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

2015-02-21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5年1期
关键词:资产院校学校

林 建 全

(泉州师范学院 资产管理处,福建 泉州 362000)



·处长论坛·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

林 建 全

(泉州师范学院 资产管理处,福建 泉州 362000)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内涵提升、转型发展阶段中,如何进一步配置好管理好资产成为了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012年财政部令第68号公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重新界定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容范围,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进一步明确当前资产管理的内容,并对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职能进行一般性划分,明确资产管理职能划分,创新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模式,努力做好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产的保障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地方本科院校; 资产管理; 模式创新

0 引 言

资产管理是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 也是各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学者和专家们需要研究和突破的重要课题[1]。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68号公布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成为了我国规范事业单位财务行为的新的财务规则。《规则》要求事业单位要加强资产的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地利用资产,防止资产的流失。同时, 《规则》重新界定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内容范围,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严格按照《规则》的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资产的管理内容和要求,做好相应的职能划分,创新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模式,努力做好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产的保障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1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现状

在社会组织中,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并以人为中心进行相应的协调活动。要做好组织内部的管理工作,必须先解决好内部管理的两个基本问题:①管理的客体问题,即“管什么?”;②管理的职能问题,即“承担什么功能?”。因此,在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体制机制,就是要做好内设机构的设置及其管理职能的分配工作,构建完善的内部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能体系,充分发挥内设机构及其相应职能的联动效应,有效地提高高校内部管理的整体绩效。资产管理既然是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重要职能,但如何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做好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及其相应职能的分配,是当前高校实施资产管理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问题。

1.1 事业单位资产管理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令第36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三条规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其表现形式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按照此《办法》的规定,高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四个方面。2012年2月7日,财政部令第68号《规则》第三十六条规定:“事业单位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按照此规则的规定,高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五个方面。

1.2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

从以上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内容分析来看,目前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资产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五个方面,比《办法》增加了在建工程的管理内容,使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内容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涵盖了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的货币形态、实物形态、无形形态和投资形态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的功能和路线图也更加清晰和明确。

(1) 流动资产。《规则》第三十九条规定:“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按此规定,地方本科院校流动资产,应该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

(2) 固定资产。《规则》第四十条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1 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 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按此规定,地方本科院校固定资产,一般包括六大类:①房屋及构筑物类;②专用设备类;③通用设备类;④文物和陈列品类;⑤图书、档案类;⑥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类。在《规则》中还规定,我国行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务院财政部门备案。按照此规定,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

(3) 在建工程。《规则》第四十二条规定:“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按此规定,从目前高校基建会计资金占用科目来看,地方本科院校在建工程,应该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待摊投资、其他投资和其他应收款等。

(4) 无形资产。《规则》第四十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按此规定,地方本科院校无形资产,应该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等。

(5) 对外投资。《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按此规定,地方本科院校对外投资,应该包括货币资金投资、实物投资、无形资产投资等。

2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职能

在组织管理中,要实现管理的职能,一般按照管理过程的内在逻辑,把它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但划分管理的职能,这些独立的部分是相对的、互为关联的,而不是截然不同、互不相关的。在地方本科院校内部管理中,资产管理职能也只是相对独立的,与其它管理职能是相关联的。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以及监督考核和测评的标准体系,需要从完善体制监督、健全机制监督、强化审计和专项监督检查等三个方面考虑[2]。因此,要构建完善的高校资产监督管理体系,就必须明确各类资产的管理职能分配。按照当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配的基本趋势,在明确了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内容的基础上,必须明晰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职能的一般性划分,为创新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模式奠定基础。

2.1 流动资产管理

在流动资产管理中,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等属于货币形态,是地方本科院校财务部门的管理职能;存货是指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过程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属于实物形态,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是地方本科院校资产部门的职能范围,但存货一般由学校各占有和使用单位直接实施具体管理。

