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银行”喜淘金——遂昌林改惠农1166226644户发放贷款1155..55444亿元
2015-02-22撰文王海军程筵寿
□撰文/王海军 程筵寿 陈 鸣
“绿色银行”喜淘金——遂昌林改惠农1166226644户发放贷款1155..55444亿元
□撰文/王海军程筵寿陈鸣
遂昌地处钱瓯之源,是浙江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拥有林业用地面积332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87.1%。在这样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双重任务,更承载着广大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期盼与梦想。
“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银行。”遂昌23万百姓,用生动的实践,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
创新,开启“绿色变革”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欠发达山区农村,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当时大家的眼睛都盯着山上的木头,每户人家都怕自己山上的树被别人砍去,有的人白天没工夫,晚上还要上山砍树。”回想当初,全国劳模黄培松仍深有感触。
砍树得到的只是一时的收益,如何守住这片山林,让它发挥持久的效益?23万百姓在深思,县委、县政府在谋划。
“既要保护生态,又要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更要让绿水青山成为广大林农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遂昌,一直坚信这样的发展理念。
2007年,遂昌在全省率先制定森林资源流转方案,通过积极争取,成为全省5个森林资源流转试点县之一,探索创建了林农之间林权担保的免评估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3种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模式。同时,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被列入县人民政府2007年“十件实事”。
2008年初,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当地对生态保护工作和该县林业转型升级发展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于200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林业建设的决定》,这是全省第一个以县人民代表大会表决形式通过的林改《决定》。这对进一步规范遂昌的林权制度改革起到了加速推进的导向作用。
在《决定》的引领下,随着《遂昌县森林资源收储管理办法》、《遂昌县森林资源资产抵押管理办法》等文件政策的出台,形成了森林资源流转政策体系,规范了流转程序。
遂昌,以林改走出一条充满活力的“绿色出路”。一场变“砍树为看树”,不伐木、不减收、盘林地的“绿色变革”,开启了山区兴林富民的“希望之门”。
林贷,激活“绿色银行”
家在毛竹之乡的包根基,1982年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时有竹林面积30亩。他凭借着多年的竹林经营技术,前几年又向邻村承包流转了80亩荒芜茶山开发竹林,但由于受资金的制约,竹林开发进度较慢。
2007年,借助林权改革的政策东风,包根基利用林权证作抵押,从信用社贷款了4.9万元开发竹林,其中3万元用于雇工挖竹山,其余用于肥料及运费等。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竹林立竹量由原来的每亩10株左右提高到现在的每亩80株左右,随之而来的是可观的收入。2013年鞭笋收入1.03万元、冬笋收入约1万元,2014年春笋收入约1万元。
包根基只是遂昌林权抵押贷款受益者之一。据测算,按遂昌现有森林蓄积60%的立木量和每立方米600元的价格计算,仅立木存量价值就达26亿元;如果以全县30%的林木资产参与直接融资,再加上竹林等经济林参与抵押融资,至少可实现抵押融资8亿元,从而有效地破解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瓶颈。
三仁畲族乡的十三都村在公侯寺拥有500多亩的竹山,由于交通不便,竹笋、竹材全要靠人力背运到12公里外的公路上,人工费用高,竹山效益低。村民曾自发集资修建竹林道路,但苦于资金不足而未能修建成功。
2008年,十三都村15户林农先后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共贷到68万元用于修建道路。如今,竹林道路早已开通,光是运输成本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省15万元。
林权抵押贷款,受益的不仅仅是林农,中小企业也同样享受到林改的“红利”。徐福炭业由于拓展发展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1000多万元,新产品开发资金短缺。得知情况后,森林资源担保公司主动上门了解情况,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林权抵押担保贷款模式,企业在5个工作日就拿到了27万元的贷款。
据统计,截至2014年12月底,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金额15.54亿元,惠及林农16264户,盘活森林资源35万亩。
一组组数据,一份份收益,都因林权抵押贷款的高效、快速、便捷而生。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可在山区的林农眼中,这片山林早已变成了一个个“绿色银行”,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取不尽,用不竭,承载起致富奔小康的新希望。
