕业发展
2015-02-22林元吉王星入
林元吉 王星入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创新培训方式 提升蚕农技能
——村社院坝搭课堂面对农民讲蚕经助蚕业发展
林元吉 王星入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栽桑养蚕是传统的特色农业。中国是丝绸之故乡,为人类社会进步与繁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丝绸是天然的绿色产品,为人们所亲睐,穿出健康,穿出时尚,是时代的新潮流,天然纤维必然占领纺织市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推动蚕丝产业的发展。蚕业兴旺,蚕农是主体,科技是根本,创新科技培训,村社院坝作课堂,提高养蚕人的技能水平,促进蚕业的发展。
丝绸特色;农民主体;技术培训方式;院坝课堂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家,占世界9%的可耕地,却养活了13亿多人口吃饭穿衣的问题,堪称创造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奇迹。我们的根在农村,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赖以生存的必需品都是农民兄弟姐妹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没有农村的泥腿子,哪来城市的油嘴子。”我国的现代化经济建设与繁荣,归根到底要取决于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的富裕程度,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美,农村必美;中国要富,农民必富。”
我国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中国农村长期形成无地不栽桑、无家不养蚕的局面。“男耕女织,农桑并重”是时间短、成本低、效益高的传统特色农业。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铸造了桑和蚕,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发明了丝绸,也是历史推动了我国茧、丝、绸的发展。远在6000年前的黄河流域就出现了养蚕业,4400年前的长江流域已有人养蚕。从近代以来,发掘的历史文物证明,所有家蚕、丝绸的发现都在中国。中国是丝绸之故乡,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丝绸卓负盛名,是艳丽的鲜花,一枝独秀,很早以珍稀商品向外传播。祖先们频繁往来,经历了漫长的艰险路段,攀登高山峻岭、峡谷、荒原、横渡海洋,开辟了草原、绿洲、海上的丝绸之路,从东方传到韩国、日本;又通过河西走廊到西北,继续向西传播到地中海;从海上经马六甲海峡,传播到沿岸海洋国家。皆留下古代东西方交流的许多印迹,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文物,其内涵丰富,包括了经济、政治、军事、民族、宗教、文化、艺术等博大精深、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友好交流。为此,中国人民走向世界,世界人民也了解中国。中国丝绸一出现在欧洲,大为惊异、赞叹,称之为奇迹无尚珍品。古希腊人、古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意即中国,这充分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世界物质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栽桑养蚕仍是我国农村的支柱产业。丝绸是我国大宗出口创汇产品,在国际贸易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与繁荣。
丝绸是中国的瑰宝、世界之遗产。以珍、稀、特驰名于中外。人们一提起丝绸,自然就联想起“地上的鲜花、天上的云霞”、“满城皆为织机声,彩蝶纷飞误采蜜”等诗情画意、华丽、雅典的赞誉。它耕耘于农户,享受于富豪。唐朝诗人白居易云:“织者何人衣者谁,岳溪寒女汉官妃。丝绸缫多女手痛,扎扎声声不盈尽。”宋朝诗人张愈在《蚕赋篇》写到:“昨日如城廓,归来泪满襟。遍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从上述两首诗词不难看出,远古诗人深入生活,把生产者与消费者描述得淋漓尽致。“吃的是油,穿的是绸,住的是走马转角楼。”丝绸珍品历来是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乡土士绅享受。近代人们常说:“中国人重脸,日本人重发,欧洲人重肌。”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与人体皮肤的蛋白相似,具有相亲性和相容性,有保护皮肤之功。当今像日本、法国、意大利、美国、新加坡、瑞士等经济发达的国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丝绸产品,“遍身罗绮者”都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人群。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人民大众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在丰年有余的情况下,人们对衣、食、住、行回归大自然的心态和强身健体的意识不断增强。栽桑养蚕生产出来的茧、丝、绸产品,因其具有生态、绿色、低碳、环保、无过敏性等特点而为人们所亲睐。丝绸还具有轻薄、飘逸、华丽、高雅的优越特性。给现代人以及歌星、影星、少数名族的盛装带来了美的艺术享受,真可谓“宫人如花春满园,更有锦缎做衣裙”,这不仅呈现出东方女性美的魅力,更是高贵的身价的象征。“穿出健康、穿出时尚”是时代的新潮流,丝、棉、麻等天然纤维必然占领纺织市场。