2.2 固定资产管理

按照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第3版)的目录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包括房屋及构筑物类、土地及植被类、仪器仪表类、机电设备类、电子设备类、印刷设备类、卫生医疗器械类、文体设备类、标本模型类、文物及陈列品类、图书类、工具、量具和器皿类、家具类、行政办公设备类、被服装具类、牲畜类等十六大类。在地方本科院校固定资产管理中,资产部门负责所有固定资产的产权管理,包括实物账管理、资产购置、资产调剂、资产处置等职能;财务部门负责所有固定资产的资金账务管理。一般来说,房屋及构筑物类资产的使用管理,是由学校各归口管理部门具体实施,其中党政办公室是学校行政用房使用的归口管理部门,教务部门是教学用房、实验用房和教辅用房使用的归口管理部门,后勤部门是公共用房使用的归口管理部门;土地类资产的使用管理,基建部门是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土地的征用、规划和使用;除了房屋及构筑物类、土地及植被类、图书类和家具类等固定资产以外,其它类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直接由学校各占有和使用单位归口直接管理。

2.3 在建工程管理

在实物形态管理中,未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其资产的管理是地方本科院校财务部门、基建部门的职能,其中财务部门负责工程投入的资金账务处理和管理;基建部门负责工程建设的立项、报批、招标、施工、竣工验收、竣工决算和资产移交等的管理。在建工程竣工决算后交付使用,形成了固定资产中的第一大类—房屋及构筑物,其管理按照地方本科院校固定资产的管理要求进行。

2.4 无形资产管理

在无形形态资产的管理中,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的是地方本科院校科研部门、党政办公室、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的职能,其中科研部门和党政办公室负责无形资产的使用管理,财务部门负责无形资产的资金账务处理和管理,资产部门负责无形资产的产权的管理;土地使用权按照固定资产管理中土地类资产管理的要求进行。

2.5 对外投资管理

在投资形态资产的管理中,货币资金投资、实物投资和无形资产投资等的管理,是地方本科院校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能。其中财务部门负责各类投资的账务管理;资产部门负责各类投资的产权管理,包括投资项目的方案论证、项目报批、协议草拟和签定、项目管理等,代表学校履行出资人的具体权利和义务。

3 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

高校资产是学校组织教学、科研活动和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基本依托,是高校综合实力的体现。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速度,以及办学的规模、质量、水平和效益。高校资产管理的好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3]。我国现有各高校中资产管理模式主要有集中管理模式、分类管理模式及宏观管理模式三种[4]。其中集中管理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高校,分类管理模式比较适合资产种类较少的成人高校,宏观管理模式比较适合规模较大的高校。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教职工人数已达到了1~2千人之间,学生人数已达到了1~2万人之间,机关党政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教辅机构一般也达到了几十个之多[5],学校的资产也十分庞大,涵盖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方面。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应创新性地选择宏观管理模式,采用“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形式,并按照当前资产管理内容和职能划分的要求,创新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

3.1 建立资产的宏观管理体制

(1)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是我国规模较大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的管理体制,是地方本科院校管理资产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基本制度,包括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职责范围的确定和管理权限的划分,是我国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概括地说,在地方本科院校统一领导、规划的前提下,学校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实行分级负责、分级管理,充分调动资产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部门和占有使用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 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组织结构是管理模式的基础,是权限实现的载体。按照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的内容和职能体系,学校对资产的监管部门是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为此,地方本科院校应以学校办学发展战略为基础,专门成立资产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校资产委),并确定学校资产委的功能定位,以及据此设置资产委的组织结构。学校资产委由校长担任主任,各分管资产及相关工作的副校长担任副主任,监察部门、审计部门、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党政办公室、教务部门、后勤部门、基建部门、图书馆、科研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资产委委员。学校资产委下设办公室,挂靠在资产部门,履行学校资产委办公室监管学校所有的资产,包括各归口管理部门管理资产的职能,其中流动资产(除存货以外)单列由财务部门直接监管,并对学校资产委负责。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组织结构的设计,应以管理功能覆盖和运作到位为基本思路,实施组织结构的设计,确定资产管理办公室、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各归口管理部门、各占有使用单位的职责分工,使资产管理权力和责任明确。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的部门运作,既是局部的资产工作,又是资产整体运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部门运作的核心在于部门内部的资产职能分工、业务运作规范。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的部门间运作,其有效协作是学校资产委发挥指导作用、控制作用的关键,也是资产管理体系中整体绩效高低的具体体现,需要进行资产业务流程的规范。

