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贡嘎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15-02-22林海高尚军薛立群金花拉姆张海芳

西藏农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黄牛母牛杂交

林海高尚军薛立群金花拉姆张海芳

(1.宁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600)

(2.贡嘎县农牧局·西藏山南·850700)

(3.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贡嘎县黄牛改良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林海1*高尚军2薛立群3金花拉姆2张海芳2

(1.宁乡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长沙·410600)

(2.贡嘎县农牧局·西藏山南·850700)

(3.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其耐粗饲料、抗逆性好、乳脂率高,是农区群众生活物质——酥油和奶茶的主要原料来源,但与国外高产奶牛比较存在一定差距,加快黄牛改良是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的有效手段。针对贡嘎县黄改工作中存在的认识误区和工作缺陷,本文从正确认识西藏黄牛资源和国外高产奶牛品种基础上,提出保护利用好西藏黄牛种质资源,制定黄改方案实施,加强杂交后代的选育,性别控制和胚胎移植技术应用,大力发展饲料生产,狠抓动物防疫工作等建议又好又快推进贡嘎县黄改工作。

西藏黄牛改良建议

西藏黄牛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小型地方原始品种,是农区群众生活物质——酥油和奶茶的主要原料来源,但是生产性能较低,年平均泌乳天数270 d,平均产奶量850 kg,与国际高产奶牛差距很大,不能适应广大农牧民对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但纯种的高产奶牛对西藏的自然环境不太适应,西藏自治区畜牧科技工作者结合西藏实际引用“牛冻配”技术,通过杂交育种等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培育出“西藏乳用黑白花牛”,其适应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能力仅次于西藏黄牛,生存高度达4200米;年均产奶量可达3140.28千克,是西藏黄牛的9.02倍;乳脂率年均4.03%。乳脂率是西藏黄牛的8.74倍[1]。成果经多年研究和推广应用,为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粮、油、肉自给和农民脱贫致富目标作出了贡献。

贡嘎县每年为黄改项目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仅2013年总投资128.74万元,使用冻精13026支,完成冻配数6513头,复配数134头,去势本地公牛1038头,淘汰劣质母牛264头;新生犊牛数5317头、犊牛成活总数为4887头、成活率为91.9%(其中公犊数3106头、成活率86%,母犊数1781头、成活率为89%)。但是由于存在重“杂”轻“育”,缺乏育种核心群,饲养管理落后等问题,黄改项目一直没有重大突破,机械性的重复“牛冻配”工作。本文旨在提高对黄改认识的同时,提供专业技术层面的建议,促进贡嘎县又好又快的推进黄改工作。

一、正确认识西藏黄牛资源和国外高产奶牛品种

(一)客观评价西藏黄牛品种

黄牛是西藏农区和半农半牧区的主要畜种,千百年来受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西藏黄牛,体型小、生长发育缓慢、生产性能低、抗逆性强,是以产乳为主,乳、肉、役兼用的地方原始家畜品种。据统计,全区黄牛存栏总数105.9万头,占牲畜总数的4.5%,其一般分布海拔高度2300~4500米,主要分布在3000~4200米[2]。西藏黄牛体格小,一般没有拉车、驮运的习惯,仅有少数地区农忙时作为补助畜力耕地使用,其产肉性能较差。

但是西藏黄牛耐粗饲料、抗逆性好、乳脂率高,是西藏群众生活物资——奶、酥油、奶渣的主要来源。西藏黄牛在黄牛改良中一般只作为杂交母本使用,但是它是培育高原高产奶牛不可或缺的种植资源,是我区奶牛生产的种源基础,必须高度重视、重点保护和科学改良,防治“杂交污染”,丢失特色资源。

(二)理性分析国外高产奶牛

目前存在一味强调、放大国外高产奶牛的优点,否定西藏黄牛的优势的风气。国外高产奶牛,固然有其种质优势,但是往往需要大量的精料饲养才能发挥高产性能,显然不符合我区当前的生产实际,有的农牧民因为无法满足高产改良牛饲喂条件,不得不出售改良牛的情况时有发生。黄改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我们的养殖水平达不到改良牛的要求。所以在黄改工作中既要重视产奶高,也要强调耐粗饲料,积极寻求“杂交优势”。

