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5-02-22郭进军

重庆医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专业型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郭进军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 400010)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逐步加大了专业型研究生招生比例,减少了以前占据主体地位的科学型研究生规模,这种变化在医学研究生中尤为突出。临床医学科学学位以培养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人员为目标,注重学术理论水平和实验研究能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培养高级临床医师等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其科研要求相应较低,但要求临床技能水平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一阶段的临床工作水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对象为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其第一阶段为普通专科培训。2013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始试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的联合培养改革模式。

这种改革将专业型研究生与科学型研究生区分开来,期望专业型研究生在临床技能方面得到更好地培养,纠正了之前重视科研却忽视临床培养的模式,使得医学研究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1-2]。然而,各级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对这种影响深远的改革做好了准备吗?专业型研究生在3年的培养过程中获得了他们应该具备的能力吗?本文对目前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培养现状

目前多数临床院校和教学医院对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突出表现为几个方面:(1)严格规定了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实践的时间,基本不允许脱离临床进行科研活动;(2)严格制定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实习轮转计划,不允许擅自调整各个临床科室的实习时间;(3)专业型研究生严格执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毕业后授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3-4]。

表面上看起来,专业型研究生经过这种近乎苛刻的临床培养,应该在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具备了合格住院医师的基本素质。但作者不禁要问,这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原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医学本科生毕业后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也可以达到,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优势如何能体现?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以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2 临床课程设置的探讨

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第一个特征在于研究生的课程培养。除了医学英语、医学统计等公共课程外,医学专业型研究生还应该接受旨在丰富临床知识和培养临床思维的专业课程培训。目前很多院校专业型研究生的课程安排还停留在重复本科教育阶段的单病种课程模式。就消化性疾病来讲,多数还是安排诸如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这样的课程[5-6]。这种课程安排,一定程度上是本科课程的重复,学生兴趣不大,也不能达到进一步丰富临床知识和培养临床思维的目标。作者对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以下几点建议。

2.1 设置重要疾病临床指南解读课程 临床指南与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实用性更强、知识更新颖、内容更丰富、更注重细节[7]。实现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就在于贯彻权威学会发布的临床指南,并及时更新诊疗知识。临床指南课程设置的目的除了学生进一步深入对疾病的认识外,更能培养其在临床实践中贯彻临床指南的习惯和意识。

2.2 设置重要疾病临床研究进展课程 临床实践是在持续不懈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中不断发展的,诊疗指南的形成也是基于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通过设置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课程,让学生在获取深入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使用更加科学的手段进行不断总结的意识,更能促进诊疗技术的提高。

2.3 设置专题讲座课程 临床实践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交叉的过程,临床医生需要掌握或熟悉本学科专业之外的很多共性的知识和技术。设置学科交叉的专题讲座,例如腹部C T阅片、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等课程,不仅对消化内科研究生,对其他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提高也有极大的帮助。

2.4 设置病例讨论课程 病例讨论是临床实践工作的基本要素,除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外,也是临床医师诊疗技术持续改进与提高的必要手段。在常规临床科室病例讨论的基础上,设置研究生病例讨论课程,面向所有专业的研究生,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临床知识和更好的临床思维[8]。

3 学科专业技术培训的探讨

专业型医学研究生培养区别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前者是一种高级专科医师培养过程,后者是一种临床医师的基础培训过程。所以专业型研究生更应该注重学科专业技术的培训,毕业时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水平[9]。然而,目前很多院校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并没有对专业技术水平做特殊要求,也没有相应的培养计划。作者对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学科专业技术培训有以下几点建议供探讨。

3.1 建立各学科专业技术培训目标 各学科应该明确专业型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应该达到或掌握的专业技术内容,例如消化内科专业的研究生应该具备电子胃镜和肠镜检查的专业技术,保证获得学位的专业型研究生能够独立开展一定临床工作的能力。

3.2 建立专业技术培训规范 各个学科应该制定本学科专业型研究生专业技术培训规范,规定技术培训的具体科目、标准操作规范、培训时间、培训次数等内容,保证专业型研究生能够获得充分而科学的培训。

3.3 建立专业技术考核指标 制定各个学科专业技术考核的项目和指标,确保专业型研究生掌握规定的专业技术项目。

4 临床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

专业型医学研究生不同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临床科研能力。临床科研是医学持续发展的保证,研究生除了日常医疗工作外,需要掌握一定的临床科研技能,从而保证其能在常规医疗工作中发现科学问题并对进行一定水平的科学研究和观察,为最终解决临床问题提供数据或思路[10]。作者对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培养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正确认识临床科研与基础科研 临床科研区别于基础科研的重要特征是不会过多涉及实验室技术,主要集中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药物临床试验、动物手术模型等方面,可以在临床病例基础上结合实验室技术进行交叉学科的研究,但一般不进行纯实验室研究。专业型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临床能力和技术,所以选题应该集中在临床科研或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方面。

4.2 正确认识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实践时间 专业型研究生需要保证充足的临床实践时间,但不应该完全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们还需要一定的临床科研时间。很多医学院校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完全等同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完全不能脱离临床。作者认为这是从一个极端(研究生就是搞科研)走向另一个极端(专业型研究生就是搞临床)。专业型研究生除了平时在临床工作中挤出部分时间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临床科研课题,这是客观需求,是保证具备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基本要求。具体需要多长时间来进行临床科研,需要深入探讨,作者认为3个月是保证一个临床课题能够完成的恰当时间。

4.3 正确选择合适的临床科研课题 专业型研究生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在临床实践中,独立进行一项完整而深入的临床科研课题具有一定难度,所以多数学生选择简单的病例总结分析或M e t a分析。作者认为专业型研究生可以成立2~3人的课题协作小组,制定一个更具临床价值或有一定深度的临床科研课题,既能减轻每个学生的压力,又能保证科研课题的完成质量。

[1]于大治,石昌远,徐长文,等.专业型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理论研究,2012,6(2):119-120.

[2]陆松鹤,蔡志华,李海涛,等.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6(2):112-114.

[3]柳红,胡艳艳,邵洁,等.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接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3(2):127-129.

[4]郁爽,刘杰.广东省某医科大学住院医师培训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联合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3,26(12):85-87.

[5]光丽,李海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3,26(11):1196-1198.

[6]李冬梅,王亚平,韩晓冬,等.综合性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121-122.

[7]周波.临床指南指导医学研究生临床实践的体会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0,39(9):1163-1164.

[8]刘畅,梅晰凡,刘世琼.专业型医学研究生的临床思维培养[J].中国医学创新,2009,6(13):148.

[9]陈琪,沈春明,陈地龙,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五大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3,42(13):1555-1556.

[10]王海东.加强临床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394-395.

猜你喜欢

专业型专业学位住院医师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数学课程设置
DSK—1500CT专业型直喷烟机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