(3) 资产职责范围的确定。决定组织纵向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是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其中管理层次就是组织纵向结构的等级层次,有多少等级层次就有多少管理层次。因此,按照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机构设置要求,其管理层次包括四个等级层次,即学校资产委、资产部门(资产管理办公室)和财务部门、各归口管理部门、各占有使用单位。在这些管理层次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按照各管理层次的功能,确定其相应的资产管理职责范围,形成有层次的、协调的资产管理职责网络。

(4) 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权限划分是整个管理模式得以成功的保障。《办法》第八条规定:“事业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实施具体管理”。并指出了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主要职责范围。在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中,学校资产委是决策机构,资产和财务部门是管理机构,各归口管理部门和各占有使用单位是执行机构。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占有、使用资产职责的要求,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来进行资产管理权限的划分,使学校资产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职责范围相统一。

3.2 建立完善的资产控制体系

控制体系是管理模式内容的核心。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管理模式运行成败的一个关键。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就是要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管理风险、有效实施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资产运行过程控制体系、描述资产管理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标示资产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地方本科院校资产内部控制主要包括5个要素:①内部管理环境。这是学校实施资产内部控制的基础;②风险管控评估。是学校及时掌控资产运营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合理地确定应对措施;③控制运营活动。是学校按照风险管控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控制措施,将资产风险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④资产信息与沟通。学校只有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资产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才能确保资产信息在学校内部、学校与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⑤内部监督管理。是学校对资产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资产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以及进行改进。地方本科院校适当地运用资产内部控制,有利于学校不断改善资产运营活动,提高学校资产工作绩效。

3.3 构建全面的监管运行机制

(1) 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法制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产管理的必然趋势。制度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科学、规范的保证[6],在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中,必须建立资产与财务、预算二级管理相适应的资产配置、使用、处置、评估、统计报告及特殊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7],这些制度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制度、资产配置到资产处置周期的制度、占有使用单位管理规定及实施细则等。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的规范化运作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给予保障,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制度有效执行的基础,同时,制度有效执行也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与考核,促进制度不断得到完善。

(2) 建立资产的动态监督管理系统。如何有效地监管地方本科院校如此庞大的资产,科学合理地控制资产资源的投入方向,充分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占有使用资产的效益,是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构建面临的难题。当前,信息时代日新月异,信息已经成为了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广泛地渗透和改变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因为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往往会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改变和影响。因此,在构建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中,必须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作为支撑。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实现资产信息资源共享共用的同时,起到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作用[8]。利用该系统,能够及时掌握学校总量资产的动态,以及监管归口管理部门和占用使用单位的使用管理情况,为合理配置学校资产提供实时数据,为学校的资产资源投入提供科学、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信息化建设, 将各类资产按其自身特性分成若干个模块进行统一的管理, 实现各类资产的开放共享, 是今后资产使用发展的必然趋势[9]。

(3) 建立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在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建立资产共建共享共用管理模式,即学校的资产管理系统的结构和组成方式,采用合适的组织形式和将这些组织形式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合理的管理系统,同时以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学校资产管理的任务和目的[10]。其中“共建”就是学校每年度的资产购置计划必须是全校统筹,避免重复投入和建设;“共享”就是学校任何单位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都享有利用各类资产的权利,并按照学校的管理规定进行;“共用”就是学校的各类资产不是独立的,而是任何单位在履行职责过程中,确实需要使用的都可以使用,并按照学校制订的规则进行使用。这种管理机制,必须坚持资产管理一体化、调配优先化、配置标准化、使用共享化、绩效最大化,体现“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管理特点,形成“责权明确、运行规范”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严格、监督到位”的保障机制,将复杂的资产管理问题简单化,将混乱的资产管理事务规范化,将无序的资产管理内容系统化,从而形成了长效管理机制[11]。