二、贡嘎县黄牛改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杂”轻“育”,缺乏育种核心群

贡嘎县黄改工作已经实施八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由于一直存在重“杂”轻“育”的错误认识,导致黄改工作一直没有取得质的突破。目前的黄改工作任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冷配上,没有有效实施黄改方案,缺乏对改良后代的跟踪与选育,致使饲养管理没有跟上优秀改良后代的需求,无法发挥生产优势,乳脂率低,产量亦不如人意,农牧民纷纷将改良后代出售,黄改成果大量流失,育种核心群没有形成,新的品系迟迟没有形成,黄改工作机械性的重复冷配工作。

(二)技术落后,黄改工作进展缓慢

本县各黄改点均没有技术操作程序,配种技术员待遇低、年龄老化、人员断层严重,而且技术更新缓慢,冻配的奶牛配种档案、系谱、生产性能记录不健全,无法推动黄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三)饲养管理粗犷,无法发挥优良种质特性

贡嘎县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但没有发挥种养结合的优势,饲养管理不科学。由于草原面积小,奶牛主要采用庭院式养殖,牧草无法满足饲养需求,秋冬季饲喂营养低下的干草,导致优秀的改良后代产奶量不高,乳脂率反而比耐粗饲料的本地黄牛低,无法产出优质的酥油,大大挫伤了农牧民的养殖积极性,导致大量改良牛被贩卖流失。

三、技术创新和管理升级,加速黄改进程

黄牛改良是指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改进黄牛的遗传素质,以期生产出数量多、质量优的牛奶。科学的讲,黄牛改良应该包括“原种选育”和“杂交改良”,不能把黄改仅仅局限在“杂交改良”这个层面,更不能停留在机械的“牛冻配”上。我县黄牛改良应当遵循的原则是:选育原种、扩繁良种、推广杂种、培育新种,必须兼顾“育种”和“杂交”,否则不仅难以形成“杂交优势”,反而会造成西藏黄牛资源的“杂交污染”。

(一)保护利用好西藏黄牛种质资源,切勿盲目杂交

实践证明,“杂交“是加速物种遗传改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切勿陷入“改良只是杂交改良”的误区。西藏黄牛有其自身独特的优点,既是自治区奶业生产的当家品种,更是黄改必须依赖的母本资源,广大农牧民对其亦有深厚的感情。目前黄改工作中存在忧患,一方面,缺乏对西藏黄牛种质资源的保护,热衷于推陈出新;另一方面,缺乏对目标性状的定向选育,即便形成杂交优势也无法固定。因此,黄改工作一定要处理好“原种选育”与“杂交改良”的关系,既要加大力度推进黄改工作,又要保护好西藏黄牛种质资源。

(二)制定黄改方案实施,切勿盲目杂交

大规模开展肉牛杂交改良之前,选种、选配和配合力测定很关键。自治区农牧科技工作者经过反复实践采用了“级进杂交”的方式,并对F2代或F3代进行横交固定,培育出了西藏乳用黑白花牛新品种,这一成功经验是值我县借鉴和推广的。同时在做好西藏黄牛原种选育基础上,我县可以开展“经济杂交”,其分为二元杂交、三元杂交、四元杂交等,每一种杂交方式都有其优缺点,采用经济杂交改良肉牛时,要确定好合适的品种数量,并不是“品种越多改良效果就越好”,一般采用三元杂交;为充分发挥杂种优势,还要正确选择父本或终端父本;一般选择生长速度快、繁殖性能好、母性比较强的品种(如安格斯、利木赞牛等)作为杂交第一父本,而第二父本或者终端父本应重点考虑其产奶量高的品种(如荷斯坦奶牛)。

(三)加强杂交后代的选育,切勿重“杂”轻“育”

随着杂交代数的提高,黄改工作对母本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长期以来,在黄改工作中存在重“杂”轻“育”,缺乏对杂交后代优秀母牛的选留,更谈不上定向培育,具体体现在杂交后代母牛留栏率低,而且缺乏有计划的定向选育措施,杂交改良工作常常走上“从头再来”的道路,导致杂交优势常常难以为继。