林改,释放“蝴蝶效应”
遂昌这场撬动10多亿元林业经济的林改,意义并不局限于林改,而是在更大范围和层次上掀起了一场农村金融改革,释放出“蝴蝶效应”。
应村乡西山头野猪养殖户罗春松因急需发展资金,2013年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遂昌富民村镇银行贷款。银行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服务,从申请到发放贷款,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把10万元贷款打进了他的账户。
从遂昌富民村镇银行获得高效便捷助农贷款的罗春松,只是遂昌在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进程中的一个受益者。
欠发达山区如何破解农村金融难题?这场“金改”春风无疑送来了一场农村崛起的“及时雨”。其发轫于农村,诞生于基层,惠及了全县近20万农民,实现了金融普惠,让“穷在山上,难在路上,缺在钱上”的遂昌农民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为解决“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这个农村金融市场普遍性难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农村金融改革在总结和提升遂昌林权抵押贷款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的再次创新,无疑又一次激活了钱瓯之源广袤农村的一江春水。在这块农村金融改革的试验田里,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深入推进“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三大金融支农工程,围绕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等工作,盘活农村金融资产,增加“三农”投入。
2013年,“整村批发,集中授信”的信贷新模式在农村逐步推广,2013年有49个村开展此项业务,授信金额达51774万元,农民享受到了“一次授信,随用随借,随时归还,循环使用”的方便快捷信贷服务。更重要的是,该项业务基础扎实,以点到面,成功突破,激活了农村资产,让农村多种资源变现,大大激发了农民创新创业的激情。
面对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愿景,这场助推县域转型跨越的农村金融改革才刚刚起步,但其“裂变效应”不可估量。在第749期《中国金融》杂志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将丽水的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试点、珠三角金融对外开放试点等并称为“十大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
免评,催生“绿色效益”
遂昌县有林农之间林权担保的免评估林权小额循环贷款、林权抵押担保贷款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三种森林资源抵押贷款模式,其中以免评估林权小额循环贷款为主要特点的林权抵押贷款创新,被业界称为林改的“遂昌模式”,备受全省乃至全国关注。
“遂昌模式”的林改,不仅有效盘活资源,把山林变成能提取现金的“绿色银行”,更是通过积极引导和规范,规避林农投资的风险,让林农的绿色财富不断增值升值。
在深化林改的进程中,遂昌始终坚持做好“两个结合”,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与推进经济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引导和鼓励林农将林权抵押贷款的资金投向风险小、成本低、效益高的行业,重点扶持林区发展竹、茶、山地生态蔬菜、干水果、草腐菇类食用菌、生态畜牧、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九大产业,引导竹木加工企业开展二次创业,拓宽资金投放渠道,最大程度地实现林农手中资金的增值增效。
在进一步完善林改制度的基础上,遂昌还出台了林权抵押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在“两个结合”的导向下,遂昌林改撬动的“绿色银行”催生了强大的“绿色效益”:
——2014年,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14家。目前,全县共培育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经营主体98家,入社社员5500户,联结基地20余万亩,提高了林业的统一经营组织化程度,推进山林的集聚高效经营。
——建成省级森林食品基地8个,主要以竹笋、山茶油、板栗等地方特色产品基地为主,基地总面积约2.2万亩,辐射面积达8.5万亩。
——建成竹木加工企业227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111家、竹材加工企业116家,精深加工企业53家,培育规模以上企业28家,其中绿源木业进入中纤板行业世界前20强。
——全县有9000多户、约近3万农业人口从事森林药材产业,栽培面积达到5.2万亩,产值近8000万元。
——全县已发展毛竹35万亩,产值12.5亿元;油茶8.5万亩,产值1.1亿元;干水果基地8.5万亩,产值5000万元。其中冬笋最高亩产达到886公斤,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全县农家乐村(点)达82个,经营户520户。2014年,农家乐接待游客达262.95万人次,经营收入达2.66亿元。
2014年5月,遂昌县又出台了《林地经营权流转证管理办法》,赋予林地经营权证在林权抵押、采伐审批等林业行政审批上的合法地位,进一步推进林地的规范流转和规模经营。
遂昌,这座山城里的老百姓,正以坚定的生态文明信仰,高高扬起绿色经济的风帆,自觉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