(4) 实施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规则》第四条规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实施资产绩效评价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构建高校资产管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而绩效指标体系又是绩效评价的基础[12]。高校资产绩效评价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其内部评价主体是指高校国有资产运营部门和单位自身的、与被评价对象存在隶属关系的评价主体,包括高校上级主管部门和机构内部专职评价部门。其中高校内部的自我评价是指高校设立的专门机关对某一方面资产管理水平做出的评价,主要包括国有资产处、财务处和审计处等部门的评价[13]。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属于内部的自我评价,就是利用绩效评价方法,对校内归口管理部门和占有使用单位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实行定量的考核,通过建立资产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资产绩效指标的测评,提供有关学校内部资产运行状况的准确信息,反映院校办学中资产投入和运营的绩效水平。同时根据考核结果检验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也可为资产调拨、 处置提供重要依据[14]。

(5) 加强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在社会组织管理中,人员的配备与计划、组织、指导与领导、控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影响着组织目标能否实现。在地方本科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为了配备合适的人员去充实资产管理机构规定的各项职务,以及各级资产管理队伍,保证资产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实现学校既定的资产管理目标,必须对各类资产管理人员实施合适而有效的选择、培训和考评。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管理水平相对稳定的资产管理队伍,关系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影响到教学、科研、后勤、生活等方方面面[15],尤其是基层的使用操作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16]。因此,在构建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新型模式的过程中,各类资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起着关键性作用。

4 结 语

通过对规模较大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创新,明确了资产管理职能划分,创新科学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模式,努力做好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产的保障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1) 必须成立校长为主任的资产管理委员会,统筹管理全校的资产业务,尽量减少经费投入和资产浪费,促进办学水平的逐步提高。

(2) 必须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涵盖内部管理环境、风险管控评估、控制运营活动、资产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管理等方面。

(3) 必须建立健全资产监管运行体系,主要包括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动态监督管理系统、共建共享共用机制等。

(4) 2006年以来,学院制定了“泉州师范学院二级学院办学效益评价方案”,从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投入,对二级学院的办学效益实施评价,其中物力资源投入的绩效评价,就是考察资产管理的绩效。

(5) 学院始终注重校院资产二级管理队伍的建设,建立了资产管理人员的准入、培训和退出制度,构建完整的资产管理人员体系,确保资产管理队伍的稳定,保证资产的常态化管理和执行。

[1] 张向东,落巨福.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初探[J].实验室科学,2011(2):176-177.

[2] 曹 萍.新时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构建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9):8-10.

[3] 李辉生.高等学校资产管理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4] 接志波.高校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 ,2008:27-28.

[5] 林建全.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校院二级管理问题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13(5):143-147.

[6] 王 琦,闻星火,陈 辉.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0):179-181.

[7] 王炳庆,林建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财务二级管理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5):73-78.

[8] 李 娟.高校国有资产监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80-82.

[9] 王 琦, 陈 辉, 闻星火.高校国有资产规范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8):140-142.

[10] 林建全.地方本科院校资产共建共享共用管理机制的构建[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4):92-95.

[11] 林建全.地方本科院校资产管理体制与机制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1):66-70.

[12] 柴红玲.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湖北:湖北大学,2010:33-33.

[13] 吴国权,祝 婧.公立高校国有资产绩效评价的基本理论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78-79.

[14]徐艳丽.重塑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系的设想[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8):76-78.

[15] 陈小飞,邓白平,洪 彬.建设专业化的高校资产管理队伍[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11):3-4.

[16] 谭森德,董 雷.关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及对策[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20(1):69-72.

On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ive Model of Local Universities

LINJian-quan

(Assets Management Department,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How to make further efforts to allocation and manage assets becomes an important work for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and upgraded transform. On Feb. 7, 2012, No. 68 Order of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Public Institution Financial Rule, had been issued to redefine the range and content of assets management in public institutions and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Facing on the new situation, Chinese local universities must clarify the contents and th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functional system of the assets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ive model, and make efforts for asset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ssets management in local universities.

local universities; assets management; innovative model

2014-03-18

林建全(1967-),男,福建泉州人,硕士,副研究员,高级会计师,资产管理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与理论。

Tel.:13959892766;E-mail:zqzhuoyue66@163.com

F 123.7;G 647

A

1006-7167(2015)01-0142-05

猜你喜欢

资产院校学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学校推介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