贡嘎县黄改八年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正本清源,重点加强育种核心群的建立。一是要加大对杂交后代优秀母牛的选留,良种、良法配套,为后续杂交改良提供优秀基础母牛;二是对杂交后代优秀公牛性能测定,及时淘汰劣质公牛,为横交固定做好准备。

(四)性别控制和胚胎移植技术应用,快速推进黄改工作

森布日奶牛基地既可以作为牛奶生产基地,也可以作为黄改育种基地,采用超数排卵技术、同期发情技术、胚胎冷冻技术、胚胎性别鉴定及控制技术、活体采卵及体外授精技术来实施繁殖和育种势必能够快速推进黄改工作。

黄改工作的推进依赖于杂交后代优秀母牛的数量,性控精液及药物处理可以大大的提高杂交后代中母牛的比例,同时减少了淘汰劣质公牛的工作。

胚胎移植技术则可以充分发挥优良母牛的繁殖潜力,省去妊娠期,缩短繁殖周期,实行超数排卵,一次即可获得多枚胚胎,产生更多优良后代;同时还能缩短世代间隔,及早进行后裔测定,种公牛后裔测定在奶牛育种中占重要地位,如果将同一品种供体母牛重复超排,不断移植,就可以大大增加其后代总数,及早对后代进行后裔测定,及早了解母牛遗传力,有利于品系建立[3]。胚胎移植技术还可以增加双胎率,还对西藏黄牛胚胎进行冷冻达到保存品种资源的目的。

(五)大力发展饲料生产,保障黄改工作成效

所谓“良种”还需要“良法”饲养,要想发挥黄改工作成效,提高优秀改良后代产奶量,就必须满足奶牛生产的营养需要。

饲草料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推广家畜改良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抓好饲草料的生产。近几年来,西藏草畜矛盾日趋严重,秋肥、冬瘦、秋死亡的现象仍未改变。西藏人工种草试点多年,积累了不少经验,筛选出了许多适应西藏气候的优良品种,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速推广人工牧草种植技术,使其与黄牛改良同步发展。积极推广秸秆氨化技术、微贮技术,提高秸秆利用率。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广玉米种植新技术,开展玉米饲料青贮。同时改变草食家畜的饲养方式,变放牧饲养为舍饲、半舍饲饲养,充分发挥改良黄牛生产性能。

(六)狠抓动物防疫工作,健康推进黄改工作

疫情的发生是对畜牧业生产致命的打击,去年口蹄疫疫情的暴发,使得我们不得不对染疫改良牛进行扑杀,直接导致了全村无牛,黄改前功尽弃。兽防站必须加快冷链体系建设而,大力强化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优先病种防治,继续开展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用实验室抗体检测评价免疫效果,量化防疫工作,确保辖区畜禽抗体水平达标,有能力抵御重大疫情的袭击,为黄改工作保驾护航。

[1]卫学承.《西藏黄牛改良横交试验研究及推广应用》研究工作报告[J].西藏农业科技,2001,23(3):12 -18.

[2]尼玛.西藏黄牛改良技术推广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藏自治区:国农业科学院,2012.

[3]侯放亮.牛繁殖与改良新技术[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70-171.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Gonggar County cattle improvement

Lin hai1Gao shangjun2Xue liqun3Jin hualamu2Zhang haifang2

Tibet cattle are milk-based,milk,meat,labor used along with small local original varieties,and its resistance to roughage,good resistance,high fat percentage,are agricultural areas people living matter-the main raw material for butter and milk sources,but with foreign high-yielding dairy comparison there are some gaps and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attle improvement of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farmers'income.Deficiencies and misunderstanding of Gonggar County cattle improvement in the Present,on the basis of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ibet resources and foreign high-yielding dairy cattle breed,We protect and made good use of Tibet cattle germplasm to develop cattle improvement program implementation,strengthen breeding hybrids,sex control and embryo transfer technology,vigorously develop feed production,pay close attention to animal epidemic prevention work,make Gonggar County cattle improvement work to promote sound and rapid.

林海(1986-),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动物防疫与生殖调控。pirate191@163.com*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黄牛母牛杂交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制作泥巴黄牛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车101:给黄牛做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