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2015-02-22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兽医局166300
(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兽医局 166300)
(黑龙江省林甸县畜牧兽医局 166300)
1 发病机制
一般奶牛获取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这些碳水化合物的55%~95%会在瘤胃内通过多种微生物的降解而生成各种糖类,最后通过无氧酵解生成丙酮酸,其中大多数丙酮酸会进一步发生分解生成挥发性脂肪酸,而只有少量的丙酮酸会转化成乳酸。当奶牛过多的采食富含淀粉或其他易发酵碳水化合物的饲料后,在瘤胃内多种微生物作用下使其转化生成大量葡萄糖,导致其瘤胃内的葡萄糖浓度迅速升高,从而促使全部的微生物加快生长繁殖,特别是仅依赖葡萄糖生存的产乳酸菌的数量明显增加,造成瘤胃微生物群落出现变化,同时随着大量乳酸的产生导致瘤胃内含有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也增加,造成瘤胃捏的pH值降低至6左右。另外,由于奶牛瘤胃内乳酸利用菌不耐酸,从而使其增殖速度相对变慢,导致无法及时被吸收利用生成的乳酸,造成瘤胃内乳酸含量进一步增加,同时pH值也进一步降低到5.5左右。
2 临床症状
最急性型:奶牛偷食或采食过多的谷类精料,一般12 h后则会出现乳酸中毒症状,且病势进程比较迅速。患病奶牛临床表现出站立不安,腹部疼痛,后腿踢腹等。一些病牛呈昏睡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有大量泡沫状涎水从口中流出,站立困难,步态蹒跚,只能横卧在地上,且头部弯曲靠在肩部,呈现产后瘫痪奶牛特有的姿势。病牛体温一般正常或略微降低到36.5~38.0℃,保持正常的呼吸频率,脉细弱,脉搏加快,每分钟跳动120~140次,减少排尿,甚至无尿;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皮肤逐渐干燥,弹性变差等;眼结膜充血、潮红,瞳孔散大,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瘤胃停止蠕动,腹围不断膨胀,高度紧张。患病奶牛通常在发病后12 h死亡。
急性型:奶牛采食过多精料,通常在12~24 h后出现中毒症状,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饮欲明显减退甚至废绝,肌肉震颤,磨牙,呻吟,可视黏膜潮红或发绀;泌乳量明显降低,步态蹒跚,喜欢躺卧;腹部疼痛,腹围紧缩,腹壁中等程度紧张,同时表现出脱水症状;呼吸频率变小,脉搏加快,每分钟跳动90~100次;大量出汗,尿液减少,排出泡状稀便中混有血液,还有一些病牛会发生蹄叶炎。
亚急性—慢性型:大部分病牛在发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病牛有时食欲减退,但饮欲增加,瘤胃蠕动变慢,泌乳量减少,乳脂率下降到0.8%~1.0%;体温为38.5~39.0℃,脉搏每分钟跳动72~84次;腹壁略有紧张,多数横卧在地上。个别病牛伴发瘤胃炎和瘤胃臌气等。
3 病理变化
患病奶牛死后尸僵完全,可视黏膜发绀,皮下血管扩张,局部肌肉呈淡红色,腹围明显增大,肛门松弛,从肛门内流出血液。瘤胃血管充血、怒张,黏膜肿胀,剥离后可见肌肉也充血呈红色;网胃黏膜充血,Ш含有水样内容物;皱胃含有呈黄褐色稀粥状的内容物,黏è为红色,出现如黄豆大小的溃疡;结肠、盲肠黏膜以及小肠系膜均充血,且小肠黏膜上积聚脓性物质;肝肿大。肺郁血,肾脏质脆,容易将肾脏包膜剥离。
4 诊断
奶牛发生乳酸中毒时,开始减少反刍,眼球下陷,瘤胃虚胀,瘤胃蠕动变慢,含有呈液体状的内容物,严重脱水、腹泻,呼吸和脉搏加快,减少排尿。对奶牛取样后进行实验室诊断,如果发现瘤胃液pH值较低,即处在1~5,二氧化碳和血液碱储的结合力减弱,血尿素氮、总蛋白、球蛋白含量明显增加,由此可确诊奶牛患有乳酸中毒。
5 治疗
治疗时,先用配制好的石灰溶液洗胃,一般是使用生石灰1份,添加5~10份水,充分搅拌均匀后静置使其沉淀,用上层清液进行多次洗胃,直到内容物pH值达到碱性。此外,也可内服碳酸氢钠或石灰溶液,从而抑制乳酸的继续生成,同时中和瘤胃内的乳酸。与此同时,用3000 mL的5%葡萄糖生理盐水、复方生理盐水对患病奶牛进行静脉注射,同时注射1000~2000 mL5%的碳酸氢钠溶液,达到补水补碱的目的,并结合病情采取多次重复,直到酸中毒和脱水完全解除。当病牛烦躁不安不断甩头时,可在溶液中加入山梨醇或甘露醇,一般每次添加250~300 mL,从而使病牛颅内压降低,并缓解休克。当病牛全身中毒有所减轻,且已缓解脱水,但是依旧卧地不起,此时可以补充低浓度的钙制剂,通常是静脉注射500 mL2%~3%的氯化钙溶液,既能够减少渗出,还能够提高血钙浓度,刺激心肌收缩,增强全身张力。另外,治疗本病还可加入300万IU四环素、80~240万IU庆大霉素,┯机体继发感染。
奶牛乳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梁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