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5-02-22吉林省长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1500
(吉林省长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1500)
(吉林省长岭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31500)
炭疽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主要见于牛、马、绵羊等食草动物,症状多表现为败血性经过,发病迅速而剧烈,死亡快。猪虽然也能感染,但多数呈隐性感染,部分猪仅表现有局限性咽喉型炭疽,个别猪可表现为肠型炭疽或败血型炭疽。本病在某些地区呈散发流行性,多发于夏季。
1 主要症状
本病潜伏期为3~7天。咽喉型:主要侵害咽喉及胸部淋巴结。病初咽喉部显著肿胀,逐渐蔓延至头、颈,甚至胸下与前肢内侧。此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沉郁,废食,咳嗽,呕吐。一般在胸部水肿出现后24小时内死亡。肠型:基本上呈慢性经过。主要侵害肠黏膜及附近的淋巴结。临诊表现为不食,呕吐,血痢,体温升高,□死亡。败血型:体温升高至42℃,废食,呼吸困难,行动摇摆,全身痉挛,嘶叫,可视黏膜发绀,一般1~2天内死亡。死猪可见天然孔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呈黑红色煤焦油样。
2 剖检特征
咽喉型炭疽:见咽喉、颈部肿胀,皮下呈出血性胶样浸润。颌下淋巴结肿大,硬结,切面呈砖红色,并见有小的黑色坏死灶。咽部黏膜肿胀、潮红、出血。扁桃体肿胀、出血、坏死,并有黄色纤维素性假膜覆盖。肠型炭疽:主要是小肠黏膜肿胀、充血,甚至坏死,呈暗红色,病灶呈纤维素样坏死的黑色痴膜。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3 实验室诊断
可疑炭疽病死猪禁止剖检,应作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细菌学检查:取病料涂片、染色、镜检,见有多量单个或3~5个菌体相连的短链,有荚膜两端平直的粗大杆菌,并结合临诊表现,可诊断为炭疽。
分离培养:采集未被污染的患病猪的新鲜血液、渗出物或脾等直接划线于普通琼脂或普通肉汤中,37℃培养18~24 h,检查有无炭疽杆菌生长。如病料已被污染或腐败,可将病料制成乳剂,65℃加热10 min,将非芽孢菌杀死,然后再接种培养基,如果发现疑似炭疽杆菌的菌落,可作进一步运动力测定(炭疽杆菌是不运动的)。
4 预防和控制
猪炭疽病呈现烈性传染特点,不仅侵害家畜,也可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健康产生威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应采取如下防控措施。
第一,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区的易感动物,每年春、秋季各进行一次炭疽苗预防接种。我国目前用的有无毒炭疽芽孢苗(0.5 mL/头,皮下注射)和第Ⅱ号炭疽芽孢苗(皮下注射),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一般免疫期为1年。第二,养猪场或屠宰厂一旦发生炭疽,必须立即上报疫情、封锁疫区、紧急接种。尸体不得解剖,用不透水材料封装病猪尸体,运往远离人群、畜群的合适地点焚烧,或深埋离地面2 m以下,尸体底部、表面撒上一层漂白粉或其他含氯制剂。运输工具必须经过严格、彻底地消毒。第三,对病猪舍应挖去表土20 cm,并将挖取的土与20%漂白粉溶液混合后再深埋。第四,被污染的饲料、垫草、粪便应焚烧或深埋。用具及环境应严格消毒。第五,禁止疫点内的动物出入和输出畜产品或饲料,禁止食用病猪肉。在最后1只病猪死亡或痊愈后半个月,到疫苗接种反应结束时解除封锁。解除前再进行1次终末消毒。第六,猪炭疽病的诊断比较复杂,故检疫人员在进行屠宰、出售、加工的地点须细致检查。对检出的病猪肉或其制品一定要在检疫人员的监控下进行销毁。
5 治疗
中草药处方:处方1:黄连、黄芩、栀子、木通各12~15 g,车前子、大黄、金银花、连翘各16~18 g,芒硝30~50 g,甘草6~10 g,水煎服。小猪酌减。处方2:黄连、黄芩、栀子、木通各12.5 g,连翘、双花、车前子、大黄各16 g,芒硝31 g,甘草9 g,水煎候温灌服(适用于30 kg以上猪)。处方3:抗血清疗法:病初用抗炭疽血清30~60 mL,必要时于12 h后,于皮下或静脉各注射1次。
西兽药处方:磺胺类药及多种抗生素对炭疽有较好的疗效。①复方磺胺嘧啶钠0.1 g/kg·w,肌肉注射,首次量加倍,每日2次,连用4~5天。②青霉素3~4万IU/kg·w,肌肉注射,每日2~3次,连用3~5天,可以收到一定效果。若同时应用抗炭疽血清,效果会更好。③链霉素l~2万IU/kg·w,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天。如果与青霉素配合使用,则疗效更佳。④抗炭疽血清为治疗炭疽症的特效生物药剂,若发病初期使用,一般效果良好。剂量:小猪为30~80 mL,大猪为50~100 mL。可采取1/2剂量静脉注射,1/2剂量皮下注射。必要时可于注射后12 h或24 h再重复注射1次。
猪炭疽病的诊断与防治
史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