历史实践证明,由于受气候、劳力、技术以及工业化的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多数国家难于发展蚕丝产业。全世界196个国家和地区中能批量生产茧丝绸的不到10个国家。尽管当前受世界经济低迷放缓的影响,丝绸产业劳力成本攀升、行业运行困难。然而现在中国茧丝绸产量与国际出口贸易仍占世界总量的70%到80%,居世界第一位。由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丝绸需求量将迅速增加,可能导致市场茧丝短缺,很有必要开辟新的蚕丝供应源。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为西部的重庆、四川等主产蚕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016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组织召开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长江、黄河都是中华名族的发源地,是中华名族的摇篮,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中国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桑树既是经济树种,也是森林绿化树种。中央倡导的生态绿色发展战略地位精神,也是对蚕丝产业发展极大的鼓舞和推动。
蚕丝产业的发展,根本的出路在于发展科技与教育。探索蚕业科技与成果的转化,正是西南大学农业学科师生的课题。深入农村,把科教与蚕业生产紧密结合,服务社会,让蚕农增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虽“解甲归田,欢度余生”,然而蚕丝产业在召唤着我,蚕农们在期盼着我,大学生们在学术领域邀请着我。于是我又背上行囊,行走于阡陌之上,续写富农壮村的文章。退休18年来,我常出入重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山东、深圳、珠海等镇乡农村的蚕桑生产基地与企业,推广先进实用的蚕桑技术,播种科技新希望,为助力兴企富农奔小康,奉献了一丝微薄之力。
现代蚕业的特征,是优质、高产、生态绿色、低碳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已不再循守分散落后、低水平的运作方式。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向生态、绿色、立体综合开发,发展循环蚕业,提高生产效率。“低产靠体力,中产靠肥力,高产优质靠智力。”农村最稀缺的资源是人才、是文化科学技术。农村发展蚕业的主体是蚕农,他们也迫切渴望提高文化科学知识、发展生产致富,提高栽桑养蚕人的技能水平至关重要。我来到各地农村,集中组织在县、镇(乡)进行科技培训,参训的干部、科技人员较多,也收到一定效果。但实践证明,农村普遍的养蚕妇女家庭拖累大,男性流动性大,很难走出十到二十多里的镇(乡)、县上去参加培训。每次培训,真正栽桑养蚕的人不多,尤其是养蚕的妇女更少。正因为参训的人不对口,随着讲课时间的流逝,参训听课的人员兴趣不浓,就逐渐离开了会场。留下来听课的人也不多,讲课人与主持培训的人也感到尴尬,难于达到预期培训的效果。我们与县、镇(乡)业务主管领导进行交流,了解蚕农在生产中,常遇到的技术的难题是什么?农民需求是什么?如何举行蚕农技术培训?取得共识认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转变技术培训方式。采取灵活多样、以蚕桑主产区村社养蚕人为主、县镇(乡)为辅,组织相邻村社众多的蚕农、养蚕大户、蚕桑技术员、村干部等,以村社、院坝、竹林、村小教室作课堂,按照栽桑养蚕生产季节,有针对性、实用性、启发性、趣味性,采取让蚕农最容易接受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讲授。并辅以教学挂图、照片,真心地、耐心地给蚕农讲授最需要的先进适用种养技术,提高养蚕人的技能水平和市场竞争意识。
如讲到栽桑养蚕时应强调“坚持防疫是核心、品种是关键、先进实用技术要到位、市场营销是根本”,才能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蚕茧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产业才会做大做强。
如讲到桑树栽植时,应强调坚持宽行密植,合理利用土地、光、热,提高亩桑产叶量。并要做到重栽又重管,否则“头年栽,二年黄,三年桑树见阎王”;其次,“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坚持桑树冬施基础肥,春施催芽肥,夏施月母肥;第三,“桑树最怕草来缠,长草一年荒三年”,应坚持“冬除过冬草,夏除黄梅草,秋除结籽草”等措施,桑树才不易衰老,产叶量高。
当讲到养蚕获得高产优质时指出:蚕由野生成家养,娇气抗病力弱,大蚕与小蚕相比,小蚕抗病力更弱。做到养好小蚕八成收,一定要做到“五得五不得”:养蚕消毒防病,“石灰离不得,蚕药少不得,多用消毒药,少用添湿药”;蚕有惊人的生长速度,从蚁蚕到大蚕,体重要增加一万倍。一定要做到小蚕不打堆,大蚕不背蚕,“稀得密不得”;蚕有强的丝物质分泌能力,从小蚕到大蚕,丝物质要增加16万倍。一定要坚持“小蚕吃浆,大蚕吃桑”,“饱得饿不得”;蚕是变温动物,对温、湿度敏感。坚持“小蚕在火里烤,大蚕在风里养。”否则“闷生脓,湿生僵”,养蚕“高温潮湿闷不得”;熟蚕具有向上性、趋黄光的特性,用黄色马粪纸做的方格蔟能促进蚕上蔟结茧整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一定要保持室内光线要均匀,上蔟结好茧“偏光、强光要不得”。
