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化美化 走好森林抚育每一步

2015-02-22供稿桐庐县林业局

浙江林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桐庐县桐庐森林抚育

□供稿/桐庐县林业局

彩化美化走好森林抚育每一步

□供稿/桐庐县林业局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钱塘江水系的中游,县域面积276.6万亩,林地面积占77.4%,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县,中幼龄林面积113.72万亩,蓄积199.30万立方米,分别占全县森林总面积和活立木总蓄积的70.8%和42.7%,现有乔木林单位蓄积量为2.91立方米每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81%,生态效能提升潜力巨大。大力实施森林抚育,是践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现“一个目标(中国最美的山水型现代化中等城市),五个桐庐(风景桐庐、低碳桐庐、人文桐庐、开放桐庐、幸福桐庐)”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桐庐县通过创新机制、加大资金保障、规范制度和强化质量管理等手段,确保前期管理、中期实施、后期检查每一步都落到实处,持续推进森林抚育工作。

前期规划 打造坚实基础

森林抚育工作是一项重要的营林工作,为了顺利完成森林抚育计划,前期组织技术人员积极开展了摸底调查,分析森林抚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查找症结,寻找顺利开展工作的方法。

加强组织管理。针对全县面临的森林抚育工作任务重、技术力量缺乏、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为确保森林抚育工作顺利开展,成立了县森林抚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森林抚育的实施意见》,并将森林抚育纳入乡镇(街道)林业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

建立制度规范。为切实抓好森林抚育工作,制定了《桐庐县森林抚育技术章程》、《桐庐县森林抚育实施细则》等技术标准,从制度上保障森林抚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根据前期调查,针对技术力量不够的问题,首先引进技术力量,邀请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进行指导,编制了《桐庐县“十二五”森林抚育工程建设规划》作为全县森林抚育的技术指导文件,指导全县森林抚育工作开展。2014年又制定了《桐庐县色彩林业建设总体规划》,确定建设重点,层层分解落实建设任务。

分层培训人员。分别针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多层

次、全覆盖的培训,加强检查验收人员的专项培训和每个乡镇森林抚育样板区的施工队伍现场操作培训,共培训县乡村三级技术人员200人次,努力提高参与森林抚育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外,针对该县劳务人员不够问题,积极引进外来劳务人员来该县参加森林抚育工作,组织森林抚育施工队18支。对18个工程队的施工人员从政策法规到技术要求进行系统培训,增加施工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技术水平,然后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才允许施工队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精心实施 坚持做到“六好”

森林抚育是培育林木的重要手段,是林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森林蓄积增长,实现森林提质增效的根本措施。为确保森林抚育工作成效,在森林抚育实施过程中,坚持做到“六好”。

编好实施方案。根据森林抚育建设工程规划和年度森林抚育任务,桐庐县林业局组织乡镇技术人员编制实施方案,明确实施任务、建设地点、抚育方式、时间安排、资金分配和使用、保障措施等,经审核批复后组织专业施工队实施,并与相关村组签订森林抚育合同。

做好作业设计。委托县级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介单位,现场调查、现场设计,按标准设置调查样地,确保设计科学。作业设计相关费用从工作经费中列支。

选好实施地段。遵循“生态优先、集中连片、先易后难、效益兼顾和促进就业”的原则,重点实施国有林场、干线公路沿线、江河两岸、库区周边森林,即“两带”(包括富春江、分水江及规划建设的杭黄高铁、杭新景高速、320国道、16省道等两侧山体)“三线”(指05省道、20省道、23省道两侧的生态景观林)以及城镇与居民区周边的中幼林。对立地条件较差、坡度36度以上等生态脆弱地区的小班地块,暂不列入森林抚育范围。

做好施工管理。为了稳妥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率先在各乡镇街道做试点,每个示范基地面积在300亩左右。示范基地完成后总结在做示范基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预测全县推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急预案,推广成功经验,在全县铺开实施。严格按照批准的作业设计开展施工,采取专业队施工,技术人员联系乡镇监理抚育作业等有效措施,提高施工质量。推广割灌机、油锯等机械化施工,以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标准和质量。每年对施工专业队进行综合培训,根据检查验收质量对施工专业队进行评比打分和排序,排名靠后的专业队取消次年施工资格。同时加强森林抚育中间管理,对抚育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检查,防止乱砍滥伐事件的发生。同时积极做好技术服务和统筹协调工作,保障抚育工作顺利进行。

建好工作台账。将规划作业设计、自查验收一览表等相关文件资料一一归档,及时收集整理实施方案、作业设计、施工合同、检查验收、资金兑现等资料,装订成卷,建立项目档案,由专人管理。建立电子档案,将项目小班的各类信息输入电脑备查,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管好项目资金。引导和鼓励各类林业主体通过流转、租赁、承包、入股等方式投入资金开展森林抚育试点工作。结合“三江两岸”景观林建设,桐庐县财政每年安排250万元资金用于森林抚育改造,对不同森林抚育类型实行分级补助,对“三江两岸”采取补植方式的每亩补助2000元,其他沿江沿路采取抚育间伐方式的森林抚育每亩补助400元,其他疏伐和割灌除草方式的森林抚育每亩补助150—200元。建立专账核算和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监督,做好项目资金的审计工作。

2012年抚育小班林相

加强检查 保障森林抚育

为保障森林抚育工作开展后能够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需强化检查验收、成效监测等措施。

保障采伐指标,把森林抚育工作作为林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实行森林抚育的采伐指标单列,做到足额保障。加快辅助设施建设,根据森林抚育的布局,配套建设林区道路和集材道250多公里。狠抓抚育成效,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和督导人员,实行森林抚育全过程管理,对调查设计、生产作业的各阶段、各环节进行指导和督导,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强化典型示范,每个乡镇(街道)设立森林抚育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全县抚育建设。强化成效监测,设置森林抚育成效监测样地15组,监测森林生长、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林下植被、森林碳汇变化和森林抚育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总结森林经营技术和管理模式,为森林经营的科学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

近几年来,森林抚育的实践证明,森林抚育调整了林分密度,保持了合理的林龄结构和树种组成,改善了林分卫生条件,创造了林木生长的良好环境,有效降低了林木火灾和病虫害发生的几率。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猜你喜欢

桐庐县桐庐森林抚育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操场上真热闹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桐庐县召开首届桐庐人大会
新常态下美丽乡村建设策略研究
桐庐:全力促进快递产业回归
县级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与策略
借力地方特色,打造分水“生态民生品牌”——访桐庐县分水镇党委书记施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