如讲到桑树下规模养鸡时,“做到小鸡高温笼中养,中鸡常温棚内平地养,大鸡自然气温桑地游走食草、食虫、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肉质好”。这样的讲授方法,使蚕农们听得如痴如醉,中途无人退场。掌声、笑声不断,课堂气氛良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讲课完后,就把受训的蚕农带到桑地、鸡棚、兔圈、蚕房现场示范操作,或请养蚕专业大户、养蚕状元现身交流实践经验、巩固所学知识,让真正栽桑养蚕的蚕农,不出村就能进入到大学的殿堂,与教授、专家互动技术交流,学到先进实用技能。这样就能把技术的难点解决在村社农户,把致富的金钥匙交给农村男女老少。培训完后,就各自回到自己的村社,继续养蚕实践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培训方式方便了农民,尤其是方便了养蚕的妇女和老人。既省时,又省钱。在农民的家门口,就能学到栽桑养蚕的科学知识,也减轻了过去集中在县、镇(乡)培训的组织安排和经济压力,探索创新出了一条富有实效的蚕农技术培训新路子,受到基层干部和蚕农的好评。
18年来,先后在各地举办栽桑养蚕、桑行种草养兔、桑林下养鸡、桑枝生产香菇等技术培训近200次,培训蚕农六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两万多份,提升了蚕农的技术水平,呈现出由原来的“广种薄收”向“精细饲养管理,蚕茧两增两高”的新局面。
如重庆石柱县,2003年产茧量305t,到2012年,增加到520kg。蚕茧质量好,解舒率60%以上,生丝品位3A级以上,出口创汇列重庆第一。
又如先后在重庆黔江的石会、白石、瞿水、黑溪、黄溪、黎水、水田等20个镇(乡)的村社,以消毒防病为核心的小蚕共育、大蚕省力饲养、优良蔟具结茧的“五化六配套”技术体系举行了50多次培训。受训蚕农达万人次以上,提高了蚕农的养蚕水平。蚕茧由90t提高到3 000t。一张蚕种产茧由25kg提高到35kg以上,成为重庆蚕业发展的一颗明珠。
“一路艰辛一路歌,多流一点汗,干部、蚕农却捧出一颗心。”在石柱临溪镇前进村蚕农谭强轩激动地说:“能听到大学教授讲课,还是第一次。讲得精彩实用。明年我村栽桑养蚕、种草养兔会有更大的收成。”
石柱大歇乡黄山村聂和林说:“西南大学教授两次来村科技演讲,没有人不佩服。大家都听得懂,指点了迷津。高山地区只有靠养蚕收入,我年养蚕30张,收入三万多元。被评为‘重庆市养蚕状元’,我感谢西南大学教授真诚的指导。”
重庆万盛区范家村蚕农说:“我家两人养蚕七张都累得很,今年西南大学教授讲了省力化养蚕技术后,我养了12张,都比较轻松。收入9500元,比往年多收入4000元。”
受重庆合川区政府的邀请,政协副主席吴景明主持,组织了全区各镇的蚕桑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养蚕大户以及蚕农近200人在石鱼镇召开了科技演讲会。我以《合川蚕业大有希望》为题作了两个多小时的专题演讲,会上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会后,蚕农不愿离去,排队向我提问,我一一地作了解答。最后,吴主席握着我的手说:“林教授,我参加了很多农业技术培训会,都没有你讲的效果好。你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融合、语言丰富、通俗易懂、举例恰当,听课秩序良好。我一个外行都听懂了,并做了笔记。今后我可以按照你的思路面对蚕农演讲。”此次演讲在合川日报作了报道。后来又在官渡、云门镇作了专题讲座和技术指导,受到了好评。
在忠县三汇也进行了科技演讲,受到欢迎,还送赠词:
“教授受民深似海,科技讲座进山来;
字字珠玑讲技术,誓推蚕农上高台。”
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先后在新华社以《写在大地上的古稀教授》,光明日报以《晚霞映红了田野》,中国教育报以《走在巴山蜀水间》,重庆日报以《蚕农的贴心人》,重庆晚报以《蚕农心中的明星》、《我的课堂在田间》,重庆时报以《古稀教授授蚕经十年,指导栽桑30亿株》,西南大学报以《晚霞映红了桑园》、《兴农让学子成才,助产业惠及蚕农》和《我是“钻”家》等作了专题报道。也先后在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河北电视台、云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广西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这种培训方式针对性强、效果良好,已在重庆、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农村蚕桑生产基地广为推行,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历史已经过去,在新形势下更要以新的眼光、新的思维将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贯穿在发展现代蚕业的全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效。让蚕丝产业的道路越走越宽。
[1] 田卫疆.丝绸之路研究评述[N].光明日报,2009,12.
[2] 沈福伟.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N].光明日报,2009,12.
[3] 丁忠民,陆俊昌.为了石柱蚕农的丰收(阳光路上)[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4] 林元吉.没有消失的事业,只有倒闭的企业[N].黔江日报,1999,2.
[5] 林元吉,曹素莲.传统蚕业向现代化蚕业转换模式[J].蚕学通讯,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